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战略

王小雨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王小雨  

页数:

278  

前言

  本书主要分三部分来阐述大战略或大战略思想及大战略目标对一个国 家的重要性,其中以中国春秋战国的发展史阐述大战略及大战略思想在古 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个时期,经过五百多年的演绎与完善,中国的 战略文化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播。 笔者着重讲述这一时期的历史,是因为这一历史阶段的国家形态和斗 争方式与现代国家和当今世界的发展态势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从中我们 可以寻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并吸取其营养。 历史的伟大,影响于后世的力量给人们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即使不生 活在那个历史时代的人们也能感受得到。当然,那个时代文化的局限性, 使我们的历史记述并不完整,这就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挖掘和发现。 人民的心理总是希望和平的实现,而大战略总以其伟大的使命起到这 种作用。这就是人们一再地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寻找和挖掘历史文化的原 因。当然,历史不仅仅为我们验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它还一次次地为我 们佐证成熟的大战略是怎样使一个国家一步步走向强盛,又一步步实现远 大的目标。 大战略的核心是人,这是本书第四章为我们讲述的大战略的核心要素 。它提示我们,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是要依靠人来实现,再好的战略都是由 人制定、由人来完成的。然而,现实中我们却往往把人的因素给忽视了。 仁、义、礼、智、信以及廉、耻,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也是维系 社会道德的最基本准则、规范和要求;智、信、仁、勇、严,则是战略文 化的最基本要素,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并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是 ,我们却把它忽视了。 书中也谈到了兵法及其所涵盖着的大战略思想,它是中国几千年文明 的结晶。我们努力为读者解析兵法的要义,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 引起人们研读兵法的兴趣,开阔视野,从中受益。 中华文化养育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滋润了中华战略文化的成长, 成就了华夏文明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 地中海地区是古代西方和世界文明的发祥地,这里不仅演绎了世界大 国崛起的历史,还印证了海洋是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门径。 通过这些历史片段,似乎隐约地折射出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像。国 家利益是国家间权衡关系的标准,地缘政治利益则是引起国家问矛盾对抗 的根源,并为了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斗争。在人类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有 多少文明为此而消亡,国家不复存在,但也使一些民族因此而壮大,成为 地区乃至世界强国和霸主,国土广袤,盛极一时。二十世纪也因此发生了 两场世界性大战,将人类推到了无边的深渊,遭受到了无尽的痛苦。然而 ,人类文明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反而推陈出新,并得到了空前的进步,科 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并焕 发出了全新的精神世界。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使世界完全变了样,产生了诸如联合国这样的 国际组织,人类变得更加理性化,通过它可以协商解决诸多人类存在的问 题。 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改变了国家间因各自的攸关利益解决问题 的方式,主要以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交流等方式而不是以武力解决问 题的手段多了起来,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因此而使世界平静了 许多。 然而,无论人类文明有多大进步,战争依然在这个世界徘徊不去,而 且战争的用途更加广泛,兵器也造得更加先进,威力巨大,更具有毁灭性 。 我们看到,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隐忧,并有可能使 人类濒临绝境。 人类控制战争的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则是有意动用战争这个阴阳怪物 来解决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人类和平的年代并不太长,我们所处平静的时 间也不会长久。地区战争、局部战争乃至世界战争也不会离我们而去,战 争还会伴随人类继续下去。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提倡完善社会制度建设,这是理性化执政的前提 ,也是稳定社会、提高化解社会矛盾能力的有效措施。使社会普遍人群及 社会组织充分感受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使每一个人都能公平 分享社会财富并将社会物质财富充分应用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 精神需求等各个层面而多样化,而不是因发展造成更大的社会差别并激发 更多的社会矛盾。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成熟的政治理念,把人民的利益切实 地放在首位,使每一个劳动者和社会公民普遍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 国家之间因各自的攸关利益而发生矛盾、碰撞,甚至难免发生战争, 这里面并没有谁误读谁的问题,仇恨也不是固有的。任何一方,为了维护 自身利益而碰撞到了另一方的利益和最根本利益时,矛盾、摩擦以及战争 就有可能爆发。然而,这并不影响国家之间的交往,而争端以及战争,就 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得到利益的更大化。为了获取平衡或取得主动, 国家运用战略才能将自己置于主动的地位。所以,国家关系的友好与否, 主要在于利益的取舍以及自身地位和时势而定,而地位的优劣是随时势的 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国家关系及其攸关利益也随着它在变化,那 么国家关系时好时坏也就不足为怪了。重要的在于自己能否有一个正确的 认知,并依据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情势,运用各种有效战略取舍自己的利益 ,以此来发展国家问的关系。 国家利益是制定政策的关键,战略的制定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国 家间的关系也是依照这一目标来确认敌友。因此,敌我间的关系是无常不 定的,而不是主观既定的。 本书的真正目的是对大战略思想及其战略要素如何作用于政治、经济 、军事和外交等各种社会活动之中,并正确地运用大战略思想指导国家政 治、经济、军事等外交活动。正确的大战略思想给国家对内对外发展战略 以指导。国家正确战略能力的实施,在于国家正确战略理念的形成,正确 的战略理念又在于国家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大战略思想成分和由此形成长期 的文化积淀。这是一个国家长期历史文化积累和民族文化之内涵,绝非一 蹴而就或一日可以完成。 战略文化的形成和正确的战略实施需要国家长期稳定的政治态势和完 好的政治制度以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而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有良好 的政治制度作保障,没有良好的政治制度,一个国家就会经常地处于反复 混乱的发展和不断的朝代更替2_ee,如何能够形成优秀的战略文化和正确 的战略国策呢?国家又如何能够正常地发展而实现强国之梦呢?又如何能 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呢? 正确的大战略思想作用于国家建设之中,并不完全在于应对战争这一 特殊的人类社会现象,因此它对国家安全赋予特殊的意义。战争则是在必 要的时候保卫国家安全环境、战略空间和领土、领空、领海等主权不被侵 犯的必要手段,这对任何一个政治家来说都是最重大的使命和考验。因为 只有正确的大战略才能赋予国家安全更深远的预见和实现的能力。 一个国家真正的敌人不是别国,而是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 是战胜对手的最好方法,也是强国的必要条件。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是 强盛国家的有效方法。这是历史的定论和验证。 2012年元旦

内容概要

  《大战略》主要分三部分来阐述大战略或大战略思想及大战略目标对 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其中以中国春秋战国的发展史阐述大战略及大战略思 想在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个时期,经过五百多年的演绎与完善, 中国的战略文化已经非常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播。 《大战略》笔者王小雨着重讲述这一时期的历史,是因为这一历史阶 段的国家形态和斗争方式与现代国家和当今世界的发展态势有着极其相似 的地方,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并吸取其营养。

作者简介

  王小雨,陕西榆林人,现在延安大学工作。目前从事战略学研究,对国际政治、军事及全球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点见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战略第一节 得天下的利器第二节 安天下的法宝第三节 国家繁荣的基础第二章 战略思想春秋发轫第一节 小国郑庄公如何起家第二节 齐桓公为何装死第三节 中原烽火不断第四节 楚庄王一鸣惊人第五节 孙武亲自操练吴越兵甲天下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战略文化第一节 不战而胜的思想起源第二节 称霸诸侯的法度变还是不变第三节 “围魏救赵”的战略始末第四节 合纵、连横,天下的选择第五节 远交近攻吞食天下第六节 虎狼秦国一统天下第四章 大战略离不开人第一节 成败衰亡的根本第八章 大战略在现在第一节 一个现代大国的崛起及其霸权第二节 美国战略文化与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之差异第三节 向南方的最后冲刺第四节 欧洲的作用第五节 突破“和平宪法”的日本第六节 位处战略地位的印度

章节摘录

  国家发展离不开大战略的谋划,因为大战略是国家发展策略性的东西,是筹划国家发展的战略,是国家依据发展目标而制定具体发展规划的总纲要。大战略目标是国家确立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科技、外交等的发展方向,是国家中短期或长期发展需要的蓝图。“正确的国家安全利益和目标是制定有效战略的关键。”(引自《大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家约翰·;柯林斯)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国家利益甚至是模糊的,在某些时候国家利益却被措置了,因此而找不到正确的国家利益之所在。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利益被利益集团所左右,使它和人民利益不相一致。所以,制定正确的国家战略,首先要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并使其达到统一。那么,解决社会矛盾则是完善和制定战略的基础,卓有成效的国家发展规划依赖于完善的战略。先进而文明的制度建设是解决社会问题、消除社会矛盾的最好方法。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统一思想,才能坚定意志,才能确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由此而制定完善的大战略规划。战略来源于对利益追求的规划,国家利益是制定战略的依据。因此,寻找和确定国家利益之所在,才能端正大战略思想,才能确定正确的大战略目标,才能制定完善而成熟的国家发展战略,才能够使国家繁荣强盛。这些都做不好的民族和国家,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够发展为世界大国,更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大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导和大战略目标的长期激励,就如同盲人瞎马一样,难以找到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纵观中外历史中那些曾经崛起和已经崛起或正在崛起的国家,无不如此。以中国历史而论,唐朝及唐朝以前的中国,就是一个具有大战略思想和大战略目标的国家,因此开创了辉煌的历史,演绎了几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剧,为世界文明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也为炎黄子孙奠定了不朽的基业。但是,这些辉煌的历史,自南宋朝廷开始就逐渐地暗淡了,虽然中国文化在南宋时期发展到顶峰,其经济力在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可是,因为南宋朝廷没能给自己确立一个发展的目标,同时不能正视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已经威胁到自身安全的其他民族采取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消极态度,错误地采取消极的“和平”战略,将自己置于偏安一隅的太平世界里,只图享乐、安逸自守,不思进取,不求发展,最终导致外敌入侵一举而亡的悲惨命运。究其根源就在于南宋朝廷的统治者没能给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勾勒出一个发展的蓝图,从此中华民族一蹶不振,积弱难返,并成为不思进取、长期受辱的国家,其文化也因此逐渐衰落下去了。这就是缺乏大战略目标而衰败灭亡的典型范例。大战略目标不同于一般的战争目的或政治、军事目标。战争目的或军事战略目标是指敌对双方在战争开始时和进行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打垮和消灭对方或占领其领土。“战争既然是迫使对方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它所追求的就必然始终是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引自《战争论》,克劳塞维茨著)消灭敌国的军队,“敌人的国土必须占领,否则敌人在那里可以建立新的军队。”(引自《战争论》)“但是,即使以上两点都做到了,只要敌人的意志还没有被征服,也就是说只要敌国政府及其盟国还没有被迫签订和约,或者敌国人民还没有屈服,我们仍不能认为;战争,即敌对的紧张状态和敌对力量的活动,已经结束。”(引自《战争论》)2001年和2003年,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就已经证明了这种看法。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发动的战争证明了上述的道理。然而“在许多具体情况下,尤其是当敌人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时候,打垮敌人只是一种毫无益处的概念游戏。”(引自《战争论》)“因此,我们所以看到力量悬殊的国家之间发生了战争,是因为现实战争往往同它的原始概念是相距很远的。”(引自《战争论》)这就注定了战争的目的,在现实的斗争中是很难实现的这一事实是不难理解的,这也证明了以战争行为来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也很难达到战争的目的。大战略思想就是告诉人们,武力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在什么时候则不可以使用,对待战争必须慎之又慎,用则务求必胜。大战略目标则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发展的总纲要,是指导国家向既定目标发展的政策性方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长远规划和蓝图。它并不能够完全通过战争来获取国家利益,而是在平时就以和平的方针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并以积极的防御来保证国家安全利益不被侵犯,塑造国家安全环境,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利益为发展战略。使用武力则是为了应对战争或以战争为手段维护和平的最终方式。所以,在某种情况下,以积极的防御为原则应对战争和进行战争,应与和平发展战略放在同等地位来考虑,否则,国家极有可能处于危难之境地。既不滥用武力,也不能毫无原则地不去使用武力,而是要慎重地使用战争这一必要手段,以达到国家安全利益不被侵犯为总原则和总纲要。《孙子兵法》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兵法之理,就是告诉我们,战争关乎国家的生死与存亡,不可不慎重研究和慎重地考虑战争。慎重地以战争方式和在不得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慎重地打赢每一场战争,是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正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与存亡,所以要求战必慎战,战则必胜,而不是不去使用战争和无原则地不动用武力。又说:“兵者,凶器也。”这也是说:军队,不仅是杀人之器,而且运用不好,轻则使国家由此而衰弱,严重者则会亡族亡国。所以,和平是目的,战争是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大战略的真正目的是遏止战争,反抗侵略,维护和平。而一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就必须以果断之战争手段来制止战争,并在战争中获得最终胜利,使国家安全得到保障。一言以蔽之,大战略目标,就是给自己勾勒一个发展的蓝图,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制定一个前进的方向,最终使国家得以发展而强盛。P1-3


编辑推荐

  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是强盛国家的有效方法。这是历史的定论和验证。 《大战略》的真正目的是对大战略思想及其战略要素如何作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种社会活动之中,并正确地运用大战略思想指导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外交活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战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