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罚分明 孩子更出色-好爸爸东子谈理性做父母
2012-4
漓江出版社
东子
276
无
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
著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东子总结多年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教子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及精当的解析,告诉你如何走出过度溺爱和无理责罚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少儿身心发育和成长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做到奖罚分明,以及如何通过及时肯定、适当奖励,给孩子正面向上的力量,使孩子步入正确的成长轨道,从而培养出出色的孩子。
东子,“父亲教育”和“快乐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第一套心理咨询手记丛书作者,2009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家教作家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理事,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人才库专家,全国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团专家。
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研究20年来,出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细节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最快乐的家教》等著作多部,作品累计销量超过100万册。
应邀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南京、大连、青岛等100多个城市作相关讲座1000多场。《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海内外的800多家媒体报道过东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子经验。
自序 当“好爸爸”遇见“狼爸”—— 东子与“狼爸”的交锋
第一章 走出过度溺爱的误区
溺爱不利于孩子成长
适度满足孩子的要求
培养心胸开阔的孩子
唤醒孩子的独立意识
加强孩子的责任意识
让孩子学会感恩
制止孩子刁蛮任性的行为
让孩子学会分享
避免隔代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走出无理责打的误区
责打孩子需有理有据
不要迁怒于孩子
责打需顾及孩子的感受
把握责打的力度
坚决避免过度暴力
第三章 家庭中的奖罚教育
对孩子一定要奖罚分明
如何把握奖罚的尺度
给孩子一定的尊重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让孩子接受必要的惩罚
不可或缺的惩罚教育
辩证地认识惩罚教育
第四章 适当褒奖,给孩子向上的力量
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及时分享孩子的快乐
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做孩子最可靠的港湾
及时给予孩子肯定
永远相信孩子的可能性
第五章 理性把握责打孩子的原则
责打只是惩罚的手段之一
要明确责打孩子的目的
要告诉孩子被打的具体原因
针对主观上犯的错误而进行
屡教不改时可以责打
2周岁以前的孩子不能打
12周岁以后的女孩不能打
14周岁以后的男孩不能打
不能用东西,只能用手打
不可暴打,点到为止
附录:
关于“打孩子”的调查报告
如何培养真正的男子汉
制止孩子刁蛮任性的行为 “刁蛮”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讲道理,生活中这样的人随处可见,有年长的也有年幼的,有男的也有女的,通常来讲,女性多于男性,孩子多于成人。 随着溺爱的横流,现今的“刁蛮女”越来越多,百度一下“刁蛮女孩”和“刁蛮公主”,竟都有200多万个条目,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站在雪糕柜前,索要一个情侣装雪糕。母亲极力劝说她挑选一个小点的,孩子开始不予理睬,紧接着便大吵大闹起来。她用脚踢母亲,将母亲拿在手里的雪糕扔在地上。她踢雪糕柜,也踢企图劝说她的售货员。她在商场中大叫,丝毫不理会周围人的目光。父母拼命地想阻止,孩子的火气却越来越大。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并不鲜见,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孩子,为了得到某种玩具或食物,在商场大吵大闹,或赖在地上不肯走,令父母尴尬不已又束手无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刁蛮。 孩子刁蛮性格的形成有许多的因素,当然被宠爱过度是主因。处处妥协,一味地忍让,促成了孩子的刁蛮性格。如果孩子初始的不合理行为没有及时被纠正,他便切实体验到自己任性的作用, ……
该做“好爸爸”还是“狼爸”?“好妈妈”还是“虎妈”?面对众说纷纭的家教方式,您该如何选择?您认为孩子是要赏识教育,还是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家教作家之一、著名家教专家、畅销近30万册《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作者东子告诉您如何把握对孩子的奖惩之度,让您的孩子更出色。
无
奖罚分明 孩子更出色-好爸爸东子谈理性做父母 PDF格式下载
捧读完东子老师的新作《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之后感触很多。它启发我们身为家长者好好思考——如何理性做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正确、恰当运用奖励与惩罚,通过奖励来推动孩子的正向力量与发展,通过惩罚来消除孩子的负向能量与消极发展,从而培养出色的孩子。
纵观我周围的众多家长朋友,和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没做到在家教时对孩子奖罚分明,奖罚合理,奖罚兼备。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走极端,要么对孩子一味地奖赏与鼓励,甚而过度宠溺孩子;要么对孩子常常非打即骂,施行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可以想见,这两类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许,“我爸是李刚”,“宝马车撞人”等案件中的孩子正是在这两种极端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的。
透过好爸爸东子老师的一步步讲解和分析,家长们会理解有奖无罚或有罚无奖的家庭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也会知道奖罚分明对教养孩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东子老师告诉广大家长对孩子如何奖励,如何惩罚。
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身为家长的其实都有一本自己的教育心经。不断地管教,有心的家长朋友总是会在不断地磨合,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学习中找寻最为养育好儿女的方式和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管教好子女呢?我觉得学习有关教育和心理专家的见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可否认,在育儿的书籍作品中很多都来自于母亲的心得总结。但是,我同样认为出自父亲这一角度所提及的育儿心经也尤为重要。教育孩子毕竟不是家中一方家长的责任问题。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父母双方共同营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著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东子有关于多年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教子经验的分析非常的值得学习和探讨。身为父亲,他同样有着一颗爱女的热心;作为学者,他以专业的见解分析着孩子和家长的心理;肩负作者之职,他用自己的笔墨撰写下相关的育儿总结和心得。
此次这本《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我看得极其地尽心,也备有感触。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写出了孩子的特性,写明了家长的教育方式,点清了教育的相关原则。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如今的教育过程中,免不了举家的大出动。但是,每个家长的地位和心态总是有那么不同的观点。如何才是最好的方式呢?那么,奖罚分明其实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值得关注的话题。本书的特色不是单纯的专家说教。相反地,这里的内容更是事例和解析的相辅相成。也许大道理家长都懂得,但是更多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面前又会因为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丧失了原则性。其实,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行径。是人总会犯错,是错总要想办法纠正。与其抱怨孩子的不合作,家长倒不如明确立场地推行奖罚分明的原则性。这是一种合理的策略性教育理念;这是一种觉得的恩威并重的家长威信度。大公无私的原则性不仅可以扭转孩子某些错误问题,更能让孩子的错误习惯扼杀于它们的萌芽状态下。如此的教育理念在家庭中的推广其实并不难。毕竟每个家长都是比较关爱自己的子女的。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加的出色,家长朋友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时刻关注自己面对孩子之时的言行。家长给予孩子的那些分明的奖罚是孩子成功之路上的必备推动力。
尽管自己以前也明白如此的教育理念,不过我并没有真正能够严格地贯彻执行。有时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有时因为家中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有时因为自己的某些妥协等等。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不得不在内心深处为自己敲响了警钟。很是认同作者的观点,也深有感触其中的相关实力,为了家中的孩子,我更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建立分明的赏罚制度。这不仅需要要求孩子如何成长,这更是要求我和家人们如何面对孩子的相关教育问题。不可否认,这本书的确对我这个家长育儿有了非常不错的引导。
教育孩子 爱当理性
评《奖罚分明 孩子更出色》
爱,是世界上最宽广和深奥的主题了。各式各样的爱,有的出自理性,更多的出自感性,充斥人间温暖人心。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要让对孩子的爱变得更加理性,给孩子创造一个理性的成长环境,也是对于父母家长们的一个不小的挑战,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的内容。因为父母家长们本身性格上的不完美,以及他们认知上的不足,他们不可能以一种绝对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更因为父母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尺度把握不好,以及每个孩子身上截然不同的个性,每种教育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于是家长们想得到一个更加科学理性的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奖罚分明 孩子更出色》的题目就已经足够具备吸引力了,因为出色的孩子确实不少,但真正做到奖罚分明的父母,少之又少。
孩子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身体的长成,知识的积累,心智的成熟,性格的锤炼都离不开教育的存在。对于孩子最初认知上的好奇,家长们告诉他“是什么”;随着孩子长大,对很多事物背后机理的好奇,家长们应该告诉他“为什么”;再长大一点学着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进入学堂上学的时候,家长还要告诉他“怎么办”。在这种告诉的背后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正向的肯定,对于孩子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分享,懂得了感恩,习得了合作,家长用一种肯定的态度赞扬孩子的行为,“你做得好”,“你真棒”!另一种是逆向的否定,每个孩子都会有成长中的困惑,以及认知上的错误,这导致他们的行为举止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他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撒谎,他会利用家长的善意欺骗,甚至会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个时侯的教育更具有意义了,它能及时纠偏,并让孩子回到正常的成长之路上。孩子的成长之路,掺杂着正确与错误,这就需要家长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还有一条客观的准则,去正确运用肯定和否定,为孩子提供一个理性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孩子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对孩子的肯定一般只多不少,但对于孩子的否定只少不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奖罚分明的同时,还要把握适度原则,适度的肯定会增强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信心,适度的否定可以及时制止孩子的错误,可这又给父母们提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很多父母会通过摸孩子后备的温度决定增减衣服,他们凭借的自己的经验,经验的背后是他们生活的阅历和对孩子的爱心,但有多少理性确实很难判断。这种理性只能通过实践与学习获得,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在不断反思教育的得失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在这本《奖罚分明 孩子更出色》书中,东子老师同样用很多的道理、案例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参考。
2012-5-1
很多母亲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烦恼: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们性格中稚气纯真的婴孩特性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撒谎、骄傲、自私、暴力等一系列令人头疼的缺点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感觉最辛苦的其实并不是对孩子的付出,而是如何在过度溺爱与无理责罚之间,正确地把握教育的尺度。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很多时候,在面对孩子时,我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看着这个曾经在自己怀里柔软得象只小猫一样的生命,如今已经成长为俊秀的少年,心里的喜悦和爱意不言而喻。然而当孩子表现出令人担忧的弱点时,想要纠正他们恶习的急切与内心深处的爱意却开始激烈地冲撞,使得我们在两种声音的鞭策下备受煎熬。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个声音告诉我们他需要自己无私的帮助,因为这能让他感受到温暖与爱。另一个声音却无情地提醒我们,父母的过度帮助会使他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从而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度的自私与暴力时,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这是绝不允许的,如果纵容他们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他没有朋友,缺乏友情和关爱,所以我们理应严厉地制止,必要时甚至可以施以责罚。另一个声音则冷静地为其辩解,认为这只不过是孩子开始拥有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不必大惊小怪,只要假以时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解决问题。听起来,两种声音似乎都没有错,诸如此类的抉择时刻非常多,无法一一枚举,但是那种因无法把握教育尺度而产生的迷茫感却随时都在滋生。
记得有一次跟其它家长一起带孩子去郊游,由于儿子滑轮滑跟还不够熟练,跟不上其它小朋友的脚步,一直落在最后面,急得哭了起来。我并没有责骂他,而是一直鼓励他用自己的方式去锻炼,但不必对自己要求过高,更不需要为此事哭鼻子,因为哭泣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只会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再后来,我让他穿着轮滑鞋把哭泣时擦鼻涕的纸扔进**桶,平日里通情达理,最喜欢帮我做家务的他这一刻却突然间失控,不管怎么说就是不愿意去扔**,甚至还强行把**扔在身边的下水道格栅上。
一旁的同事都劝我,别在外面为难孩子,给他留点面子,回家后再慢慢“收拾”他。然而在我看来,这件事情并不是留不留面子那么简单的。首先,我没有强迫他滑轮滑,他滑得不好完全是因为自己锻炼得还不够,但这并没有什么,他需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急躁,脚踏实地地去练习和提高,只有这样,在今后类似的活动时,他才可能跟上大家的脚步,而不会因自卑而充满挫败感。其次,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随地扔**,我不能因为他心情不好就默许并原谅他的负气行为,如果他不愿意扔**,那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他,并且陪着他一起去扔**(而不是帮他捡起地上的**扔进**桶)。最后,当他遇到困难时,我认为他最需要的是理解和鼓励,当然,为了得到我的理解和鼓励,他也应拿出相应的行动,比如针对自己的不足加以练习,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哭鼻子。做为一个男孩子,他应该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控制自己的软弱,他可以和我探讨自己内心的感受,但不应让这种感受左右自己的行为。
以上是我对这件事情的感受,然而当时在别人看来,我似乎过于严厉了,面对一个哭成泪人的孩子,没有充分地考虑他的自尊心,并且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要求他去丢**,是否真的有必要?
关于这一点,我想永远都没有正确的答案。因为,无论是教育原则的把握,还是奖惩尺度的把握,对于不同的家长标准永远都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孩子因为细小事情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将会影响他的性格,所以我会格外关注,将孩子性格中的劣根性扼杀于摇篮之中。当然,所有对于孩子性格的纠正都应该建立在与其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不管是奖还是惩,原因一定要清楚明了,让孩子心知肚明,这一点对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非常重要。
这本书中最有用的部分就是帮助迷茫的家长明确了奖惩的尺度及方法。比如奖励不要局限于物质,真诚的认可和赞美在很多时候比物质奖励更有用。而适度的责罚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具有非常良性的作用,只要注意了责罚时的各种禁忌,理性地使用这种手段可以帮助孩子记清自己犯过的错误,让他们直接感受到错误的后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家长打孩子时应注意年龄界限,程度界限及身体范围界限,分清楚哪种情况下需要家长动口,哪种情况下动手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那么责罚也能由恶性的惩戒变成良性的教育工具。
总的来说,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本书,读后很受启发。
在今天的中国家庭中,父亲的身影难寻,母亲成为主流。很多家庭是父亲不管不问,凡是母亲一手包办。结果我们就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柔弱、独立性差、不自信、不勇敢、爱使小性子、发脾气……其实,相对母亲来讲,父亲心胸更开阔一些,时间范围更广泛一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相对比较理智,看的长远,而且成熟的父亲应变能力也较强。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教有其特殊的价值。
此书是东子成名作后又一精品。我们看到多产作家东子对于父教理论的轰炸式演说。由原来的《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到现在此书,我们看到东子的观点由宏观理论转向独立观点的阐述,实则是一幸事。跟风也好,独创也罢,父亲的教育不容忽视。
这本书,我用了两天时间读完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对孩子,就应该奖罚分明。却不知道怎么做,看了东子老师的这本书,知道奖罚的度,孩子才能更出色。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可是一味的赞赏显然有不少弊处。想来古时候“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有其一定的道理。本书中不同其他教育著作,鼓励一定程度的惩罚,读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国外也有一定形式的体罚,只不过要把握一定的“度”罢了!
我是对孩子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买的这部书,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可看到书中说的“女孩12岁以后不能打”后,我好后悔,感到对不住孩子,缺乏对孩子应有的尊重,我要改正缺点,做个好妈妈。书中还有很多受用的话语,谢谢作者东子老师。
在选择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时候,看见了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于是赶紧买回,好让老公好好学习学习,东子老师的书值得买,从中学到了很多!
昨天收到书后,第一本就选择读此书,在书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孩子和家长的了解做了很多的功课的。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中应该有所改进的!
奖罚分明的道理谁都知道,可怎么个奖又如何罚,却是难以把握的事,这本书给了我们明确的奖与罚的具体规则、办法,作者以自身教子感悟而谈,让人感觉奖罚都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这样的原创好书实在不多。
为了有一个出色的孩子,做父亲的好好学吧。
无论怎样,孩子长大后会知道奖罚的意义
给孩子爸爸读起来还不错。
为了孩子爸爸加油。
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
这本身非常不错,非常适合现在的家长看,能从里面学到很多适合教育宝贝的道理和方法
给宝宝爸爸买的,爸爸很用心的学习了,我也一共进步着
说的有理有据,而且案例很多,作者自己的教子实践,只得借鉴,很实用的一部书。
爸爸正在努力学习中,应该还不错吧,已经开始实践了
很快很好,字迹清晰,图像美观
书中很多观点对当下的家长有帮助,很好的一本书。
还没顾上看,给个好评。
刚收到书,到了晚上就迫不及待的看,不到一天看了一半了,是一本好书,值得学习!!!
看后就有收获
有故事、有案例、有分析,有理论有实践,经典好书,值得推荐。
好书,就是折扣太少了,现在都是6.5-5.5折,可是这本书竟然7.5折,但这部书的质量和内容还是很不错的。
这样的好书要多读
一开始看到作者的名字的时候,我颇有几分不屑一顾,记得作者那时候跟着尹健莉后面出了《好爸爸胜过好老师》,这让我觉得非常反感,一个搞教育的人怎么能跟风呢,即使那本书真的是你潜心创作的,而且后来看了评论说并不怎么样,就更让我对眼前的这本书不当一回事了。不过因为专业的原因还是打算好好看看,老实说,这本书写的很务实,尽管有些观点我觉得仍然需要商榷。
作者在序言中说道,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身影难觅。这个现象其实由来已久,而且我们可以看到,不只我们一国所有。在日本韩国,其实更加普遍,但为什么单独在中国,这是一个“事”,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设置,日韩有国家法律作为后盾保证婚后丈夫工作,妻子在家绝不会因为丈夫嫌弃黄脸婆而被抛弃。解决了人的生存安全感之后,说其他的才有可能。而在我们这,大多数人都很清楚,你的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太太们基本上管教孩子一哭诉都是那个套路:你这样可怎么对得起我,你要跟你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一样么,没有良心都是白眼狼blahblah。究其原因,一方面确实是母亲们的素质,他们可能学历很高,胆量与这个人真的有修养与文化素质完全是两回事;或者工作颇好,但是不能代替她们安全感的丧失,再加上女性大范围的外入社会工作也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妇女的工作心理是存在很多问题的,而且没有专门针对的机构,苏青说过一句相当难听但是确实符合女性心理与行为的话,我就不转述了。所以女性在工作中会非常卖力,作为不能像苏青所说那样任意而为的补偿。一个人的情绪控制,她的理智有一个闸口,她既然笃定这个情绪绝对不能在工作中泄洪,那就上哪去呢,对孩子,一方面孩子相对于自己是弱势,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将实际上的对领导同事或者工作室其他事务导致的怨气撒在孩子头上的时候可以假“教育”之名,使之光明正大。所以中国的母亲非常“喜欢”管教孩子,但她们管不好,原因就是安全感缺失,自身素质在成年后提升的停滞甚至倒退等。一不小心又说多了。总的来讲,父亲的教育位置缺失对这一代下一代人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不单是儿子可能会缺乏“男人味”的问题,但对于这样一个父权强大翻父爱缺失的传统社会来讲,孩子眼中的父亲总只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李娃传》中的父亲,要么始终没有出面,却是年轻人追求幸福的最大阻碍,都带有了恐怖色彩。要么就是平时不管不问,出了问题直接抛弃儿子表现自己要保全家族名誉的大义灭亲的狠毒颟顸,父亲的形象被妖魔化不是文学的巧合,而是生活关照在文学上的投射
作者在文中提到父母究竟要不要为犯错向孩子道歉,肯定要道歉。作者引用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一句话,为什么受委屈的孩子与被感动的孩子将来会走上不同的道路,这是有原因的,而不是歧路甚多。
我保留意见的问题散见与部分章节,例如关于打孩子需要注意的几点中,作者提出的观点很有建设性,但到了某个年龄后就不能再体罚的这个年龄节点,包括惩罚只能针对主观错误进行我的意见不同。问题虽然不大,但关乎到教育,那就是一个生命的走向。希望父母们能脚踏实地。脚踏实地这个词确实是中国父母最需要做的。
孩子任性起来 再理性的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办
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才买的
当个好爸爸也要提前储备知识
做爸爸的更应该看看
觉得还不错 物流很给力
送货速度不错,中间破了一张即二页
捧读完东子老师的新作《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之后感触很多。它启发我们身为家长者好好思考——如何理性做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正确、恰当运用奖励与惩罚,通过奖励来推动孩子的正向力量与发展,通过惩罚来消除孩子的负向能量与消极发展,从而培养出色的孩子。
纵观我周围的众多家长朋友,和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没做到在家教时对孩子奖罚分明,奖罚合理,奖罚兼备。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走极端,要么对孩子一味地奖赏与鼓励,甚而过度宠溺孩子;要么对孩子常常非打即骂,施行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可以想见,这两类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许,“我爸是李刚”,“宝马车撞人”等案件中的孩子正是在这两种极端家庭教育背景下成长的。
透过好爸爸东子老师的一步步讲解和分析,家长们会理解有奖无罚或有罚无奖的家庭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也会知道奖罚分明对教养孩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东子老师告诉广大家长对孩子如何奖励,如何惩罚。
读东子的书,浅谈教育观
——我读《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好爸爸东子谈理性做父母》
文\蠹鱼
教育问题,不但是父母的事,还是国家的事。所以身为父母,责任也重大。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所以孩子各异,后天环境影响非常重要,命运也就千差万别。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取向与家庭的熏染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身为父母的人,肩负着无比重大的责任,不单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谈到教育问题,我想哪个父母的书橱里,都会有几本关于教育子女的书籍,这也是为人父母孜孜以求,不厌其烦的一件大事。但是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一部分往往对孩子投入的太多,忘记了自身的修养,只顾一味地要求孩子怎么怎么样,却忽略了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
著名教育家东子,谈理性做父母。这本书,集20年的家教探索与研究,到实际应用,告诉我们如何做好父母,如何奖罚分明教育好孩子。内容上用大量的实例举一反三,最后东子给你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虽然中西结合,但还是符合中国式教育。书中的案例,不单有中外名人故事,还大量例举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例,以最直观说法,说给天下父母听,解决天下父母心中的困惑。文章还大量引经据典,增加重量。读此书的时候,正好在另一本书中偶然间翻到多年前裁剪下来的一篇关于教育的小文——《冷酷而多情的爱》。写美国总统里根的。当阅读东子的这本书时,其中这个小故事也在东子的引用之内。其实文章中大量引用的案例,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也较有典型的例子。利弊都有,这样直观说给天下父母,自然容易接受与吸收。浅入深出,对家长教育子女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内容固然好,但是有多少父母能做得到?说孩子良莠不齐,家长不也是嘛。所以我建议身为父母的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同时先完善自己。父母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孩子。其次,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身垂范。所以提倡父母再接受更多的教育,多走入一些公开的课堂,进行德智思想深造。只有父母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孩子的素质也会相继提高。再者,教育孩子也要顺其自然,要有如道家的法则一样。因社会上不可能全部是优异的家长和孩子,所以一定要顺其自然,不可好高骛远。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再由压力使孩子变得个性上的扭曲,那样会得不偿失。
曾经老房子跟前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我甚是羡慕。老太太和儿子、媳妇一起过。儿子是杀牛的。这位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子,在我看来,那就是一个智者。对杀牛的儿子爱之有加。对媳妇视如自己的儿女。子孙满堂。老太太什么事都不抱怨,总是以乐观精神面对眼下的生活。试想,这样的天伦之乐,还要何求呢?类似这样的例子,东子在文章中也举例说到这个话题。我再次引申就是告诫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要高,不要太强求孩子,反之,家长和孩子都会承受不同心里上的难关。万物自然有它的规律,父母也要遵守自然的规律,这样父母也不累,孩子也会在一种最健康的身心下成长。天下父母移开停留在孩子身上的眼睛,把时间多花费在自己的身上,读书看报,思想上得到提升,也就能更多的理解与教导孩子。修身养性,提高道德修养,让孩子通过你的德行熏染他年幼正在成长的心灵……。
因材施教。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习气秉性来用最理性的方法教育孩子。无论怎样教育,我相信爱可以改变一切。爱是理解,爱是包容,相信有爱心陪伴的成长,孩子会得到更大的健康与快乐,父母也会得到更大的收益。家庭幸福和谐了,社会也就安定了、祖国自然就富强了。
这世界上有很多种教育方式,可是无论是狼爸虎妈,还是爱的教育,这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有原则的父母,他们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们深深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而怎么样才能做到有原则呢?首先就要理清自己家到底要实行什么样的家法。我们要不断的从别国那里学习到先进的治国理念,比如象这本《奖罚分明,孩子更出色》。条条款款写得很清楚,实用性很强,但是如果你不能理解他的涵义,只是照抄照搬,那就还是不能够做一个真正成功的家长,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环境,而孩子的性格、年龄也不尽相同,所以看书的同时还是要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来因材施教。
作者在这里提出的是奖罚分明的教育理念,其实奖罚分明是一个全套活,看起来很简单,实行起来绝对是需要前铺后垫,万众一心才行。
就以我们家为例吧,我是绝对支持奖罚分明的,可是我总是做不到。我爱孩子,偶尔也宠爱,但是我身在其中有时候真的会分不清我到底宠爱到什么地步了,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溺爱了。当然,溺爱是万万不可的。于是我时刻提醒着自己,可是我家老人就不见得会提醒自己了,所以要给孩子立规矩,是要大家万众一心的。最好先开个全家大会,当然,这个会孩子是不能参与的,把条条款款各种利害关系都给大家讲清楚,然后才能实行新政策,否则,结果只能是屡立屡败,屡败屡立,立而无用。
铺垫好了之后就要执行,我的经验是如果你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执行,那不如不执行,因为这不仅养不成好习惯,反而给孩子增添了不遵守规矩的坏习惯。
在我们家,我是这样做到奖罚分明的:做表。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这绝对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前提是,孩子喜欢做表的形式,并且已经接受了这个形式。表上写的几个考察项目,基本是他最近表现不太好的几项,每天打分,按照星期为单位,周末来总结他一周得分情况。实行了第一个星期之后,儿子看出了问题,他说“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打分?”于是,我们的表上新增了一个考察对象,姥姥。通过两个人不同的考察项目,不仅改变了孩子身上的一些坏习惯,还改掉了姥姥身上的一些坏习惯,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儿子为了让自己分数更高,他不仅会提醒自己,还会提醒姥姥,无形之中学会了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在周末评分的时候,儿子扑到姥姥身上,象运动员获奖一样激动拥抱,然后等待领奖的时候,感觉这就是最适合我们家的教育方式啊!
但是仅仅是做表还是不够的,生活中总会有各种突发状况,这时候来不及把书掏出来参考一下解决方案,那么就打吧。孩子越来越大,自尊心越来越强,本身也是一个很要强的孩子,所以不挑战我的底线,是不会出手的。以前听过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打孩子的学问是,要给孩子立个家法,这个家法是一个可以打孩子手心的器物,但是不要用自己的手来打孩子,因为这个器物代表的是家法,是规矩,不带有感情色彩。这里和东子老师的说法不太一样。不过,一般突发事件都会发生在室外,请家法来不及,如果当时没有控制好情绪,就直接用手了。不过,好在突发事件是很少很少的,事后和孩子谈,一定也会把这个问题谈清楚了,谈明白了,绝不要留下后遗症。
还是那句话,不管用什么教育方式,坚持才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