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理想的足迹

陈金龙 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陈金龙 编  

页数:

181  

Tag标签:

无  

前言

  90年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像一盘散沙,民族备受欺凌,主权不断沦丧。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期待着光明,当改良维新和三民主义都无法拯救病入膏肓的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成为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  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史,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90年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9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那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犹在眼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强调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令、资政育人的作用,各级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要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切实搞好党史宣传教育。  《理想的足迹——党的故事青少年读本》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用90个生动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让青少年能够进一步了解我们伟大的党,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党,热爱我们伟大的国家。并能更深刻地明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历史的长河中,90年不过沧海一粟,但对中华民族来说,这90年承载了太多的梦想和辉煌,是那么的雄浑而又厚重。回首过去,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作为祖国的希望,青少年更要懂得缅怀过去,珍惜现在,胸怀未来。从小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内容概要

  90载艰苦卓越,90载荣耀辉煌。《理想的足迹(党的故事青少年读本)》用90个故事再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走进这90个故事,追寻那理想的足迹,让红旗在心中飘扬。  《理想的足迹(党的故事青少年读本)》由陈金龙主编。

书籍目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21 南湖红船迎建党1922 革命纲领定航程1923 京汉罢工显力量1924 国共合作高潮来1g25 “五卅”热浪卷中华1926 北伐铁军立丰碑1927 南昌起义开天地1928 井冈星火必燎原1929 军纪整风在古田1930 “左联”文艺领风骚,1931 山坳里的“开国大典”1932 点亮抗日救亡之光1933 诱敌深入反“围剿”1934 红军不怕远征难1935 遵义会议放光辉1936 民族大义永流芳1937 卢沟桥畔枪声起1g38 指引抗战胜利的法宝1939 党建开启新篇章1940 百团大战震华北1941 千古奇冤在皖南1942 实事求是树正气1943 歌唱陕北好江南1944 中外记者的红色之旅1945 浴血八年定乾坤1946 耕者有其田1947 挺进大别山1948 战略大决战1949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0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1 雪域高原迎春天1952 反腐倡廉第一案1953 经济建设第一步1954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955 万隆种下友谊树1956 阔步迈进社会主义1957 社会主义阵营大聚会1958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959 振奋人心的大发现1960 自力更生创伟业1961 困难时期的“救命田”1962 在错误中觉醒和成长1963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1964 东方巨响震动世界1965 科学高峰勇攀登1966 山雨欲来风满楼1967 不屈的二月抗争1968 天堑变通途1969 为祖国领土完整而战1970 来自太空的《东方红》1971 五星红旗在联舍国升起1972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1973 中国速度追赶世界1974 中国外交新思维1975 豁达宽容传佳话1976 不屈的唐山1977 莘莘学子终圆梦1978 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1979 和平统一方针定1980 建设特区展宏图1981 女排赛场扬国威1982 两手出击显成效1983 “三个面向”育新人1984 特区建设步伐紧1985 尊师重教传美德1986 追赶高新科技1987 中葡协商议澳门1988 军人风采耀神州1989 中苏会晤摒前嫌1990 经济又添新活力1991 托起明天的希望1992 发展才是硬道理1993 两岸会谈破坚冰1994 高峡出平湖1995 人民公仆孔繁森1996 国土神圣永捍卫1997 风雨兼程回家路1998 我用生命筑长堤1999 坚强不屈反霸权2000 “三个代表”求创新2001 入世开启新时代2002 南水北调为民生2003 众志成城抗“非典”2004 西气东输谋发展2005 中华神舟游太空2006 坐上火车去拉萨2007 嫦娥上天揽明月2008 北京奥运连五洲2009 举国同心庆华诞2010 世博东风海上来

章节摘录

  举国同心庆华诞  60年的脚步,承载了华夏儿女太多的坎坷和希望;60年的奋进,记载了炎黄子孙无数汗水与收获;60年的变迁,挥洒着龙的传人的豪迈与信心。1949年1O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30万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斗转星移,60年后,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14次大阅兵,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天安门前人山人海,载歌载舞。各行各业、各党派、各民族的代表、国际友人代表,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灿烂的笑容。  上午9时,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国旗护卫队第一个出场,他们踏着礼炮声护送国旗至天安门广场升旗处,举行升旗仪式。伴随着第一声礼炮,国旗护卫队队员托枪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到达国旗杆基座后列队站好,放下枪。整个护旗行动全程时间共4分20秒。  接着三军仪仗队踏着锵锵有力的步伐,以恢弘、磅礴之势,震惊世界的眼球。受阅方队中有三分之一参加过抗震救灾和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七支部队参加过北京奥运安保,五支部队参加过联合军演,一支部队参加过开国大典,三支部队参加过国庆35周年阅兵,七支部队参加过国庆50周年阅兵。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保卫了祖国和人民。  接踵而来的国防武器展现了新型主战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  导弹,一大批研制成功却没有公开的新型先进武器在这个时候向世界展示,一批高精尖的常规武器和小型化非常规武器精彩亮相。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防力量日益强大,各项军事建设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先进的战备武器,为祖国的复兴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由10万各界群众、60辆彩车组成的36个方阵和6节行进式文艺表演,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中心区,与广场上8万青少年呈现的背景图案相呼应,在长安街上展现共和国叱咤风云的历史进程。  60周年国庆阅兵,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昭示了人民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中国力量”。  世博东风海上来  大幕开启,浦江两岸呈现气势恢弘的人类文明画卷;焰火缤纷,世界东方奏响激情四溢的未来生活乐章。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通过异彩纷呈的184个日日夜夜,为世界人民上演了一场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重现了一部人类不断走向进步的浓缩历史,更进行了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中国圆满兑现“世界给中国一次机会,中国将还世界一片异彩”的申办承诺。  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2002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从此,中国开始了首次世博会之旅。7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调动各地力量,并与国际展览局和世界各参展方通力合作,为上海世博会打上“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深刻印记。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246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超过70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共同成就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  浩浩世博园,熙熙观博人。一项项精巧新奇的展示,引来多少耐心的等待、多少惊叹的眼神、多少宁静的思考、多少会心的微笑。而每一个先进的设施、每一项周到的服务、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处细微的改进,又无不倾注着东道国人民的汗水心血,凝聚着中国人民拥抱世界的真诚愿望。中国全力以赴的投入,点燃了各个参展国家和地区的热情,令百年世博再展青春风采、焕发新的魅力。沙特馆的巨幕电影、法国馆的七件“国宝”级艺术品、丹麦馆首次走出国门的小美人鱼、日本馆的智能机器人、西班牙馆顶尖的弗拉明戈舞… 超越地域、语言的阻隔,超越信仰、习俗的差异,人们在这里自由交流、相互学习,探讨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寻找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让世博园成为一个微缩地球村,完美呈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更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对中国举办世博会作了宏伟而浪漫的描述。但在国家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当时,这只能是个遥远缥缈的梦想。一百多年后,奋起直追的新中国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新路。上海世博盛会散发的耀眼光彩,映衬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辛,讲述了一个文明古国再刨辉煌的传奇。  ……


编辑推荐

  《理想的足迹(党的故事青少年读本)》从中国共产党过去90年的历史中选取了90个故事,以一种通俗易懂的笔触讲述这90个故事,内容生动、真实、有血有肉,旨在让广大的青少年通过阅读本书进一步了解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这90年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本书的写作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是一本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书中正文除外还配有90幅插图、党史知识介绍,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理想的足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