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中古典诗歌教程

罗晓晖 四川教育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四川教育  

作者:

罗晓晖  

页数:

222  

前言

  中国古典诗歌课程,是最能培养审美意识的语文课程之一,作为广义的“国学”的组成部分,其文化熏陶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在既有的语文课程中,古典诗歌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在新课程背景下,其地位将越显突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古典诗歌作为基本模块,应是立足于此。本课程同时也与高考密切相关,具有极大的实用性。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必修课还是在选修课中,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无论是从提升语文素质的层面还是从应对高考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强化古典诗歌的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材的全面改革,已迅速提上议事日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改革语文教材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本《高中古典诗歌教程》,就是我的一个改革尝试。我优化了自己在成都七中教授本课程的讲义,编写了这本书。既可供开设语文选修课之用,也可用作普通读者研习古典诗歌的基础读物。

内容概要

  中国古典诗歌课程,是最能培养审美意识的语文课程之一,作为广义的“国学”的组成部分,其文化熏陶功能,也是不可替代的。在既有的语文课程中,古典诗歌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在新课程背景下,其地位将越显突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古典诗歌作为基本模块,应是立足于此。

作者简介

  罗晓晖,成都七中高级教师,语文备课组长,成都市语文中心组成员,获成都市优秀教育科研人员称号。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近百篇,主编和参编教育书籍十余种,近著《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高中写作新教程》等。

书籍目录

★古典诗歌的阅读探究§1 细读法§2 逻辑分析方法§3 语料统计方法§4 审美艺术形式分析法★古典诗歌选读赏评§1 古典诗史概说§2 汉末以前诗歌§3 魏晋南北朝诗§4 唐宋诗词★经典考题解析和解题训练§1 古典诗歌经典考题选析§2 亩考真题演练与拓展训练后记

章节摘录

  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是乐府旧题,这是沿用前人的题目。在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出,杰出的诗人总是要向前人学习的,他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向上攀登。对于盛唐诗人来说,他们受前朝的影响,尤其是魏晋以降的六朝诗人的影响最大。在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诗篇里,就经常提起陶渊明、谢灵运、谢朓、庾信、鲍照等人的名字。王昌龄这首诗,也明显的借鉴了梁元帝萧绎的《碧玉诗》。《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与本诗的意思很相像,但意味厚薄有所区别。“后出转精”,王昌龄比萧绎,确实要精妙一些。  诗的首二句与《碧玉诗》相近,但《碧玉诗》中,莲花与脸色、荷叶与衣裳,其间用“乱”“杂”二字,只能表明两者之间的相似,而王昌龄的诗句中,荷叶与罗裙、芙蓉与人脸,完全打成一片,混同为一体。“乱入池中看不见”,一个“乱”字,既表明人与物融合难以分辨,也暗示在池中可能发生的人们看不见的风流韵事(这个“乱”也有“坐怀不乱”的“乱”的含义);“闻歌始觉有人来”,则由形态的描写转为声音的描写,使全诗声色并茂,当然这歌声中也暗示了“采莲曲”中经常发生的爱情的愉悦。而这种歌声为什么如此愉悦?答案隐藏在诗句的下面,激发出的只是也只能是适可而止的联想,所以完全符合“乐而不淫”的审美标准。全诗含蓄有韵致,而且意思层层转深,令人回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高中古典诗歌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