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平等

李绍猛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李绍猛  

页数:

17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西方人文精神·平等:历史的动力》探讨现代西方观念中的“平等”。自由、平等、政治正义、民主、法治、人性、科学、政府、福利国家,这些词近年来“知名度”都比较高。它们不仅频频出现于报章杂志,也进入了各级决策者的头脑。温家宝总理曾在一次讲话中谈到:“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作者简介

李绍猛,男,1972年2月生于湖北襄阳。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和美国田纳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党校。主要研究英美分析哲学和政治哲学。出版英文专著一部,John Rawls'Theory of Institutionalism:The Historical Movement toward Liberal Democracy,Edwin MellenPress,2009,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西方认同理论研究与民族文化认同培育”(2009JJD720004)的阶段性成果。

书籍目录

总序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西方观念
序言 饱汉与饿汉
导论 社会需要平等
第一节 人类文明与不平等
第二节 “不平等”在西方的罗曼史
第三节 “不平等”的危害
第一章 平等的身份
第一节 西方人更爱平等?
第二节 “人人生而平等”
第三节 新教改革与平等
第四节 “君权神授”
第五节 社会契约论
第二章 平等的经济状况
第一节 “钱”和“权”的关系
第二节 官僚制与封建制
第三节 中西历史上的贫富分化
第四节 贫富分化的制度性原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
第六节 “国家”的职能
第七节 现代“国家”与经济状况的平等
第三章 其他领域的平等
第一节 中国人更讲平等?
第二节 古典时代的西方盛行奴隶制
第三节 奴隶制在近代西方的复活
第四节 民族平等
第五节 男女平等:“西方的”观念?
第四章 平天下
第一节 平等、民主与社会稳定
第二节 德治、法治与平等
第三节 平等与民主
第四节 民主:决策程序还是制度架构?
第五节 社会制度:合作与竞争
第六节 社会制度:秩序与活力
第七节 平等、民主与天下太平
结束语
注释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不懂这个道理的,不仅有袁世凯。像杨度、严复这样一些学贯中西的大儒,当时也全力支持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 这些人的政治智慧和满腹经纶,都栽倒在一个简单的道理面前:民国的建立,已经让中国人爱上了“平等”。尤其是当时占据民国要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他们不希望再有人君临天下,自己重新沦为打工仔,沦为皇权的奴才。这种观念甚至不需要后来的五四运动那样的启蒙宣传。要让刚刚摆脱帝制的中国人对袁世凯三叩九拜,连袁世凯手下的爱将也难以接受,所以冯国璋、段祺瑞纷纷倒戈。通过设置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打通国家与民众的联系,而将官僚和地方精英当作皇帝的代理人,这种“唯建皇极,经纬天地”的思想,随着清王朝的崩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对中国的政治体系有如此冲击力的,正是“民国”体制背后的“平等”观念。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或许潮涨潮落,中国人的自由或许时多时少,但“平等”这个观念,对中国人的思想和制度却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衡量一个现代社会是否在向前发展,最重要的标杆,大概就是平等的程度。托克维尔在回顾西欧历史的时候,有点儿夸张地说,“在过去的七百年里,没有一件大事不曾推动平等”。把这句话套用到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去,或许更加贴切。 这里所说的“平等”,首先当然是“身份平等”的观念。与经济平等的观念不同,“身份平等”对政治秩序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如卢梭所言,“个人的身份是其他各种不平等的根源,财富则是最后的一个”。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和广大农民也有“均贫富”这样的经济平等思想,但历来农民起义的结果,大不了只是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体系。当陈胜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他想的是“兄弟们也可以当王侯将相”,而不是“谁也别当王侯将相”。而袁世凯的失败给人的教训却是:谁也别再想当中国的皇帝了。 不可否认,这个“身份平等”的理想来自西方。中国的先贤,像墨子,虽然也有过“爱无差等”的念头,但两千年的帝制传统,早已将这些念头完全打消了。是“船坚炮利”的西方,将“平等”的念头又重新植入了中国人的头脑。


编辑推荐

《平等:历史的动力》是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平等 PDF格式下载



平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是巨大的动力。人类的欲望和需求的增多也是巨大的动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