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国范儿

新周刊 编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作者:

新周刊 编  

页数:

299  

字数:

3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什么叫“范儿”?这是当下北京的俗语,有点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味道。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论四大名旦,说是梅兰芳的样儿,尚小云的棒儿,程砚秋的唱儿,苟慧生的浪儿。其中这个“样儿”,就有点近似于“范儿”。其实,四大名旦,都是民国产物,即使在清末已经崭露头角的,也都是到了民国,才扬名立万。没有民国宽松的文化环境、活跃的媒体,也就没有四大名且。广义地说,就京剧而言,四大名旦也好,四大须生也罢,个个都有“民国范儿”。 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的生存环境却不怎么样。北洋时期各个军阀混战,上千个大小军头,联甲倒乙,联乙倒甲,你打我来我打你。虽说战争烈度不大,倒戈频繁,但混乱却是经常性的。到了国民党当家,依旧是打,军头之间打,国共之间更打,一直打到抗战爆发,外面人打进来了,这才勉强罢战,大家一起跟日本人打。那个时代,跟今天不一样,还是个丛林时代,弱而大的中国,时刻面临列强的欺凌和侵略。这样的共和国,国力不强,民生凋敝,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样的共和国,严格地讲,是军国。无论是北洋时期,还是国民党时期,军人都是发言权最大的人物。中央的大头目是军人,各省的首长,也是军人。但是当家的军人,却都知道这个国家,是共和国,民主制度。所以,即使心不甘,情不愿,对民主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大体上还是能尊重的。民国很贫穷,什么都没有,但却有自由。北洋政府不管教育,国民党政府想管,也不大管得了。至于媒体、文化、艺术,大体上任由从业者随便折腾。有了自由,尽管环境恶劣,别的也可以有。 袁世凯家的孩子想进北大,北大校长说,考试面前一律平等,考就是。这是民国范儿。严修在袁世凯被免职的时候,上奏抗议,但袁世凯做了总统,几次三番邀严修入阁,无论职位多高,严修就是不答应,在民间办教育。这是民国范儿。袁世凯称帝,一败涂地,他没有把责任推给鼓噪他称帝的人,只说都怪他自己不好。这是民国范儿。直皖战争,皖系惨败。段祺瑞待在北京不走,说是责任自负,要打要杀,悉听尊便。这也是民国范儿。段祺瑞当总理,报人林白水在报上骂他“私处坟起”,段祺瑞装看不见,两者都是民国范儿。五四运动,学生上大街抵制日货,军警奉命干涉,学生比军警还横,两下都是民国范儿。拉黄包车的车夫,即使碰上城市的陌客,不多收钱,也不绕远,然而碰上五四青年,不仅不坐车,还要车夫上车他拉着,两者都是民国范儿。章士钊做教育总长,鲁迅做教育部的佥事,两个人为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风潮吵了起来,章士钊一怒之下,免了鲁迅的职;鲁迅告到平政院,平政院审查之下,发现程序有误,总长没资格免佥事的职,责令章士钊收回成命,章士钊也就收回成命。两者也都是民国范儿。但是,刘文典做安徽大学校长,见了蒋介石不称主席,令蒋主席龙颜不悦,因而丢了校长的职位,这就只有刘文典有民国范儿,蒋介石没这个范儿。康有为和粱启超是关系密切的师生,张勋复辟,老师热心参与,学生坚决反对。从此老师大怒,发恶声断交,但在老师丧礼上,学生却情真意切地称颂老师的功业。同样,师生两个,只有梁启超一个人有民国范儿。 “民国范儿”就是一种教养,一种态度,~种文化,一种文人牛哄哄的劲儿。 中国人在清代,曾经经历了~个相当禁锢的岁月。从白山黑水下来的满人统治者,对理学表现了固执的喜好,官员和士大夫的性生活受到了严格限制,不许嫖娼;他们的思想也受到了严格限制,不许乱讲。蛮横的文字狱,使得文人著述,动辄获咎。士大夫的文学爱好,除了称颂拍马之外,已经没有了多少余地。学者们剩余的精力,都用在了儒家经典的考据上。满人的朝廷,甚至不许士大夫怀抱修齐治平的理想,他们能做的,只有替皇上办事。而在皇帝眼里,最好的臣子,就是会办事的办事员。这样的岁月,使得士人压抑得太久,清末,才迎来了一点政治上的解放,而进入民国,解放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仅政治,而且精神的枷锁也被打破。从这个意义上,“民国范儿”,是一种解放。 只是,“民国范儿”已经成为玄宗旧事。今天说“民国范儿”,不过是白头宫女,闲话开元天宝事而已。经历过民国的老人,一个接一个地逝去。在还活着的少数老人身上,“民国范儿”即使还有孑余,也只是偶尔才能闪现。讲一个过去不久的故事:曾国藩的孙子曾昭抡,一个哈佛学化学的博士,在民国的时候,被聘为民国中央大学化学系的主任和教授。一次中央大学的校长朱家骅召集系主任开会,曾昭抡刚从实验室出来,穿着破旧的工服,坐在下面。朱家骅不认识曾昭抡,开口便问,谁是化学系的?曾昭抡答,我是。朱接着说,曾昭抡来了没有?去把曾昭抡找来!曾昭抡转身就走,走到宿舍,打起行李去了火车站,从此离开了中央大学。这样牛气的教授,后来在大陆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却被整得一点脾气都没有,直至“文革”中在武汉大学被整死。“民国范儿”,连人带范儿一起去了西天。 今天,我们的知识人,已经用没边的谄媚(见到领导的时候)和没边的狂妄,代替了过去的恭谦和牛气。手里的活儿,除了粗制滥造,就是抄袭。“民国范儿”,官场没有,学界没有,市场也没有,连博物馆都没有。此时此景,说点“民国范儿”,算是纪念,也是挽歌。 2012年8月24日,于京北清林苑

内容概要

  抽三五、喝可乐、套黑衣、穿皮裤、聊八卦、抖历史、混派对、跑江湖、蹭
  演出、玩失踪,展示着一种范儿,用苹果、上微博、泡夜场、写歪诗、搞纯爱、爬珠峰、修老巢、办杂志、拍写真、逛巴黎,也是范儿……
  呈现陈丹青民国答问录,讲述口述的、前卫的、符号的、消费的、文艺的民国,呈现民国女子风采。
  呈现百年来影响了中国的先生们:蔡元培,胡适,张伯苓,晏阳初,梅贻琦,陶行知,梁漱溟,竺可桢,陈寅恪,马相伯,邓康延,傅国涌,谢泳,何兆武,熊丙奇。
  呈现百年小学课本之第一课。

作者简介

《新周刊》由广东出版集团、三九企业集团联合主办。每期128页全彩印刷,每月1日、15日出版,属于时事生活类杂志。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书籍目录

民国范儿——一种趣味 一种风尚 一种美学
范儿是一种精气神儿
陈丹青民国答问录
口述民国
前卫民国
符号民国
消费民国
文艺民国
民国女子
先生——一个称谓 一种修为 一种精神
一百年来影响了中国的先生们
蔡元培:“只要培养一大批学者,国家就有希望”
胡适: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梅贻琦: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仿佛不见得
张伯苓:最可悲是教书匠
晏阳初:到民间去
陶行知:当时行知号知行
梁漱溟:国性不存,我生何用?
竺可桢:人皆可以得善
陈寅恪:书读完了,但书是教不完的
马相伯: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邓康延:那些背影,让我们发现民族的正面
傅国涌:大学教授是先生,小学老师更是先生
谢泳:西南联合大学为什么成功?
何兆武:我的先生私人史
肖锋:叫一声“先生”是抬举你
从先生到老师
百年开学第一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但“民国范儿”并不单指权贵,而是各色人等坦然率真那股劲。民国前后出来举事的家伙,敢作敢为,有豪情,有胆气。成败不论,忠奸另说,譬如汪兆铭,诗词了得,美少年,居然弄炸弹,搞暗杀(蔡元培也干过同样的事),捉住判死,清朝官员念他才俊,给他免了——清朝的范儿也是性情毕露啊;再譬如胡兰成,浙江乡村穷孩子,学历背景全没有,出来指点江山,有学问有文采。现在嵊县胡村出来个穷小子,也就是打打工,写写手机短信吧……民初张国焘、陈公博他们去广州,年纪轻轻,满脑子革命见解:廖仲恺,就是廖承志他爹,千瘦老头,直接带着小伙子进国民政府面见孙中山,孙中山说你们讲讲吧,什么主张,他们就冲着国父大大咧咧说。民国的有志青年见了大人物,心里脸上,没遮拦。“五四”那天,以张国焘为首的学生队伍准备前往天安门,校长蔡元培出面劝说,给小张跑上来一把挡开,领着队伍就出校门了。 抗战之际,群情滔滔,也是蔡元培出面申说政府万难,结果学生竟然拥上去拖着打。蔡先生是怎样的资格与人格?经此一事,身心俱伤。 清末民初,中国民间冒死犯禁的猛人太多了,成了要命的基因遗传。1949年后,遗传错位了。林昭,1957年阳谋初起,没她的事,实在因为看不过所谓右派同学被围攻,忽然她就跳上桌面,大声喝断,和那些围攻者激辩,还当场念古诗。你想想,一个苏州的女子,二十几岁,浑身是民国的刚烈,她的上代就有民国的烈士,而她后来果真拿命抵了自己这股气。她在狱中也有柔弱愁惨之时,留有诗文,言辞凄然,情同秋瑾姑娘一一共和国时期多少不安分的少年,包括部分红卫兵,都以为是在继承先烈遗志,都有一脑门子被灌输的革命记忆,谁也不会想到那是民国记忆,他们仿效崇敬的中共烈士,是“民国范儿”啊。 那年《色,戒》播映,我遇见余光中夫妇,余夫人说,我们民国的女子是有烈性的。《色,戒》那位烈女子的上代,也是烈士,和林昭一样,一门之中,两代人喋血成仁。 现在的70后80后总算摆脱这致命的记忆了。掐断历史是要动刀的。张志新喉管给切了,但你知道林昭的待遇吗?她在单人囚禁时整天叫骂,狱卒专门制作一个头套,封住她的嘴脸,吃饭时解开,饭后再给严严实实套上,睡觉时也戴着。指挥家陆洪恩当庭叫骂,直接把他的嘴撕了,去刑场路中再给击落下颚,发不出声。切喉管是医学进步,并不止张志新。1979年我看过官方报道,总共40多人犯被切割,其中包括“文革”后执行死刑的人。古典文化转换的国家景观《新周千叮》:民国若是个时间定义,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就结束7。若是个空间定义,它气息未绝。您是如何定义民国的?陈丹青:民国那股气,不是民国才有。清灭了,但是清朝上溯整个古代的那种士子气,那股饱满的民风,其实都在,都顺到民国来了。民国是新朝,是古老国家的庞大转型,民气格外强旺,不然哪来那么多前仆后继的乱党和烈士。关于清末民初的叙述,解放后弄得只剩鲁迅一个文本:在他的小说里,那个时代暮气沉沉,老朽不堪,可是你想想清末革命党那份嚣张、那份咄咄逼人,康、梁,还有徐锡麟、谭嗣同,舍我其谁,敢作敢当,是个腐朽时代的征象么?鲁迅自己,说话之猛,诅咒之毒,又岂是孱弱的国民所能为。他曾形容神州大地是“无声的中国”,其实在他的时代,中国吵闹得很哩。1915年胡适回国后,上下古今发议论,才二十六七岁,成名后每周择一日,家门敞开,各色人等进去和他摆龙门阵。今之网友或许讥为作秀,可今人哪来那股阳气。现在二十六七岁的博士生留学生,也就整天缠绕论文格式,排列关键词。 民国作为国体,是短命的、粗糙的、未完成的,是被革命与战祸持续中断的褴褛过程,然而唯其短暂,这才可观。一个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大致框架,就是那不到30年间奠定的,岂可小看。单说民国的大学教育,今时休想望其项背,当年浙江的中小学教师是李叔同、丰子恺、叶圣陶,绍兴镇的中学校长会是周树人。近时读出版业巨子张元济往事,他好像是前清的举人吧,1949年新政权催其北上共议国是,老先生既疑且惧,几度上书推却,用的是汉赋的辞令……民国是丰富的,是古典文化大规模转换的国家景观,回首前瞻,与传统、与世界,两不隔绝。只可惜民国的整体风范,民国的集体人格,才告确立,才有模样,就中止了,改道了,无可挽回。

媒体关注与评论

“民国范儿”并不单指权贵,而是各色人等坦然率真那股劲。 民国前后出来举事的家伙,敢作敢为,有豪情,有胆气。 民国时代的商人、教授、文员、流氓、工农,女性,甚至儿童……各有范儿,大致是民初到上世纪30年代,民国风最鲜明,40年代到60年代进入模糊期,彤神扮相多有重合,“文革”到80年代,民国气完全消失,代之以共和国类型。 ——陈丹青(艺术家,文化学者) “民国范儿”就是一种教养,一种态度,一种文化,一种文人牛哄哄的劲儿。 今天,我们的知识人,已经用没边的谄媚和没边的狂妄,代替了过去的恭谦和牛气。手里的活儿,除了粗制滥造,就是抄袭。“民国范儿”,官场没有,学界没有,市场也没有,连博物馆都没有。此时此景,说点“民国范儿”,算是纪念,也是挽歌。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我们今天讲民国文人、讲“民国范儿”,有一些是现实,有一些是想象,有一些是基于现实的建构,这个建构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用它来说明我们未来指向的东西。我们现在谈民国,从历史的角度看要还原真实,但是我们讲“民国范儿”,是为了塑造典型,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以指向未来。 ——梁文道(香港学者,凤凰卫视评论员) “民国范儿”,或者可以说是民国的形象,那是从容的、个性的、坦荡的、阳光的、常常超越了恐惧的,即使面对死亡也没有那样猥琐。这份从容来自于王纲解纽、千年皇权被打破的一种释放感,也是晚清以来与世界接轨,呼吸到外部世界带来的开放感,同时也是仍然保持着古老文化传统的没有断裂的一种淡定。 ——傅国涌(著名文化学者)


编辑推荐

《民国范儿》编辑推荐:民国范儿,即回望民国,回望一段离我们最近的“大历史”——一种趣味、一种风尚和一种美学,一种精气神儿,虽已“绝圣弃智”,却又气息延绵。时代变迁,范儿永存。《新周刊》独家策划,图文并茂。

名人推荐

“民国范儿”并不单指权贵,而是各色人等坦然率真的那股劲。民国前后出来举事的家伙,敢作敢为,有豪情,有胆气。民国时代的商人、教授、文员、流氓、工农、女性、甚至儿童……各有范儿,大致是民初到上世纪30年代,民国风最鲜明,40年代到60年代进入模糊期,形神扮相多有重合,“文革”到80年代,民国气完全消失,代之以共和国类型。——陈丹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国范儿 PDF格式下载



非常好的一本书,新周刊做的很用心!怀念民国那个很有范儿的时代,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中国!


这本书看了有三遍 明天就要高考了 我今天还在看 民国的各色人物都有范儿 看了之后很吸引人 希望明天写作文能写写书里的这些民国大腕


再看,有塑封,内有插图,看看民国时的那些事儿


里面我最喜欢看的是前面陈丹青的被访,和后面民国大师们的介绍,只可惜的是,留大陆的大师们命运坎坷,晚景令人伤心。


很早买的不过最近才看,里面的内容很不错,对于了解民国有很大的帮助,它从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给读者描绘了一个民国~


让你了解民国的那些人、那些事,回顾民国的历史。


用不同人的不同视角解读民国那个离我们不近也不远的时代


让人对民国心生向往,真是大师辈出,文化璀璨的时代,是因为东西方全面碰撞的火花吗?


读来心生澎湃和向往,我实在是狂热迷上了那个时代,好想穿越回民国,看看那时候那些个性张扬才华横溢的人们。


民国一直是我神往的时代,这本书很好的还原了那个年代,喜欢


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原来以为是说的那个大神的事,拿到看了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是介绍了民国时候的一些人物。学习了。


还未看,不过评价很不错哦,很喜欢民国那段时光的故事


爱不释手的一本书,让我对民国产生了无限向往


喜欢民国,这本书很有趣


特别喜欢民国时候的文学,也特别喜欢民国时候的文人。虽然每个人都有他们的缺点,但是确实都是非常有个性,也非常的有良知和自己的坚持的一群人~!书的质量也很好~!


一本了解民国掌故的书籍,能学到一些大师的风范。


书凑合吧,内容可以~看了之后恨不得穿越会民国~


本来就是个很好的时代,只是中国文化的悲哀造就了成王败寇的又一次传说。


对这本书最满意,书面包了一层薄薄的塑料纸,包装很完整,装帧简单清爽。还没细细看,相信这本书不会令我失望的。


那个年代,我特别喜欢。只是有很多东西,也只能就此回忆罢了。


通读了一下非常好,还没仔细看。


挺好的,慢慢看,感觉不错


喜欢前半部分。


在书店看到的推荐 这次终于买了 一收到就迫不及待地翻看了 读完序言 感觉很不错


非常好的一套书好


还没有看,但是包装的不错,一股很怀旧的味道。


还没读呢 不知道内容 不过看着还可以


书很好,可以细细品味


质量没话说,就是里面排版感觉不太喜欢


乱世出人才,各领风骚


包装不错,一看就知道是正版,表哥推荐的书,肯定不错,翻了翻,内容也是我感兴趣的,全五分


书中的内容仿佛带你回到民国年间,那些人、事儿,读起来很有收获,改变了我以前对民国的一些片面的看法,值得推荐!!


民国的时候人物最有特色,写作文的时候是很好的事例


还行,只是有一些内容与我买的先生重复


让我们感觉不算遥远的时代,曾经发生的东西!


收到了,还不错~~~~~


儿子学校推荐的寒假阅读书籍,挺好的


饭后之余,读读,轻松。


书的做工不是很好,很粗糙....不过内容还挺不错的


可惜,内容与《先生》重复,我买时没有人提醒一下,但是好书。


很受益,值得看,动员大家买


内容平平,就是个大杂烩。排版装帧都丑,实在愧对民国范儿!


就这种几十篇报纸评论的集合也敢编书???不入流也!!


但是真的不是盗版嘛!!不相信啊!!


内容是之前《先生》书籍合并出版。有点多余的感觉。


编排和内容都很用心。基本史料非常丰富。


很喜欢,不过还没有开始看,到货速度也很快


民国的故事,民国的范儿。不愧是《新周刊》


人是要有气质的,看看民国那会儿,政治、文化、商业等各式人物是那样的有棱有角,值得当代人探讨,深思!


书太糙了,全是毛边,碎纸毛毛屑太多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