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传世文化经典

贤才文化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贤才文化  

页数:

220  

内容概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三千年。
廖刚青编著的《史记故事》以事件为中心,对《史记》所记述的史料加以组织编排。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在不改变正史事实的前提下适当添加了一些演绎的成分,使得《史记故事》的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人物更丰满,更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口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炎帝与黄帝
第二章 尧舜禅让
第三章 大禹治水
第四章 商汤灭夏
第五章 武王伐纣
第六章 周公摄政
第七章 秦穆公
第八章 齐桓公
第九章 楚庄王
第十章 晋楚郧之战
第十一章 华元卫宋
第十二章 齐晋鞍之战
第十三章 鄢陵之战
第十四章 晏子相齐
第十五章 掘墓鞭尸
第十六章 范蠡归隐
第十七章 豫让刺赵襄子
第十八章 吴起求将
第十九章 淳丁髡善辩
第二十章 平原君赵胜
第二十一章 赵奢救韩
第二十二章 老将廉颇
第二十三章 春申君黄歇
第二十四章 缪毒之乱
第二十五章 秦始皇统一天下
第二十六章 秦二世和赵高
第二十七章 陈胜吴广起义
第二十八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九章 约法三章
第三十章 鸿门宴
第三十一章 筑坛拜将
第三十二章 韩信用兵
第三十三章 霸王别姬
第三十四章 一代雄主
第三十五章 田横五百士
第三十六章 萧规曹随
第三十七章 运筹帷幄
第三十八章 吕后专权
第三十九章 匈奴单于冒顿
第四十章 汉文帝
第四十一章 汉景帝与晁错
第四十二章 周亚夫平叛
第四十三章 马邑伏兵
第四十四章 飞将军李广
第四十五章 大将军卫青
第四十六章 骠骑将军
第四十七章 张骞通西域
第四十八章 大宛良马

章节摘录

  范蠡归隐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之后,终于平定吴国而威震天下。他又率军北渡淮河,和晋、齐等诸侯在徐州会盟,向周王进献贡品。  周元王派人封勾践为方伯,统辖诸侯,诸侯们都来祝贺,越王勾践号称霸王。功臣范蠡也被封为上将军,天下敬畏。  范蠡看透了越王的为人,认为只能与他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范蠡担心自己功劳太高,威名太大,将来会遭到杀身之祸,于是决定离开越国,归隐田园。  范蠡进宫向越王辞行,说:“常言道,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过去您在会稽战败,我本该引咎自尽,之所以留此残生,是为了替越国报仇雪耻。如今吴国已灭,大仇已报,我恳请大王能让我做一个普通百姓,平静地度过余生!” 越王听后并不同意。于是,范蠡就带上轻便家产,与家人分乘几只大船,趁夜从五湖扬帆而去。  越王知道后,脸色大变,十分生气,想把范蠡一家追回来,谋臣文种百般劝说,才打消了越王的念头。  范蠡临行前曾派人给文种捎去一封信,信上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的为人,心狠手辣,不可与之长享富贵。我们只有功成身退,归隐田园,望先生考虑。” 文种看了信,内心很矛盾,就采取了折衷的做法,不辞掉官职,只称病不去朝见越王,以求自保。  树欲静而风不止,朝中那些嫉恨文种的大臣,竟然造谣说他有谋反之心。一天,越王去文种府中探病,对文种说:“先生曾教给我七条灭吴的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灭掉了吴国。请问先生,剩下四条妙计还有什么用呢?” 文种不解其意,随口说:“臣下不知道。” 越王说:“你就带着这四条妙计,去为我的父王先辈效劳吧!”说完就离开了,留下一柄佩剑放在座位上。  文种拿起越王遗落下的佩剑,仔细一瞧,原来是属镂剑,就是昔日夫差赐给伍子胥自杀的宝剑。文种终于明白了勾践的用心,不由得长叹一声说:“古人说,大德不报,我还奢望越王会因为我往日的功劳让我平静地过日子。今日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唉,真后悔没有听范蠡的话啊! ”于是拔剑自杀了。  范蠡到了齐国,隐姓埋名,将带着的家产变卖,购置产业,带领全家人辛勤经营,发了大财,十分富有,后来又三次散尽家资,秘密地迁到陶地,自称为陶朱公。  范蠡有两个儿子,定居陶地后又得一子。有一次,他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杀人罪,他决定让小儿子带上千两黄金前去营救。大儿子却阻挡说:“我是老大,您却不让我去,这不是表明我很无能吗?”说着就要以死相逼。  范蠡不得已,只好让大儿子带上千两黄金和一封给楚国庄生的信,叮嘱他说:“一切听从安排,千万别自作主张!” 大儿子到楚国,将信和千两黄金交给庄生,庄生让他尽快离开,并告诉他,即使他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去打听是什么原因。大儿子虽然点头答应,却怀疑庄生的办事能力,并没有立即离开。  庄生虽然住在穷街小巷,但他博学多才,为人正直廉洁,楚王和一班大臣都奉庄生为老师,凡事都要征询他的意见。他虽然收下范家千两黄金,却并非想据为己有,而是担心不收下会使陶朱公误认为他不肯帮忙,所以他暂时收下这笔黄金,想等事情办妥后,再将黄金退还。  庄生想好了救人的计策,就进宫去见楚王,煞有介事地说:“大王,天上有颗星宿在移位,恐怕会对楚国不利,只有实行仁义之举才能化解这种危险。” 楚王于是令人封查贮存钱币的国库。通常,每逢大赦前,都会先封查钱库,然后宣布大赦。查封钱库是防备有人趁大赦之机抢劫钱库。  大儿子心中十分高兴,认为楚王大赦,弟弟自然会被免罪释放,与庄生何干,一千两黄金岂不白白送给他了?于是就去见庄生,说:“现在楚王大赦,我弟弟自然会释放,所以我特来向您辞行!” 庄生听出他话的意思,于是对他说:“你送的千两黄金在房里,你自己去取吧!”范蠡的大儿子果然取走了黄金。  庄生觉得自己被一个无知小儿所戏弄,气愤极了,立即进宫对楚王说: “大王实行大赦,这本是给楚国人施行恩惠,无可厚非,可是我听外面在议论说,陶朱公的儿子在我们楚国杀了人,他家派人带来黄金,贿赂您身边的人,想释放他家的儿子,大王实行的大赦,是给杀人犯开了方便之门。” 楚王大怒,下令先处死陶朱公的二儿子,然后才宣布大赦。陶朱公的大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  噩耗传来,陶朱公的夫人十分悲痛。陶朱公安慰她说:“我早知道会有这种结果!大儿子不是不爱他弟弟,只是格外珍惜钱财罢了。老大从小跟我吃苦挣钱,知道谋生艰难,因而舍不得花钱,至于老三,一直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只知道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也不吝惜。我开始要让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舍得花钱,或许能救老二。如今老大看重钱财,最终丢了老二的性命,本是意料中的事,你就不必过于悲伤了。” 范蠡最后老死在陶地,他陶朱公的称号也名扬天下。  ……


编辑推荐

  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史记》是我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故事兼具文学与史学的高度价值,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仔细熟读的典籍。您知道项羽的霸气足以感动山河吗?您听过吕后冷酷无情、自私跋扈的故事吗?如果不了解,那么就在廖刚青编著的《史记故事》中读读史记故事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传世文化经典 PDF格式下载



史记故事,很好看。


马上要上六年级的的学生,已经开始看史记了,真让人刮目相看


此版本非常经典,全面而且通俗易易懂,我儿子非常喜欢!


帮别人买的,书的内容很好,值得购买


很好的书,孩子很喜欢看


图书质量不错 值得一看


值得给孩子看!


书封皮旧了,内容先将就着


字体小了些,其它都不错!


写得是很不错,内容生动,带图象增加不少趣味,不过不知道是不否贴切历史实际?而且一本书没有前言与后记的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