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情义中国

秦杰,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编委会 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秦杰,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编委会 编  

页数:

224  

前言

  任何时候,人都是需要一种精神的。  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高尚精神生长、传承和发扬的历史。共和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在探索一条前所未有的发展之路,成就了伟大和辉煌,其间筚路蓝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曲折。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中涌现出许多勇于开拓的人,敢于承担的人,甘于奉献的人,勤于创造的人,他们用聪明才智、鲜血汗水,披荆斩棘,开拓前进,成为时代的先锋。正是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精神,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也激励着一个伟大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昂首挺胸,破浪前行。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活动自5月中旬启动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广泛参与,纷纷通过各种形式提名推荐候选人。7月20日至8月10日,根据提名情况确定的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和1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群众投票。20天时间内,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1亿。在投票评选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部门审核、组委会评审组专家投票等程序,最终评选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就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的事迹的忠实记录。收入本丛书的人物,他们的一生或轰轰烈烈,或平平凡凡,然而,他们都曾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动、振奋、欢笑、流泪。  黄继光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某团一名通讯员,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部队受阻于零号阵地。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冲锋。不久,他身负重伤,弹药耗尽,但他拖着受伤的身体顽强爬向最后一个敌方火力点,最后跃身而起,张开双臂,直扑上去,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枪眼,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他牺牲时年仅21岁。战友们后来发现,他胸前背后的伤口周围没有血迹,这证明他跃起之时,生命已临尽头,生理常识已很难解释他到底是从哪里产生的这跃起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石油短缺,钻井工人王进喜全身心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中,为结束“洋油”时代而顽强拼搏。一次打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必须用水泥处理。当时没有搅拌机,王进喜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被人们叹为“铁人”。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他病逝时年仅47岁。  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1950年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为了发展国防科研事业,他隐姓埋名,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研制与试验工作。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最终被癌细胞夺去了生命。  1980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起步的关键时期。这时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国际赛场上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一时间响彻神州大地。  生于1982年的文花枝是“80后”年轻人的代表。2005年,她在湖南一家旅行社当导游员。一天,她带的旅游团遭遇车祸,车上二十多人伤亡,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当营救人员几次想把坐在第一排的文花枝先抢救出去时,她大声说:“我是导游,后面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文花枝最后一个被解救,因延误了救治时间,不得不接受左腿高位截肢手术。游客称赞她是人品的“导游”,是职业道德的“导游”。  2008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年初,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大年三十下午,河北唐山宋志永等13位农民自费租车奔赴灾区湖南郴州,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电力的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一干就是半个多月,被当地媒体誉为“唐山十三义士”。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又作为志愿者奔赴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与解放军官兵一起抢救生命。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  回望过去,一个个名字灿若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其光芒穿透岁月的积淀,燃起人们生活和理想的激情。  那么,为什么这些身处不同年代的人物,具有如此永恒的魅力  我想,这是因为本质上他们的精神是相同的。李长春同志在“双百”人物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简而言之,就是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理想主义就是将个人远大志向融入崇高的社会理想,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价值的实现,将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永远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状态和革命激情,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一切聪明才智。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矢志不渝、一往无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有了革命理想主义,我们才能拥有永恒的追求;有了革命英雄主义,我们的追求才能不断得以实现。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无论怎么发展、怎么变化,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能大力弘扬、大力倡导,只能不断丰富、不断升华,绝不能丢弃,绝不能背离。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依然呼唤着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这也是我们编写出版这套书的主旨所在。

内容概要

  《情义中国》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之一,《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就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的事迹的忠实记录。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书系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代表的事迹的忠实记录。收入本丛书的人物,他们的一生或轰轰烈烈,或平平凡凡,然而,他们都曾让一代代中国人感动、振奋、欢笑、流泪。

书籍目录

马海德:高鼻予的中国医生丛飞:“只要你快乐,我就不辛苦”白芳礼:金色的车撒吴登云:雪山的呼唉宋鱼水:一个阳光法官林秀贞:大爱无声罗盛教:人民的好儿予唐山13农民:13人感动13亿人谢延信:大孝至爱道德丰碑韩素云:在爱的名义下 书写忠诚的力量

章节摘录

  洋博士成了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  1936年的陕北,黄土高原上尘土飞扬,然而到处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嘹亮的革命歌声回荡在山谷中。  马海德和埃德加·斯诺冲破蒋介石军队的重重封锁,历经艰辛来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来到这里,他们马上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虽然经历了风吹日晒,但他们疲惫的脸庞上却洋溢着发现新世界的极大的惊奇和喜悦。两个年轻的美国人谈笑风生,忘却了旅途的疲惫,眼睛里闪现着兴奋的光芒。  很快,在安塞前线的红军指挥部百家坪,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马海德和斯诺,对他们到苏区考察和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同时阐述了红军的政策和主张。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会面,留给马海德终身难忘的印象。望着周恩来,马海德深深地感慨:“这是一位具有非凡魅力的领袖,在他身上有一种惊人的吸引力。他生动活泼的谈话可以为你拨开云雾,使你更加清晰地看到新中国美丽的曙光。”马海德向蓄着浓密胡子的周恩来表达了想加入红军的愿望,受到周恩来的鼓励和赞扬。  在百家坪逗留两天后,马海德和斯诺在一队红军的护送下,来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临时首都保安。在这里的全体中共中央领导人都出来欢迎他们,面对一声声热忱的问候和一张张真诚、友善的笑脸,两个黄头发、高鼻子的“洋人”感到了回家的亲切和温暖。  7月16日,毛泽东在他的住处正式和他们会面。这个对哲学颇有研究的中国革命领袖第一次见到马海德便问道:“你这个医学博士,搞过哲学吗?”  乔治抱歉地笑了笑,回答说:“我不过是个业余的哲学爱好者。”  让马海德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会面,毛泽东便对马海德委以重任。他对马海德说:“请您——海德姆博士,特别到我们每一个医院去看看,希望你能对苏区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生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另外,我们计划创办一所医科大学,也请你结合考察,提出一个筹建的方案。”坦率而真诚的嘱托让马海德心中充满了信任感,他高兴地说:“主席放心,我一定为你们的医疗卫生工作做我能做的事!”  随后,毛泽东充满歉意地告诉客人:“我这个人黑白颠倒,习惯在夜晚工作,上午睡觉,只好邀请你们晚上听我介绍喽!白天你们可以进行其他参观、访问。”  从7月15日起,毛泽东一连多天晚上在自己居住的窑洞里接受斯诺和马海德的采访。谈话一般从晚上九点开始,一直到深夜两三点钟。  毛泽东向他们介绍了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中国革命武装的形成和壮大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和抗日主张,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了自己传奇式的经历。仅红军长征这一段历史,毛泽东就讲了一个星期。  谈话中,毛泽东有时坐着谈,有时站起来踱着步谈,有时兴奋地挥动手臂,有时又低头沉思。谈到牺牲的战友,毛泽东显得十分激动。一天晚上,毛泽东还奋笔疾书,将一首《七律·长征》赠给斯诺。  毛泽东的浪漫气质令两位美国青年为之倾倒,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前途的真知灼见,也深深地吸引了马海德。他静静地思索着,努力体味着毛泽东的每一句话,心中洋溢着兴奋。马海德之后回忆说,正是这些谈心,更加坚定了他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决心。  一天晚上,马海德和斯诺由翻译吴亮平陪同,去给毛泽东检查身体。大家谈到国民党反动派靠吹牛皮、造谣言过日子时,斯诺说:“南京政府的报纸还大肆宣扬主席患有不治之症,严重的肺结核,已经到了无法医治的程度。”  毛泽东诙谐地对马海德说:“著名的美国医学博士,你看我像不像患有不治之症?”马海德说:“从主席的面部表情、有神的两眼、惊人的记忆、旺盛的工作精力来看,我敢肯定主席绝对不会患有肺结核,不过做一下全面的身体检查,也是有好处的。”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详细检查,马海德的脸上露出笑容,高兴地说:“主席的身体非常健康,肺部没有问题。”  斯诺激动地高举手臂,大声说:“我要向全世界宣布,毛主席身体非常健康!让那些谣言统统见鬼去吧,让南京政府的骗人宣传彻底破产吧!”  在那些彻夜长谈的日子里,伴随他们的只有跳跃的烛光。马海德后来回忆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用煮熟的山杏招待他们的情景。那比大拇指头大不了多少、只有薄薄一层果肉、青绿带红的山杏,看起来着实可爱,但一口咬下去,浓烈的酸味令马海德和斯诺浑身直打颤抖。  在初到陕北的日子里,马海德还会见了很多中共领导人,对彭德怀的印象深深烙在他心里。直到几十年后马海德仍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很喜欢彭老总,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足智多谋,为人直爽,精力过人,在他身上充满一种为革命献身的感人至深的精神。”  在保安参观了一段时间后,马海德于7月穿上红军战士的蓝灰色军装,和斯诺一起前往甘肃、宁夏边区,访问了西征前线的红军将士,途经十多个县镇,历时两个多月。他们还访问了红军连队、地方政府机关、干部学校、后勤工厂和剧社等,参加了连队讨论会,出席了群众大会,观看了文艺演出。  自然,在这些访问中,马海德没有忘记毛泽东的重托,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深入到前线和后方大大小小的红军医院和门诊部。无论到哪里,他都以一个普通的战士自居,拒绝对他的特殊照顾。在那里,他吃的是小米。睡的是土炕。  考察中,他试着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和医生、护士、司药、护理员、伤病员交谈。他在部队同干部、战士交谈,同苏区的老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听取他们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意见。  巡视了大大小小的卫生单位后,马海德在9月22日回到保安。他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写了一份详尽的《苏区医疗卫生工作考察报告》,既肯定了成绩,也提出了改进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建议。


编辑推荐

  《情义中国》中之人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部委联合组织全国“双百”评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情义中国 PDF格式下载



当代学生在学校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思想道德修养。而这本书就能很好的让人从中有所收获。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