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11中国年度杂文

刘成信//王芳 漓江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漓江  

作者:

刘成信//王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71年,全国掀起“批林”高潮,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话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判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他还偷了一件马克思的大衣”(梁衡《老百姓怎么看政治》)这是现实世界里身体维权者们自戕的“行为艺术”的全部隐喻:他们在向法定途径寻找“说法”、“活法”撞壁后,被迫扮演自己的法官和仲裁者,判处他们所遭受的强力,沾上他们的血(杨继斌《身体维权者:最疼痛的一部分》)……
  冯骥才、梁衡、池莉、雷抒雁、柴静、刘瑜、贾平凹、迟子建、杨学武……大家、名家云集,题材触及民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的直面现实,针砭时弊,鞭辟入里;有的借古论今,引经据典,寓意深远;有的说文道理,入木三分,直指人心……或抨击,或关怀,或言简意赅,或精短明快,手法各异,各擅胜场,体现了杂文投枪与匕首的力量。
  选编者从2011年发表于全国报刊数以千万字的杂文作品中遴选出170多篇优秀之作,旨在检阅当年度杂文创作的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杂文。

作者简介

  《杂文选刊》上旬月版定位于“针砭时弊、批评世俗、反思历史、解读人生、公正深刻、辛辣幽默、雅俗共赏、生动鲜活”;《杂文选刊》中旬版——一本全新的图话杂志,图——过目难忘,话——触动灵魂,杂文内涵的多元表达,读出笑,读出泪,读出画外之音,恍然文外之意;下旬版定位于“全新的社会人生读本
珍贵的时代民间档案”。
  《杂文选刊》始终遵循“大杂文”的办刊理念——只要有杂文的特质,无论何种形式,均可兼收并蓄。如此使杂文的内涵、外延均得以扩大。《杂文选刊》的办刊宗旨是“为百姓代言,替民众呐喊”,其目标是繁荣杂文、普及杂文。

书籍目录

启蒙,是杂文的天然职能
身体维权者:最疼痛的一部分——杨继斌
嫉妒的真相——唐韧
精神的殿堂——冯骥才
不讲理,还能讲什么——罗睺罗
谁能成为哲学家——李业成
岁月冲洗的底片——王波
老百姓怎么看政治——梁衡
“我爸是李刚”与衙内政治学——羽戈
选择——陈四益
敬畏究竟什么意思——池莉
鲁迅能不能得鲁迅文学奖?——羽戈
那些悖论与倒退——徐百柯
也说尊严——雷抒雁
谁会被驯养?——柴静
历史上的平反周期律——吴思
底线时分——刘瑜
2010年民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佚名
国人争当弱势群体的背后——天涯海角客
拿什么追悼大火中的亡灵——周俊生
西天取经真相——时寒冰
不能让狗说人话——贾平凹
无序社会人人都是弱势群体——张心阳
馒头收税——王石川
忽然想到——关于口号——陈四益
小偷公司年度工作会议记录——580K
给清华大学的公开信——刘道玉
一枚小小的人体炸弹——老愚
火车站那让人心寒的温馨问候——杨恒均
岁末杂感致友人——资中筠
三国之战死了多少人——李国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南瑞
他们的命运是我们幸福的标尺——张伟
把自己删掉——从玉华
“迎闯王,不纳粮”,“闯王”吃什么——秦海
“我不要纸,我要人!”——傅国涌
立一块二战纪念碑吧——葛红兵
规范的记忆——毕星星
《中国官话IV级》教材终极版——晨光荣耀
这个时代命运最凄惨的那些人——南方暴栗
入狱申请书——张保国
“我们”是谁?——鲍尔吉——原野
二大爷理论——雷抒雁
败亡路上的“起居注”——卢荻秋
便宜的“蔻驰”和迟到三十二年的“补心”——亚麻
拼命否定与梦寐以求——丁辉
布莱尔的孩子和卡梅伦的猫——朱铁志
以生命的名义致敬——徐百柯
中国尚无卓越的大学校长——翟亚军
许市长办公室里的灯光——张心阳
武二终究是武大——鲍鹏山
舆论是不能“制造”的——沈敏特
为何总是临时工?——李天锐
大排名玄机——刘亚洲
国内与国外新闻节目的区别——佚名
新闻点评数则——黄一龙
年度段子集锦——黄集伟
没有人大代表征求过我的意见——汪强
“适当时候”公布账目——乔志峰
卑劣性“爱国”——丁辉
比药家鑫杀人更可怕的是群体歧视——苏仲乐
春晖尚在,只是历史已清零——徐迅雷
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
《人民日报》评论部
与周望军一起读《毛选》——苏文洋
读书与读人——阮直
奇想——陈四益
尊严——池莉
挤公共汽车的社会学——廖保平
明日新闻——郑磊
你爱国,谁爱你——宋燕
宋江在招安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白扬
令人震撼的历史残片——颜昌海
雇主的抱怨——王国华
百年试题——拾月霜寒
大学者,大官之谓也?——刘茉琳
遗忘还是疏忽?——安立志
审丑怪胎的受精过程——何龙
大师与大官——智效民
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人民日报》评论部
“伟小”的历史——陈雪
表彰大会——涂太中——任岷——涂军娅
核——从玉华
一本万利的理财秘笈——张保国
删掉的与遮蔽的——徐百柯
草民公告:严禁“越级下访”!——温献伟
绳子后面的国民——戎国强
威信其实是“公信”——游宇明
而今屈原可写诗?——刘兴雨
“直播偷情”同时也在直播官员素质——何龙
郭美美曝中国慈善的背后——羽戈
大雨吞噬的生命——从玉华
假如只有杏坛——孙焕英
我们都是一小撮——周濂
一个正科级局长的说话艺术——牟丕志
不折腾就是贡献——阮直
奇谈怪论——林奇
法律岂能用来算计百姓——何三畏
观驯兽有感——尼溪
对祥林嫂的人性化处理——汪强
娱乐乎?愚乐也——徐怀谦
“天上掉下个赵本山”——赵志疆
民之伤,民之泪——时寒冰
金翠莲的“奴隶命”——安立志
惭愧的螺丝钉——王安
崇高的祭奠——从玉华
美女杀猪——毕星星
如果大学不发文凭——徐贲
社会“水浒”化——胡荣荣
一次成功的新闻运作——张保国
新华社不了解国情——王安
老板的“三件套”——吴非
荒诞——山阳后生
皇帝选择性反贪——宋庆森——赵惠民
底层沦陷之痛——汤劲松
柏林墙五十年——徐迅雷
王勇平创造了“奇迹”——羽戈
涂抹慈善口红的协会——肖余恨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何龙
挣工分的中央委员——王安
生命,有一种硬度——邓康延
如果一块砖头掉下来——林奇
为什么忧伤?——何怀宏
救赎红十字会——王石川
指标——王跃文
赞,中央政府公开“三公”支出——从玉华
炫富的悲剧——石述思
关于被禁止的——王开岭
逃回北上广背后的“文化围城”——单士兵
平等有多难——何保胜
行业垄断与学界腐败——智效民
紧跟领导天天向上——王安
一篇旧报道——刘齐
蔡京的“家天下”与“卡扎菲网格”——安立志
乔治来访——梅洁
依然沉默的大多数——刘晓莹
中国式思维——张恒
爱国易,爱人难——廖保平
无名“英雄”——刀尔登
论谦卑——迟子建
让林黛玉幸福起来——汪强
吃猪肉成为奢望——亚麻
欠每个国人五千七百元——石述思
求职信——牟丕志
“辫子革命”及其他——徐怀谦
耻辱柱早该被推倒——王晶晶
白墙上的红标语——王安
庄严的儿戏——任林举
悦悦都醒了,为什么大家的良心还在睡?——王勺
说孔夫子——三牛
两个人的死——王安
《潜伏》的台词与台词的“潜伏”——郭庆晨
孩子,别嫌殡仪馆的化妆间太冷——知风
田野上的文化大片——毕星星
给学生多“剩下”些有用的东西——吴非
忽然想到——何以为官——陈四益
历史上的2月30日——孙道荣
“思想”的遭遇——汪强
在灭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牟丕志
请谢娜当副州长——王安
人血馒头的功效——冯相军
神曲时代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羽戈
谁能管住眼神——陈长林
我们应当如何告慰小悦悦——韩江子
她没有美好的童年——陈倩儿
附:《杂文选刊》杯首届全国杂文大赛获奖作品
一等奖
让人敞开批评天塌不下来——张心阳
二等奖
话说“学习”——刘齐
我开始喜欢骗子——瓜田
我为何“幸灾乐祸”——杨学武
群众已经过河,他们还在摸石头——王石川
文化严厉主义——徐迅雷——三等奖
我是腐败我怕谁?——马太哈
历史,或许就在那一字之差——林——奇
岂止“80后”“没有昨天”——林正德
历史性PS技术范例赏析——杨曲涛
月亮与人民——疯人呓语
写给林昭——徐璐
“笼子”难做——许家祥
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化需要多久——吴兆民
排队中国——孙焕英
救救鲁迅——纪鹏飞

章节摘录

  身体维权者:最疼痛的一部分  杨继斌  最近的一位身体维权者,应该是电影《让子弹飞》里的麻匪六爷。为了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凉粉只该付一碗凉粉钱,六爷剖腹掏出一碗“粉块”给围观者看。这是1920年代的孙中界,他在精心设计的陷阱前无力自证清白,将刀刃对准了自己。  这是现实世界里身体维权者们自戕的“行为艺术”的全部隐喻:他们在向法定途径寻找“说法”、“活法”撞壁后,被迫扮演自己的法官和仲裁者,判处他们所遭受的强力,沾上他们的血。  这就是弱者的逻辑以及他们最无助时的做法。  比如十八岁的河南籍上海司机孙中界,他砍断小拇指只是告诉“钓鱼”执法者自己十指连心的疼痛与无辜。  比如河南新密市工人张海超,他剖开自己只是为了证明郑州职防所此前是在“持之以恒”的“误诊”。尽管通过胸片便能诊断,但在走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手术室之前,他为了证明自己掖着一颗装满灰尘的肺,已经折腾了三年。五个多小时后,在重症监护室里,一名参与手术的大夫告诉身上缠着绷带的他:“我们已经看了,你那就是尘肺。”  这便是他们作为一个群体被我们关注的原因。他们像我们邻居的兄弟一样倔强而善良,像我们自己的姐妹一样爱美爱生活。如果对伤害他们的外力不予限制,则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面临构陷、工伤以及私产被侵犯的威胁。他们三人替所有普通人承受了疼痛以及死亡。  他们背后是一个弱者维权的群体。2009年,不是身体维权行动的起点——此前,曾有多起农民工自残讨薪事件,按理均属此列;也不是身体维权的终点——张海超、孙中界们的成功,反而给了社会某种示范效益。  自2009年11月开始,张海超接到祖国大江南北的农民工的多个电话,央求张海超跟当时开胸的医生说说,也给他们做一个开胸验肺。“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成功人士,他们希望我能给出一些维权的妙招。”张海超说。  这恰是身体维权最残酷的地方:成功与否取决于否能成为公共事件。张海超通过这种个体的极端维权方式获得成功的,反而是个案。  《南方周末》曾报道过,就在张海超“开胸验肺”的同时,重庆万州大梧村十一个尘肺工人,已有五个在漫长的维权路上陆续掉队死去了。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打着难有尽头的官司——其实就是想多要一些钱,以便让自己活得久一些。  这也恰是身体维权者最为悲壮的地方。他们所运用的,是弱者最古老和最极端的黑色智慧: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他们以自己的死为筹码,用最被动、最没有尊严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无助。“我可能就能再活六年吧。”往前六年,二十三岁的农家子弟张海超开始进城谋生;往后六年,一个尘肺患者点算着余生。这便是一个身体维权者维权成功后的命运。  在获得六十多万赔偿后,张海超可以维持正常的医疗费用。他现在主持着一个“张海超网上工作室”,对外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同时可以对需要维权帮助的朋友给予帮助和指导。  2010年6月底,四川煤工肖化中职业病赔偿案一审开庭。张海超赶赴四川,旁听了庭审,他说,此行就是为了给肖化中一点鼓舞。  而孙中界,终于用自己的手指终止了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的一项恶法:钓鱼执法。这曾经是连一条人命都无法停止的。2008年3月7日,上海奉贤区头桥镇,受雇于当地执法机构的“钩子”陈素军,在诱捕二十一岁的司机雷庆文时,被后者用水果刀刺死。  只是孙中界的手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伸直,看上去像个鱼钩。孙中界去年便酝酿注册一个“孙中界”商标,要专营各种渔具,包括鱼钩、鱼竿、鱼线、渔网。现在已拿到商标的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可以使用了。  断指者孙中界、以及刨胸者张海超、自焚者唐福珍,是这十年中我们所有过的疼痛中最疼痛的一部分。  【原载2011年1月3日《南方周末》】  嫉妒的真相  唐 韧  当代老作家晚作研究的两大亮点是巴金、冰心。纪念巴金时,有人说,如果巴老没写《随想录》,社会对他的评价当大不相同,信然。冰心也同样。他们晚年的反思发生重大影响,站到了“立言”的新的高点。孙犁晚作则多不触及过于沉重而重大的主题,而着重个人遭际、回忆、晚年日常感受,因而在偏重思想性的研究者眼中,没有“明火”,亮度不足。  巴金思考的着力点是“人怎样变成兽”和“人怎样变成牛”,答案是“今天我们必须大力反封建”,是算一笔总账,主调是激愤的;孙犁晚年也“算总账”,但反思着力点是人,放在对人性恶的清算上,忧伤着人性的破损沉沦,主调是哀痛的,比如:  “我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能够长寿,并不像人们常常说的,是因为喝粥、旷达、乐观、好纵情大笑等等,而是因为这场‘大革命’,迫使我在无数事实面前,摒弃了只信人性善的偏颇,兼信了性恶论,采取了鲁迅式的、极其蔑视的态度的结果。”(《孙犁文集续编一·心脏病》第140页)  于是对“文革”浩劫的动力,他的结论就集中于人性恶:  “十年动乱,大地震,是人性的大呈现。小人之用心,在于势利,多起自嫉妒。卑鄙阴毒,出人意表。平时闷闷,惟恐天下不乱,一遇机会,则乘国家之危,他人之不幸,刀砍斧劫,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孙犁文集续编一·转移》第348页)  将十年动乱的起因发掘到嫉妒,是不是层次太低了呢?鄙见以为,“嫉妒”之恶,看似肤浅,但若从非政治层面看,自有其深刻性。人世众生,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草根小民,无时不处于竞争较劲之中,事实上,政治、文化也者,反倒常充作利益争夺的虎皮,嫉妒这“阴火”和极左这明火,谁更可怕、更难除、更深层并不难分辨。  但没有“左”的神经,也一样会“刀砍斧劫,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君不见,在现在这个鼓励争强好胜的年代,为了升迁雇凶杀人;为了夺一个保送重点中学名额,可以毒死两个成绩在自己之上的同窗;为了争夺一个帅哥儿,可以编造谎言陷害情敌之类新闻车载斗量。电视剧、“传奇故事”等节目也甚多此种素材。斗不过比自己强的,又不甘居人下,合理竞争就攀着嫉妒的绳索滑向其对立面。  在孙犁小说《言戒》里,为人非常谨慎的主人公,仅因对一羡慕作家收入的门房随口说了句“你也写吧”,到“文革”就遭到门房疯狂的报复。对该门房,说他愚忠或极左,还真是抬高了他。“文革”中以血统论打击同学,同是“红五类”出身者,照样会狠狠“踏上一只脚”。其行为动力,与其说是对“狗崽子”有深仇大恨,不如说是不容别人比自己能干,是一宗比政治总账更有涵盖力、迁延力,可解释古往今来社会现象大根由的人性总账。  曾见一篇批《圣经》“十诫”的小文,说若把嫉妒贪婪好色等人的天性一概都给戒除,人就成神了,还有人气儿吗,宁愿不戒,也要保持做活人的权利。也有人以为,嫉妒产生动力,人类为进步计,需要争强好胜,为有争强好胜之心,需要嫉妒这个“能源”。无论说嫉妒是人性所托,还是“进步能源”故不应戒除的先生,都没有看到它背后撒旦的狞笑。在生存竞争中生出嫉妒,自然是天性,但魔鬼的活动若无这个天性为内奸,便难成事。跟嫉妒比起来,连路线斗争都可能只是导火线。人在强势中,对比自己差的、嫉妒不起来的人,斗争中反而常能宽容一两步。故而,令曹操杀杨修、曹丕害曹植的那种原因,才应该算是更深层更长远的。  最近在报上看到,当年苏区“肃反”中迫害柳直荀的夏曦,与他“本比亲兄弟还亲”。柳被诬杀,据说“主要因政见不同。柳反对土改中侵犯中农利益,不主张杀地主全家,不赞成把富农赶出苏区,这些都触犯了夏曦‘左’的神经”云。读了两遍,怎么都觉得“‘左’的神经”这解释太单纯。而“柳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英语,参加过南昌起义,是洪湖苏区开创者之一”一语,使人不免推测,这么优秀的同志,又与夏“比亲兄弟还亲”,在为革命大计争辩的时候,必定直言不讳,触犯的恐不止是夏曦“左”的神经,是不是还触痛了他碰不得的自尊,进而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呢?这当然是我一己的判断。夏曦后来承认路线错误,表示要将功补过。不过路线错误,毕竟还有王明先生兜着责任,而里面那个更深层的“小”,是不是也已清理、暴晒了呢?“嫉妒”,若作“能源”,也太不清洁、也太不安全了。  因此,凡回顾历史,不能只以简单的“路线错误”一勺烩,来掩盖人性恶的污垢。虽说它难被实证,但有孙犁先生所说的“无数事实”佐证和事件语境的常情分析,我想,至少当事人自己,是可以窥见真相的吧。  【原载2011年1月9日《文汇报·笔会》】  ……


编辑推荐

  1. 漓江版年选  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  源自十五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  2. 名家名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11中国年度杂文 PDF格式下载



每次读杂文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读出笑,读出泪,读出画外之音。


很喜欢读《杂文选刊》,这本书精选了《杂文选刊》上年度最最数精彩的杂文,可谓一书在手,纵览全年优秀杂文。


年度杂文视角很犀利,值得一看


杂文一度是最爱,我选着看完的,毕竟有的作家不对胃口


喜欢看杂文,拿到这本书便迫不及待了。。。没有失望,尽管还没看完,但感觉很好。书的印刷也很好!空闲的时候,一杯咖啡,在暖暖的春日阳光下,一本书也许是最好的享受了。不愧是精选的,风格各异,但总让人能够会心一笑,在笑容背后,再回味良久。


第一次买杂文的书,看了真的感慨良多。
里面选的文都挺好的,值得一买~~


每年的杂文精选都会买,里面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看这些杂文,不知应该是什么感受,自己看吧


都是一些写得非常经典的杂文!


喜欢杂文,就买了,但愿不失望!


很难买到杂文选刊,这次就买合集了


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但无论是爱或者恨,你无法脱离这个时代,你已经绑定在这个时代,就像我们不能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我们的身家性命,我们的父兄姊妹,我们的妻儿,都绑定在这时代。


此书选文精确,可读性强,真正代表了年度佳文。


给朋友买的,她说很不错,虽然是老文


所选的作品写得不错,当然对正被的批评深度还有待挖掘。


中国的现实,不错


内容很精彩,每篇篇幅都不很长,都是名家之作,值得购买!书是正版书,印刷很好。字迹清晰。


全年精华之作,可学可用。


这本书让我们的思维可以更深刻


刚到货,看到几篇不错,床头柜用书,哈哈!


是老师给我推荐的,看了之后也很喜欢。


书很不错,书的纸张什么的都很好,来的时候也比较整洁。内容读了之后能引发思考~


在追逐名利的社会,我们总能看到这些孤独的守望者。
不求改变这个社会,也不会让这个社会改变自己.


买的比较早了,现在都忘记内容了


给孩子买的,纸质和印刷都不错,价格优惠。


看起来不错,还没有仔细读。


西路爱了都有


帮人代卖的 应该不错


学校推荐买的~应该会很不错!还没看呢!


很 好 看 啊 啊 啊


很有意思的两本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这套系列非常好


刚拿到就开始读了,挺好的。


可以感触很多


书装帧很好,内容也不错


本次买到的书都很满意。


满意,就是有点贵了!


很好的书籍,值得慢慢品读


货不错,很好。送货速度快。


帮助孩子提高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写作能力


杂文集粹,闲来看看


好,送的快


帮朋友买的,觉得很满意。


不错的文章。


语言很犀利……嗯哼


书本的质量和内容都很不错,good!!!


看好了买的。


不错的,蛮好的


还没看,但我是这套丛书的忠实读者


喜欢看,有意思


很有见地哟


杂文选刊始终遵循“大杂文”的办刊理念——只要有杂文的特质,无论何种形式,均可兼收并蓄。如此使杂文的内涵、外延均得以扩大。《杂文选刊》的办刊宗旨是“为百姓代言,替民众呐喊”,其目标是繁荣杂文、普及杂文。


最开始读的一本杂文就是漓江出的2006年的一本,当时感觉很棒,文章不少,大多不难懂,不像鄢烈山老师编的杂文选刊,非常难懂,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水平有限,等过几天闲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书


虽然是杂文,可是里面的新闻评论很值得参考,有作文价值


向来喜欢看杂文,这本书也很不错,就是发货太慢,让我好等


好书,就说这两个字吧,好书。


不错,看了之后有助于开拓思维,尤其是批判思维。对于知识,不能只是一味的接受,而没有批判。不做别人思想的奴隶,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思想。


这次买的书里,唯有这本没塑封,被挤压的边沿稍有变形,不过无伤大雅了,内容不必说是我喜欢的,以后会常买此类书籍。


文章很有深度,适合高中生看。


这本书挺好的,内容也比较有深意。


老师推荐,还没有看,说是对写作有帮助


不是彩页的,跟单本杂志比起来,就编排、内容和价钱而言,不如买单本杂志。


对看问题的思路很有帮助!


非常好,写评论的非读不可!


有些文章文笔犀利,但有一些文章与2010的一样


一本好书,每年都买,已经坚持七、八年了


帮同事买的,书看着挺精致,她很喜欢,应该是不错


H好


杂文。。有几个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不犀利哈。。。没有说到实质,而有些文章 纯是因为有些人的名气来了,写很跟什么一样,也能年度。。。算了。。蛮看。。。


以前喜欢看鲁迅的杂文,后来还到处去旧书店买杂文的杂志看。逛当当的时候突然想买一本杂文看看,于是就拍下来了。
我看了大概有一半,不过总感觉里面的作者全部都是遮遮掩掩的,不敢把事情说透。唉,社会都这样了,要求也别太高了。


不失望,有许多不错的杂文。


书的质量像盗版!


纸质差了一点


额呃呃呃


发货速度快,性价比可以。


中国2011的年度杂文


好书,需花心思看


不看封面看内容


正品行货~~读书明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