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林徽因文存:建筑

陈学勇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

陈学勇  

页数:

239  

字数:

25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林徽因(一九0四~一九五五),这位近百年来曾数度灿烂的建筑学家、文学家,直到她身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印出她的第一本文学作品《林徽因诗集》,其时知道她名字的读者仍寥寥无几,即使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专业人员对她往往也所知甚少,尚未纳入文学史家的视野。不久因“徐志摩热”的缘故,林徽因的名字频频出现于媒体。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播出,林徽因差不多已是家喻户晓的佳丽了。然而,历史人物林徽因与现今媒体宣传的那个沉酒情爱的闺秀相去实在太远!林徽因生前很不喜欢人称梁太太,如今她却凭借另外一个并非大夫的男性为后世所熟知,九泉之下该是如何的无奈。 已经举行了林徽因百年诞辰纪念会,作为后学,编一部力求囊括她全部著作及片断及字的《林徽因文存》,既意在纪念先贤,亦是为正误纠谬,让世人从《林徽因文存》里认识一个极富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的杰出女性。

作者简介

林徽因(一九0四年—一九五五),这位近百年来曾数度灿烂的建筑学家、文学家,直到她身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印出她的第一本文学作品《林徽因诗集》,其时知道她名字的读者仍寥寥无几,即使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专业人员对她往往也所知甚少,尚未纳入文学史家的视野。不久因“徐志摩热”的缘故,林徽因的名字频频出现于媒体。
陈学勇,笔名陈老萌、老萌。江苏阜宁人。1943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现通大学,系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尤为关注林徽因、凌叔华、陈衡哲等民国女性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先后著有《才女的世界》《浅酌书海》《老萌夜读》并编《凌叔华文存》《林徽因文存》《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另有杂感、书语、小说散见于报刊。

书籍目录

《林徽因文存》前言(陈学勇) 建筑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 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宋辽金部分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编辑后语 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 《图像中国建筑史》前言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城市计划大纲》序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 祖国的建筑传统与当前的建设问题 敦煌过饰初步研究(稿) 《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译者的体会 戴念兹《历史遗产》等的批注 王其明、茹竞华毕业论文评语 林徽因在一次文物保护会上的发言 《林徽因文存》后记(陈学勇)

章节摘录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不止在东方三大系建筑之中,较其它两系——印度及阿拉伯(回教建筑)——享泰特长,通行地面特广,而艺术又独臻于最高成熟点。即在世界东西各建筑派系中,相较起来,也是个极特殊的直贯系统。大凡一例建筑,经过悠长的历史,多参杂外来影响,而在结构,布置乃至外观上,常发生根本变化,或循地理推广迁移,因致渐改旧制,顿易材料外观,待达到全盛时期,则多已脱离原始胎形,另具格式。独有中国建筑经历极长久之时间,流布甚广大的地面,而在其最盛期中或在其后代繁衍期中,诸重要建筑物,均始终木脱其原始面目,保存其固有主要结构部分,及布置规模,虽则同时在艺术工程方面,又皆无可置议的进化至极高程度。更可异的是:产生这建筑的民族的历史却并不简单,且并不缺乏种种宗教上,思想上,政治组织上的叠出变化;更曾经多次与强盛的外族或在思想上和平的接触(如印度佛教之传人),或在实际利害关系上发生冲突战斗。  这结构简单,布置平整的中国建筑初形,会如此的泰然,享受几千年繁衍的直系子嗣,自成一个最特殊,最体面的建筑大族,实是一桩极值得研究的现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林徽因文存:建筑 PDF格式下载



从小就对女中豪杰有几分敬仰,林徽因算是其中之一,这本建筑篇的文存读完之后更曾添了我对她的了解。从她参与国徽的设计到研究建筑,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和夫婿一起坚持和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书上有很介绍石窟的,读起来有些不太明白。或许这牵扯到专业问题了。看来以后对这方面的文化了解了才能掌握她所写的。数的封面也很精美,有喜欢和了解她的朋友可以读读。


一直很感叹世间有如此女子,喜欢她,所以喜欢她的所有文字,不愿错过。虽说是建筑专业文章。可是行文简练,结构清晰,同时尽显文学之美。让我这外行也读得欣欣然。


文美人更美!
学习她的严谨和缜密;
欣赏她的才气和多情;
钦佩她的睿智和精灵;
赞美她的执着和坚贞;
百年才出一个的奇女子,我心中的最爱啊!!!


对林有莫名的崇拜,她这本书中收集的是她对建筑方面的感受,从她的视野来观注这些建筑,似乎更让人感动。


喜欢建筑的应该读一读,尤其论述北京城的保护与发展一章,如果按林徽音的建议,现在北京城将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啊。


帮人买的,翻了下,书的质量还可以。不过可能还是要有点建筑修养的看,否则会觉得有些枯燥。


书还是很不错的,马上就可以会员升级了,这是作为普通会员买的最后一本书了,哈哈。


尽管是新书,但是显然在库房里未得到妥善保存,显得有些脏旧。
书中文章本身,无论从写作内容还是写作手法,都值得一读。


大开本,印刷精良,手感很好


这本书的质量是毫无疑问的好。但是书寄到的时候,这本书的正面右下角磨损严重,而且黑糊糊一块!十分影响我对本书的期待!因为我同时买了三本,所以要退货必须三本同时退,不能只退这一本,因此我只能含恨忍受。再次谴责当当对书籍的不爱护!对客户的书不加检查就寄出!只给一颗星!


  目前,在西方设计理念为主导的中国,建筑设计专业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西方式的教育。但是,西方的设计逻辑思想和设计理念,是否就是真正适合中国的地域以及社会土壤呢?
  这时候,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前人的做法。林徽因文存记载了当初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设计、现代住宅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各种探讨。言辞优美,情感充沛,有时感人至深。
  中国的建筑学专业学生,有必要通过读中国建筑先辈们的文章来重温当时的时代背景及设计历程。同时对比着思考一下当今的建筑理念及形式应该何去何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