第一图书网

安娜·卡列尼娜 (上下册)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

580  

字数:

702000  

译者:

杨楠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欧洲批 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正是他,以自己深邃的智慧、无畏的精神、不倦 的探索、丰硕的成果将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顶峰,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成为全人类景仰的文学大师。作为他的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 娜》中译本的译者,我想介绍一下托翁其人其书,也许对我国读者,特别 是跨世纪的青年不无裨益。 托尔斯泰一八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的一座贵族庄园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的家世,可以说是名门望族,典型的贵族之家 。父亲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伯爵参加过一八一二年反抗拿破仑的卫 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 基公爵的女儿。庄园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就是托尔斯泰母亲的陪嫁产业。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贵族教育,但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靠姑母抚 育,童年和幼年是在痛苦与不幸中度过的,从而养成了他爱好沉思的性格 。一八四四年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先是东方语言系,后转法律系,均 无甚兴趣。当时俄国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思潮澎湃起伏,年轻的托尔 斯泰一方面恋上了社交生活,另一方面则迷上了卢梭的回归自然的思想。 到大学三年级时,即一八四七年四月,他便告别了当时沉闷、枯燥、守旧 的课堂,毅然回到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时他与三个哥哥业已分家,他 分得了这座庄园,拥有一千四百七十俄亩土地和三百三十名农奴。回到庄 园后,托尔斯泰亲自管理农事,努力改善农民生活,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 系,这种改良主义做法,未能获得农民的理解,归于失败。沮丧之余,他 又致力于农村教育,收效亦微。一八五零年,托尔斯泰怀着不安的心情来 到莫斯科,在上流社会中厮混了一阵,不仅没有找到出路,相反,纸醉金 迷的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一八五一年四月,他随兄尼古拉去高加索作战。 一八五四年三月,又加入多瑙河部队,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他作 战勇敢,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的军旅生涯,从一八五一年四月开始,到一八五六年十一月 以中尉衔退役为止,长达六年之久,他不仅接触到了高加索优美的自然风 光,而且更多地熟悉了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优秀品质,加深了他对劳 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意识。这一切更激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 。一八五二至一八六二年是他创作的早期。早期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 曲《童年》、《幼年》、《青年》(1852—1857),《袭击》(1853),《伐 木》(1853—1855),《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1854—1855),《一个地主 的早晨》(1856),《琉森》(1857),《哥萨克》(1852一1863)等。托翁早 期的作品为中短篇小说,贯穿了作家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追求平民化 和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这时期是作家在艺术上、乃至社会问题上初 步探索与实验的时期。 托尔斯泰于一八五六年十一月退役后,次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 和德国游历,一方面扩大了文学艺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西欧资本 主义残酷性和俄国落后面貌的认识。归国后,他在庄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并以极大热忱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先后为农民子弟开办了二十多所学校 ,在调解农民与地主的纠纷时,又往往站在农民一边,凡此种种,必然引 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家宅屡遭宪兵搜查,不久学校也被迫关闭。面对着农 奴制改革和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托尔斯泰思想上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 围绕着农奴制改革问题,社会各派势力斗争日益尖锐,托尔斯泰企图在不 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农民问题的种种方案,连连碰壁。在文 艺问题上,他与屠格涅夫一道,由于坚持自由主义立场,而与车尔尼雪夫 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革命民主主义派决裂。如果说托尔斯泰四十年代在 大学学习时,接受卢梭思想、采取开明的贵族地主立场是他世界观的第一 次变化的话,那么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系列事件和矛盾,正促使他 的世界观酝酿第二次变化。 一八六二年九月,托尔斯泰与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结婚,婚后获得 了一段时间的心灵宁静。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他花六年心血,完 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一部反映俄国军民在一八一二年抗击 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史诗性巨著,作家讴歌了俄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崇 高爱国主义精神,也显示了作家本人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关心。《战争与 和平》的问世,使作家赢得了世界声誉。除《战争与和平》外,他还从一 八七三年起转向现代题材的探索,到一八七七年,写出了长篇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对当代的政治、经济、农业、家庭、婚姻、道德等一系列 问题重新进行审视。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八零年,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创作 的中期。这个时期的创作以长篇小说为主,是他艺术上登峰造极的时期, 也是思想上矛盾激烈,紧张探索,世界观发生变化的时期。 列宁说:“乡村俄国的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破坏,加强了托尔斯泰 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深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列宁论文学艺术》)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俄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城市工人 运动与农村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加上托尔斯泰的家庭矛盾也日益突出,这 一切都使他十分苦恼,出现了新的思想危机。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著作 ,却找不到答案。一八七九年至一八八一年,他写成了《忏悔录》,无情 地解剖自己,勇敢地和过去诀别,抛弃开明地主立场,转而接受宗法制农 民的思想,对贵族地主阶级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了强烈的否定, 对国家和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暴力解 决农民问题,提倡基督的博爱和自我修养,主张从宗教和伦理中寻找解决 社会矛盾的途径。 随着世界观的变化,托尔斯泰到晚年(九十年代)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方式、生活习惯。他拒绝履行贵族义务,亲自参加体力劳动,衣食简朴, 经常访贫问苦,积极参加救灾工作。与此同时,托尔斯泰晚期(1881一 1910)的创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态度上看,他力图使自己的创作符合人 民的需要,做人民的代言人;从体裁上看,更加多样化。除了长篇小说《 复活》(1889一1899)外,主要是中短篇小说、戏剧、民间故事以及大量的 文艺论著和政论作品,这就形成了作家在晚期创作中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更 激烈、更深刻、更及时的特色。然而作家仍然宣传宗教思想,鼓吹“不以 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这种救世药方,对于解决当时的社会矛 盾有害而无益。 托翁晚年不顾年事已高,健康受损,一方面四处奔走,为农民请命, 为农民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仍笔耕不倦,成果不减当年,用“老当益壮” 四个字来形容,当不为过。然而,作家晚年又是十分痛苦不幸的。一是沙 皇政府和宪兵的迫害以及教会的压力(只是慑于他的声望,反动派才没有下 毒手);二是家庭矛盾尖锐化,妻子对丈夫的所作所为越来越不能谅解与支 持;三是自身的矛盾,他既不愿接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而自己的宣传说 教以及种种努力又未能改变现状。这一切都使他心力交瘁,走投无路,多 次打算出走,未能成行。终于于一九一零年十月二十八日深夜出走,途中 患肺炎,于十一月七日死于阿斯塔波夫车站,终年八十二岁。一代文豪, 就这样悄悄地、无可奈何地告别了苦难的人间。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一生,是紧张探索、不断进 取的一生,是笔耕不倦、硕果累累的一生。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 ,为后人留下了九十卷丰富的文学遗产。这里还应当提一下的是他的书信 和日记。书信多达三十一卷,日记有十三卷,两者几乎占他文学遗产的二 分之一。他写日记写了六十四年,直到逝世前一天为止。这是他不断自我 反省、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记录,是研究托尔斯泰的重要资料。托尔斯泰 创作的艺术技巧炉火纯青,艺术魅力无与伦比,人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概 括。这里,我只想强调一点,即托尔斯泰既善于展现宏观世界,又善于刻 画微观世界。前者表现为善于驾驭大跨度时空,多线索结构和多人物场景 ,虽然千头万绪,错节盘根,作家却可以编织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如《 战争与和平》);后者表现为善于洞察人物的内心奥秘,细致地描写心理的 嬗变过程,对其喜爱的人物不隐讳其缺点,对其憎恶的人物也不窒息其良 知的一丝闪光(如《安娜·卡列尼娜》等)。 二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是托尔斯泰继《战争与和平》之后 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的长篇名著。作品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 国现实,一方面是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后的残余还大量存在,不甘心退 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新生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刚建立,又极不完善。在 这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反映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出了许许多多问题,要求作家去进一步探索,寻求答案,如:人生的目 的与意义、暴力革命与阶级调和、贵族与平民的命运、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农民问题与农业的出路、婚姻与家庭、生与死以及教育、科技、伦理道 德、自我修养、宗教信仰等等。《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作家对这些问 题的探索,从而绘出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一幅真实、凝 重而又发人深思的画卷。 小说有三条情节线索(两条平行线,一条中间线):第一条是以安娜— —卡列宁——弗龙斯基为主的与上流社会、沙皇政府紧密联系的线索;第 二条是以列文——吉娣为主的与农村和宗法制农民紧密联系的线索。这两 条平行线靠以奥布隆斯基——多丽为主的中间线引发并连接起来,形成一 座十分严谨的拱形结构。 第一条情节线索展示的是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是托尔斯泰 笔下精心塑造的妇女形象。聪慧、美丽的安娜由姑母包办嫁给了当地一个 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后来是沙皇政府部长)。这是反动官僚与地方 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交易,毫无爱情可言。卡列宁是一台典型的“官僚机 器”,为人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小 说中出现的安娜已和丈夫生活了八年,生有一子。安娜秀外慧中,极有教 养,才貌品德均高出于当时上流社会一般女性。婚后她曾试图去爱丈夫, 但发现两人性格始终格格不入,无法对他产生爱情。安娜说:“别人会说 :他是一个笃信宗教、品德高尚、聪明诚实的人;然而,他们没有看到我 所看到的一面。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身上一 切生气勃勃的东西,他从来也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 。他们不知道,他时时刻刻都在侮辱我,并因此而洋洋得意。难道我没有 尽力,尽我所有的力量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吗?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他吗? 当我没法去爱丈夫时,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儿子吗?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 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爱情的饥渴使她在一个偶然 的机会里认识了青年军官弗龙斯基,一见钟情,而且爱得十分执著。感情 的闸门一开,便一泻千里。弗龙斯基的母亲知道儿子与安娜的私情后,“ 起初感到高兴,因为按照她的观念,没有什么比上流社会中的风流韵事更 能使一个公子哥儿增色的了”,可是当她听说儿子为了能有更多机会与安 娜接触,而放弃了一个可以飞黄腾达的职位,并且知道这种私情“并非她 过去赞许的那种能带来辉煌前程的风流韵事”,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 ,采取反对态度,这就给安娜的爱情预埋了悲剧的因素。 安娜追求光明正大的爱情生活,鄙视上流社会的舆论,与弗龙斯基公 开出现在剧院里,甚至跟他一道出国旅游达三个月之久,这种敢于向上流 社会挑战的姿态,显示了安娜争取爱情,争取人权的决心。安娜与卡列宁 的矛盾,实质上是个性解放与专制制度的矛盾。在卡列宁背后,有着强大 而凶恶的专制权的支持,有法律、教会、舆论及习惯势力的庇护,人们“ 正在准备大量泥块,一旦时机成熟,就往她身上扔去”。所以当双方矛盾 一公开,整个上流社会及其一切统治力量都朝安娜压迫过来。安娜孤立无 援,其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是导致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注定安娜悲剧命运的还远不只是卡列宁和上流社会的压力。她所爱的 弗龙斯基并不是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这个彼得堡的花花公子,过去曾追 逐过许多女人,都是逢场作戏,但这次追求安娜却真诚而狂热。前期可以 说是既有爱心,也有虚荣心,而以爱心为主;后期则以虚荣为主,爱情的 火焰逐渐减弱。当安娜的爱情成了他飞黄腾达的阻力,束缚他在上流社会 放荡任性,满足不了他的虚荣心时,他就冷落了安娜。安娜失去了儿子, 连精神上的最后一根支柱——弗龙斯基也失去了,绝望之余,她终于卧轨 自杀。安娜的悲剧,不是一般的家庭悲剧,而是俄国社会的悲剧,具有极 大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第二条情节线索展示的是列文复杂而紧张的精神探索。托尔斯泰是以 自己作原型来塑造列文这个形象的,通过这个形象,反映了作家本人对俄 国社会现实中多方面矛盾的严肃思考。 列文是个受过大学教育的贵族地主,大学毕业后,继承田产,在农村 专门经营农业。他为人忠厚善良,聪明而富有教养,执著而喜欢探索。在 农奴制崩溃和资本主义势力侵袭农村的大变动时期,他忧心忡忡,思考的 主要问题就是在保证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如何调节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他一方面大量读书,企图从书中寻找答案,另一方面还进行经营方法调 查,开展改良试验。然而,不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际行动,都以失败而 告终。 在其他许多问题上,也反映出列文如同处于十字路口的彷徨心态。在 政治关系上,他既不满意地方自治会的工作,又乐于参加贵族的选举;在 农民问题上,他既不赞成有些地主如斯维亚日斯基的极端自由派观点,也 不赞成维护农奴制的顽固派立场;在兄弟关系上,他既不赞成一个同母异 父哥哥那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观点,也不喜欢另一个同父异母哥哥的革 命民主主义立场;他对俄国城乡涌现的一些新事物如铁路、邮电、银行、 通讯等抱着敌视态度,对里亚比宁之流的投机商人十分鄙视。总之,列文 在各方面遭到的失败,内心的种种矛盾和悲观失望情绪,甚至使他产生过 自杀念头,他不得不把绳子藏起来,以免上吊,随身不带手枪,以免自杀 。上述种种,恰好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前夕的精神危机。在家庭生 活上,列文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吉娣的爱情,而且吉娣又是一位贤妻良母型 女性,应该说是非常幸福的了,但是列文紧张的探索,痛苦的心情,哥哥 尼古拉的死,甚至吉娣分娩时的惨状都使这个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作 家如何让列文摆脱困境,获得家庭幸福呢?一是让吉娣不过问列文的思想 探索,二是让列文皈依宗教,接受一位宗法制农民的说教,领悟到人生的 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活着”,仿佛重又获得了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的色调明显不同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 平》色调明朗、昂扬,充满了历史乐观主义精神;而《安娜·卡列尼娜》 的色调比较阴郁,人物的矛盾斗争激烈,心情紧张而惶恐,全书闪现出宿 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安娜·卡列尼娜》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结构 严谨集中,对人物心理活动过程的描写十分出色,细节描写更加引人入胜 ,叙述风格多彩多姿:有平稳的陈述,也有浓烈的抒情;有尖锐的对比, 也有辛辣的讽刺。总之,《安娜·卡列尼娜》无论就内容的广泛和深刻性 ,还是艺术技巧的完美性,都不愧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内容概要

《安娜·卡列尼娜》由两条平行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追求爱情幸福的悲剧,她根本不爱了无生气的官僚丈夫卡列宁,而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一见钟情和他离家出走,因此遭到上流社会的鄙弃,后与伏伦斯基出现感情危机,最终彻底绝望而卧轨自杀。这里揭露了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和腐朽;另一条是外省地主列文经历种种波折终于和所爱的贵族小姐吉娣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以及他面临农村破产而进行的经济改革。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

书籍目录

译序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第七部第八部后记

章节摘录

译序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正是他,以自己深邃的智慧、无畏的精神、不倦的探索、丰硕的成果将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顶峰,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全人类景仰的文学大师。作为他的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译本的译者,我想介绍一下托翁其人其书,也许对我国读者,特别是跨世纪的青年不无裨益。 托尔斯泰一八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的一座贵族庄园—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的家世,可以说是名门望族,典型的贵族之家。父亲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伯爵参加过一八一二年反抗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庄园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就是托尔斯泰母亲的陪嫁产业。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贵族教育,但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靠姑母抚育,童年和幼年是在痛苦与不幸中度过的,从而养成了他爱好沉思的性格。一八四四年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先是东方语言系,后转法律系,均无甚兴趣。当时俄国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思潮澎湃起伏,年轻的托尔斯泰一方面恋上了社交生活,另一方面则迷上了卢梭的回归自然的思想。到大学三年级时,即一八四七年四月,他便告别了当时沉闷、枯燥、守旧的课堂,毅然回到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时他与三个哥哥业已分家,他分得了这座庄园,拥有一千四百七十俄亩土地和三百三十名农奴。回到庄园后,托尔斯泰亲自管理农事,努力改善农民生活,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这种改良主义做法,未能获得农民的理解,归于失败。沮丧之余,他又致力于农村教育,收效亦微。一八五零年,托尔斯泰怀着不安的心情来到莫斯科,在上流社会中厮混了一阵,不仅没有找到出路,相反,纸醉金迷的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一八五一年四月,他随兄尼古拉去高加索作战。一八五四年三月,又加入多瑙河部队,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他作战勇敢,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的军旅生涯,从一八五一年四月开始,到一八五六年十一月以中尉衔退役为止,长达六年之久,他不仅接触到了高加索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更多地熟悉了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优秀品质,加深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意识。这一切更激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一八五二至一八六二年是他创作的早期。早期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幼年》、《青年》(1852—1857),《袭击》(1853),《伐木》(1853—1 855),《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1854—1855),《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琉森》(1857),《哥萨克》(1852一1863)等。托翁早期的作品为中短篇小说,贯穿了作家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追求平民化和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这时期是作家在艺术上、乃至社会问题上初步探索与实验的时期。 托尔斯泰于一八五六年十一月退役后,次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一方面扩大了文学艺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西欧资本主义残酷性和俄国落后面貌的认识。归国后,他在庄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并以极大热忱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先后为农民子弟开办了二十多所学校,在调解农民与地主的纠纷时,又往往站在农民一边,凡此种种,必然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家宅屡遭宪兵搜查,不久学校也被迫关闭。面对着农奴制改革和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托尔斯泰思想上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围绕着农奴制改革问题,社会各派势力斗争日益尖锐,托尔斯泰企图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农民问题的种种方案,连连碰壁。在文艺问题上,他与屠格涅夫一道,由于坚持自由主义立场,而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革命民主主义派决裂。如果说托尔斯泰四十年代在大学学习时,接受卢梭思想、采取开明的贵族地主立场是他世界观的第一次变化的话,那么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系列事件和矛盾,正促使他的世界观酝酿第二次变化。 一八六二年九月,托尔斯泰与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结婚,婚后获得了 一段时间的心灵宁静。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他花六年心血,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一部反映俄国军民在一八一二年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史诗性巨著,作家讴歌了俄国军民同仇敌忾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也显示了作家本人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关心。《战争与和平》的问世,使作家赢得了世界声誉。除《战争与和平》外,他还从一八七三年起转向现代题材的探索,到一八七七年,写出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对当代的政治、经济、农业、家庭、婚姻、道德等一系列问题重新进行审视。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八零年,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创作的中期。这个时期的创作以长篇小说为主,是他艺术上登峰造极的时期,也是思想上矛盾激烈,紧张探索,世界观发生变化的时期。 列宁说:“乡村俄国的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破坏,加强了托尔斯泰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深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列宁论文学艺术》)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俄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城市工人运动与农村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加上托尔斯泰的家庭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一切都使他十分苦恼,出现了新的思想危机。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著作,却找不到答案。一八七九年至一八八一年,他写成了《忏悔录》,无情地解剖自己,勇敢地和过去诀别,抛弃开明地主立场,转而接受宗法制农民的思想,对贵族地主阶级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了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反对暴力解决农民问题,提倡基督的博爱和自我修养,主张从宗教和伦理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随着世界观的变化,托尔斯泰到晚年(九十年代)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他拒绝履行贵族义务,亲自参加体力劳动,衣食简朴,经常访贫问苦,积极参加救灾工作。与此同时,托尔斯泰晚期(1881一1910)的创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态度上看,他力图使自己的创作符合人民的需要,做人民的代言人;从体裁上看,更加多样化。除了长篇小说《复活》(1889 一1899)外,主要是中短篇小说、戏剧、民间故事以及大量的文艺论著和政论作品,这就形成了作家在晚期创作中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更激烈、更深刻、更及时的特色。然而作家仍然宣传宗教思想,鼓吹“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这种救世药方,对于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害而无益。 托翁晚年不顾年事已高,健康受损,一方面四处奔走,为农民请命,为农民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仍笔耕不倦,成果不减当年,用“老当益壮”四个字来形容,当不为过。然而,作家晚年又是十分痛苦不幸的。一是沙皇政府和宪兵的迫害以及教会的压力(只是慑于他的声望,反动派才没有下毒手);二是家庭矛盾尖锐化,妻子对丈夫的所作所为越来越不能谅解与支持;三是自身的矛盾,他既不愿接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而自己的宣传说教以及种种努力又未能改变现状。这一切都使他心力交瘁,走投无路,多次打算出走,未能成行。终于于一九一零年十月二十八日深夜出走,途中患肺炎,于十一月七日死于阿斯塔波夫车站,终年八十二岁。一代文豪,就这样悄悄地、无可奈何地告别了苦难的人间。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一生,是紧张探索、不断进取的一生,是笔耕不倦、硕果累累的一生。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九十卷丰富的文学遗产。这里还应当提一下的是他的书信和日记。书信多达三十一卷,日记有十三卷,两者几乎占他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他写日记写了六十四年,直到逝世前一天为止。这是他不断自我反省、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记录,是研究托尔斯泰的重要资料。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技巧炉火纯青,艺术魅力无与伦比,人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概括。这里,我只想强调一点,即托尔斯泰既善于展现宏观世界,又善于刻画微观世界。前者表现为善于驾驭大跨度时空,多线索结构和多人物场景,虽然千头万绪,错 节盘根,作家却可以编织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如《战争与和平》);后者表现为善于洞察人物的内心奥秘,细致地描写心理的嬗变过程,对其喜爱的人物不隐讳其缺点,对其憎恶的人物也不窒息其良知的一丝闪光(如《安娜 ·卡列尼娜》等)。 二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是托尔斯泰继《战争与和平》之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的长篇名著。作品反映的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现实,一方面是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后的残余还大量存在,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新生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刚建立,又极不完善。在这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反映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许多多问题,要求作家去进一步探索,寻求答案,如: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暴力革命与阶级调和、贵族与平民的命运、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问题与农业的出路、婚姻与家庭、生与死以及教育、科技、伦理道德、自我修养、宗教信仰等等。《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从而绘出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一幅真实、凝重而又发人深思的画卷。 小说有三条情节线索(两条平行线,一条中间线):第一条是以安娜—— 卡列宁——弗龙斯基为主的与上流社会、沙皇政府紧密联系的线索;第二条是以列文——吉娣为主的与农村和宗法制农民紧密联系的线索。这两条平行线靠以奥布隆斯基——多丽为主的中间线引发并连接起来,形成一座十分严谨的拱形结构。 第一条情节线索展示的是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精心塑造的妇女形象。聪慧、美丽的安娜由姑母包办嫁给了当地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后来是沙皇政府部长)。这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交易,毫无爱情可言。卡列宁是一台典型的“官僚机器”,为人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小说中出现的安娜已和丈夫生活了八年,生有一子。安娜秀外慧中,极有教养,才貌品德均高出于当时上流社会一般女性。婚后她曾试图去爱丈夫,但发现两人性格始终格格不入,无法对他产生爱情。安娜说:“别人会说:他是一个笃信宗教、品德高尚、聪明诚实的人;然而,他们没有看到我所看到的一面。他们不知道,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身上一切生气勃勃的东西,他从来也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他们不知道,他时时刻刻都在侮辱我,并因此而洋洋得意。难道我没有尽力,尽我所有的力量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吗?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他吗?当我没法去爱丈夫时,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儿子吗?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爱情的饥渴使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青年军官弗龙斯基,一见钟情,而且爱得十分执著。感情的闸门一开,便一泻千里。弗龙斯基的母亲知道儿子与安娜的私情后,“起初感到高兴,因为按照她的观念,没有什么比上流社会中的风流韵事更能使一个公子哥儿增色的了”,可是当她听说儿子为了能有更多机会与安娜接触,而放弃了一个可以飞黄腾达的职位,并且知道这种私情“并非她过去赞许的那种能带来辉煌前程的风流韵事”,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采取反对态度,这就给安娜的爱情预埋了悲剧的因素。 安娜追求光明正大的爱情生活,鄙视上流社会的舆论,与弗龙斯基公开出现在剧院里,甚至跟他一道出国旅游达三个月之久,这种敢于向上流社会挑战的姿态,显示了安娜争取爱情,争取人权的决心。安娜与卡列宁的矛盾,实质上是个性解放与专制制度的矛盾。在卡列宁背后,有着强大而凶恶的专制权的支持,有法律、教会、舆论及习惯势力的庇护,人们“正在准备大量泥块,一旦时机成熟,就往她身上扔去”。所以当双方矛盾一公开,整个 上流社会及其一切统治力量都朝安娜压迫过来。安娜孤立无援,其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是导致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注定安娜悲剧命运的还远不只是卡列宁和上流社会的压力。她所爱的弗龙斯基并不是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这个彼得堡的花花公子,过去曾追逐过许多女人,都是逢场作戏,但这次追求安娜却真诚而狂热。前期可以说是既有爱心,也有虚荣心,而以爱心为主;后期则以虚荣为主,爱情的火焰逐渐减弱。当安娜的爱情成了他飞黄腾达的阻力,束缚他在上流社会放荡任性,满足不了他的虚荣心时,他就冷落了安娜。安娜失去了儿子,连精神上的最后一根支柱——弗龙斯基也失去了,绝望之余,她终于卧轨自杀。安娜的悲剧,不是一般的家庭悲剧,而是俄国社会的悲剧,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第二条情节线索展示的是列文复杂而紧张的精神探索。托尔斯泰是以自己作原型来塑造列文这个形象的,通过这个形象,反映了作家本人对俄国社会现实中多方面矛盾的严肃思考。 列文是个受过大学教育的贵族地主,大学毕业后,继承田产,在农村专门经营农业。他为人忠厚善良,聪明而富有教养,执著而喜欢探索。在农奴制崩溃和资本主义势力侵袭农村的大变动时期,他忧心忡忡,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保证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如何调节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他一方面大量读书,企图从书中寻找答案,另一方面还进行经营方法调查,开展改良试验。然而,不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际行动,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其他许多问题上,也反映出列文如同处于十字路口的彷徨心态。在政治关系上,他既不满意地方自治会的工作,又乐于参加贵族的选举;在农民问题上,他既不赞成有些地主如斯维亚日斯基的极端自由派观点,也不赞成维护农奴制的顽固派立场;在兄弟关系上,他既不赞成一个同母异父哥哥那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观点,也不喜欢另一个同父异母哥哥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他对俄国城乡涌现的一些新事物如铁路、邮电、银行、通讯等抱着敌视态度,对里亚比宁之流的投机商人十分鄙视。总之,列文在各方面遭到的失败,内心的种种矛盾和悲观失望情绪,甚至使他产生过自杀念头,他不得不把绳子藏起来,以免上吊,随身不带手枪,以免自杀。上述种种,恰好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前夕的精神危机。在家庭生活上,列文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吉娣的爱情,而且吉娣又是一位贤妻良母型女性,应该说是非常幸福的了,但是列文紧张的探索,痛苦的心情,哥哥尼古拉的死,甚至吉娣分娩时的惨状都使这个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作家如何让列文摆脱困境,获得家庭幸福呢?一是让吉娣不过问列文的思想探索,二是让列文皈依宗教,接受一位宗法制农民的说教,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上帝、为灵魂活着” ,仿佛重又获得了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的色调明显不同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色调明朗、昂扬,充满了历史乐观主义精神;而《安娜·卡列尼娜》的色调比较阴郁,人物的矛盾斗争激烈,心情紧张而惶恐,全书闪现出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安娜·卡列尼娜》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结构严谨集中,对人物心理活动过程的描写十分出色,细节描写更加引人入胜,叙述风格多彩多姿:有平稳的陈述,也有浓烈的抒情;有尖锐的对比,也有辛辣的讽刺。总之,《安娜·卡列尼娜》无论就内容的广泛和深刻性,还是艺术技巧的完美性,都不愧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编辑推荐

  本书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著于1873-1877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事件,严肃地讨论了当时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情节围绕着两条平行而又紧密相联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女主人公安娜与青年军官弗隆斯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故事;一条是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主人公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和基蒂的爱情婚姻生活。色调比较阴郁,人物的矛盾斗争激烈,心情紧张而惶恐,全书闪现出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作者常用内心独白等手法对人物复杂的心理过程作细微的刻画,细节描写更加引人入胜,叙述风格多彩多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安娜·卡列尼娜 (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书的质量不错
 内容就不用说了


听说草婴译的最好,不过只读过这个版本,很不错


相当满意


还行喜欢


敢于突破世俗,又被世俗所不弃。安娜这样的结局也许对任何人都是最好的结局。至于书中的列文思想的变动,有点没看懂,不知道他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变动。


整本书看完,你会觉得男性大师把女性内心刻画的如此细腻,入木三分,不愧是大师级的巨著!非常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