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的智慧(全2册)

林语堂 湖南文艺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湖南文艺  

作者:

林语堂  

页数:

624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我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了,而不敢冒昧写一本关于这个国家的书;我在曼哈顿生活了将近十年,而不敢冒昧写一本关于纽约的书,关于那座神秘莫测的昏暗城市的书;我甚至也不敢冒昧写一本关于八十四街的书,因为我对此知之甚少。不过,我刚刚完成了美国写作的精神之旅,写一写这方面的事情似乎轻而易举。也许我从未给自己放过如此野性的假期,自由自在、全心全意地花时间欣赏美国精神领域中所有激励人心的景致,而无须考虑明天的日子会怎么样。我以前做过许多短途旅行,非常熟悉这类景观。而当这些景观近在咫尺供我悠闲欣赏时,我的喜悦无以复加——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的广袤草原、爱默生(Emerson)的白雪覆盖的山峰、梭罗(Thoreau)的花岗岩独石柱、爱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黑暗山洞、桑塔雅那(Santayana)海拔七千英尺的高原城市,本•富兰克林(Ben Franklin)会笑的山谷,林肯(Lincoln)令人敬畏的石雕穹顶,杰弗逊(Jefferson)希腊风格的宏伟建筑。从这次壮观的旅行归来之后,我把旅行的感受一一记录在这本书中——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所看、所爱、所想、所失。旅途中,我一直在自言自语。我知道,如任何个人观点一样,自己的看法属于一家之言,有局限性。让我感兴趣的是去了解美国人的生活观,美国的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如何绞尽脑汁试图回答有关上帝、生命、不朽,以及人生的陷阱、争斗、快乐等诸多问题。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正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说:“人世间最有趣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一个人的理想和信仰,是关于上帝、宗教、家庭、婚姻、生命、死亡、幸福的强烈信念和基本看法。”因而,我孜孜以求的是美国人的生存智慧。美国人的生活哲学永远不会融为一体;美国是一个多变的社会。然而,无论个人的视角可能有多么大的局限性,一幅美国智慧的全景图都可以绘制出来。缺乏生活哲学的社会令人恐惧。据我了解,这一信念如今完全处于一种混乱不堪、无可救药的状态。倘若我们对于美国民众如何看待这类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至少可以评价一下洞察力极强的美国头号智者对此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困惑和信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清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牢牢地把握着影响我们行为和生存的所有决定性因素的根基,那些真实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根基。为了恢复某些信念,必须求助于那些逝者、那些真实地看待生活的人们,去寻求美国哲人的那种平静、均衡的思辨品质,他们以某种秩序井然的和谐方式诠释着人类的内心和外在生活——那一定是这一探究的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民族的重要思想都应该致力于追求这一泾渭分明的关系。谢天谢地,我们并不认为我们会知晓所有真理,我们不是绝对主义者。我们不会知晓所有真理,我们只是在努力地理清我们的思绪。假如一位智者对真理的三次猜想中有一次是成立的,假如他像霍姆斯法官一样,对某一普遍原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得出一个并不完美但勉强可行的生活公式,那么,这位智者就会心满意足。也许,比知晓真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削弱我们的一些自鸣得意的信仰和完美无瑕的观念,这些信仰和观念无疑标志着任何一种思辨生活的开端。一个人借助智者的智慧,彻底消除自己某些粗俗的自满情绪,只有如此,他才能开始思考。人性不断地变得昏沉、不断地受到鞭策,以及不断地清醒过来。每一代人的思考过程都是这样开始的。我们都在预言生活,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预言,而是因为我们既已生于此世,就不得不穿越六七十年的生命轨迹,因而就必定要预测这样那样的信念。然而,总有一些人的预言比其他人准确。我们大都认为,像爱默生、富兰克林、桑塔雅那等伟大的思想家无非就是一些相对优秀的预言家。生活的旅途是漫长的,我们都行在其中,每位旅客都在尽力预测最终的目的地——所谓的“生命的终点”。地平线上弥漫一片无法穿越的迷雾,在不同的港口,我们让一些乘客下船,催促他们回来告诉我们有关港口的情形,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计划未来的征程,有几位乘客答应了,而他们却再也没有返回。于是,就像桑塔雅那笔下的“圣•克利斯朵夫号”轮船一样——那是以圣•彼得为船长,朝麦克诺波利斯进发,试图找到蓝色天堂的一艘轮船——我们继续乘风破浪。“鼓足勇气”是哲学家们此时能够留给我们的唯一哲言,而其中最优秀的哲学家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担心目的地港湾,而是享受旅途的快乐,我们可能长时间地自由自在地行进于这一旅途中,在行进过程中,我们的旅途变得乐趣无穷。“让我们为航行而航行!”一些真正的水手喊道。至于寻找蓝色天堂,“嗨,它一直就在我们的头顶!”桑塔雅那如是说。我提醒自己,在美国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中诞生了一些很生动的思想和作品。美国有头脑的人们曾经走过这段旅程,曾经一次次探索生命的许多美丽与可能。无论他们多么伟大,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中,他们面临着和我们一样的生存问题。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和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之间关于宗教、哲学、衰老和死亡的愉快的书信往来如今看来令人耳目一新。美国民族拥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先人,他们崇拜自己的先人吗?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很遗憾,他们并不崇拜先人。了解一个人拥有出色的先人,这是一种有助于积聚力量和自豪感的模糊意识。美国民族还很年轻,但是他们的过去(我们可以追溯到三百年前)仍然令人钦佩。我不是指对印第安人的屠戮和与墨西哥人打仗;我的意思是,美国涌现了一批令人钦佩的人,他们果敢、坚强、乐观。一些现代人倾心研究他们内心并由此敬重他们。谁是美国伟大的先人?什么是美国精神?一个民族拥有许许多多的先人,一些令人称赞,一些令人汗颜。一个人拥有一个做海盗船长的曾祖父、一个卖弄学问的祖母、一个苏格兰曾祖母,那么,他就是个混血儿。船长热爱冒险,苏格兰人处世谨慎,二者结合可谓相得益彰。即使杰弗逊也承认:“至于商业,的确,我们有强烈的预感。”爱默生谈及找见“尼罗河的源头”,发现“个人的无限范围”;马克•吐温(Mark Twain)想到金钱;赫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嘲笑声名;霍桑(Hawthorne)冥思苦想;沃尔特• 惠特曼(Walt Whitman)建议人人之间都存在“兄弟般的亲吻”,从而建立模糊性征的民主。可是,富兰克林说教起来仿佛美国的孔子,具有良好的理性意识,闪烁着智慧和想象力;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的漫谈风格宛如美国的蒙田(Montaigne)。我们的任务与其说是发现,不如说是再发现。一个人需要的与其说是思考不如说是记忆。有时,当年高德劭的人先于我们思考时,我们静静地坐着,认真地聆听就足够了。曾经领悟的真理不断地被遗忘,可谓是人类思维的魔力;人类思想的历史正是这些“遗忘—记忆—再遗忘”的过程。雄鸡尚未啼叫三遍,我们已多次背弃真理。有一点不言而喻。在写这本关于美国智慧的书的过程中,我参阅了一些博学之士的出版文选,也搜集了许多信件和日记。我坚定地摒弃了正统哲学。我认为,本书包含的思想应当是民间的而不是正统的,清楚地表述出来的而不是有争议的,未定型可以改变的但却是自发的温情的,它传达了一种忍耐、刚强、十分个性化的气质。宇宙和生命激发了这些作家的灵感并在他们的脑海中激起共鸣,于是产生了某些思想,我就立刻把它们记录在这本书中。其中的一些思想可能是远见卓识,简单明了,而当上述作家开始向公众提出一个观点并深陷其中时,他们表现的并非这类思想。在收集这些自发产生的思想时,我就像一名聆听演讲的观众,主要关注的并非演讲的层次结构,而是试图捕捉演讲者稍纵即逝的微笑和没有充分显露的情感,尤其是演讲者放下讲稿,突然即兴发挥而左右逢源的精彩片段。我喜欢看见一名演讲者丢掉讲稿的情形,我喜欢偶然听到——只要可能——演讲者与主持人的窃窃私语。就我而言,我只能承诺态度真诚而并非郑重其事,尽我所能地做到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爱默生曾经说到,写作者“投身于广袤的时空,修建通往混沌世界和茫茫黑夜的大道,他的身后是那些带着野性的、创造性的快乐心情聆听他讲道的人们”。但愿我也会有那种感觉,但是我很少得到类似的宽慰。常常,我觉得自己倒像爱默生夫人一样,对厨房里的女佣发出一道新的指令,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孩子扔一块石头,然后就跑开。再多说一句,当谈论中国思想和美国思想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现代人,分担着现代人的诸多问题,分享着发现的快乐。我只要讲“我们”,我指的是我们现代人。我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东方文化底蕴,可由于本书谈的是美国智慧,我不能倾向于运用中国式的写作手法。我确信,我的所有观点、我所阅读的中国书籍以及从中汲取的营养,将以本书的重点内容和中心话题的方式一一反映出来。中国人一直热衷于(也可以说感动于)某些事情,尤其是日常生活问题。你不能要求他们不做什么,但我认为,那也就是他们的全部优点了。当克利斯朵夫•毛利(Christopher Morley)谈论“最后一支雪茄”的时候,当戴维•格雷森(David Grayson)谈论多福饼的黏着力,谈论其味浓、棕色、撒一点白糖就可享用的时候,抑或谈论又宽又厚、金黄色的南瓜饼烘烤于棕色的陶盘,同时大喊道:“多棒的馅饼!”每当此时,我们彼此心照不宣。促进民族团结的并非信仰、希望和慈善事业,而是多福饼、热松饼和南瓜饼,这是比目前联合国还更加真实的团结。最后,我必须感谢老理查德•J.沃什(Richard J.Walsh,Sr.)先生,他在本书付梓之前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批评;我也要感谢安•J.史密斯(Anne J.Smith)女士,她在美国为我提供了不少我需要的书籍,这对我帮助很大。

内容概要

  《美国的智慧》是一本通俗哲学著作,介绍了美国建国以来的许许多多的重要哲学家、作家,如富兰克林、爱默生、梭罗、桑塔雅那等等,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与讽刺、爱情与婚姻、战争与和平,等等。阅读本书,无异于与众多伟大智慧的头脑在交流,心灵会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
  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生活的智慧
一、智慧的范围
二、哲学家眼里的盲人的探路棒
三、美国人的事实观
四、渴求信仰
第二章 生活的决策
一、一切是谜
二、重视梦一般的虚幻
三、谁是梦想家
四、当笑比哭明智的时候
第三章 我们的动物遗产
一、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现代人
二、亚当和夏娃
三、我们是类人猿的后代
四、我们正在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第四章 生命的旋律
一、女人在哪里?
二、生命的快节奏
三、老年
四、死亡和不朽
第五章  人是情感动物
一、唯物主义观点的不足之处
二、人类经验的要素
三、浪漫主义的权利
四、当一位注重现实的人成为一个恋人的时候
五、灵魂必需的极乐状态
第六章  新英格兰插曲
第七章  生活
一、梭罗和孔子
二、生活无须道歉
三、普通人生活的快乐
四、普通人劳碌的英雄品质
五、梭罗和生活的价值
第八章 自由
一、为什么需要自由
二、“美国民主”和“苏联民主”
三、普通人
四、国家和个人
五、杰弗逊式的民主
第九章 追求幸福
一、蓝色鸣鸟
二、生理上的安宁
三、工作的激励作用
四、满足的奥秘
五、如何做到既圆滑又温情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一、无为的艺术
二、友谊与交谈
三、食物和葡萄酒
四、茶和烟草
五、业余爱好
第十一章 自然
一、社会和自然
二、这个充满感知的世界
三、所有的奇观
四、力量与荣耀
五、泛神论者的欢宴
第十二章 上帝
一、绝对隐私
二、我们对上帝卑下的看法
三、关于黑色的随笔
四、三个伟大的宗教人物
五、质询的精神
第十三章 爱
一、婚姻
二、麻烦中的伟人:富兰克林
三、麻烦中的杰弗逊
四、麻烦中的林肯
五、性与羞怯
六、惠特曼的性民主
第十四章 笑
一、幽默
二、讽刺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
一、世界政府
二、伍德罗?威尔逊
三、战争与和平
第十六章 总结
一、一个人自己的哲学
二、霍姆斯法官的信条
三、爱因斯坦的私人信条
四、为适度干杯

章节摘录

一、智慧的范围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关系我们及我们国民命运的唯一问题,是生存智慧问题。只有搞清其主题和范围,智慧才能称其为智慧,其范围只能是活着的人的生存领域。我就想把问题这么简单化,丝毫不愿意涉及一个让人非常遗憾的知识分支——形而上学。活着的人的问题是一个我们了解甚少的相当广阔的领域,其中充满了人类情感和希冀;充满了使我们不时地感到羞愧的动物遗产;充满了太古的、黑暗的、地表下的欲望,这在基督教义上称为附在我们身上的恶魔;充满了我们莫名其妙的高贵感,考虑到我们的来历的确莫名其妙,这在基督教义上称为驻在我们心中的上帝;充满了了不起的智慧及其结晶;充满了我们高尚的爱国情操,对国旗的热爱,铜管乐队带来的激动以及国际战事中并不光彩的屠戮。世界,生生不息的世界,是一个经常被人谈起的话题,有时候谈论得过多了。难道我们不可以不提不朽的问题吗?这应该是死者的合适话题和领地。对我们来说,他们死了,假如他们没有死,他们将从更好的角度讨论他们知道的一切;我们只有穿过阴阳界才能对此了解更多。我希望他们处理问题比我们的运气要好。爱默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关于不朽的众所周知的证据是我们对其他任何解决方案都不满意。”这是一句广为引述的名言,它会继续流传下去。证据本身含有消极的成分,依赖于我们思想中的某种主观欲望。但是,由于使用了形容词“众所周知”,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否则,人们也不会引用得如此广泛。然而,一个中国人也许会这样说,说得同样恰如其分:“关于死亡众所周知的证据是我们都跷起了我们的脚趾(代指死亡)。”因此,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地方,智慧的范围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我们都会死去,但在这短暂的几十年间,我们应该如何去做生命才最有价值呢?“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幸福的开端。” 乔治• 桑塔雅那(George Santayana)说。桑塔雅那只用一句话似乎就为我总结了关于智慧的适当领域,以及美国人的所言所思之精华。我知道,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桑塔雅那是一个在欧洲大陆出生的拉丁人;他的母亲是美国人,他先后在波士顿和坎布里奇成长和讲学,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个美国人。可实际上他是个游历四方的学者。我想提他是因为,如果缺少了这位人类和自然主义智慧的巨擘,对美国智慧堪称不可估量的损失。他的思想高屋建瓴,仿佛高山顶峰修造的一座城堡,空气虽然稀薄,但依然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但是,了解人类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非西方哲学的特征。悠闲地沉思,而对生活现实不闻不问,对我来说,似乎包含了西方正统哲学的全部内容——思考不朽、自由意志、绝对真理、绝对本质、绝对物质、知识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经一本正经地说道:“针对知识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发表的言论的确有一种讽刺意味。科学正在迅猛地发展,哲学家们却在询问知识是否可能。”a 也许此后杜威对此给予了正确的补充——“他们认为知识是不可能的”。自由意志问题如何提出来,本身就表明思考的悠闲性。任何一个人,如果侍者问他需要茶还是咖啡,加不加奶油,冷的、热的还是冰的,锡兰茶还是中国茶,加柠檬还是牛奶,加一块、两块还是三块糖,那么,他知道他是自由的。任何凶手做完周密的计划之后,都清楚最终是否实施完全靠他自己拿主意;甚至由于仇恨、妒忌或恐惧造成的不正常的短暂的意志麻痹也只会证明正常意志在起作用。然而,在讨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方面已经浪费的笔墨足够一头河马畅游其中。在这些西方哲学家们的眼中,知识和意识存在着完全的区分;事实上,过去三百年间,二者之间一直相互猜疑,争执不断。西方哲学家,从他全部思考的证据来看,被认为是对自己的意识不信任。在选用茶或咖啡时,他甚至不能遵循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许,只有威廉•詹姆斯曾经十分直白地说到,在坎布里奇结束一次演讲之后,他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漫步于三一大道或牛津街上。也许,把西方哲学家仅仅描绘成一个怀疑自身存在的人过于简单化了;也许,我们甚至可以断言,这是西方哲学的愚昧。我们很快就会明白,美国人强烈的事实感是如何坚持不懈地对抗这一散漫的无用论的。但是此刻,我可以借鉴一位最睿智的现代美国人——克劳伦斯•戴伊(Clarence Day)的看法,他的话语富有幽默感和洞察力,他曾说:“太多的道德卫士开始演讲时都轻视事实,轻视他们也包含其中的人。轻视是他们的自由,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作为道德卫士的资格。他们的感觉使他们忽视了作为讲学者应该具备的义务——‘去发掘人类行为中最闪亮的部分,而不是把一系列不可能摆在他的面前并且告诉他如果他不解决这些不可能,他就应该受到诅咒’。” 智慧主要是一种均衡意识,更是一种对我们人类局限性的把握。一些人绞尽脑汁试图弄清楚精神、本质和物质,哪个代表了最终的绝对性;他们绞尽脑汁只为追求其中的快乐,不会摧毁宇宙。宇宙继续运转,生命不断延续,丝毫不理会他们的存在。有人曾发表言辞巧妙的评论,称伯特兰德•罗素对上帝发怒是因为上帝并不存在,因为如果上帝存在上帝肯定愿意毁灭他。因此,对我来说,智慧就是强烈地意识到我们不是什么身份,比如我们并不是上帝,同时面对生命的本来面目。换言之,智慧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是对生活和常识的思索。约翰•杜威,美国精神的典范,借助相对简明的方式诠释晦涩难懂、冗长乏味的抽象哲学,他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在努力地告诉我们要依靠经验、相信经验,他曾经也将其与人类常识相提并论。 很久以前,有一个美国人无须重新积累自己的常识,因为他一直具备着常识。他有非凡的天赋、理想的出身,他的母亲快乐地生活在世上,心满意足。他也心满意足。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闪电爱好者、女性倾慕者,同时又是一位思想者。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世界该干什么,美国该干什么。我们又有谁能够这样说呢!因此,我希望从这位最睿智(或许也是最伟大)的美国人身上开始对美国智慧的探索,以便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思索。一切哲学,人类的一切深邃思想,无疑都起源于如何看待这个星球上的人的寿命的短暂和虚幻。一旦真诚地去面对,人类常识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1778年,富兰克林居住在帕西,当时是巴黎的郊区。一天,他在布里昂夫人的陪同下,到两里格(等于三英里)以外的约里磨坊——塞纳河上的一个岛屿,去参加一个文化人的欢乐聚会。在那里,富兰克林观察到一种名叫蜉蝣的昆虫,其寿命还不足一天,于是就写了下面的一则小品文,之后迅速地传开,巴黎文化圈里的朋友们争相传阅。他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布里昂夫人献殷勤,他正在追求布里昂夫人,而后者的丈夫当时还活着。求爱的结果是,富兰克林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即这位法国贵夫人的青睐,他称之为“基督的慈悲”。然而,从此,在布里昂夫人的经常鼓励下,他创作了大量的小品文,这些小品文成为他最优秀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他成为了一个天才作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世间最有趣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一个人的理想和信仰,是关于上帝、宗教、家庭、婚姻、生命、死亡、幸福的强烈信念和基本看法。”因而,我孜孜以求的是美国人的生存智慧。 ——林语堂


编辑推荐

《美国的智慧(最新修订典藏版)(套装全2册)》编辑推荐:★市面上装帧最精美的林语堂作品全集★中国人应该向美国人学习什么★三百余位思想家的作品精髓,感受深邃思想的永恒魅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的智慧(全2册) PDF格式下载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美国人的金钱掌握在犹太人的手中,而美国人的智慧却是掌握在华人脑中。”国学大师林语堂,以自己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来的经历为我们深刻阐述这一义理。本书是林语堂先生最为通俗的一本哲学著作,明确地提出了“中国人应该向美国人学习什么?”的问题,全书的内容涉及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的智慧、决策、艺术等等。对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作者时刻保持警惕和观察,借助近百位中外名家的作品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书中缜密的思辨不输给正统哲学著作;清新恬淡的语言,堪比《瓦尔登湖》。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原著是不是英文的,也不知道林语堂先生将这本书是不是按英文版和中文版的一起出的,如果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原著的中文版,那这本书的叙述风格也太现代了。我查了一下资料,这本书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但不知为何出版社没有注明,并且连着原书的出版时间也未能说明),但译者的文风显然与林语堂先生的文风相差是有距离的,对于读过几本林语堂其他书的人,如果再读这本手,相信会有一定的失落感。
另外,译者对西方古典哲学家的翻译也太现代了(本书应为林语堂先生上世纪50年代作品),仅举一例,如P39(Epicurus)译者将其翻译成(爱比克泰德),而俗定译法应该是(伊壁鸠鲁)。
假如你原先对美国的哲学源流不太了解的话,那么看了这本书后相信你可能会更不了解,从中会感受到与大师的距离有多远啊。
当然,看了这本书你有心去读一下书中介绍的美国那些先贤的作品,会有非同一般的收获。


看过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京华烟云等,喜欢。这本书还没看,应该和其它书一样吸引我吧


从中国的智慧,印度的智慧,揭示的是古老的东方民族的历史与传承的精神家园,而现在笔触指向美国,一个新兴国家的精神积淀,对于国人了解美国有极大的帮助。


书中引用了不少哲学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的文章,很有美国文化的代表性。


全面介绍了美国的思想演变


鉴于《中国的智慧》买了这套书,很期待,拜读


很喜欢林语堂的书,深刻!


装帧设计精美,虽说是大众哲学书籍,但值得细细读,慢慢体味。


还没有看完,但是发现书写的很深奥,值得反复的读和体会!!


大师学贯中西,看看大师眼里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印刷、装帧、纸张等都很好。


我喜欢,这个本书


物流很给力,以为要等很久,书也喜欢,


简单的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就是旧了点。以后要注意挑选,总体很不错。


理论联系实际 不错


好书没话说!!


中国智慧与美国智慧的碰撞,可看性很高


林语堂的书一直很喜欢,智慧系列充满智慧。


各国智慧之事各不相同,要学会取长补短


先生好深的笔力穿越了百年还如春常青,你们是怎样的一代人博古通今,还是中美两国友谊的沟通者、传播者,实践者,真正的学者大师经过世纪百年的检验,佩服佩服!


不错的书,值得有空的时候读一下


还没看,不过包装得挺好. 值得收藏.


了解下地球的那边,呵呵


没有细看,包装很好!


翻译的文字还过的去


喜欢林老的书


我是看了图书馆的书内容好来买的。收到书就被雷到了,打开第一页是结尾,封面装反了!纸张印刷不好 像是盗版书,以前的都可以啊,莫非这是专门做的五折货?


本来看着书名还觉得挺不错的,大家写的中美比较的书应该受益匪浅,没想到... 看不下去啊
买了一两个月了还只翻过一次。


林语堂最经典的几本很喜欢,这两本就有点太搞了:就是把中印两国的经典照抄了几篇,我实在无话可说最起码,加点自己的评注也行啊!我只能认为这估计不是给中国人看的


正版,质量很好,值得一读。


买了基本林语堂的书收藏 还是蛮不错的


很不错哦!很快就看完了!


值得高中生读读,思考。


因为喜欢林语堂的著作所以每本必买,就已知的差不多都买齐了。


全新的,包装很好,还没看完,不过感觉还可以!!


说是美国的智慧,其实美国作家的智慧。林语堂说,他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对关于生活智慧的美国作品的研究,而这里提到的美国作家,也就是富兰克林、杰斐逊、亚当斯、艾默生、霍桑、林肯、霍姆兹,差不多就没有了。... 阅读更多


书籍装桢设计很好,干干净净的,印刷也不错。适合收藏。


很喜欢 还没来得及看 塑封 精装 完好无损


非常值得买,印刷精美


美国人的生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