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瓦戈医生

(苏联)帕斯捷尔纳克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苏联)帕斯捷尔纳克  

页数:

532  

字数:

412000  

译者:

黄燕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外科医生日瓦戈,一次大战期间在沙皇军队供职,眼见沙皇的虚弱无能和旧军队的腐败,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的日趋成熟,期待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生,并以积极的行动拥护新的政权。然而国内战争的严酷现实,以及新政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使这位诚实、正直的旧知识分子,对于暴力和集权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忧惧,在被迫而有系统的双重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称赞质朴宁静的俄罗斯品质,并向往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做有意义的工作;而这样的人生理想,以及他与拉拉艰难优美的爱情,最终不为严酷的现实所容。
  帕斯捷尔纳克曾说过:“当我写作《日瓦戈医生》时,我时刻感受到自己在同时代人面前负有一笔巨债。写这部小说是试图偿还债务。当我慢慢写作时,还债的感觉一直充满我的心房。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这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作者简介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全名为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俄文: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俄罗斯小说家、诗人、翻译家,出生在一个犹太“艺术家庭”,父亲是画家,母亲是钢琴家。毕业于莫斯科文学院,后赴德国的马尔堡大学留学,攻读哲学,又在欧洲各国游历,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小说《日瓦戈医生》闻名于世,但此书因批判了苏联体制,长期被列为禁书。
  卫国战争之后的1948年,他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1956年完成并在次年发表后,轰动国内外,并使作家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四天后由于苏联众多舆论的反对,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他只好拒绝领奖,致电写道:“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我被授奖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领奖,请勿因我的自愿拒绝而不快。”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和思想深度,善于在历史演变的背景下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变异,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主人公多情而波动的内心世界与冷酷无情的客观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而达到反思历史、呼唤人性的目的。《日瓦戈医生》便是他创作追求的集中代表。

书籍目录

序 艺术隐喻中的历史投影/王介之
第一章 五点的快车
第二章 来自另一个圈子的姑娘
第三章 斯文季茨基加的圣诞晚会
第四章 不可避免的事已臻成熟
第五章 告别旧时代
第六章 莫斯科宿营地
第七章 旅途中
第八章 抵达
第九章 瓦雷金诺
第十章 在大路上
第十一章 林中战士
第十二章 荒漠中的花楸树
第十三章 带雕像房子的对面
第十四章 重返瓦雷金诺
第十五章 结局
第十六章 尾声
第十七章 尤里·日瓦戈的诗作

章节摘录

  送殡的队伍一面唱着《永恒的安息》,一面继续前进。当歌声偶尔停止时,他们的脚步声、马蹄声和阵阵的风声似乎依然在唱着歌。  旁观的人们让路给出殡的行列,一面数着花圈,在胸前画着十字。有些人好奇地走过来问道:“是谁家出殡啊?”“日瓦戈。”有人答道。“哦!怪不得,怪不得!”“但不是他呢,是他太太。”“唉,还不是一样。愿她的灵魂安息。这真是一个体面的丧礼。”  与亲人在一起的最后时刻一分一秒地消逝,永远不再回来。“上主和他的大地,以及所有居于地上的一切。”牧师念完告别词,画着十字,同时抓了一把泥土撒在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的遗体上。人们又唱了一遍《义人之魂》,然后一阵吓人的忙乱开始了:掩上棺盖,钉牢,放入墓穴,四把铲子雨点一般的把泥土填进墓穴,很快地筑好了坟堆。一个十岁的男孩爬上坟堆。唯有被盛大葬礼逐渐引起的感觉迟缓和心神恍惚才会产生这样的印象:男孩似乎要透过墓穴,和他的母亲说话。  男孩抬起头,从他那突出的位置失神地扫了萧瑟的秋色和修道院的圆顶一眼。他伸长了脖子,鼻梁高翘的脸孔在抽动。假如一只幼狼这个样子,谁都知道它就要嗥叫了。男孩用双手掩着脸,发出一阵阵啜泣。冷风刮过来,把冰冷的雨点打在他的手上和脸上。一个穿着窄袖黑衣的男人走向坟前。男人是死者的弟弟、男孩的舅舅,名叫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韦杰尼亚平。他原本是个神父,后来由于自己的请求又还了俗。  他走到男孩跟前,把他带出坟场。  当天晚上,他们住在修道院里。尼古拉舅舅以前便是这修道院的神父,修道院特别给他腾出了一个房间。这一晚正是圣母代祷节的前夕。第二天他们就要南下前往伏尔加河上的一个城镇,尼古拉舅舅在那里的一家进步出版社做事。他们已经买好车票,行李也收拾妥当,放在房间里。车站距离修道院不远,他们在这里可以隐约地听到火车头喘息的声音。  夜里,天气变得异常寒冷。房间的两个窗子开得离地面很近。透过窗子望出去,外面是一角已经荒废了的菜圃、一段散列冰洼的大路和埋葬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的墓园一隅。菜圃里除了墙边有一些矮刺槐和几棵冻得萎缩发青的包心菜外,什么也没有。每一阵风吹过,那些叶子剥落净尽的矮刺槐就如同着了魔似的飞舞着,然后又俯伏在路边。  半夜里,那男孩尤拉被窗上的一阵敲击声惊醒。黑暗的房间里神秘地被一种刺眼的白光照亮了。他只披了件衬衫,跑到窗前,把脸孔贴在冰冷的玻璃上。  除了纷飞的大风雪之外,外面什么也看不见,既看不见坟地、道路,也看不见菜圃。大风雪几乎像是故意地对尤拉施展着它的威力,它咆哮着、吼叫着,竭尽所能地吓唬着他。那无垠的白色在空中翻滚着,向大地直倾而下,覆盖了一切。风雪独霸了整个世界,其他的东西都消失了。  尤拉离开窗户,第一个冲动就是穿上衣服,跑到外面去做点什么。他害怕那几行包心菜被埋得太深,再也没有人能把它们挖出来;他害伯母亲要沉入地底,离他愈来愈远。  但结果他还是哭泣着停下来。舅舅醒了,同他说了一阵主耶稣基督,并且试着安慰他。然后舅舅沉思地站在窗前,打着哈欠。天快亮了,他们穿上衣服。  当母亲尚未告别尘世的时候,尤拉并不知道他的父亲早已遗弃了他们母子,独自在西伯利亚和外国过着放荡荒淫的生活,把家产挥霍一空。他常常听到的说法是他的父亲到彼得堡去做生意,或是参加通常在依尔比特举行的商品展览会去了。  他的母亲老是疾病缠身。当她得知自己染上肺结核后,经常前往法国南部或意大利北部疗养。尤拉和她去过两次,但他通常是被留在家里,托陌生人照顾,并且每次都托给不同的人。尤拉逐渐习惯了这种背景混乱、不断有神秘事故出现的生活,因此对于父亲的离家,也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他记得当他还很小的时候,有很多东西都冠着他家的姓氏。那时有一家日瓦戈工厂,一家日瓦戈银行,好几座日瓦戈大楼,还有一种日瓦戈领带夹,甚至有一种叫做日瓦戈的糖酒蛋糕。而且,曾经有一个时期,在莫斯科只要你对赶雪橇的车夫说一声“日瓦戈”,那就如同说“到传说中的金银城去”,他自然会把你载进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把你送进一个广阔而幽静的林泉之所。栖息在松林中的乌鸦抖落积雪,它们的聒噪引起阵阵仿佛树枝断折的回响。纯种狗成群地从新房前的空地上越过大路奔驰而来。再往前去,一盏盏灯火闪现在逐渐苍茫的暮色中。  然后,突然之间一切都消失了。他们穷了。  一九○三年夏季,有一天尤拉和他的舅舅尼古拉坐着一辆双马敞篷车穿过田野,他们去探访伊万·伊万诺维奇·沃斯科博伊尼科夫,一个教师和普及性读物的作者。他住在杜普梁卡,这庄园是绸缎商、热心的艺术赞助人科洛格里沃夫的财产。  这天正好是喀山圣母节。当时也是收割小麦的农忙季节,但不知究竟是因为节日,还是因为中午休息,田野中竟一个人也看不见。在高张的火伞下,那些收割了一半的田地,就像剃了一半的犯人头。飞鸟在空中盘旋,被沉重的穗子压弯的小麦静立在炎阳下。远方,收割过的麦田上,排列着一捆捆整齐的麦秆。如果你长久地凝视它们,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仿佛它们是会动的,如同土地测量员一般沿着地平线边走边记数。  “这些田地是谁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问帕维尔。帕维尔是报馆老板的佣人,他斜坐在马车的驾驶座上,耸着肩膀叠着腿,一看就知道是个不善驾驶马车的人。“是地主的还是佃农的?”  “这些都是老爷的,”帕维尔抽着烟,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用鞭柄指着另一个方向说,“那边才是佃农的——唷呵!走吧!”他吆喝着马,像工程师注视压力计似的注视着马的尾巴和腰部。那两匹马正如天下所有的马一个样,套在车轭上的那匹老老实实地拖着车,另外那匹没有套上的像天鹅似的伸长脖子,像个精神萎靡的懒虫,光是和着铃声踏步。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带着沃斯科博伊尼科夫那本讨论土地问题著作的校样,因为当局对于出版检查的尺度渐渐严格,出版社老板要求作者把原著修改一下。  “这里的人愈来愈不像话了,”他对帕维尔说,“附近一个村子里,一个做买卖的被他们砍了头,县立的传种马厩也被烧掉了,你觉得这些事情怎么样?你们村子里的人怎么谈论这些事情?”  很明显的,帕维尔的看法还要悲观些,甚至比那个催促沃斯科博伊尼科夫修改对土地问题的激烈意见的检查官还要悲观。  “他们怎么说呢?农人被宠坏了——对他们太好了,这是没有用的。给农人一条绳子,上帝知道,他们马上会你吊死我,或我吊死你。——唷呵!走吧!”  这是尤拉第二次和舅舅到杜普梁卡去。他自以为已经认得路,每当田野在眼前展开,在树林边缘形成一道狭窄的界线时,他就觉得自己认得这地方,路马上要向右转,而且立即就可以看见那十俄里外的科洛格里沃夫庄园,以及在远处闪耀的河水和对岸的火车站了。但每一次他都认错,田野过了还是田野,一片又一片相继隐没在树林后面。这些广阔无边的田野使他觉得自由自在,意态昂扬,使他不住地思前想后,梦想未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帕斯捷尔纳克)因当代抒情诗创作和继承发扬俄罗斯伟大叙事文学传统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而获奖。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    《日瓦戈医生》这一伟大的著作是一本充满了爱的书,并不是反苏的。它并不对任何一方不利,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俄国只要记住这次诺贝尔奖金是授予了一个在苏维埃社会里生活和工作的、伟大的俄罗斯作家这样一件事就行了。  ——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    在二十世纪的半途中,俄国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又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魂灵一样回来打扰我们了,这就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它创造了一个深邃的回音室。  ——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


编辑推荐

  帕斯捷尔纳克是迄今108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唯一因获奖而招致耻辱和灾难的作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瓦戈医生 PDF格式下载



反应战争年代的作品很多,尤其在俄罗斯,像十月革命的作品、卫国战争的作品以及沙皇末期的作品等等,涌现的杰出作家如高尔基、普希金、屠格列夫及托尔斯泰也数不胜数,在中国几乎家预户晓,脍炙人口。然而本书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不尽相同,作者帕斯捷尔纳克采用纯现实主义的风格,叙述了主人公尤拉·日瓦戈光辉战斗的一生,时间跨度的,时代背景纷乱复杂,白色恐怖下的描写却不是很多,整部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充分反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几乎好像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阅读本书更能感受一种非常真实的异国风情,他们的工作、生活和习惯,就像小说描写的日瓦戈医生的那种爱恨分明、勇于拼搏、积极向上、不屈不劳、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日瓦戈医生》是诺贝尔文学经典。小说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小说主人公尤利·日瓦戈在他不到四十年的短短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几乎所有这些复杂、动乱的阶段,他对所有这些历史事件都作出了反应。


日瓦戈医生(精装珍藏版,翻译大师黄燕德全译本)


《日瓦戈医生》是伟大的著作,可惜装潢不够精致。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底都住着个日瓦戈医生,只不过我们比他识时务,我们比他更不敢坚持执拗。


日瓦格医生是经典著作,无庸置疑,重点是要有一个好译本。


历史老师推荐的书~相信一定会很棒!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啊啊啊!必定研读……


不愧为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代表作,读来爱不释卷。赞一个。


以前不理解苏联为什么会崩溃,是西方演变的而结果,现在看的资料多了,越来越接近事实后,我发现,那个时代的荣光是虚妄的,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到过去,即使贫穷,至少我们的心灵还是自由,那个被给控制和异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扭曲的额,包括人性!


好书。了解不一样的苏联,很值得看


一个为颂扬政治而书写的作家不是一个好作家,显然此书作者不是


小时候看过电影,最近又温习了一遍,再追加看一遍原著,再回头看一遍电影,俄罗斯啊俄罗斯,从来都从骨子里透出浓浓的忧伤,决定半年内存钱,一定要去看看走走游游


诗人的小说不同凡响,老前辈的翻译很美


翻译的很好,俄国文学多在葬礼开始貌似。


经典名著,大家翻译。推荐。


正能量,陶冶情操,热念爱情,热爱生活。


值得一看~体现个人自由、尊严与历史政治冲突的一本交锋史~


小说内容非常精彩,简短明快可又描绘地如身临其境


书的包装很漂亮,精装版的就是买回来收藏的,不错~


大师杰作,作品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正在读,看过电影,然后买的书,书应该比电影更深刻


还没读完,趁着写评论,一切写了吧~应该会好看!


买的时候没注意到是精装的,很厚的一本,想买很久了,这次可以入手真的很开心


还没拆开包装 拿在手上很实在 期待。


建议大家和电影一起看


和电影对比看,好


内容远比电影充实,人物也更加丰满,生动。


很震撼,作品很棒


还没来得及看,书的质量还不错。


还行,就是书的字太小了点。


这类书以前未读过,还没看完,但总体不错,赞一个!


还可以,纸质较舒服。。没什么心得。


包装不错 ,纸质一般,内容不错。


暂时还没有时间看。


内容深刻,不可多得的好书


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怎么静心 所以要看第二遍


挺好的,十分耐读,朋友推荐的


应该是正版的,包装也不错


挺不错的,要细细品味


很好的书,虽然还没有开始看,但是以往读俄罗斯的文学,都会有俄罗斯特有的严肃和高傲,很不错


比想像中的小些。


纸张不错,内容还没看,是硬壳的,我个人不是太喜欢硬皮书


想看这本书很久了,内容很好,推荐


送同学的,挺好的,包装不错,封面页挺好的


不错不错还没看


看完再评,对书内容不做评论


很不错,值得一读,内容很吸引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