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2012-9
简•奥斯汀 (Jane Austen)、 赵吉玲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09出版)
简·奥斯汀
304
赵吉玲
无
简·奥斯汀(Jane Austen,一七七五年至一八一七年)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于一七七五年出生于汉普郡斯蒂文顿一个牧师家庭,是家庭中的第六个孩子。他的父亲乔治·奥斯汀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舒适富裕。他教简读书和写字。作为孩子和年轻女性的她广泛地阅读了当时大量名家的作品,尤为喜欢当时的诗人乔治·克拉布。简·奥斯汀生活平静,终生未婚。一八一七年三月十八日,她死于阿狄森氏病。 简·奥斯汀认为伊丽莎白·贝内特是她小说里所有女主人公中她最喜欢的一个,有人认为这是简的一幅绝妙的自画像。 简·奥斯汀英年早逝,但她在短暂的人生中一共留下了六部小说。除《傲慢与偏见》外,其余五部是:《理智与情感》(一八一一年);《曼斯菲尔德花园》(一八一四年);《爱玛》(一八一五年);《诺桑觉寺》和《劝导》(一八一八年)。其中后两部小说是她去世后出版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评论家A·布雷德利把她的六部小说称之为“六卷父母必读”之书,是以说明她的作品对英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通过班纳特家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以代表“傲慢”的达西和代表“偏见”的伊丽莎白的爱情婚姻为主线,强调要消除傲慢与偏见,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经久不衰。
作者:(英国)简•奥斯汀(Jane Austen) 译者:赵吉玲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也译《艾玛》)、《诺桑觉寺》(又名《诺桑觉修道院》)和《劝导》等。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尼日斐花园新来的邻居002第二章 班纳特先生拜访了贵人007第三章 麦里屯舞会上傲慢的达西先生011第四章 吉英爱慕彬格莱先生018第五章 和卢卡斯爵士一家谈论舞会022第六章 伊丽莎白拒绝和达西先生跳舞027第七章 伊丽莎白去尼日斐花园探望吉英034第八章 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争论041第九章 班纳特太太看望生病的吉英047第十章 彬格莱小姐的嫉妒与挑拨052第十一章 傲慢与偏见的谈话056第十二章 伊丽莎白和吉英回家059第十三章 遗产继承人柯林斯先生到来061第十四章 柯林斯先生赞美咖苔琳夫人064第十五章 韦翰先生和达西先生067第十六章 伊丽莎白喜欢上韦翰先生070第十七章 尼日斐花园的舞会075第十八章 韦翰先生缺席舞会078第二部分第十九章 柯林斯先生的自欺欺人086第二十章 班纳特太太发火生气089第二十一章 彬格莱先生离开尼日斐花园093第二十二章 夏绿蒂和柯林斯先生订婚097第二十三章 柯林斯先生重返浪博恩101第二十四章 吉英失恋105第二十五章 韦翰先生讨好嘉丁纳太太109第二十六章 韦翰先生的殷勤已经过去113第二十七章 嘉丁纳夫妇邀请伊丽莎白夏季旅行118第二十八章 伊丽莎白到柯林斯府上做客122第二十九章 罗新斯花园的女施主请客126第三十章 达西先生来到罗新斯花园131第三十一章 伊丽莎白复活节做客罗新斯135第三十二章 达西先生爱上伊丽莎白139第三十三章 达西先生拆散了彬格莱和吉英143第三十四章 达西先生向伊丽莎白求婚147第三十五章 达西先生写给伊丽莎白的信152第三十六章 韦翰先生事情的真相156第三十七章 伊丽莎白告别柯林斯府160第三十八章 伊丽莎白去嘉丁纳夫妇家164第三十九章 韦翰先生的最新消息168第四十章 吉英惋惜同情达西先生172第四十一章 伊丽莎白和韦翰先生最后一次会面178第三部分第四十二章 伊丽莎白去了彭伯里186第四十三章 伊丽莎白巧遇达西先生191第四十四章 伊丽莎白心神不宁198第四十五章 彬格莱小姐自讨没趣 203第四十六章 丽迪雅与韦翰先生私奔207第四十七章 班纳特太太眼泪汪汪213第四十八章 班纳特先生依然乐天知命221第四十九章 丽迪雅与韦翰先生结婚226第五十章 那门亲事破坏这门亲事232第五十一章 达西先生促成结婚236第五十二章 伊丽莎白感慨万千242第五十三章 尼日斐花园主人回来248第五十四章 两位嘉宾做客浪博恩255第五十五章 彬格莱先生与吉英订婚260第五十六章 咖苔琳夫人赶来指责伊丽莎白265第五十七章 伊丽莎白顾虑太多272第五十八章 伊丽莎白消除了偏见275第五十九章 班纳特太太敬畏未来女婿280第六十章 柯林斯夫妇突然前来道贺286第六十一章 达西夫妇婚后的幸福生活291
版权页:第一章 尼日斐花园新来的邻居对于那些有钱的单身汉来说,娶位太太已经成了一条人尽皆知的真理。每当他们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尽管四邻八舍对他们的性情、见解完全不了解,可是,这些邻居心目中早有了这样一条根深蒂固的真理,因此,那些有钱的单身汉总是被这些邻居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一笔“财产”。一天,班纳特太太对丈夫说:“亲爱的,您听说了吗?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班纳特先生回答他没有听说过。“亲爱的,的确租出去了,”班纳特太太说,“朗格太太刚刚来过,她把详情都告诉了我。”班纳特先生并不打算理睬她。“难道您不想知道租房的人是谁吗?”班纳特太太不耐烦地提高了嗓门。“你想说的话,我听听也行。” 班纳特先生回答。这句话是对班纳特太太极大的鼓励,足以让她继续往下说了。 “哦!亲爱的,您能想象出来吗?朗格太太说,将尼日斐花园租去的是一位阔少爷,来自英格兰北部。听说他是在星期一的时候,乘着一辆驷马大轿车来看房子的。他对房子非常满意,当时就把尼日斐花园租下来了。据说,他打算在‘米迦勒节’前就搬来,并且叫几个用人在下个周末先来住。” “这个人叫什么?” 班纳特先生问。“彬格莱。” 班纳特太太回答。“他是单身汉?” 班纳特先生又问。“哦!亲爱的,他真的是个单身汉!这可真是女儿们的福气呀!而且是一个有钱的单身汉。他每年有四五千英镑的收入。” “哦?这与女儿们有什么关系?” “我的好老爷,”班纳特太太回答道,“您怎么能这样说呢!实话跟您说吧,我在想,如果他能挑中我们的一个女儿做老婆,那将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儿啊!” “难道他搬到这儿来住,就是出于这个打算?” “打算!乱说,这是哪儿的话!不过,要是能看上我的一个女儿,他肯定也会很高兴的。等他一搬来,您就立刻去拜访他吧。” “我就不用去啦。要不你带着女儿们去,或者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样说不定会更好些。因为女儿们的美貌没有一个能比得过你,要是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是很有可能会选中你呢。”“我的好老爷,您太看得起我啦!以前的确有人赞美过我,说我非常漂亮。但是现在,我可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作为一个有五个女儿的女人,我现在想的也不是自己的美貌问题。” “如此说来,作为一个女人,对自己的美貌的念头也转不了多少时候喽。” “我的好老爷,话说,既然彬格莱先生搬到我们的邻近来,您的确应该去拜访他。” “那我就实话告诉你,这不是我分内的事。” “看在女儿的分儿上可以吗?您仔细考虑一下,不管她们哪一个攀上了这样一个好人家,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儿啊!威廉爵士夫妇已经决定去拜访他了,您知道他们是不会拜访新搬来的邻居的,看现在这种情况,他们肯定也是这个用意。您的确应该去拜访,如果您不去,叫我们怎么去呢?” “你想得太多啦。如果你去,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我还可以写封信让你带去,就这样说,如果他挑中了哪一个女儿,我会心甘情愿地把女儿嫁给他。不过,我得在信中特别为小丽萃说几句好话。” “丽萃没有一点儿地方比得过其他几个女儿。论漂亮,她比不上吉英一半;论性格,她比不上丽迪雅一半,但您总是偏爱她,我希望您别这样。”“除了丽萃,她们几个没有谁值得我夸奖,”班纳特先生回答道,“她们跟别人家的姑娘一样,既犯傻又无知,反而丽萃要比她的几个姐妹伶俐些。” “我的好老爷,您怎么能这样说自己的亲生女儿呢?您是在故意气我吗?你一点儿也不体谅一下我衰弱的神经!” “我的好太太,我非常尊重你的神经,它们是我的老朋友啦。至少在最近二十年,我经常听到你提到它们。你真的错怪我啦。” “哦!您都不知道我有多么难受呢!” “我倒是希望你这毛病能好起来,如此一来,你就可以看到像这种每年收入四五千英镑的阔少爷一个个地搬来做你的邻居了。” “既然您都不愿意去拜访,即便是来二十个,又与我何干呢?”“我的好太太,你就放心吧,等到真有二十个,我肯定会去一个个地拜访的。”班纳特先生的确是个古怪的人,他喜欢插科打诨、挖苦人,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又不苟言笑、高深莫测,即使那跟他一起生活了二十三年的太太,仍然摸不透他的性格。班特纳太太却是很容易被分析的,她智力贫乏、不学无术,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所有不称心的事,都会让她觉得神经衰弱。嫁女儿,就成了她一生的大事,而访亲拜友、打听新闻就是她毕生的安慰。第二章 班纳特先生拜访了贵人尽管班纳特先生在自己太太面前一直说不会去拜访彬格莱先生,可是,他一直都打算去拜访,并且是第一批拜访的人之一。班纳特太太是在他拜访完的当天晚上才知道了实情。这个拜访的消息是这样被透露出来的——班纳特先生看到二女儿伊丽莎白在装饰帽子,突然说:“我想,彬格莱先生会喜欢你这顶帽子的,丽萃。”班纳特太太生气地说:“既然我们不打算现在去拜访彬格莱先生,他喜欢什么,我们当然就无从知晓了!”“妈妈,难道您忘记了吗?”伊丽莎白说,“我们可以在跳舞晚会上碰到他,朗格太太不是答应把他介绍给我们认识吗?”“朗格太太是一个自私自利、假仁假义的人。她自己还有两个侄女呢。我可不相信朗格太太会这么做,我一点儿都瞧不上她。” 班纳特太太说。“我也看不上她,”班纳特先生说道,“听到你说不指望她帮忙,这一点倒是让我很高兴。”班纳特太太没有理睬他,将火气完全撒在了女儿身上。“吉蒂,看在老天爷的分儿上,你就体谅一下我的神经吧!你那样咳个不停,简直叫我的神经快要爆炸啦。”“吉蒂真不清楚状况,”班纳特先生说,“咳嗽也不知道挑个好时间。”“我又不是没事咳着玩!”吉蒂气恼地回答。“丽萃,你们的跳舞晚会是什么时候啊?” 班纳特先生问。“还有两星期的时间。” 伊丽莎白说。“哦,原来如此,”班纳特太太嚷道,“如此说来,朗格太太很有可能来不及把彬格莱先生介绍给你们啦,她自己可能还不认识他呢。因为,她可能要到舞会的前一天才能赶回来。”“那么,我的好太太,你就可以替她来介绍这位贵人了。如此,你可是完全占据上风了啊。” 班纳特先生说。“不可能的,我的好老爷,我自己都还不认识他呢,您怎么就能这样嘲笑人?”“我应该佩服你想得这么周全。我想,朗格太太和她的侄女们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认识他的。虽然,认识两星期的确不能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可是总比一点儿都不认识好吧?所以,你要是不愿意办这件事,那只好我自己来了,她会接受我的这份儿好意的。” 班纳特先生说。几个女儿都睁大眼睛瞪着她们的父亲,班纳特太太说了声:“毫无意思!”“你怎么这么大惊小怪!”他嚷道,“你以为替人家效劳、介绍没有任何意思吗?我可不这样认为。曼丽,你读的书比较多,见解独到,你怎么认为呢?”曼丽想说几句有见识的话,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说。班纳特先生接着说:“还是让曼丽考虑一下吧,我们先来谈谈彬格莱先生。”“我讨厌的就是谈彬格莱先生!”班纳特太太嚷嚷着。“如果早知道你这样说,那么我今天上午就不会去拜访他了,真是太遗憾了。可是,我们今后少不了要结交这个朋友,因为我今天上午去拜访他了。”不出他所料,所有人都大为惊异,尤其是班纳特太太。不过,在这样欢天喜地的喧嚷后,她便说自己早就料到这件事了。“老爷,您真是好心肠,我就知道您终究会被我说服的,您那么疼爱女儿,当然会在意结交这个朋友。我太高兴了,谁能想到您竟然会去拜访他,还一字不提?” 班纳特太太说。“吉蒂,你现在可以大胆地咳嗽了。”班纳特先生边走边说。看到太太得意忘形的样子,他不免心里厌恶,于是,他走出了房间。门一关上,班纳特太太就对几个孩子说:“你们的父亲太好了,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报答他。另外,你们也得感谢我呢,我们这么一把年纪了,为了你们才会到处结交朋友。亲爱的丽迪雅,虽然你年纪小,但是你舞跳得那么好,或许彬格莱先生就偏偏选中你呢。”“哦!”丽迪雅满不在乎地说,“我年纪是小,但我的个子是最高的。”她们在想,彬格莱先生什么时候能回访班纳特先生,或者,什么时候请他来吃饭。就这样,在她们的想象中,一个晚上过去了。第三章 麦里屯舞会上傲慢的达西先生班纳特太太在五个女儿的帮助下,向她的丈夫问了各种问题,可是丈夫的回答总不能让人满意。或者是赤裸裸的问句,或者是巧妙的设想,抑或是离题很远的猜测,等等,各种方法她们都用了,可班纳特先生就是没上她们的套。无奈之下,她们只能听邻居卢卡斯太太的间接消息了。卢卡斯太太说的全是些好听的话,据她说,彬格莱先生年轻俊美、为人谦和,就连威廉爵士都很喜欢他。更重要的是,他会邀请一群客人来参加舞会。大家都想通过跳舞来获得彬格莱先生的心。“只要看到有一个女儿能嫁到尼日斐花园,其余几个女儿也能找到这样门当户对的丈夫,我就心满意足了。”班纳特太太对丈夫说道。没过几天,彬格莱先生就上门来拜访班纳特先生,他们在书房里谈论了十几分钟。彬格莱先生一直仰慕班纳特先生的几位小姐的美貌,想见到她们,可是,只见到了班纳特先生。几位小姐倒是比较幸运,借助楼上的窗口,看到了他穿的是黑外套,骑的是黑马。没过多久,班纳特先生一家想请彬格莱先生吃饭。尽管班纳特太太计划了好几道菜以体现她的体面,但是事有不巧,彬格莱先生第二天必须进城去,为此,班纳特太太大为不安,她心里想,彬格莱刚刚来到哈福德郡,应该在尼日斐花园安定下来,可是,看现在的情况,莫非他一直漂泊不定?幸亏卢卡斯太太跟她说,彬格莱先生去伦敦是为了邀请客人来参加舞会,她才放下了心。外面马上就传说,彬格莱先生要带七男十二女来参加舞会。那些单身的小姐听到要来这么多女宾,不免很担心。幸亏在舞会的前一天,大家听说彬格莱先生只带来了六个女宾,其中五个是自己的妹妹、一个是表姐,小姐们才放心了。等到最后舞会开始,却只有五个人,包括彬格莱先生、他的表姐、妹妹、表姐夫和另外一个青年。舞会开始,只见彬格莱先生仪表堂堂,和颜悦色,毫不拘泥,大显绅士风度。他的姐妹也都落落大方,展现出她们优雅的姿态。他的姐夫赫斯特只是一个普通绅士,相反,他的朋友达西先生因为其魁伟的身材、清秀的样貌、高贵的举止,在进场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就引起了全场的注意,大家纷纷传说他每年有一万英镑的收入。差不多有半个晚上,人们都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他,男宾羡慕其一表人才,女宾说他比彬格莱先生还要漂亮。但是,最后人们才发现他为人傲慢,看不起人,因此对他渐生厌恶之情,他那盛极一时的众望所归的场面便也黯然失色。不管他在德比郡有多大一笔财产,但与他的朋友彬格莱先生相比,他也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很惹人厌。整场舞会,彬格莱先生与达西先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彬格莱先生生气勃勃,很快就熟悉了全场的主要人物,每一场舞都要跳,他甚至气恼舞会为什么结束得那么早。而达西先生只是跟赫斯特太太跳了一场舞,跟彬格莱小姐跳了一场舞,其余时间就在屋里踱来踱去,偶尔找自己认识的人说几句话。大家都断定他是世界上最骄傲、最惹人厌的人。因为,即使别人作介绍,他也不再跟别的小姐跳舞。而班纳特太太最讨厌他,对他的行为感到讨厌,甚至严重到气愤的程度,因为他得罪了她的一个女儿。因为晚会上的男宾较少,伊丽莎白•班纳特有两场舞会不得不空坐着,达西先生曾一度站到她的身边。而彬格莱先生特地歇了一会儿,走到达西先生这边来,硬要达西先生去跳舞,此时两人的对话正好被伊丽莎白听到了。“快点儿,达西,”彬格莱先生说,“快去跳舞吧,我不想看到你傻里傻气地独自站在这里。”“我是绝对不会再跳舞的,你知道,除非是跟自己比较熟的人跳舞。我一向讨厌跳舞,这样的舞会简直让人受不了。要是舞会里任何一个陌生女人跟我跳舞,那简直是让我活受罪。”“我可不会像你那样挑三拣四,” 彬格莱先生嚷道,“瞧那几位美貌绝伦的姑娘!我平生就没见过这么多可爱的姑娘!”“那是当然了,整个舞会上唯一的漂亮姑娘在跟你跳舞!”达西先生望着班府的大小姐说道。“哦,她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姑娘。可是,她的一个妹妹就坐在你的身后,也很漂亮。要不,请我的舞伴来给你介绍一下?”“你说的是哪个?”达西先生转过身来,朝伊丽莎白的方向望了一会儿,直到她看到他时,才收回目光,冷冷地说,“她还过得去,但是没有到让我动心的地步。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被冷落的小姐,你还是赶紧回到你的舞伴身边吧。”彬格莱先生依达西先生所言走开了,达西先生也走开了。伊丽莎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对达西先生实在没有好感,不过她很乐意把她听到的话讲给她的朋友听,因为她活泼调皮,不管遇到什么好笑的事情,都会很开心。班府上的人今天晚上过得都很开心。大小姐吉英可以说是整场舞会最幸运的人了。承蒙彬格莱先生邀请,她跳了两场舞,彬格莱先生的妹妹彬格莱小姐也很喜欢她。班纳特太太看到尼日斐花园的一家这么喜欢她的大女儿,非常得意。吉英也很得意,不过没有那么夸张。伊丽莎白为吉英这么受欢迎感到高兴。曼丽曾听到有人在彬格莱小姐面前说她是附近最有才情的姑娘。咖苔琳和丽迪雅的运气最好,她们每场舞都有舞伴,这是她们每逢舞会最开心的事情。母女几个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她们的住所——浪博恩村(她们是这个村子里的“望族”),看到班纳特先生还没有睡觉。平时班纳特先生只要拿着一本书,就会忘记时间,然而这次没有睡觉,主要是因为他想知道大家朝思暮想的舞会效果怎么样。他本以为太太对那位贵客一定很失望,但是,他马上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哦,我亲爱的老爷,”她一进门就这样说,“今天晚上的舞会您没有去,真是太可惜了,您不知道我们玩得有多快活!吉英那么吃香,彬格莱先生最喜欢她了,认为她最美,跟她跳了两场舞。亲爱的,确确实实是两场啊,全场那么多女嘉宾,就只有吉英承蒙他的两次邀请!虽然彬格莱先生第一场邀请了卢卡斯小姐,当时我很气恼,但是,彬格莱先生对她毫无意思。当吉英走下舞池的时候,他立刻打听她的名字,请人介绍,与她一起跳舞,他对吉英简直是太着迷了。他第三场是跟金小姐跳的,第四场是跟玛利亚•卢卡斯,第五场又是跟吉英,第六场是跟丽萃跳的……”“如果他稍微体谅我一下,”班纳特先生不耐烦地嚷道,“他就不会跳那么多,更别提那些舞伴了,我宁愿他跳第一场舞就扭伤了脚筋!”“哦!亲爱的,”班纳特太太接着说,“他真是太俊美了,彬格莱姐妹也很讨人喜欢。我从来没有见过比她们的衣饰更讲究的衣饰。我敢说,赫斯特太太衣服上的花边……”说到这里,她的话题突然被岔开了,因为班纳特先生不愿意听人谈论衣饰。她不得不另找话题,谈到了达西先生那不可一世的傲慢,措辞中带着几分夸张与刻薄。“我告诉您,”她补充道,“他不喜欢丽萃,不过对丽萃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他那么高傲、自大,叫人无法忍受,不值得奉承。他在舞会上走来走去,把自己看得非常了不起,还嫌别人不够漂亮,不配跟他跳舞。要是您去舞会,正好可以好好教训一下他,我真是太讨厌那个人了!”
《傲慢与偏见》编辑推荐:世界十大小说之首,傲慢与偏见的浪漫反讽喜剧,休•汤姆森百幅原版插图!
我相信,广大的读者已经认定本书是奥斯汀的杰作,我认为他们的评价是很中肯的。使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名著的,不是评论家们的交口赞誉、教授们的阐述研究、用作学校里的教科书,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我个人认为,本书总体来说,是所有小说中最令人满意的一部作品。 ——英国著名小说家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无
同学买的,说想收藏,质量还行,至于收藏。。。
原来小时候看过的一本书,但是包装不一样。这次看到在做活动,就顺道一起买啦、
书还不错,适合初高中同学看,有插图的
中文翻译本,印刷和纸张都还可以
满额赠的书,留一本在家里,尽管之前小说和电影都看过了,仍然觉得经典始终是经典。
经典,价格便宜,质量很好~
闲了看看不错。。。中文版的。。。
我炒鸡喜欢这本书,感觉印刷还成。
看完后朋友也借去看了,他们都觉得不错
本就是经典的世界名著 无需多说
买满99送的。青少年版的语言已经不适合我这种20岁的了,哎。送给一个小朋友了,他很喜欢。
没事多看看,确实可以!
很好。名著吗。活泼幽默,发人深省。对当下中国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在读这书之前,甚至之后,我都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经常把简·奥斯汀和莎士比亚放在一块。也许是自己阅读过于贫乏,往往读完一本书感知到的却很少,对于脱离感情层面的剖析更是少之又少,这就直击导致我忽略了一本书隐藏的比较有价值的地方。
不过说老实话,我纯粹是把《傲慢与偏见》当成爱情故事来读的。而且还是先看的05版的电影,才会兴起读书的念头。那时候靠在床头,捧着本黄皮书,懒懒散散的读着,完全是打着消磨时间的旗帜。
看完电影大体情节不说耳熟能详吧,也能讲个八九不离十了。虽然已失去了阅读的新鲜感,但我觉得影响不算太大。读书和影视各有其妙处,然而通过书我们更能了解书中人物的心理历程和感情变化,这点上影视稍逊一筹。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整部书以这句很普通的话做开头,却轻而易举的点出了书的主题。显然,这书讲述的该是男女的爱情纠葛或婚姻问题,当然这只是粗浅的揣度。
文章的开篇主要讲尼日斐庄园被租给了一位有钱的单身汉,做母亲的一心想要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便巴巴的要求班纳特先生去拜访邻居,为以后双方来往牵个线。值得一提的是,两夫妇的谈话带着不少趣味。
比如太太如是说:“班纳特先生,你怎么能这样糟蹋自己的孩子?你就喜欢气我,压根儿不体谅我那脆弱的神经。”而先生淡定地说道:“你错怪我啦,亲爱的。我非常尊重你的神经。它们是我的老朋友啦。至少在这二十年里,我总是听见你郑重其事地说起它们。”
在后面的故事里,会常常读到班纳特太太提到她的神经,而先生总是适当的调侃一番。这也显示出他们的性格。太太是位神经质的,做事永远欠考虑,喜怒无常,智力贫乏,不够体面的女士。而先生呢,带着些古怪脾气,表面上懒洋洋的不管事,心里却透明透亮的。对于一家人的品行摸得通透,只是嘴上不说也很少去管,并以此为乐。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拿无知当有趣,而他却偏偏不无知。
整篇文即以班纳特女儿们的婚姻大事为主,讲述了四段婚姻及各自获得的幸福程度。作者从道德和行为的角度来划定婚姻的好坏,在大多数人看来有两起婚姻是颇为不幸的,一个是夏绿蒂和柯林斯,一个是莉迪亚和韦翰。
夏绿蒂与柯林斯的结合说白了就是以金钱为衡量尺度。
夏绿蒂本身是个聪慧的女孩,是伊丽莎白的闺中好友,两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她家境不算宽裕,父亲徒有爵士的名号,没多大作为,家中又有弟妹要养活,加上她自己长得并不漂亮,二十七岁没出嫁已被认作老姑娘,种种这些导致她最后选择了蠢人柯林斯。
她的做法放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现实便是如此,人们往往为了生活而结婚,真正因为相爱而在一起的少之又少。亦舒的这句“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一些人。”用以形容夏绿蒂也算妥帖。
她的婚姻幸福吗?就她自己而言,是幸福的。伊丽莎白在收到她婚后寄来的信中,读着她描绘的幸福生活,还不以为意或说难以置信。后来她去夏绿蒂的新居小住,与她相处一些时日后,她也不敢肯定夏绿蒂不幸福。对夏绿蒂来说,她只要衣食无忧,不致挨饿受冻,已经足够。
莉迪亚和韦翰的婚姻,完全是不理智的,建立在美貌和欲念的基础上。
莉迪亚是班纳特家最小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母亲对她疼爱有加,家里人又对她疏于管教,这才促成了她轻狂、任意妄为的秉性。她又自恃甚高,仗着自己年轻貌美,以为可以虏获军官们的欢心,却在韦翰身上栽了跟头。
她做事总是易于冲动,就她与韦翰私奔一事来说,她从没想过她的行为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也没想过这样会损害自己的名声。而她的姐姐们也会因她找不到好的归宿,甚而亲友的体面将会大大受损。
可她也算悲剧的,韦翰肯和她私奔,主要图她的美貌,再来他那时欠了相当庞大的债务,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两人婚后不久,很快便情淡爱驰,各过各的日子,男的继续死性不改寻欢作乐,女的则常往姐姐家跑诉诉心事聊以自慰。
自我感觉莉迪亚的婚姻是整本书中最糟糕的的,再一次表明女孩子面对婚姻问题,应当理性看待,切不可盲目。然而她是否仍觉幸福,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啦。
吉英和彬格莱、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则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虽然不排除门第和样貌这类因素,但彬格莱和达西更看中两姐妹的德行品质。
吉英在伊丽莎白眼中,是个温婉可人和蔼善良的人。唯一的缺点是,感情热烈却性情娴静,很难让人看出她是否钟情于别人。而彬格莱,在感情上矜持过度,缺乏自信,遇到如此急迫的事情,需要有人给予指点。
达西通过自己的观察,觉得吉英对彬格莱没有爱情,出于朋友的好心,才会劝彬格莱不要耗费时间在一个不爱自己的女子身上。而彬格莱一向尊重达西的意见,也许他自己也感觉吉英对他的感情不如自己来的深刻,心灰意冷下终于决定放弃。
中间不乏彬格莱小姐的撺掇,这就是来者不善了,她纯粹是出自私心。一来她认为吉英一家经济水平不高,又没什么门第,倘若攀上这么不体面的亲家,他们家也会丢尽颜面遭人嘲笑。二来她一心想要彬格莱娶达西小姐,希望借此增进与达西的关系。这从文中她在信里向吉英鼓吹“彬格莱和达西小姐相处的怎么怎么融洽,她多么希望达西小姐成为她的嫂嫂”不难看出。
由此可见,吉英的婚事可谓一波三折,然而归根结底,主要祸首当属两人性格上的缺陷。
“什么事都可以随便,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要结婚。”伊丽莎白可以说将之贯彻始终。她和达西并不像吉英和彬格莱属于一见钟情,他们起先对彼此都没甚好感,尤其伊丽莎白,甚至很讨厌达西。
“她还过得去”达西的这句话深深打击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心,她从没受到过这样的怠慢,她觉得达西为人太过傲慢无礼,又目空一切的让人气笃。所以当她遇见了风度翩翩谈吐得体的韦翰,便很自然的拿他作对比,心里对他的偏见又加深了些。由于虚荣心作祟,她使自己陶醉在韦翰的恭维话里乐不思蜀,又听韦翰谈论起那位先生对他的屈待,则越发的“看不起”达西,也令他们越走越远。
甚至于韦翰不来恭维她,反而转向刚刚得到遗产的金小姐那,伊丽莎白还要为他辩白,说他不是为了金钱,说完全是自己家庭不好。而明眼人都看得出韦翰图的是什么。幸而,作者仁善的安排了达西的那封老长的解释信,这才使伊丽莎白恍然大悟羞愧难当,渐渐放下了对达西的偏见。
达西经过求婚失败这件事,也逐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脾性,在彭伯利同伊丽莎白舅父母不期相遇时,表现的彬彬有礼举止得体,几乎看不见昔日的傲慢自大。
在知道莉迪亚私奔的事时,他并没有如伊丽莎白预期的更加看不起她,而是默默地尾随他们并独自去找莉迪亚。他对加德纳先生的说法是,这一切都是他的过失,是他没有及早揭穿韦翰的品格。他把所有的错独揽于身,并默默不宣地处理好莉迪亚的事。若非莉迪亚说漏了嘴,伊丽莎白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正是达西所希望的,他不要她因为感激而喜欢他。所幸伊丽莎白早就对他改观,这件事只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效用。
而真正促使他们迅速结合的却恰恰是极力反对他们的德包尔夫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德包尔夫人认为她侄子绝对应该和她女儿配在一块,为此她特地不辞辛苦地从罗辛斯跑到浪博恩又从浪博恩跑到侄子那里,用尽一切气力非要拆散他们不可。
可她的举动偏偏起了反效果,伊丽莎白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心意,而达西从姨妈的话语中得知伊丽莎白对他已经略有好感。这才有了后来的表白,“你是个有肚量的人,不会耍弄我。我的感情和心愿依然如故。”比起第一次的无礼,这次显得诚恳真挚,是以成功撷取了莉齐这颗明珠,到此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简直是典型的英式幽默啊!^_^)
关于把故事中女性放在现实中嫁不嫁的出去的问题,我是这样看待的:嫁不嫁的出去不要紧,别嫁错人就行。
莉迪亚多说无益直接pass,夏绿蒂很容易嫁出去的,她要求不高容易满足,属于那种放哪都成的女孩,只是不出彩不突出而已,是大多数女性的投影。
至于吉英,她太善良了,以至于别人做的事情特别特别的为人不耻,特指韦翰,她依然认为他会和莉迪亚结婚。可事实上,若不是达西从中调停,莉迪亚能有个相对好些的结局吗?她这样的女孩放在小说里倒很合大众心意,在现实生活中将会吃很大的苦头。有句老话“人善被人欺”形容她则万般贴切。
我比较喜欢伊丽莎白的婚姻态度,她不会因为限定继承权而违心的接受柯林斯的求婚,也没有因为达西有金钱有地位而答应他第一次的求婚。虽然她中间那段盲目地相信韦翰及虚荣心的偶尔发作让我生不出好感,但我仍衷心期望她能有个好结局。
文中我还特别喜欢两段话,分别出自班纳特先生和达西先生。
“伊丽莎白,你面临着一个不幸的抉择。从今天起,你要和你父母中的一个成为陌路人。你要是不嫁给柯林斯先生,你母亲就永远不再见你了;你若是嫁给柯林斯先生,我就永远不再见你了。”
不管怎么样,班纳特先生是偏爱伊丽莎白的,而我真心为她有个这样的好父亲而骄傲。
“我的确不像人家那样有本领,遇到向来不认识的人也能任情谈笑。我也不会像人家那样随声附和,假意关切。”
虽然带着一丢丢的傲慢,可是傲慢的深得我心。如果别人真正了解他的性格,就不会觉得这话有任何偏颇之处,至少这句话反映出他不是个曲意逢迎的人,这点彬格莱先生早有所悟,否则他不会与之为友。
读过两个版本的书,王科一译和孙致礼译。
如果说就语言通畅好读来评判,我会推荐孙致礼。王科一译的是去年看的,印象已经减淡,也没再翻开看过,凭着记忆下定论,觉得他译的有点文绉绉的感觉,读来有些受阻。
但私以为文绉绉的则语言方面略占优势吧,孙致礼的我就不习惯把吉英叫成简,把班纳特叫成班内特,把韦翰叫成威克姆,把彬格莱叫成宾利,把乔治安娜叫成乔治亚娜。唔,我也被最初印象误导了啊。
至于初次印象是否可靠,因人而论吧,就像这本书谁译的好谁译的不好,总是各抒己见难以统一,就像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但请相信,越过这一切,就能看见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