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D卷)

袁可嘉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2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袁可嘉  

页数:

48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D卷)》A、B、C卷选编了有明确的流派特点的从后期象征主义到黑色幽默等十个现代派文学专辑。D卷则包括在思想上或艺术上有现代派倾向、但不一定能划入某个特殊流派,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品。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辑  〔苏联〕安德列耶夫 沉默  〔德国〕托马斯·曼 上帝的宝剑  〔德国〕黑塞 内与外  〔法国〕纪德 田园交响乐  〔法国〕莫里亚克 克热尼特里克斯  〔意大利〕皮兰德娄 亨利第四  〔西班牙〕乌纳穆诺 眼罩  第二辑  〔英国〕奥顿 诗五首  〔英国〕苏伦斯 美妇人  〔美国〕海明威 乞力马扎罗的雪  〔美国〕约翰·多斯·珀索斯 《美国》三部曲(选译)  〔法国〕圣狄舒贝里 夜航(选译)  第三辑  〔美国〕威·威廉斯 诗选  〔美国〕罗·洛威尔 诗二首  〔美国〕田·威廉斯 玻璃动物园  〔美国〕欧茨 关于鲍比·T案件  〔英国〕拉金 诗三首  ……

章节摘录

  沉默  [苏联]安德列耶夫著  靳戈译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德列耶夫(1871—1919)。二十世纪初俄国  小说家和剧作家。生于官吏家庭,一八九七年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毕业,曾在  地方法院供职。青年时代,他目睹社会黑暗、习俗愚昧,痛感生活无出路,  产生悲观思想,加之个性沉郁,便经常酗酒,几度想自杀。一九O五年,几  个革命者借他家聚会,他因此遭沙皇当局逮捕,被囚二周。获释后,他更趋  消极、颓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持沙文主义护国立场,不久又任资产阶  级报纸《俄罗斯意志》文学栏主笔,公开敌视十月革命。一九一七年,他侨  居国外,两年后客死芬兰。  安德列耶夫在学生时代就表现出对文学的爱好,十九世纪末开始发表作  品。早期小说如《巴尔加莫特和迦拉斯卡》(1898)表现出对小人物的关注,  曾受到高尔基的称赞。二十世纪头一个十年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先后发表  《沉默》(1900)、《墙》(1901)、《马赛曲》(1903)、《省长》(1905)和《  七个被判绞刑者的故事》(1908)等一系列著名短篇小说,此外还写了许多剧  本,其中《向星星》(1905)、《人的一生》(1906)、《饥饿国王》(1907)和  《黑色假面具》(1908)等也是轰动一时的名作。这些小说和剧本,内容十分  矛盾,一方面是对俄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懑揭露,但看不到出路何在,一方  面表现出对革命的一定的同情,却又把革命者歪曲成强权政治的化身,总的  基调是阴沉的。在艺术手法上,安德列耶夫堪称别具一格。作家的多数作品  都不是通过个性化的具体形象解剖现实,而是把人物当作某种势力的象征,  用极度的夸张和强烈的色彩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安德列耶夫晚年囿于反动  政治立场,终未能创做出稍有价值的作品。  《沉默》是作家早期的一个短篇。老牧师的吝啬、傲慢、冷酷,导致女  儿的惨死,招来妻子的谴责。这里带有一定的批判现实主义成分。但这一切  ,小说里只是略为带过。作者要强调的是被概括为“沉默”的无形的善同作  为恶的化身的老牧师尖锐对立,而那善又是那么强大,以致最后迫使恶崩溃  。但这恶崩溃后又怎么样?小说里连暗示都没有,这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悲  观和他的神秘主义思想。整个小说篇幅短小,但它那极度夸张的互相对立的  象征性形象,简单而又极度紧张的情节开展和带有极浓重的作者主观感情的  笔触,把主题表现得相当完满突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钱善行)  这是一个五月的夜晚,月光皎洁,夜莺在啼唱。奥·伊格纳季的妻子来  到丈夫的书房里。她的脸显出痛苦的神情,手里抖抖索索拿着一盏小小的灯  。她走到丈夫身边,碰了一下丈夫的肩膀,抽泣着说:  “她爹,我们去看看薇拉奇卡吧!”  奥·伊格纳季没有把头转过来,只是皱着眉头,通过眼镜框子的上沿看  着牧师太太。他久久地凝神看着,直到她挥了挥那只空出来的手并坐到低矮  的长沙发上。  “你和她,你们两个人……真是多么冷酷无情!”她慢慢地指责说,在  最后一个字上特别加强语气;那善良、丰满的脸蛋因为痛苦和倔强而变得难  看了,她仿佛想借此表明:自己的丈夫和女儿都是多么残酷的人。  奥·伊格纳季冷冷地笑了一下,站起身来。他把书合上,摘下眼镜并将  它装进眼镜盒子里,开始沉思起来。那满脸的黑须已增添了些银丝:这美丽  、鬈曲的胡须直垂到胸部,随着他深沉的呼吸,缓慢地起落着。  “那么,我们走吧!”他说。  奥尔迦·斯捷潘诺芙娜很快站起来,用讨好而胆怯的声音请求说:  “她爹啊,你只是别骂她!你知道,她是怎么样的……”  薇拉的房间在阁楼上。到那里去要过一道弯弯曲曲的、狭窄的木梯;奥  ·伊格纳季沉重的脚步踩得那楼梯咯吱吱地呻吟起来。为了不碰着上面一层  的楼板,高大、笨重的奥·伊格纳季只得低着头往上走;妻子的白色短上衣  轻轻地碰到了他的脸上,他于是厌恶地皱起眉头。他知道,同薇拉的谈话是  什么结果也不会有的。  “你们这是干什么哟?”薇拉一边问,一边举起一只裸露的手,搁在眼  睛处。她的另一只手是这么洁白、晶莹和冷冰冰地落在夏天用的被子上,叫  人几乎同那白色的被面分辨不开来。  “薇拉奇卡……”母亲一开始就抽泣起来,说不出话。  “薇拉!”父亲竭力使自己严厉、坚定的嗓音变得温柔些。“薇拉,你  对我们说,你这是怎么啦?”  薇拉沉默着。  “薇拉,难道我们,你的母亲和我,都不值得你信任吗?难道我们不爱  你?在你的身边,难道还有谁比我们更亲近吗?敞开自己的心扉,把你的痛苦  告诉我们,相信我吧,相信我这个上了年纪的、有经验的人。这样,你和我  们都会轻松些。你看看你年迈的母亲,她有多痛苦……”  “薇拉奇卡!……”  “还有我……”父亲严厉的嗓子好像被什么东西鲠住似的颤抖了一下,  “还有我,你以为我觉得轻松吗?好像是我没有看到你正在经受多大的痛苦  似的……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而我,你的父亲,居然不得而知。难道  能这样吗?”  薇拉沉默着。奥·伊格纳季特别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自己的胡须……


编辑推荐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D卷)》是外国现代派作品选D卷,主要选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在思想上或艺术上有现代派倾向、但不一定能划入某个特殊流派,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品。按年代分三辑,分别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属于早期现代主义的作品、三十年代的作品以及二战以来的作品,选文性质庞杂。译文前都附有作家小传,为读者更好的理解外国现代派作品提供很好的帮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D卷) PDF格式下载



  昨天晚上睡前看了Tennessee.Wiliams的<玻璃动物园>,是一个剧本.我喜欢急了。上学期的美国文学选读高爷爷推荐了这篇小说。一直没有机会看。前几天在省图看到这个集子里有选这篇小说,便借来看了。是中文译本,有机会再看原作吧。
  
  在这篇短小的剧本里,作者给我们非常形象地刻画了4个人鲜明的性格。特别是内向害羞自闭的罗拉。她因为腿瘸所以陷入极度自卑。因为过分害羞,她没上完中学,又在母亲给自己联系的商业学校退学了。她羞于见人,羞于表达。而她的母亲因为是单亲家庭的关系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和弟弟汤姆身上。尤其是罗拉。她母亲盼望通过她的婚姻给困顿的家庭带来转机。
  
  于是母亲让汤姆介绍一位工作中的同事给罗拉认识。她把罗拉精心打扮了一番,就在同事杰姆即将来的时候,罗拉得知杰姆正是自己从中学起就暗恋的一位男孩子。她当时因为过于紧张而不敢开门。后来和汤姆打过招呼后几躲到自己房间了。而且因为太害羞竟然全身发软不舒服。
  
  后来开朗的杰姆去她房间聊天,当他得知罗拉一直珍藏他在中学得奖的照片并且很喜欢他后,因为感动汤姆说了很多鼓励罗拉的话让她自信。罗拉融化在杰姆的热情里也变的侃侃而谈了。并且还不乏幽默感。后来他们在房间里跳舞,在音乐的催化下杰姆赞美罗拉很美并且情不自禁的吻了她。罗拉坐在沙发上是陶醉的神情。可是就在这时杰姆回过神来,他向罗拉道歉并且说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罗拉把手里的断角的玻璃独角兽送给杰姆。(什么意思?罗拉勇敢了不再作玻璃作的容易受伤又和别人不同的独角兽了?还是那个独角兽代表自己,她虽然不能得到汤姆的爱情,可是她把自己给了他?)。
  
  杰姆走了。
  
  最后是弟弟汤姆的自白:吹灭你的蜡烛吧罗拉——
  
  它的象征意义可能是说:吹灭摇曳在你心灵的幽暗的蜡烛吧。现在是用电灯照亮的,让你的心真正凉起来吧(我的解读)。
  
  我很钦佩作者能在短小的篇幅里构设如此另读者或者观众投入其中的戏剧化的冲突。人物内心微妙的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
  
  我开始痴迷戏剧了。。。


很棒的剧本啊,有机会我想看看
我剧本看得不多,比较喜欢杜拉斯,她的《广岛之恋》是美的


我们戏剧老师说汤姆是同性恋……因为美国英语里lover,partner是gay的意思!我怎么看不出来……埋头找证据中……(我看的是英文版)
有个帮助学生理解戏剧的网站sparknotes,听人说里面的注解说汤姆喜欢的是他姐姐……恋姊情节……不可能啊,埋头找证据中……
另外,这部戏剧获过普利策奖,有作者自传的味道。作者本人是同性恋。


啊。。。目瞪口呆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