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行走
2012-7
漓江出版社
李镇西
270
200000
无
文学与教育齐飞 李镇西 那天和女儿聊天,我说:“爸爸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后来当了教师,我便把文学这种业余爱好融进我的专业,于是我有了一点成功的感觉和许多职业的幸福。”的确如此,现在的我既是四川作家协会的会员,又是中学语文教师,呵呵,感觉真不错。 我曾想,如果我单纯搞写作,很难成为优秀的作家;如果我单纯搞教育,也未必成为优秀的教师。现在我当然也不能说我是“优秀的作家”或“优秀的教师”,但是,会点儿写作同时又懂点教育,我就成了作家中会教书的,也是教师中会写作的。 十五年前,我曾应某语文教学杂志之邀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把文学梦托付给教育》。其中有这样的话——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理应进“中文系”深造。但是,当时我很少会想到,那“动机不纯”的“师范”二字将决定我后来的人生走向,而“中文”则似乎永远不过是一个“文学梦”而已。1982年2月我已经分配到了中学,心里却还惦记着如何把我“创作”的一篇反映实习生活的“中篇小说”变成铅字,以期引起哪位“文坛伯乐”的注目,然后把我这颗“文学新星”调到文联或作协。但是,充满蓬勃生机的校园生活,使我身不由己地融进了学生之中,并真诚地爱上了他们。我当然仍有点不甘心放弃“文学梦”,但是,对学生的钟爱不能容忍我因对“文学”的追求而对每一堂课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敷衍塞责!更何况,在学生的身上我渐渐发现教育其实有着不亚于文学的魅力!我应该也可以把“文学”与“教育”融为一体。 是的,“教育其实有着至少不亚于文学的魅力”! 现在,我从教快三十年了,我对此依然深信不疑,而且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岂止是“不亚于”,文学与教育简直就是相通的—— 文学如教育一样,着眼于人的灵魂,追求心灵的感动与激荡;教育如文学一样,充满激情、浪漫、意趣。 文学如教育一样,力求把人引向真善美,引向伟大、深刻与崇高;教育如文学一样,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荡气回肠,余韵悠长。 如玉一般的赤子之心,如水一般的纯净灵魂,如山一般的英雄梦想,如海一般的浩渺胸襟……文学都具备。 诗歌一般的激情燃烧,戏剧一般的跌宕起伏,小说一般的惊心动魄,散文一般的从容优雅……教育均拥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似乎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反之亦然。 我还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作家与教师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理解,并影响着生命的质量—— 作家以自己的作品影响无数的读者,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文字进入读者的精神世界;教师将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作品,在每个孩子身上倾注热情,挥洒生命,帮助他们把人生变成一首隽永的诗或一篇厚重的小说。 纯真,激情,妙趣,敏锐,深刻,浪漫,智慧,责任……这是教育的要义,也是文学的元素。“浓妆淡抹总相宜”“道是无晴却有晴”“为有源头活水来”“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文学的表达,也是教育的境界。 2010年2月我在新加坡讲学,新加坡同行问我:“为什么您的教育经历中有那么多的感人故事?”我说:“任何一个教师,只要他用心做教育,他的职业生涯一定会充满许多传奇!”比如,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教育的悬念由此埋伏,这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教育的某种乐趣。我们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并将一个个小事件小细节小感悟等等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这是一个跌宕起伏,有时候甚至是惊心动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和学生一起在创作教育故事和生命传奇。这是文学的韵味,也是教育的魅力! 我的许多著作,比如《爱心与教育》《心灵写诗》等等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这是文学呢,还是教育? 有些东西真的是说不清楚。当我梦寐以求想当“浩然”(我少年时代唯一存在的作家,当时中国很多作家都被打倒了)时,命运让我当了教师。当我放弃当作家的念头,专心致志地上课带班时,波澜壮阔的教育生活却让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我写下一首首献给可爱孩子们的抒情诗,写下一篇篇表达我火热情怀的散文,甚至出版了一本本记录我教育故事的著作:不仅仅是我的《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走进心灵》《风中芦苇在思索》《怦然心动》《心灵写诗》等三十多本引起同行共鸣的著作,还包括没有正式出版但真实记录我和学生共同生活和青春风采的《未来》《花季》《恰同学少年》《花开的声音》……这些作品对我和我的学生而言,是一段生活的定格,一页历史的缩影,一种精神的凝固,一份情感的珍藏,一簇创新的火花,一道理想的光芒,一串记忆的珠宝,一束青春的花朵。它们既是教育的,也是文学的。 更何况,无论是作家还是教师,共同的身份为“知识分子”,共同的责任叫“使命”,共同的理想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让文学与教育携手共进,越来越成为我坚定的信念。 于是,近三十年来,我左手文学,右手教育,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就这样,理想共初衷一色,文学与教育齐飞,青春和童心为伴,生命携使命同行。我把一部部撼人心魄的文学作品连同一位位可歌可泣的人类英雄精神巨人铸进孩子们的心灵,用文学的激情点亮教育的理想,照亮孩子们未来的公民人生;同时,我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校园故事,让文学丰盈我的教育岁月,更让我微弱而执著的声音通过文学汇入改革时代的轰鸣潮声。 这一套《李镇西文集》算是我教育生活的文学见证,也是我文学表达的教育结晶。作为教育著述,也许它们谈不上“深刻”,但在我心里,每一句话都如文学般纯真而洁净;作为文学作品,也许它们算不上“优美”,但在我眼里,每一个字都如教育般严肃而神圣。总之,无论是把这套著作看做“教育”还是“文学”,其中的每一页都写着两个字:真诚。巴金说:“把心掏出来。”我当然不敢和巴金相提并论,但我也的确是把心给了亲爱的读者。 我愿意重复我以前写过的两段话,作为这篇序言的结束—— 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挽留青春,珍藏童心;挥洒情感,燃烧思想;从职业到事业,从幻想到理想;手足舞蹈于校园,心灵飞翔于社会——这就是我的生活! 2011年2月17日
《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是李镇西围绕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行走与思考时所撰写的文化散文精选。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作者以深邃的目光,透过行走中的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在行走中感悟人生,感悟大千世界,感悟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行走中解读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解读教育与文明史。
他是时空的探索者,更是人文思想的探寻者,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思考的诗化特征。他的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和教育的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穿越历史的睿智哲思。这些散文随笔,让我们重新思考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的是非、枯荣与沉浮,重新思考知识分子的良知、精神、责任、使命,重新思考知识分子之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具有撼人的力量。
《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为教师培训、进修、提升自我修养的首选!
李镇西,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1982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供职于四川省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成都武侯实验中学。长期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曾短暂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
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他的教育理念是:“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第一辑 真是自然
寻访皖南古村落
海滨情思
武夷山二题
从虎跳峡到千龟山
峨眉山避暑日记
风雪西塘
第二辑 感悟苏州
甪直印象
感受同里
苏大校园掠影
五人墓前
林昭在哪里?
第三辑 阅读扬州
初到扬州
古亭内外
登上“古船”
红荻呀,红荻
凝望朱自清
梅花岭畔
走进唐诗宋词
第四辑 一座离开了还想来的城市
府南河之春
蓉城的冬天
绮霞园晨景
成都的美丽和魅力
冬天的童话
第五辑 愧对先生
从谭嗣同到胡耀邦
一次历史的拜访
愧对先生
喧嚣与寂寞
太雷霹雳,秋白苍茫
第六辑 百年名校
白马湖寻梦
石室风云回眸
第七辑 异域行脚
欧游日记
走进帕夫雷什中学
浮光掠影新加坡
石室风云回眸 学者余秋雨在比较北方的长城和西南的都江堰时曾写道:“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指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文化苦旅·都江堰》) 此言极是。不过,秦汉时代留传至今的财富中,还有一笔遗产同样惠泽于今而足以与都江堰相媲美,那便是成都石室中学的前身——汉文翁石室。 一 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位于成都车水马龙的市中心——从校门步行到市区中心广场不过10来分钟,但无论是谁,只要透过干道边古色古香的花墙看到墙内博物馆式的古建筑群时,都会被那富有汉代建筑风格的教学楼所震撼。再走近石室中学,人们会看到那殿宇般古朴典雅而又气势恢宏的大门上方,有一块清代留传下来的黑色巨匾,上面有清代嘉庆二十三年四川总督蒋攸铦所书四个浑厚凝重的颜体大字:“文翁石室”。这四个字蕴藏着两千多年的厚重历史——这“历史”从黑色匾额上滴落下来,从朱红圆柱上散发开来,从绿色琉璃瓦上流淌下来……人们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扑面而来的文化韵味使闹市中的人们拥有了一份心灵的宁静与肃然。 校门旁边的红墙上镶嵌着一石碑,上面刻着:“汉文翁石室遗址”,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脚下这块土地,留下过文翁的足迹、王维的足迹、杜甫的足迹、李调元的足迹……缭绕于此的教育香火,已经燃了2144年了,至今氤氲不绝,挥之不去。 遥想当年,文翁(名党,字仲翁)就任蜀郡郡守时,不知他是否想到过自己会因参与了两项伟大工程而芳名百世。 西汉当然没有所谓“两手都要硬”的说法,但以今天的观点看,文翁的确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其物质文明建设的得意之作,当属改造都江堰工程。现在人们提到都江堰想到的往往只是李冰,其实,都江堰还凝聚着文翁的智慧。继李冰之后,文翁拓宽疏浚了江道,进一步完善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扩大了灌溉面积,使蜀地的经济和生产得以欣欣向荣。如果说都江堰是滋润天府之国千年不竭的血液,那么这汩汩的血流是从李冰和文翁的血管里流淌出来的。这应该不算夸张。 文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壮举,便是兴办学校。当时,由于都江堰的恩泽,成都平原已经算得上是富庶之地了;但比起中原,蜀地毕竟闭塞,文化教育相当落后——“僻陋有蛮夷风”(《汉书》)。“仁爱好教化”的文翁,决意开一代教化之风。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3—前141年),文翁开始了他的兴学之举:他节省官府开支,从郡县小吏中选拔十来位“开敏有材者”派遣到京师深造,从博士受业,或学律令,学成归来后重用;同时,又在首府成都城南(即今成都石室中学校址)筑石为室,兴建文学精舍,创办了蜀郡“学官”,招收郡内子弟入学,并从中选拔优等生员以充郡县吏。由此开中国地方官办学府之先河。 文翁兴学在当时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据《汉书》记载,当时无论是县邑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对文翁石室心怀敬意,以自己能够成为“学官弟子”为荣,因而争相前往石室求学,甚至“富人至出钱以求之”——也就是说,“大款们”愿意“自费”就读。不到数年,由于文翁办学有方,人文蔚然,蜀郡“由是大化”,一跃而为全国科学文化发达地区之一,“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如此勃然崛起的文化教育景象,让汉武帝欣慰不已,他于元朔五年颁下诏令:全国各郡都要按文翁创办石室精舍的模式设立官学!——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说文翁石室在汉代已经成为“国家级示范校”了!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班固在汉书中的这一句话,不但道出了文翁办学的影响,也道出了从那以后两千多年里,巴蜀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生生不息的原因。后世将“文翁化蜀”与“李冰治水”并列视为秦汉时代四川的两大造福后人、功彪史册的不朽业绩。宋代学者宋祁在《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中开篇写道:“蜀之庙食千五百年不绝者,秦李公冰、汉文公党两祠而已。蜀有儒自文翁始。”一句“蜀有儒自文翁始”,奠定了文翁作为“巴蜀教育之父”的不朽地位。我甚至想:如果没有文翁,四川后来会不会诞生苏东坡、杨升庵、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巨人? 二 作为一所地方官办学府,文翁石室“官办”性质不仅仅体现于其首任校长文翁同时为蜀郡太守——如此高级别的官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吧)亲自掌管学校,是空前绝后的;更重要的是,文翁石室所有的费用均由蜀郡财政开支——这本来当然也算不了什么,官府办学当然应官府出钱;问题在于,对比当今我们有些学校名为国有,地方政府却不能承担所需费用,而让学校“自筹经费”发展,因此,文翁石室就更令今人感慨不已。 历代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文翁石室香火不灭的重要原因。因为在两千多年中,石室的生命曾几次濒于窒息;但每次都是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才得以起死回生。 最突出的一次是在明末。当时农民起义的战火,烧到了成都。张献忠一把大火,千年石室竟成废墟——“俎豆之地,为豺狼之所穴,狐兔之所嗥。”清初,四川巡抚佟凤彩视察了石室遗址后,决心重修文翁石室。但他的主张立即招来两种反对意见:一种是说现在忙于军事斗争,无暇顾及学校;另一种是说现在经济紧张,无钱办学,等富庶起来再办教育。佟凤彩针锋相对,痛快淋漓地驳斥了这两种谬论。他强调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因为发展教育是保证富庶的先决条件。争论的结果是“诸博士唯唯而退”,佟凤彩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见占了上风,于是,佟凤彩在石室废墟上大兴土木。在历时两年的重建过程中,所有经费全由政府包干,老百姓不出一分钱。最后,古老的文翁石室以精致、宏大的“成都府学”的面貌重现于世。 地方政府的重视,当然不仅仅是财力的投入,而且也体现在对石室师资的高度重视上。自西汉石室创办之始,不但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担任校长成了文翁石室的惯例,而且延请名师执教也是延续至今的宝贵传统。作为蜀郡郡守的文翁,首先是一位“少好学,通春秋”的硕儒,他办学可不是象征性地当“名誉校长”,而是从校舍的修建,师资的培训,招生的办法,以至教学的安排,都躬亲过问,甚至还亲自上课。政府的重视,使石室执教者决无衣食之忧,更不会有“拖欠工资”之虑。于是,千百年来,文翁石室一直是名师硕彦的向往之地。卢照邻、岑参、王维、杜甫、陆游等大诗人都曾在石室留下诗篇。大文豪苏东坡还曾为文翁石室延揽人才,他曾请家安国教授到文翁石室讲学,并写下《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一诗,诗中充满了教书育人的无限喜悦之情。在清代,著名教育家姜锡嘏主讲锦江书院,在《寄怀李雨村同年》一诗中写道:“三年奚不到蓉城,高踞吟坛作主盟。一席锦江君就否?歌声听罢又书声。”表达了他诚邀名师李调元到锦江书院讲学的愿望。直到当代的成都石室中学,历届校长同时也是名震一方的教育专家。 唐代诗人裴铏曾写诗道:“文翁石室有仪邢,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人心未肯抛羶蚁,弟子依前学聚萤。更羡沱江无限水,争流只愿到沧溟。”(《题石室》)诗中首句中“仪邢”一语的意思是“法式、模范”,诗人认为石室不仅会千秋万代流传下去,而且为后世的办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从汉代文翁创办“石室精舍”起,学校名称随朝代的更替而迭经变更:东汉到唐代为“益州州学”,宋代为“成都府学”,元代为“石室书院”和“成都府学”,明代为“成都府学”,清代先后为“锦江书院”、“成都府师范学堂暂设蒙养师范学堂”,一直到近代晚清的1904年改设现代中学——成都府中学堂,直至今天的石室中学,绵延两千一百四十多年,石室弦歌不辍,文脉不断,甚至连校址都没有动迁过,石室之如此神奇,恐怕于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但我想,如果离开了历代地方政府的全力扶持,而让石室“自筹经费”发展,恐怕永远不会有这个奇迹。 三 今天就读于石室中学的学生,只要一打开语文书,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撞到作古的“石室校友”:学文言文《为学》,老师会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石室老校长写的一篇文章呢!”因为作者彭端淑曾任锦江书院院长;吟诵着现代新诗《天上的街市》,同学们体会到老校友郭沫若那浪漫的想象与恣肆的激情;著名诗人何其芳20世纪30年代曾执教石室,语文课本里一首《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成了他献给新一代石室学子的激情诗篇;学现代散文《我的老师》,老师会告诉学生,魏巍笔下的蔡老师给孩子们朗诵的那首优美诗篇《过印度洋》,正是周太玄从石室出发远涉重洋时在海轮上吟成…… ——可以想象,当孩子们读到这些课文时,心中会涌动着怎样的自豪感! 名师云集,高徒辈出,这是石室至今犹存的魅力所在。然而,从根本上说,这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的魅力源于石室“高”而“严”的独特教风:“从高立法,从严执行。” 这八个字,是民国初期担任石室校长的张铮提出的办学方针。那时学校招生,校门口的布告上明确写着:“本校为培养人才深造,要求严格。自认为不能接受严格教育者,勿庸来校报名。”当时学校每学期不过二十周,但石室平均却有二十三周。石室之“严”由此可见一斑。到了1934年,刘刚甫校长进一步以“整齐严肃”四字为校训,要求学生“严肃身心,接受校规”。提出:“各生仍应淬厉精神,严遵规定,毋稍逾越,俾养就刚健质朴之风,而造成中流砥柱之人材,庶不仅学科占全川之上乘,即校规亦当为全川之表率。”事实上,“从高”“从严”一直是石室的教学传统。历代石室人都以“德达材实”为育人目标。清代彭端淑任锦江书院院长时,专门写诗教诲学子们:“传语诸生相切磋,莫教容易弃前功。” 但是,“从高”“从严”要求,并不意味着僵硬死板,相反,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相当生动灵活而富于启发性的。彭端淑讲学特别注重形象,常常用比喻来说明道理。他的《赠僧》一诗,便是借蜀中一和尚远赴京城背回韦驮佛像的事,教育学生为学必须刻苦,立志务必躬行:“有僧远自蜀中至,赤足峰头向我鸣。欲刻韦驮镇佛寺,为求巧匠到京城。一瓶一钵随缘募,千山万水背负行。志士苦行能为此,人间何事尚难成。”清代锦江书院的另一位院长宋在诗用“春风凭汝坐”的诗句来描述石室的教学情景,当年学生如沐春风的精神面貌和师生心灵相通的和谐氛围,由此可见一斑。石室的教学灵活还体现在教材的选用上,上世纪30年代,石室的国文教材既有《史记》《汉书》,又有白话新诗;英文选读《天方夜谭》、《莎士比亚剧本》。1938年春天,时年26岁的青年诗人何其芳登上石室的国文讲台时,他给学生们讲课用的教材,是他自己选编的铅印活页文选:从朱自清、茅盾,到高尔基、马克·吐温……第一课便是鲁迅先生的《娜拉走后怎样》。 石室学子从来都不是闭门读书的书呆子,因为在提倡刻苦攻读的同时,注重生活与社会实践,也是石室的传统。文翁执掌石室时,就常常带着弟子出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才。民国时期,石室校园的学生社团林立,编杂志、编墙报、平剧社、乐器组、合唱队,如雨后春笋;当时石室的篮球队和排球队,雄踞成都各中学之首。直到今天,成都石室中学的学生文体活动仍然十分活跃——管弦乐团驰名巴蜀,女篮健儿们甚至驰骋到了美国的赛场上。 于是,古老石室便孕育了郭沫若瑰丽的诗歌、李劼人凝重的小说、王光祈迷人的音乐、周太玄科学的梦想…… 四 但“从高立法,从严执行”绝不意味着石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爱国利民”一直是石室的光荣传统。上世纪初,石室校长就明确石室的生长应“因时应事”,主张学校应该与社会共呼吸,与时代同发展。于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风起云涌的史册上,石室中学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壮烈篇章—— 1915年5月,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到成都,首先在石室校园激起强烈反响,全校师生无比愤怒。很快各班便派出两位代表,走出校园,向省城各界人士、各学校联系,并在少城公园成立“四川爱国会”,急电北京政府“拒绝”并“备战”,发出抵制日货的号召。1919年5月,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消息,使古老的石室学府也群情激昂。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沿街游行,挥舞“内惩国贼”的旗帜,播撒“还我青岛”的传单。石室学生“誓雪国耻”的口号声响彻在成都阴云密布的上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许多热血爱国青年纷纷赴法勤工俭学,在他们当中就有石室的学生:周太玄、李劼人、李鹤龄、李季伟…… 在成都市档案馆里,至今保存着一份发黄的传单。其一题为《请大家注意》,传单写道:“此次英国日本对于我们中国施出种种惨毒手段,视人命如草芥。……同胞们快群起抵御啊!不然,中国人死亡殆尽了!”落款是:“成都联合县立中学校全体学生叩”。其二题为《注意,祖国要亡了》,内容也是揭露英国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杀戮,但落款更加悲愤:“成都联合县立中学校学生泣血陈词”!这两份传单忠实记录了石室学子在“五卅运动”中的英勇与悲壮。“五卅运动”后,石室学子中先后有十余人投笔从戎,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加入到北伐的行列。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后来成为著名外交家的李一氓。 卢沟桥的枪声,再次打破了石室的宁静。有的学生报国心切,毅然投笔从戎。有一个学生眼看就要毕业了,仍然中断学业奔赴战场;直到抗战胜利,他才拖着伤残的身躯回到母校重开学业。1938年,中共在石室正式成立支部,各种抗日宣传蓬勃开展起来。一时间,石室校园壁报林立,刊物繁荣。学校专门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利用星期日到乡下进行抗日。何其芳先生不但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而且还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抗日宣传。他自己也亲自撰文鼓动抗战。在一篇文章中,他引用了一句名言:“一面是庄严的工作,一面是荒淫与无耻!”针对当时抗战大后方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发出了为争取抗战胜利而庄严、踏实工作的呼吁。何其芳正是从石室出发奔赴延安。在先后奔赴延安的石室人中,还有英文教师(著名翻译家)曹葆华、高普十一班学生曾彦修——即当代著名杂文作家严秀和后来在重庆渣滓洞英勇牺牲的韩子重。 40年代末,石室校园再次成为民主运动的堡垒。面对即将倾覆的蒋家王朝,石室师生英勇地投入到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洪流中。校园内,各种进步社团相继成立,各种左派报刊纷纷涌现。罢课、集会、游行、示威……迎着国民党的刺刀,石室师生以自己的热血呼唤着民主与自由。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1948年秋和1949年春由石室教师、地下党员刘骏达发动组织石室中学师生和全市学界参与“反饥饿反迫害”的罢课罢教运动。这两次运动,震动了国民党当局,反动军警加紧了对石室师生的迫害,不少师生被捕。1949年12月7日,刘骏达最后在成都郊外的十二桥含笑饮弹,他的鲜血流进了新中国朝霞满天的黎明…… 有人曾以北京大学为例,说在近代中国,大凡有着伟大学术传统的学府,同时就是救亡运动的先锋和民主运动的堡垒。我同意这个观点,并愿意再增加一个明证——成都石室中学。 和中国任何一所中学一样,每星期一的早晨,古老而年轻的石室校园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但和其他任何一所中学都不同的是,石室学子面对国旗高唱《国歌》之后,还要举起右臂庄严宣誓:“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技艺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 ——这是郭沫若1957年3月为母校的题词,也是新一代石室人的不懈追求。 ……
他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李镇西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在他追求自己教育理想的同时,也为全国广大班主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他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引领了全国一大批优秀的班主任的成长;他亲手打造了武侯实验学校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团队,这些优秀的班主任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用言行感染并影响着更多的年轻班主任。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的创始人) 据说,在一些语文老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课要听李镇西。” 我没有听过镇西的课,是一大憾事;但是从这些教学实录中,我仍然不难感受到镇西在课堂上那份挥洒自如的从容,那些灵光一闪的机智和幽默。听这样的课,确实是一种享受。 ——钱梦龙(著名语文教育家) 李镇西的课与李镇西的文字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似乎很难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与学生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他的课带着他鲜明的个性特色。 ——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华东师大特聘研究生导师、著名教育专家)
他是时空的探索者,更是人文思想的探寻者,作品畅销近百万册。 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赞誉
无
当宅男,人在家中坐,固然能知天下事,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是不错的。毕竟,纸上谈兵是一回事,身临其境是另一回事。教师也要开阔视野,不仅仅是多读书,也包括走走看看。
李镇西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凡事爱动动笔头。他懂得欣赏生活,游览过一些旅游景点之后,他都留下了笔墨以记之。皖南古村、武夷山、峨眉山、西塘等都留下了记忆。他曾经生活的苏州、成都在书中所占篇幅较大。人总在感悟生活,试着活出滋味。
世界上景点万万千,著名自然景点也成千上万。但还有一些人文景观很能吸引人。
在普通人眼里,不是风景的地方,在李镇西的眼里,确实大大的景点,是一定要去的地方。比如,陶行知先生的墓。以为追随陶先生的精神,所以要去拜谒。《愧对先生》写的尤其好。李镇西在陶先生墓前惭愧,我们感同身受,更是惭愧啊。
李镇西的教育专家的身份,可以走进一些著名的学校考察交流。这未必是风景名胜,但对从事教育的人来说,愿意通过李镇西的眼来看看,国外是如何办教育的,虽然也可能只是管中窥豹。我们自己的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就总想看看别人是怎么搞教育的,有没有可以借鉴之处。无论是李镇西出访的欧洲学校还是新加坡的学校,给人的印象都是深刻的。我想,我们的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应该不是缺少聪明人,可能是“聪明人”太多了,纠缠于利益去了。
一说到文化行走,倒想起余秋雨的那本《文化苦旅》了,将文化融入旅行之中,文化融入文字之中,然后便不断地述说历史,讲述人文。这本书虽然标榜文化行走,但和余秋雨散文是不同性质的,它没有过多局限在历史故事中,而更多的融情于景,用自己的经历唤起人们的记忆,给人更多的启发。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李镇西老师不仅读万卷书,更行万里路。在旅行、学习的途中领悟风景中蕴含的人文之美,在透过他的笔尖传达出来,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说实话,旅行的力量远比书本的知识要强得多,阅读书籍学习知识,有时候偏于静态,过于呆板,而旅行途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周遭夺人眼球的风景,是动态的,而且毫无呆滞之感。因此读万卷书,最终还是要归于行万里路。
书中无论国内国外,无论风土人情,还是友人情感,都是那样真挚。安徽的徽派建筑,山脉的自然风光,苏州校园的历史氛围,五人墓的沉重底蕴,扬州城的旧物旧景,成都的恋恋不舍……大好河山给了作者无限感慨,也给了读者无限启发。
教育和风景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风景中的人或物能勾起教育者的记忆,撩动教育者的心弦,这便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教育和风景的结合并没有给人生厌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清新之感,一种历史凝重之感。在风景中品读教育,品读历史,品读文化,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启迪,这便是本书的一大意义吧。也许,作者想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一种文字间的交流。
文化行走,在行走中感悟文化,体味教育。
关注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们必须担当的责任。林林总总的教育书籍看过不少,留下深刻感触的不在少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身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长处,每每读来都获益颇多,但是在众多的教育专家里,我想说,如果你没有读过李镇西,那就太遗憾了。
李镇西,既是教师,也是文学爱好者,他的每一本书的前面的总序都是这样写的:梦想是作家,后来当了教师,于是便把文学融进专业,有了一点成功的感觉和许多职业的幸福。因为既在搞教育,又爱好写作,于是成就了今天这个独一无二的李镇西。就如一直脚踏实地地大树,绝不靠喧哗与色彩取悦于人,而是把真实的清凉洒给大地。
曾读过他的一本《我的教育思考》,仅仅是那一本书,便让我看到了他的专业与执著,同时深为没有同时阅读其他三本关于班主任、教学笔记、书影漫谈而失落起来。于是这次一口气将其余四本书拿到手,真正地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为我们中国当代教育有这样有责任,有良心,有担当,有思考的教育家而感到自豪,是他让我看到了了中国教育的希望,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愿他的书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们家长们读到,这样我们中国的教育便不会沉沦,便可以感染与影响更多的人。
《我的教育行走》让我们读到了李镇西的文学一面,他曾说,其实最初的梦想是当作家。而在教育行走中,我们读到的是李镇西的文学功底,也为他心底里的文学梦留出了一个平台,他的文字细致却又不失男性的宽阔,同时还有对于历史与人生的种种思索。他的行走总是与教育分不开的,这与他的本职工作有关,不管走到哪里,想到的都是教育,都是自己身上的责任,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思想,都可以融入到自己的教育理念里,与历史对话,对哲人对话,与现代对话,在读这些作品时,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李镇西真实的模样,儒雅博学谦逊厚德,这才是学者的风范。
行走是欣赏,也是回顾,也是反思,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李镇西在行走中,从来都不忘记自己的教育,而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为他的文笔增添了如许的深厚。一个读书的教师,一个行走的学者,一个从不止步的思想者,在行走中永远都在思考着的人,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未来。
《我的教育行走》是李镇西文集八本我读的最后一本。我对这本书的态度前后可用另一本书的书名形容《冰与火之歌》,开头读的时候,可以说我是相当的不耐烦,以致于做出了“这本里面的很多内容完全可以被合并掉”这样有失偏颇的话来,直到书读了三分之二后,我对此前的草率悔恨不已,其实这本的价值完全不亚于五月份出版的那四本的任一。
前半截我嫌恶的原因是李镇西老师在参观张太雷、瞿秋白等老一辈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与活动过场所时写的几篇文章,照我看来,对这些令人敬仰的革命活动家前面冠以无产等字样非常的无聊,他们为整个民族谋福利而非某个阶级,当然你要认为生来蹑高位脑满肠肥是一种幸福的话我就无话可说了,再加上作为同行,李老师有些过于直白的“中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之类笔调的明显流露,让我看的头疼不已,当然李老师的臻入化境的引用手法非常好,比如《太雷霹雳,秋白苍茫》中引用的傅雷为《约翰 克里斯多夫》的译者献辞,令人击节叹赏,可惜因为我对主流宣传的极端痛恨,连前面描写史可法等历史人物的纪念文都不耐想起。不过之前的这些,在后面三分之一的欧洲之行系列笔记中彻底的被推翻了。
作为一名职高文化课教师,我一直深深的为本国这种不讲求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轨)而人文社科也没有搞好的(意图教授出一代眼高手低的“废人”)的教育教育现状感到不满,再加上我所面向的学生受到的不公正的社会对待,我一直在搜寻资料想要看到欧美发达地区究竟是怎样对待职业教育的,但囿于国人与教育界的愚蠢眼光,此方面的资料很难找到。而李老师在欧洲纪行中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描述,虽然不多,却非常有利的证明了我此前的猜想:杰出的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教育发达程度的有力体现,也是社会全方面发展的必须后盾。此外,李镇西老师对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景仰也显露无疑,这种只有在优秀的同行之中才能产生的共鸣因为阴阳永隔而愈发显得真挚,令人动容……
李镇西老师的这一套文集已经全部读完,回想这八本书的内容,不禁唏嘘,在很多体制内的老师躺在蛋糕上睡觉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被舒适安逸的环境所麻痹,继续前行,但这样的老师,究竟还有多少呢?这个国家里,大多数的有志者,天是不负他,那么国家和政府呢?
普通人大多有旅游的爱好,一来可以增广见闻,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二来可以放松身心,派遣平时的工作压力。对有的人来说,旅游不带任何目的,就是“玩”而已,走马观花,只是一种经历罢了。但对有的人则不然,总要留下以一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这种经历,有的人在景点处,题字、留言,有的人刻石、刻字,有的人则写下日记、游记。随着文化的变迁,像古人那样题诗的人已经不多了,到处煞风景刻画“到此一游”的也近乎绝迹,最后一种却是越来越多了。
从我个人所见到的古今游记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徐霞客类的山川名物为主;一类是随走随思,不断用自己的眼光探寻文化的脉络;还有一类是移步换景,记录下自己行程中的感受。这本《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应该是属于第三类了。
在这本书中,李镇西的足迹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从国内到国外,访名山,吊古迹,缅前人,访欧陆,可以说是行踪万里,但却无法离开自己的教育情怀。
在陶行知墓前,他凝神思考,在四川巴中,他追慕晏阳初,在白马湖,他凭吊夏丏尊……诸多的足迹是现代的教育的历史发展的轨迹。除此之外,在五人墓前的感慨,在名人故居中的思绪,也都可以反映出他的人生追求。且行且思的足迹延伸到了国外,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在苏霍姆林斯基照片前专注仰望,在新加坡他与尤金畅谈作家作品。
作为一名全国知名的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用他的笔为我们在展现三十年来自己的行旅之思,但在思行之间,留露出的职业特点,却很明显。这一点可以说是利弊兼有。
说到利的一方面,在游览名胜风景之际,能够想到前人的名篇佳句,可以说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胜景与佳句相配自然相得益彰。但这同时却造就了另一了问题,失去了自我的体会,面对风景,风景游记当然要以写出自己的感受为重(尤其是第三类游记),但这种把现实风景和前人名作相连的做法,却使得自己旁落为一个解说员了,这样一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然这里也有职业影响的因素在。另外,在个别篇章中的景文联系却写牵强,例如对《雨巷》的怀想,就把广州的雨,迁到了皖南,当然作为散文,有时应一下景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就不用深究了。
作为一名教育界的学者,李镇西自然有着一套独属于他的教育学习路线。寻访曾经的教育泰斗的故乡,踏访高等学府的所在地,感受浓浓的书香气息,记录自己一路行走而来的和教育有关的风景名胜。一切的一切尽在他的文字之中展露无遗。
也许书外的你我可能没有如此执着地探访过这些关于文化行走的经历,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阅读李镇西出版的这本《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来感受那份属于教育的生生不息的气味。这是一次直观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教育行走;这更是一次珍藏关于教育意境的旅程。
本书以游记散文的形式一一记录下了李镇西通过自己的旅行写下的围绕教育韵味的感受。在本书中,有寻访皖南古村落,有感悟苏州的,有苏大校园掠影,有阅读扬州记载,有历史的拜访,有异域的行迹-------看似赏花观月,却更是行进在一片自然风光之下的教育属地。于是乎,书外的读者也在情不自禁中漫步入此等透视着浓厚书香气息的大地之上。欣赏风景,更是解读那些有关于教育的人文风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养一方学者,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知识的殿堂永远是那么地崇高,令人赞叹不已。在行走的过程之上,我们无比震撼其中,却也是无比动容于其浩瀚的魅力所射。
尽管是有关于教育题材的作品,但是因为如此独特的表达手法和书写形式让我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阅读趣味。以往我曾今可能也驻足过作者所到过的景点,却并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真正地解读这些关于教育的旅行线。然而,非常有幸的是,此时此刻的我却跟随着这本《我的教育行走——李镇西30年文化行走散文集》接触到了一番别有洞天的教育独行线。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觉得本书有两大看点值得一读。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些汇集的散文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和领略来自于教育的风景线之美。虽然还没有相关的旅行社开辟如此的旅行线路,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这里收获独属于教育气息的美妙风情。其次,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用心来感知的这片美好风景。正是因为他走过来,看过来了,想过来了,一切从心而出的感悟尤为地震撼和耐人询问。再次,不可否认的是本书别有一番特殊的触觉在揭开着关于教育的某道全新风景。
一路走来一路赏!走的是有关于教育底蕴的风景路,赏的是包容着这些文化气息的美妙风情!
晏阳初,非常独特的名字,保证看过一次就不会忘,因此可以肯定,在读本书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名字。当然不能以自己个体的感受来断定一个人名气的大小,但起码可以说,晏阳初在国内的宣传不够多。这个人,被蒋纬国誉为“学贯中西”;这个人,过生日收到的贺电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布什;这个人两获“当代全球最重要的100名人”称号,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伟人。那么,他究竟为何方神圣?
晏阳初,最简单的头衔是教育家。上世纪上半叶,他奔走在中国最贫困的乡村,普及教育,进行乡村改造。新中国解放后,他远去他乡,在泰国、菲律宾、哥伦比亚等国家,继续为普及平民教育和改善平民生活而努力。终其一生,帮助贫困的百姓。
晏阳初的家乡——四川巴中建有“晏阳初博士史迹博物馆”,这是李镇西心目中的圣殿,在他的行走中,一定不会错过的一位大家。李镇西这本教育行走文集中,介绍的文化名人当然不止晏阳初一位,我之所以特别提到晏阳初,正是因为太陌生,从李镇西的介绍中,了解了这位教育家的水平事迹,也了解到不仅我自己,很多老师也不知道晏阳初。李镇西把此现象归结为解放后,“晏阳初”这三个字在大陆基本消失之故。但是,为什么同样离开大陆在他乡生活的不少人,却被国内媒体热捧,唯独漏了晏阳初?这个问题自问却自答不了了。
有关行走的文学作品相当多,李镇西的这一本的特色在于随处关注教育,这也是吸引我阅读的地方,风景的介绍匆匆翻过,重点落在涉及教育之处。读到与德国教育官员的互动一节,感觉耐人寻味。李镇西介绍了成都石室中学,一所拥有2140年官办历史的学府,自感有点自卑,不料听了德国人的发言后,发现人家更自卑,因为找不到一所能与石室中学相匹配的学校。在回答对方问中国学生每周上几节课,他犹豫后答40节。事后,随行的中国同行和学生都对他的答案表示不满,同行认为应答以教育部的标准30节课,学生却认为加上自修补课应为60节。两者差距甚大。而李镇西之所以以40节课为答案,也是斟酌了国标与现状后,取了个中间值。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对教育的观察与思考,行走扩大了这种思考的广度。
这篇评可真长啊
其实只是我很笨,罗哩罗嗦地刹不住嘴而已^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