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逃跑

让-菲利普·图森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7月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让-菲利普·图森  

页数:

289  

字数:

140000  

译者:

余中先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做爱:这是一次爱的决裂的故事,在东京的一夜。那是我们在一起第一次做爱的一夜。但是,我们在一起最后一次一做了多少次爱?多常常不知道。 逃跑:为什么我到中国的当天就有人送我一个手机?是为了时刻确定我在什么方位,监视我的移动,死死地盯住我?下意识中,我总是知道,我对电话的畏惧是跟死亡兴许是跟性还有跟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从上海到北京的那一趟夜行列车之前,我对此还从末有过如毋庸置疑的确认(2005年获美第奇奖)。

作者简介

1957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图森,自1971年定居法国后,所有小说均由推出“新新小说系列”的子夜出版社发表。除了写作,图森同时是摄影师,电影制片人和造型艺术家。其早期代表作曾译成中文结集为《浴室·先生·照相机》,由湖南美术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收录在“实验艺术丛书”中。
“新小说之父”罗伯·格里耶曾对子夜出版社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年轻一代作家之作有过肯定,并称图森的创作为“叙事体的抽象画艺术”。而图森这次在采访里说,以罗伯·格里耶等人为代表的“新小说”是无法超越的阶段,自己能做的只是在小说里添加幽默的成分。

书籍目录

做爱逃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逃跑 PDF格式下载



新小说之父”罗伯·格里耶曾对子夜出版社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年轻一代作家之作有过肯定,并称图森的创作为“叙事体的抽象画艺术”。而图森这次在采访里说,以罗伯·格里耶等人为代表的“新小说”是无法超越的阶段,自己能做的只是在小说里添加幽默的成分。《逃跑》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在中国的上海,另一部分就是他自己熟悉的生活,但这部分很容易进入从前写作模式中。我很喜欢图森的一个说法,即在旅行的过程中,“一方面依然完全沉浸在对他刚离开的那地方的思索之中,而另一方面,却已经投入到他正在走向的那地方的思索之中。”。


  让-菲利普-图森
  《做爱》
  《逃跑》
  因为书后面印了张让-菲利普-图森的小小照片,全书又以“我” 为第一人称叙述对象,让人不可抑止地把作者与主人公联系到了一起。
  “我”有了这样一个形象,高大的西方男人,常常穿着休闲的衣服,敏感,热情又复杂。“我”的女朋友叫玛丽,时髦的西方女人,设计服装,也搞艺术,坚毅,固执又神经质。
  以男女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总是非常好看的,而现代背景下的男女爱情小说则让人感觉更亲切更熟悉。
  《做爱》讲了一个爱的决裂的故事。男女主人公来到东京,玛丽要办个展览,“我”则作为陪同。
  《逃跑》的时间顺序在《做爱》之前,讲了“我”来到中国旅游,玛丽的父亲去世,“我”回去陪伴她。
  “我”的叙述,或者说让-菲利普-图森的叙述非常注重细节,行云流水一般的景物,人物,流到书页中央,读者则像一个偷窥者一样地看着他们的发生。
  也许只是世间一对普通的恋人,一对普通恋人的分手,但每个分手,每段爱又牵扯了那么多纠结的让人产生共鸣的东西。尤其当你知道爱正在无情地流失,维持与等待的过程便充满荒谬的残忍。他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每一个微小的争执矛盾都被放大,而当他们知道这被放大了的不愉快将带来撕扯性的破裂时,心又隐隐作痛,身体又悄悄靠近。
  故事开头,玛丽与“我”来到了东京,却一点没有旅游者愉快的心情。接待人没有及时出现,玛丽非常生气,“我”也疲惫沮丧,时差导致的困倦笼罩着他们。但玛丽还得工作,举办她盛大的荣耀的个人作品展。东京的工作人员,那些典型的桑们都毕恭毕敬,但玛丽与他们没有一点私人交情,她只是出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打起精神对待他们。他们都是旁观者,无关紧要的人,闯入者。真正的主人公其实深陷在他们感情的漩涡里,却得应付一件件具体的事。半途而废的做爱竟然是最后一次做爱,这是书页给出的答案。对于人的整个人生而言,谁也不知道哪个才是最后一次。书页给出答案后,倒是给了你一个象征性的句号。这让人想到一部电影《迷失东京》,相同的背景,相同的关于人的孤独的主题。只是前者是一对陌生人,后者是一对相恋又即将分手的恋人。极其现代化的东京,有着全球都市都有的华丽景观,五光十色的,繁华绮丽的。玛丽和“我”住在一个临时的栖息地:饭店,这个现代化的高级饭店,也有着全球饭店都有的标准设施,一间隔着一间的套房,在深夜突然静寂的大堂,和硕大开阔的温水游泳池。传真,电话,电视,空调,热水器。等等。总之是你出差或旅行必然使用过的一个房间。他们本该做爱睡觉的。但他们的做爱被中止了暂停了,被一封莫名其妙的工作传真给暂停了,以至于所有的秩序都被打乱了。玛丽愤怒又疲惫,是个泪腺超级发达的情绪化女人,才华横溢坚强独立又带着一份脆弱。他们没完没了地闹腾,某种歇斯底里的终结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隐隐爆发。“我”想拖延它或者阻止它,玛丽也想,但终究是惘然。他们都意识到了,所以珍惜片刻的温存,在地震中,彼此安抚,某种倾城之恋式的互舔。他们都意识到了,因而也怨恨它的宿命性必然性,狂烈的性像是火烧式的祭奠,无法餍足的又无法修补的爱欲裂缝。也许我们都该一个人呆会儿,带着这样的心情,“我”离开了玛丽,一个人游荡到朋友的家,忆起旧时光,看遍新景物,与玛丽通上电话,又重新回去找她,找不着,把随手带着的一瓶腐蚀性盐酸浇向了一朵孤零零的小花。相爱又彼此伤害,就是刺猬式的相处。女的一直问,你为什么不愿吻我,男的回答,我没有说我不愿吻你,女的问,那么你为什么不吻我,男的就是没法吻下去。什么东西不对劲了,不是不想爱,但就是不对劲。可能是激情的覆灭也可能是别的,总之事物在迎来它的尽头,这种势头猛烈地叫人发狂,无法控制,呆若木鸡。
  冬季之前,是夏季,也是《逃跑》的一段。前半段背景更熟悉了,我们这儿的,上海和北京,发展中的大城市。让-菲利普-图森的描述,以一个偶然经过此地的游客身份的描述,对我有启示意义。他用眼睛看到的和我看到的不一样。这些异域风情式的图画就是我活生生生活着的土壤,所以每一样,太过熟悉的失却了它的美好太过讨厌的让人本能地想忽略。脏乱的火车站,还有蝇营狗苟谋生着的路人甲乙丙丁,他们的形态,举止都非常典型,木呐得如出一辙,丝毫地不重要。说“我”是个游客也不确切,因为“我”依旧没有旅游者愉快的心情。陌生的城市,毫无目的的旅行,以及莫名其妙的陪伴者。“为什么我到中国的当天就有人送我一个手机”,“我” 显然是个不愿与陌生人过于亲密渴望自由胜于亲密的人,但张向之就是这般硬生生地插入了,他是玛丽的客户,生意上的伙伴。他出于善意的照顾让人觉得窒息,拘谨。期间又有一段艳情,“我”与中国女人,李琪的艳情,(一头黑色长发又搞艺术显得很有气质魅力)他们心照不宣地默认着互生的好感,心照不宣地彼此靠近,直到这接近极点的靠近被玛丽父亲猝然离世的消息打破。地球角落的相互影响。“我”像是被拖着在前进的,首先是张向之,接着是李琪,然后又是玛丽,身外事物不受控制地将“我”拖曳在它的影响圈内,“我”没搞清楚与他们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便被急速地拖曳着,从一地来到另一地,甚至产生身体已经被拖曳,心还留在不知某处的不真实感。被动的游览非常没意思,后面甚至有些超现实,总之“我”还是回去了,想去参加玛丽父亲的葬礼,却又没去,滞留在一个小旅馆里,玛丽主持完葬礼后来找“我”,我们一起去游泳。非常沉闷的空气,像是雷阵雨前的空气,无来由的前前后后,过于快速的地点转移,整个调性都在等待一个结尾,这结尾便是“我们游过最后的几米,相会在一起,两个人都已经筋疲力尽,我现在在黑暗中看清了她的脸,它在波浪起伏的水中一会儿展现,一会儿消失,她那难以辨认的、冷酷的、简单的、疲惫的面孔,她那苍白无血色的脸颊,那是一种恼恨的、固执的、沮丧的、疲倦的表情,一种溺水者才有的目光。而,到目前为止一直还没有哭过的她,一直还没有放弃过这种冷淡、坚毅和漠然态度的她,一直还没有放弃这种有节制的、冷冰冰的、固执的痛苦,仿佛从得知她父亲噩耗以来一直处于彻底绝望中的她,在葬礼期间没有哭过,当我们重新见面时也没有哭过的她,她等待着最后的一米,她等待着来到我的身边,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好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拥抱我的同时使劲地打我,紧紧地拥在我的怀中却又恨恨地骂我……”他们之后一个哭一个吻,像礁石孤岛上的第一对或最后一对男女。
  读完这本小说,我的第一个观感是,啊,原来新小说也有好看的啊,萝卜嗝里噎先生的太过艰涩,确实久闻其名的多认真读过的少,但让-菲利普-图森应景地选择了都市,爱情,口味则流行得多。每个细节太过逼真,以至让人怀疑是想像的还是亲历的,字里行间讲述的明明是琐碎小事,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紧张关系却显露无疑。与陌生人理所当然的生疏感,以及与至亲人无法弥补的疏离感,都叫人唏嘘,这种感觉无法逃开,通过躲避或做爱都无法消除,是属于个体与个体的绝不相融。而人所走过的地方,那一个个背景,无论是巴黎、东京、京都、上海、北京、厄尔巴岛,都叫人产生悬浮感,整个世界像个巨大容器,无意义的无价值的生于一团云雾中的叫人难以看清的容器。他登上列车不知道要去哪里,他到了目的地不知道该干什么,他做着这一切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古典价值灰飞烟灭了的现代生活,精致是精致,方便是方便,滥情是滥情。时而很快,瞬息万变,时而很慢,万变不离其宗。而你我他只是自己发生中的一部分,充满了叫人不甚满意的被动性,是脆弱的,速朽的,和不堪入目的。
  


  看了《逃跑》一书的人也许感觉这两个中篇都是片段(《逃》一书包括“逃跑”和“坐爱”两个故事),是个长篇小说的某个情节,不是完整的故事。
  
  图森用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力气描写景物和环境,而人物的刻画则是非常吝啬,所以他的人物没有长相,没有性格。他可以长篇大论地告诉你东京的地铁和北京的火车,或者天气和房间布置,而不说主人公为何来为何去。 看他的书有如读分镜头剧本,长短镜头,摄影机位,色调和气氛,就是没有演员动作和台词。
  
  主人公“我”与女主角“玛丽”相爱,而因为爱上女强人的我却再也找不到自己,于是游荡,逃避,彷徨和没完没了的发呆。图森非常重视色彩描写,而他的色彩大多是灰和模糊,如果有艳丽的描写也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忧伤和惶惶做的一种反差,比如在《做爱》中一开始对玛丽饭店房间中凌乱的描写,又比如在《逃跑》一文中对笼罩在中国人身上的空气颜色的描写,那是一种绿色,模糊混沌让人窒息。
  
  读图森的东西最突出的感觉整本书都是在“笼罩”一词下完成的,被忧郁而笼罩着,在这种笼罩中他似乎善于描绘弥漫,那是一种忧郁在流动和交换的心理运动。而主人公一直在躁动,焦虑,孤独中行动着,让你有种垂死的感觉。
  
  这也不是一部好小说。好的小说是让读者从心灵中产生共鸣或者某种暗示,人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经历故事遭遇而传达的,并不仅仅是一种用词的讲究或者和细节的体现。如果有人没头没脑地跟你说“看那灰蒙蒙的云,街边匆匆行人,我们兴许又赶上雨了”而你就突然焦虑这等雨的时间有多长,从而跟他一样心情忧郁起来。这种差别是风光片和故事片差别,也象日记与小说的差别。
  
  卢梭的忧郁来自忙碌和压力,很多因为外界的事物引起。图森的忧郁来自空虚和放弃,很多因为心里自然而发。两者都精疲力竭,灵魂不知归路。两部书也都不能称为文学作品。
  


   我很喜欢图森的一个说法,即在旅行的过程中,“一方面依然完全沉浸在对他刚离开的那地方的思索之中,而另一方面,却已经投入到他正在走向的那地方的思索之中。”。这个说法让人联想起了哲学家Jean-Luc Nancy在短片“面对Nancy”中对陌生的阐释。
   图森是个热爱旅行的人,但他不是像北京街头常见的毛茸茸的坐在旅行大巴里的那种无聊游客,他超越了那种异国情调式欣赏,这是很不容易的。他对上海,对北京,是以一种置身于内的态度,而非游客的态度。
   想象我居住的城市,对于陌生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观感。看看这本小说就知道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