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念及她名

[美]弗朗西斯科•高德曼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美]弗朗西斯科•高德曼  

页数:

352  

字数:

273000  

译者:

杨扬,子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奥拉去世了,身为丈夫的弗朗西斯科悲痛之至,无法释怀。他曾想以身殉情,但他最终没有这么做,而是深情写就了一部记录着他的炽烈爱情与无法言说的失落的作品《念及她名》,渴望能以此让妻子永远活在自己的记忆当中。性格强悍,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墨西哥城度过童年时光的奥拉,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的奥拉,在纽约的新娘奥拉,蜜月旅行的奥拉……一幅幅画面渐次展开,如棱镜般折射出了奥拉生命的精华所在,为读者还原出了一份真实生动的爱情的原貌:欢乐有加,却又深沉如许。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科·高德曼:美国知名小说家、记者,曾出版过三部小说和一部非文学作品,先后获得苏?考夫曼奖、福克纳奖和都柏林文学奖以及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等多项大奖。2011年,凭借作品《念及她名》获得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

章节摘录

2007年7月25日,奥拉永远地离开了我。她周年忌辰那天我回到了墨西哥,回到了太平洋海岸的那片海滩。我觉得这一天应该在事情发生的地方度过。现在,短短一年时间之中,我要再次孤身一人返回布鲁克林。2007年4月24日,奥拉离世前三个月,她刚刚度过了三十岁的生日,而我们结婚也仅有一年零三百三十九天。奥拉的母亲和舅舅都指责我应该为奥拉的死负责。的确,奥拉的意外我难辞其咎;即便他们俩坚持的理由我难以苟同,但如果我是胡安妮塔的话我也会想把自己送进监狱。奥拉的舅舅莱奥博德打电话告诉我奥拉的母亲要起诉我,而他将作为此案的代理律师。他还跟我说:“如果你还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就写信好了。”从此以后,我们俩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奥拉,奥拉和我,奥拉和她的母亲,奥拉的母亲和我。这是一个爱恨交织的旋涡,抑或是……我的爱人啊,这一切真的发生了吗?美西螈在哪儿?在我们将要从墨西哥机场起程之际,当夜幕降临奥拉从她母亲的公寓起身回家的时候,甚至她们俩吃完饭从餐厅离开各自回家之前……只要是她们俩行将分开,奥拉的母亲都会在她面前画着十字,悄声祈祷,请求瓜达卢佩圣母庇佑她的女儿。美西螈是一种一生都不会完成变态过程、始终保持幼虫形态的蝾螈;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它就像是永远变不成青蛙的蝌蚪。这种动物在古墨西哥城周围分布极广,也是阿兹台克人很喜爱的食物。据说时至今日在霍奇米尔科的咸水运河里还残存着一些美西螈,但实际上即便在那里美西螈也几乎已经绝迹,只有在水族馆、实验室和动物园里才能觅得它们的踪迹。奥拉非常喜欢胡里奥•科塔萨尔的一则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对巴黎植物园里的美西螈痴迷至深、最后自己也化身成美西螈的人。故事中,这个无名的人每天都会造访植物园,有时候一天能去上三回。去了之后他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对着玻璃柜里那些奇特的小生物出神。它们有着透明的乳白色皮肤,像蜥蜴一样精巧的尾巴,粉红色扁平的阿兹台克式三角形面孔。它们的脚趾形似人类的脚,四足小巧精致;它们的鳃上有着奇特的红色突起;它们的眼睛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平常它们几乎一动不动,只是不时地鼓动一下鳃或是突然抖动身体稍做游动。它们看上去那么的奇妙和陌生,让他觉得它们不仅仅是动物,而是和他自己有着某种神秘莫测的联系的同类。有一些秘密被禁锢在它们的身体里,但它们却能用金色的眼睛向他传递信息,似乎在祈求他的拯救。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把脸贴在柜子的外面注视着水中的美西螈,可到了这个句子的中央,却忽然变成了“我”在水族柜里透过玻璃看着外面的那个人——故事的叙述角度就这样发生了变化。在故事的结尾,美西螈期盼着它的心声已为他所知,希冀着他们无言的孤寂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它想象着他之所以不再来植物园是因为他已经去了另一个地方,在那里静静地写着故事,向人们讲述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美西螈的生命。奥拉搬来和我同住之后第五个月,我们俩第一次一同去往巴黎。奥拉最想做的事情莫过于去巴黎植物园看一看科塔萨尔故事里的美西螈。她之前去过巴黎,但是她读到科塔萨尔的故事不过是最近的事情。当然,我们来巴黎绝不只是来寻找美西螈,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奥拉在索邦大学的面试,当时她正考虑从哥伦比亚大学转到索邦大学。我们到达的第一天下午就去了植物园,然后买票进了园中那座始建于19世纪的动物园。两栖动物馆入口处贴着一张海报,上面用法语印着两栖动物和濒危物种的信息,配了一幅美西螈的侧面图像,凸显出它红色的鳃、欢快的天外来客般的面容和白化病患一样的四肢。进到馆内,屋子四周的墙壁上嵌着一排有灯光照亮的长方体水族柜,每个柜子里都有不同的潮湿环境:苔藓、蕨类、岩石、树枝、水池……我们俩挨个寻找,阅读着名牌上的信息:各种各样的火蜥蜴、蝾螈、青蛙……但就是没有美西螈。我们生怕不小心将它漏掉,于是又在屋里转了一圈,但依然没有发现。奥拉不甘无功而返,她走到那个身穿制服的中年警卫面前,向他询问美西螈的去处。遗憾的是他对美西螈也是一无所知,但奥拉的表情似乎令他有些动容。他让奥拉稍等,然后转身离去。过了一会儿,他和一个年纪更小、穿着蓝色实验室外套的女士一起回来了。她和奥拉用法语悄声地交谈着,虽然我不知道她们在说些什么,但是那位女士的表情却是欢快而又和善的。当我们迈出两栖动物馆大门的时候,奥拉怔怔地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她对我说那位女士还记得美西螈,甚至还说有些想念它们。但是多年以前它们就被带走了,现在应该是在某个大学的实验室里。那时奥拉穿着炭灰色的羊毛外套,系了一条白色的羊毛围巾,几缕直顺的黑发略显凌乱地搭在她温润的面颊上,尽管天气还不算十分寒冷,但她的脸蛋却像是身处酷寒中似的一片通红。眼泪,没有奔涌;只是几滴泪珠。温暖咸湿的泪水从奥拉的眼眶中溢出,滑落,湿润了她的面颊。谁会为这种事情落泪呢?我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想法。我亲吻着她的泪水,呼吸着她略带咸味的温暖气息。在植物园没有找到美西螈竟会使得奥拉如此伤感,这是为什么?不管原因何在,像科塔萨尔故事结尾那只美西螈希望那个人能写篇故事向世人讲述一样——那都是一个谜。而我一直希望能够理解奥拉的感受和心情。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美西螈在哪儿?——它们在哪儿?奥拉身披多项奖学金的荣耀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班牙语文学博士,这其中包括富尔布莱特奖学金和墨西哥政府的奖学金。到纽约六个月之后,奥拉搬到布鲁克林和我同住。此后我们住在一起将近四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她和一个学习植物学的韩国留学生一起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在把奥拉的东西搬到我那里之前,我只去过她的宿舍两三次;那间公寓有一处长而狭窄的门厅,两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学生宿舍自然塞满了学生的物件:宜家的书架,一套炭黑色的不粘锅具,一个红色的布袋椅,一套音响,一个同样购自宜家的小工具箱,连包装还没拆掉。地板上铺着一张毯子,上面堆满了衣物。眼前的一切勾起了我对大学时光和青葱岁月的深切怀念。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她在那张凌乱的床上欢爱,但是她害怕室友会突然出现,于是我只好作罢。虽然奥拉和她那位室友相处甚欢,但我还是无情地把她带走了,留下了那个韩国女孩孤身一人。不过,不到一个月之后,奥拉似乎已经下定了和我在一起的决心,于是她又给那个韩国女孩找了个伴。这次是个俄国女孩,样子应该会招那个韩国女孩喜欢。学校的公寓在119号大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位于校园的边缘地带。住到布鲁克林之后,她几乎每天都要坐至少一小时的地铁才能到哥伦比亚,而且都是在交通高峰期。她可以坐地铁六号线,然后在14号大街转车,不过那里的转车楼梯和通道像迷宫一样,在冬天尤其阴森冰冷,奥拉必须穿过迷宫到二号和三号快轨,才能在96号大街转到当地的地铁线。或者她也可以先从我们的公寓步行二十五分钟到市政厅直接坐二号或三号快轨。最终她还是倾向于第二套方案,因此每天早上她都要先步行一段路。冬天里天气酷寒,这一段步行的路可是非常艰辛,尤其是她还坚持只穿那件羊毛外套。后来我终于说服她让我给她买了一件蓝色的带帽外套,把她从头到脚包了个严实。我说亲爱的,穿这个不会显胖的,尤其是你更加不会。是个人穿上这身衣服都会像个移动睡袋,谁又会在意呢?又暖和又舒服不是更好?她穿上这件衣服,掀起帽子,把衣领拉紧,只剩下一双黑眼睛露出来眨巴着,那样子活像一个装在婴儿袋里的小家伙。从那以后,她只要出门必定会穿上这件衣服。在这段上学的路上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她经常会迷路。她沉迷在自己的书本、思想和音乐中,总是会心不在焉地坐过站,或是坐错了方向,直到深入布鲁克林的腹地才反应过来。这时候她会在某个我从没听说过的地铁站用公用电话打给我:“亲爱的,我现在在比弗利路站,我又坐错方向了。”她的声音异常淡定,根本没当一回事。她不喜欢因为在地铁走错路或者是在社区内迷路被我取笑,但是我有时确实难以抑制。从奥拉搬到布鲁克林的公寓直到她最后的岁月,除非她骑自行车去市政厅,不然我几乎每天早上都陪着她走到地铁站。尽管那段路程不算很长,但是布鲁克林市区那些无家可归的醉鬼和瘾君子总是偷她的自行车车座。如果遇到雨天或者出门太迟她也会打车过去。要不就是有时候时间已经很晚,而我还在磨蹭收拾、吆喝着让她等等的时候,她会撇下我像阵风一样冲出门去。还有几次她正在为些琐事跟我生气,肯定不会愿意跟我一起走。通常我都会陪着她走到六号线波尔根站或者是市政厅,后来我们俩商量后决定我只陪她走到弗兰达街那个法国人的熟食店。毕竟我还有工作要做,不能每天耗费一小时往返于地铁站之间。不过有时候她还是会花言巧语哄劝我陪她多走一程直到亚特兰帝克大道,甚至是直接走到市政厅,有时候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哥伦比亚。如果到了这个份儿上,我就只能在巴特勒图书馆泡上一天。几个学期之前我在哥伦比亚教过一个写作培训班,还留着那时的ID卡。我会在图书馆读读书或者在笔记本上写点东西,要不就在电脑室查查邮件,读读在线报纸打发时间,通常都是先看《波士顿环球报》的体育版(我是在波士顿长大的)。通常我们会在奥利餐厅吃午饭,然后去吉姆音像店烧烧钱,或者在迷宫书店浏览书籍,出门的时候总是会拎着大包小包,其实回家之后根本没有时间读。有时候即便是她早上没有说服我跟她去哥伦比亚,到了中午她还是会打电话让我赶过去和她一起吃午饭,半数情况下我还得奉命前往。奥拉会对我说:“弗朗西斯科,我结婚可不是为了一个人吃午饭,我结婚可不是为了一个人过日子。”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也是一则不同凡响的、关于丧失的故事。《念及她名》以法医般坦白的剖析,对每处细节、每个片段、每种情感,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与观照。此书还将引领读者在布鲁克林与墨西哥城两地之间穿梭,捕捉两个截然有别的世界之精髓所在,以及这对有幸相爱的恋人的生命华章。 —— 科尔姆•托宾既感人又悲伤……笔触动人,令人心碎。——Kirkus Reviews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对于爱情的炽烈及失去至爱的焦灼,多少已有所体察;但读此书时,你的感受却如同直面一把喷火的焊枪,又像在用粗粝的马掌锉打磨神经末梢。《念及她名》令人悲痛却又充满幽默,感情强烈而优美异常。——《断背山》作者、普利策小说奖、国家图书奖得主 安妮•普鲁克斯一部关于记忆、爱与理解的美丽作品,一则绝美、难忘的爱情故事,以及一位非凡女性曾经生活在世的最好证明。 ——《超级伤感的真爱故事》作者 加里•施特恩加特 《念及她名》是一段温柔而神圣的叙述,包含多角度诠释、无所顾忌,坦诚当中激荡着深情。读此书时,我感到自己在读一部比生活本身还要真实的东西。我认为这正是一个人阅读的理由、写作的理由——我们可能会与我们所爱的一个人、一本书、一处风景合而为一,让他在我们心目中始终保持着那份真切。”——《失落的传承》作者、2006年布克奖获奖者、印度女作家 蒂赛《念及她名》会将弗朗西斯科•高德曼之名镌刻在当代伟大作家之穹。 ——旧金山、城市之光书店(City Lights Bookstore) Paul Yamazaki我能想到的形容这本书的语言是,言如歌,气如宏,痛既深,文则美。就像山洞中覆在石壁上的阴影,无法近距离地描述阅读感受的真实面貌……我真的希望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来读读这本书,只为感受大师级作家笔下,爱情之美的惊鸿一瞥。 ——《下一章书店》 威斯康辛•梅昆(Lanora Hurley)


编辑推荐

《念及她名》编辑推荐:2011年度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获奖作品,痛及心灵的爱情悲歌!《念及她名》是一部记录了作家炽烈的爱情与无法言说的失落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高德曼以自己的文字让奥拉永远活在了他的记忆当中,也为我们还原出一份真实生动的爱情的全貌:欢乐有加,却又深沉如许。这是一则绝美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次对命运与责任的直白追问,更是一场对奥拉的深切缅怀:告诉我们她曾是谁,她本该是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念及她名 PDF格式下载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却迫不得已与他或她分开。你说我选择坚持到底要在一起,你肯定忘记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中早已注定,它来自于意外或是疾病,它叫死亡。
  
  面对死亡,你会怎样?你会像《在瑞士的日子》里特纳老太太吗?独自站在空旷的庭院里仰望苍天恸哭呼喊死去的丈夫:没有你的世界好寂寞!特纳被确诊与丈夫同患一种疾病后,选择了安乐死。他们会在天堂的路口相遇;或者像《恋恋笔记本》中的诺亚,在艾利患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自己后,每天坚持为艾利读日记。两人最终手拉手躺在床上共赴死神的约会。你瞧,在暮暮垂老以后,可以选择让爱情完整美丽。
  
  但如果相处短暂,还没来得及爱,或者还未爱够的话?那又该如何?会不会有人与美国作家弗朗西斯科.高德曼一样?写下这本《念及她名》。与其说这本书是对亡妻的哀悼册,倒不如说是高德曼独自面对生活的情感地图,尝试找寻从过去到未来的出口。其实相爱,率先死去的那个人比较容易,活下来的那个真难。
  
  小说家高德曼于2005年与墨西哥作家奥拉结婚,她比他年轻二十岁,并非我们眼中的金童玉女般的恋爱。在他们期待已久的第二年结婚周年前几个月,奥拉在墨西哥玛松蒂海滩冲浪时,折断颈椎意外身亡。
  
  “2007年7月25日,奥拉永远地离开了我。”高德曼不得不在奥拉周年忌重回那片杀人的海滩,并以冰冷文字开始纪念。
  
  在《念及她名》里完全读不到一名小说家的壑智,倒似鳏夫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高德曼说他做鳏夫的日子比当丈夫的日子还要久。书中的内容也没有精致的结构,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谁能够为一个深爱着的人突然离去而设定结构?因为她无处存在,又无处不在。我们无法再要求高德曼文采飞扬,可字句中浸润的悲凉与哀伤足以让我们陪着他哭,陪他笑,陪他回到过去,陪他面对现实,陪他预见未来。
  
  追随奥拉死去是何其容易,活下来继续生活却需要无限的勇气。高德曼将奥拉的结婚戒指串成项链系在项颈上;他以为她的洗发水是医治痛苦的良药,若它空了,她的爱也随之消散;他给她写信,诉说在生时未来得及说出的话;他想象她是必经之路上的一棵树,站立只为每日相遇;他收集她生前的点点滴滴,想还原一个更丰满完美的奥拉。她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
  
  “没谁比朱丽叶的母亲更恨罗米欧了”,在忍受奥拉已逝的痛苦之即,高德曼必须承受来自奥拉母亲的愤怒。对于独自抚养奥拉长大的胡安尼塔来说,高德曼的罪过大于无知的海浪。为什么他未尽到照顾好小女儿责任?她为高德曼绑缚一条心灵十字架。她带走了奥拉的骨灰,高德曼留下了奥拉的日记。也许日记能够实施小小的反抗,至少抵挡“两个人共同的回忆,如今只剩下我的版本,显得万分寂寞”的现状。
  
  世间可否有相爱人的替代品?高德曼尝试过,可连锅碗瓢盆都在提醒他,它们拒绝背叛。他注定要一个人面对奥拉缺席的人生世界。还好有亨利.金在《妻子的葬礼》中的诗句:每一刻向你前进一步。”
  
  如果爱,注定要分开,就请写下这样的书信:“亲爱的,请站在原地等我,我在时刻向你前进。”
  


读完了弗朗西斯科 高德曼的《念及她名》,有点感触。虽然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不是太好,但我却以为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作者高德曼是个美国人,他的墨西哥妻子奥拉在一次事故中意外丧生,他悲痛欲绝,写下这本书来怀念奥拉。有人说这是一个爱情的碎碎念,言下之意是一个爱人绝望的絮絮叨叨,不外乎是生活的点滴小事,读来会让人感到罗罗索索。但我却觉得全书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的真切感情,值得一读。书中写道,虽然妻子已经离世一年,高德曼还是没能走进新的生活,他时刻在想着妻子,想着她的模样、习惯、说话的样子,穿不同衣服的不同感觉;追忆着她的家庭、她的幼年、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还有她的母亲、父亲、祖母,甚至她的继父、继姐和阿姨们;找寻着她事业的足迹,从墨西哥到纽约到巴黎,重读她写的每一篇论文、每一部小说、每一段日记;回想着她当时写作研究时的苦恼和喜悦;回味着她和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和轶事。他用爱的碎碎念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立体的感情丰富、性格鲜明的奥拉,让我们感受奥拉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方方面面带给她的各种各样的影响,也让我们看到高德曼在与奥拉相爱后的改变和从此不一样的人生。读这本书让我最有感触的是高德曼与奥拉从相识到共同生活一共只有四年时间,在这四年里他们相互了解至深、相爱至切、影响至大,所以高德曼才能在奥拉离世后写出一本厚厚的碎碎念。这让我想到,人世间无数家庭中的妻子和丈夫,如果要对你的另一半说点什么,写点什么,你能说出多少话,写出几篇字来呢?身世、家庭、朋友、同事,他(她)们的工作、追求、事业、理想、爱好、习惯,你能知道多少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事情,你能记得多少呢?也许做了几十年的夫妻,也不会碎碎念吧,因为生活把什么都磨的模模糊糊,人也在其中混混噩噩,就是想念点什么也无从开口,无从下笔吧。正因为如此,高德曼的爱情碎碎念就让人看着不觉很感动了。斯人已去,而今心不变,故去岁月,亦皆在念中。


简美的浪漫

偷爱警/文

适当的时候,应该放弃,这段爱情不属于弗自己。品尝到脆弱与坚强的弗,在奥拉离世后,不断的搜集、复读奥拉的一切信息。每一个文字,充满丈夫对妻子的追思爱意。但毕竟奥拉已经不再,天堂上的奥拉,也不会,希望自己的丈夫,因为非正常过失罪,陪她一到天堂团聚,人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弗来帮助奥拉完成。

胡安妮塔对女儿的爱,是在为憎恨,而复仇。为了寻求,家庭破碎后的自我安宁。胡有点自私,反观,这样的自私,含有太多母性的成分。未来希望,胡全部压在奥拉的身上,只有奥拉的幸福,才是胡毕生的付出目标。

母爱渴望女儿,得到平和的成长环境,不断压制自己内心的积怨怒火,纵然是遇到凶险的劫匪,胡也会支撑下去。母爱的肩膀,不断加宽。胡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爱,如同赐予奥拉一条白绫,勒住了奥拉的脖子,失去自由主见的奥拉,感恩母爱。奥拉将不会再有危险,没有被伤害的可能性,却要面对母爱白绫的威胁,紧促的爱,围着奥拉透不过气,奥拉想要改善这样的家庭观,想要竭尽所能,回报母亲的心愿。高学历,高标准、高规格的处事待人,意图改变奥拉血液里,低劣杂质。

悲剧不会在奥拉的身上发生,母爱已经分担女儿的全部忧苦。胡再婚,并忍受另一个女儿卡蒂亚的野蛮索取,一切事情,都在强制压抑中进行。胡不屈服与世态炎凉的安排,却无形中,造就了奥拉的非钙化成长。

奥拉需要一个窗口倾诉,而这个窗口,就是奥拉的日记。日记里,记录下奥拉,对家庭的所有记忆,对母爱的审视,对婚姻的坚守。个人成色里,奥拉抹不掉父亲的形象,即使父亲抛弃了母亲,找到父亲的替代者。奥拉的心病,还是无法得到妥善的医治。弗的出现,满足奥拉对爱情、慈爱、家庭的全部期盼,唯一缺点,是彼此的年龄差异。相差25年的跨度,却阴差阳错的打造了,爱情熟络的共鸣,抛却了表面现实的虚伪,接纳真实的存在。奥拉在弗温暖的身旁,感受到爱情与父爱的双生,奥拉义无返顾的迈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步。胡得知奥拉死后,无法消除对弗的印象评分,更理解不了一个老男人,为什么能够,如此牵动女儿的心。

接近两年的婚姻路程,一场意外,来的太过仓促,微小的概率,发生在两个,对爱情与家庭,都刚刚,步入正轨的男女身上。家庭对奥拉似乎是一件奢侈品,拥有的时间,太过短暂。弗也是如此,刚刚尝到爱情的真谛。妻子的遗言,回响在耳畔,弗在奥拉的文字里,追忆这个女孩,依稀留下的标记。

美西螈如同奥拉,永远不会完成,蜕化全过程的生灵。只能凭借短暂的生命体征,简短的经历,记录下最美好的一段小旅程。天主不允许这样的生命体,过多的感受人间的冷暖温情,匆匆过客的美西螈,他们在哪?极度濒危的物种,需要更多的观爱,人类的爱,来帮助它们,延续生命的时间。美西螈是个特殊的生命体,却能够得到天主的眷顾,来到人间走上一趟,虽然是一场短途旅行,却吟声喋喋,誓言真情。

文中充满情丝绵绵的引线,弗即时看客,也是亲历者,串联起来的人物性格。露影重重的聚光灯之下,人物的心理防线,暴露于光感烟雾中,弗走出伤意,汇为文字的朝阳。停泊在奥拉的眼前。短视的光阴里,吞噬掉爱情的索然,不如倾力所能,添补遗愿。本文角度新颖,家庭背景,安排的很细致。关于奥拉的文字、成长笔墨较重。弗与读者分享了法国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也会分享了,美国式自由人权的气息。一部看过,念想儿很深的爱情小说。


琐碎的生活,零散的回忆,却表现得如此细腻,他是在把自己对忘妻的真情,一滴不漏搜集齐了再一一回放。这是一本爱的小说,似乎是作者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又分明是两人世界的幸福天地,你观看的过程中无法插话,却也无法停止那默默的注视,就这样怔怔地看着他们的爱情故事,从开始、发展到结束,如慕如怨、如泣如诉!

小说《念及她名》写得非常棒,翻译得也非常妙。整部书读来像轻声细语的叙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却又是如此得刻骨与铭心!作者通过思绪的飘荡和在悲痛中的回忆,讲述了一对恋人间的亲密往事。仿佛无从说起却又无处不在,从纽约的地铁到哥大的校园,从居住的公寓到街对面的咖啡座,从新书的现场推广会的到超市里的日常购物,从一件服饰的来由到一桩小事的过程,从一次普通的对话埋下的伏笔到与之对应产生的结果,从一次真正的偶遇到永远相爱的神奇……让人在平静如水的诉说中,深深受到感动。作者不愧为一个文字的煽情高手,把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讲述得实实在在轰轰烈烈,让人感到了那些平实的真情在心底默默的流动,简直趟过了身体上每一个能感触的毛孔。

他看了她生前用笔写下的所有日记,也看了电脑里留下的所有文字,深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了解眼前和过去,甚至还包括童年的记忆。作者通过多角度的叙述来展示了奥拉的故事,是朋友心目中的奥拉,是丈母娘眼中的奥拉,是奥拉自我认为的奥拉,当然还有作者感觉到的奥拉,假如对一个永远离去的人的爱是用回忆来表达的话,那么他已经把这种爱做到了极致,同时也是通过这种回忆来审视自己的过去,无论如何,他已经把与奥拉间的相爱已经定格到了永远!

他自责也好,痛心也罢,这些结果都已不重要,只是些锦上添花的后续,关键是看能否把握好当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掉,能够真心真意心安理得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那就是最好的生活了。尤其是当你在遇到了真爱的伴侣时,一定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真的!


这本书让我震撼。以简单的情节讲述最动人的深情,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只能说很佩服高德曼的写作技巧,他以自己文字让奥拉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还原和延续,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喜欢上了奥拉。


弗朗西斯科在妻子奥拉死去快一年时,跟妻子的好友朱莉安娜上了床。第二天下午,他去找妻子的闺蜜瓦伦蒂娜,决定在奥拉去世满一年时,一起私奔,去墨西哥生活。奥拉去世的第十五个月,他跟奥拉在世时有过几面之缘的女学生安娜伊娃相爱并同居了,一个月后,他们的关系结束。看到这里好难过啊


感人的平凡爱情,纵然牵手却不能一生一起走,着实让人心碎的爱情故事,为奥拉心痛。


我看书比较慢,基本是一句句读的。很细腻的描写,奥拉的生活画面似乎能够在脑海中出现,真实的享受她、他的感觉。很难得有一本书让我静下心来。很难得在住校生活中晚上抽点时间来细细看,很好,很ok


温润而悲伤的感动,老实说我觉得这并不是一本很容易看进去的书,如果只看表面,会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失去妻子的男人的碎碎念,可是随着文字的推进,你会有另一番阅读感受,作者字里行间弥漫的悲伤是温润的,动人的。你会忍不住想要一直跟着他的文字走下去,想知道被他那么呵护宠爱的奥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奥拉之爱,奈何只拥有回眸?


记录作家炙热的爱情与无法言说的失落的小说


因为巨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在书店看到的时候果断买了一本,不过刚看到一半就被同学给拿走看了,于是乎当当上重新入手一本。

高德曼以自己的文字让至爱永远地活在了记忆当中,也为读者奉献了一部深情动人的佳作,身为读者从中看到的除了作者的深情,除了被感动,也更加明白生命里的一些道理,那就是珍惜眼前人。


念及她名,其实,当真正深爱一个人的时候,她的一切都已深深地刻在了你的脑子里,任凭岁月蹉跎,始终无法忘怀,反而隐隐作痛。念及她名,当思念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她也就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念及她名,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很美。作者于细微处一点点追忆妻子的一点一滴,整本书都弥漫着淡淡的忧伤,需要人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不得不叫人感叹人总是失去了才学会懂得珍惜。也许用在此处并不完全贴切,但至少那颗珍惜之心的一样的……


痛及心灵的爱情悲歌


作者对妻子深沉浓郁的爱,穿插在过去记忆的碎片中,触及心灵


很感人,很触动人心,这真是一首痛及心灵的爱情赞歌!


竟然还有这样的爱情,每一句每个字都是深切的怀念,都是满满的爱~~~~~女生们绝对不要错过的好书!!


不仅仅是讨论爱情,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会带给人很多的思考,喜欢这本书


悲伤的爱情,因为刺痛,才会念念不忘。


一本关于缅怀的书,看了一部分,感觉文章大部分写的都是作者和妻子共度的时光,属于追忆的吧


这本书总是拿来又放下,拿起来看了看又放下。太难过了,想爱的人离开了自己,永远的回不来,这种痛苦怎么能够表达。有时候跟身边的亲人吵架,拿起这本书,想想至少他们都在身边,还生什么气呢。。。纠结,没读下去,还没有完成。


我喜歡外國作品


时刻伴随着一种哀伤的情绪,永远回不去的感觉。


当他说,我的爱人,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时;当他在冬日的清晨亲吻树干时;我知道,他爱他的妻子。


在一个阳光的午后,懒洋洋地拿起了这本书,跟我预想的差不多,书中尽是主人公那描述琐碎的生活细节的句子一句句一句句连成一段段回忆。主人公用朴素的句子不断回忆自己已逝去的妻子,构造了一段平淡而温馨的日子。有些人会说看了很无趣,可是因为我也有一个已离去的“他”,所以在我读来,那时多么的动魄惊心,那是多么的感人泪下······


美丽的爱情故事,让人心生温暖和向往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一本能唤起深情相守的动人之书。


看这本书时,我能想到的场景是,一个男人坐在铺满阳光的沙发上,拿着一本日记,面带微笑。是的,面带微笑。故事讲的是一个悲伤沉痛的故事,但是仍会有微笑和幽默显露。因为作者必将度过往日的悲伤,带着人生中这最为幸福美好的回忆继续前行。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在生命结束之后还在有人用文字去回忆你,去怀念你,去爱你


很美很悲伤,现实总是让人心痛和无奈


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没有谁比朱丽叶的母亲更讨厌罗密欧的了。”


喜欢悲情小说.


书名就暴露出她的重要性,整本书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与妻子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人对妻子的思念。失去她是那么重令他那么难以接受,让我们不得不为之感动。细腻的叙述让你感觉到甜蜜就在眼前,她也不曾离去。
珍惜可能在失去之后会显得越发的清楚。曾经逝去过一段故事的话,看完这本书,你会沉痛,发泄一下一直压抑的情绪,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很好的催化剂。现在拥有的话,看完这本书,你会愈加懂得珍惜。只要在一起,一切都好!


这本书想买了好久,买了。看着就像是一个人坐在对面将他感情的点点滴滴,比跟现实中的人相处还有真实感,喜欢


生命里最动人的回忆,不过是些爱的碎碎念,这句话好


读了一半多了吧,因为目前正遇到和书里差不多的的情况,所以想看看。没有相同经历的人可能会觉得罗嗦吧,我觉得还好


文字很细腻,好书!!!


看了小一半了很感动,平时的文字,深邃的情感,谁能一辈子怀念一个人?


唯美文学


正在欣赏中~!


娓娓道来的心情,忧郁和难过如同细细密密的小雨,思念中的遗憾。


很好很喜欢 翻起来很有感觉


不错。。。感人


很喜欢,立马买了第二本送给朋友。


好~买来送朋友的~


送人的,女生小清晰比较喜欢。


到了很久了,很抱歉现在才来评价,买了送给朋友的


我同学很喜欢它的封面。


书本的质量不错!发货很快!


我是标题党 冲名字买的 译的真好


内容很好,我很喜欢这本书


深爱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时刻,那个人的名字也成了禁忌


初一12岁女儿用书,好,比书店便宜!


看见书名和网上简介 就买了,还没看


有时间了会看,是女儿喜欢的。


确实有如好评那般


书很漂亮 内容感人


好感人..


还没看,不过同事先拿去看了。


刚收到,未及细看,总体感觉确实是好书


封面很有感觉,内容想来也很有滋味吧!


还没看,不过朋友反映说是好书,期待。。。


刚拿到书,不过看了书名就觉得应该读一读


刚开始看,倒叙有点绝望


今天刚拿到书,还没看。但是,书的质量和包装都还可以。


喜欢,爱,跨越时间,跨越空间,你在哪里不重要,因为你在我心里,从未远去。。。


无非是些爱的念念碎,喜欢!


没看完,不知道怎样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刚和男朋友分开两地,所以看起来特别有感触,我看完以后,还特意给我男朋友寄了过去。不过那个家伙没有机会看呢还。虽然书写的是她,但是我更喜欢作者他。dont know why 。可能是因为我觉得剩下的那个人更痛苦吧。


质量很好~摸着很舒服
不过还没有来的及看~


这样一个男人。。。。


好书..写得好


只觉得爱的极致,莫非如此?


经典啊 听人推荐 不错


这本书是帮同事买的,她很喜欢,觉得挺好的,我看了下,纸张印刷都不错



看了这本书 很 很 喜欢


是我喜欢的类型~


很有感觉的一本书,非常喜欢


我是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被名字和略短的概述所吸引。


是推荐的组合一起买的
希望好看阿!!!书很不错!


因为离开 所以如此痛苦 怎样的宽慰都是无庸的 唉 爱的力量 如此之大


汤气回肠的故事,动人以情的叙述!


帮同事买的,估计她还没看呢。


为书名而买


爱的那个人,近在眼前,远在天边


诚实的说,还没轮到看这本书,但是,是朋友推荐的,应该会不错。


稍微有点看不懂诶,有时间再看一遍~~~~


期待它带给我的感动!包装很好,书角完好无褶皱痕迹,大爱快递啊


还没看,但封面给人的感觉就挺好的。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让人动容的书了。


书还没看,但是整体感觉我很喜欢。


如同封面所说就是作者的碎碎念,若是神经粗条的孩纸就算了


因为唐七说自己在看!我刚好又要买书,就来跟风了……= = 结果当当送慢了 公子已经书透了一半


就是感觉好。


细腻而感人


翻译的很细心,读起来很顺畅。故事写的很好,喜欢看巴别塔之犬的人 会喜欢看这本书的


看了一半,很有氛围感和画面感


看到后来,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很心酸的故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