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学名著快读

方迎九 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

方迎九 编  

页数:

36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面对浩如烟海的外国文学名著,读者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本书从几千年的外国文学史中采撷菁华,起于《荷马史诗》,迄于二十世纪末叶,筛选出堪称“名著”的文学作品近百部。每部名著下一般分设六个小栏目:背景搜索、内容精要、知名篇章、妙语佳句、阅读指导。阅读建议。从多种角度对这些名著作了全面的汇集、评说解说,引领读者登堂人室,由点及面,一窥源远流长的外国文学概貌,并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领略每部名著的精华。  知识性体现在“背景搜索”与“内容精要”两部分中。“背景搜索”对该作品产生的社会时代特点、作者生平、创作契机、题材来源与人物原型等情况进行介绍,使读者获得基本的知识准备。“内容精要”对原著的内容作完整而精炼的概括,从而使读者对作品能有全面了解。  鉴赏性主要体现在“知名篇章”和“妙语佳句”两部分中。“知名篇章”选取作品中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或者若干短篇作品,都是最具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在赏读之中“尝一脔而知鼎味”,一获得真切生动的阅读体验。选段前加有简短按语,说明其情节背景并指明其精华所在。“妙语佳句”则如在万花丛中采撷的几朵奇葩,或诗意盎然,或哲理深邃,供读者把握欣赏,进而引作人生的座右铭。  指导性实际贯穿于各部分之中,但更集中体现于“阅读指导”和 “阅读建议”两部分。“阅读指导”旨在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指明其文学价值之所在,说明它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考虑到读者必然会对某些原著产生浓厚兴趣和直接阅读的渴望,或者在将来某个适当的时候有进一步研读的需要,我们在“阅读建议”中根据该部作品的特点和青年朋友的实际需求,在阅读方法和阅读要点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并非每部作品的介绍都包括这六个完整的栏目。如有的作品,妙语佳句较难选取,就宁缺勿滥。再如有的作品,不宜按六个栏目分项介绍,栏目就有所合并。

书籍目录

《诗经》春秋《楚辞》战国《左传》春秋《论语》春秋《庄子》战国《战国策》西汉《史记》西汉《搜神记》东晋《陶渊明集》东晋《世说新语》南北朝《乐府诗集》宋《文选》南北朝《颜氏家训》南北朝《王维集》唐《李太白全集》唐《杜工部集》唐《白氏长庆集》唐《昌黎先生集》唐《李义山诗集》唐《资治通鉴》宋《苏轼诗集》《苏轼文集》《东坡乐府》宋《漱玉词》宋《稼轩词》宋《剑南诗稿》宋《唐宋传奇集》唐、宋《窦娥冤》元《西厢记》元《三国演义》明《水浒传》明《西游记》明《牡丹亭》明《金瓶梅》明“三言二拍”明《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缳文集》明《聊斋志异》清《桃花扇》清《红楼梦》清《儒林外史》清《曾国藩家书》清《老残游记》清《尝试集》1920年《沉沦》1921年《女神》1921年《鲁讯全集》20世纪初—1936年《雨天的书》1923年《三寄小读者》1923年、1958年、1978年《志摩的诗》1925年《死水》1928年《剪拂集》1928年《家》1931年《望舒草》1933年《金粉世家》1932年《子夜》1933年《雷雨》1933年《边城》1934年《死水微澜》1935年《汉园集》1936年《上海屋檐下》1937年《呼兰河传》1941年《小二黑结婚》1943年《传奇》1944年《缘缘堂随笔》1925年-1948年《围城》1946年《林海雪原》1957年《缘缘堂随笔》1925年-1948年《雅舍小品》1939-1949年《林海雪原》1957年《茶馆》1957年《李自成》1957年《青春之歌》1958年《创业史》1959年“毛泽东诗词”1923年-1965年《沙家浜》1965年《白先勇短篇小说选》1954年-1966年《傅雷家书》1954年-1966年《金庸作品集》20世纪50-70年代《艾青诗选》1932年-1982年《活动变人形》1986年《海子诗全集》1984年-1989年《王朔文集》1984年-20世纪90年代初《汪曾祺文集》20世纪40年代-90年代《活着》1992年《长恨歌》1995年

章节摘录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若按作品的乐调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国风,就是各诸侯国的土乐,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共一百六十篇;雅是周王乐歌,分大雅(三十一篇)和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颂是朝廷祭祀鬼神和赞美功德的乐歌,分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各篇创作年代,大体上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五百年间,作者大多不可考。这些作品经过长期的积累,大约在春秋末年由孔子重新编订,作为其学生的教科书。先秦时代统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现存的《诗经》,据说是战国时的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被叫做《毛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余冠英选注的《诗经选》是较好的阅读版本。  内容精要  《诗经》里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祭祀: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农事:《诗经》的时代,农业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有不少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业诗。《七月》一首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宴飨:《诗经》中有些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飨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体现了周代初年靠血缘亲缘关系、礼乐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巩固统治的目的。  怨刺:大雅和小雅中有不少的诗篇反映了厉王、幽王时的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在辛辣的讽刺中含有强烈的不平。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当时政治腐朽、社会黑暗的产物。  战争和徭役: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了乐观精神。有的战争诗也写出了征夫厌战、思妇闺怨的情绪。  爱情和婚姻:这个题材的诗作在《诗经》中比重很大、内容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下面列举几个具体篇章的内容:  《关雎》:写一位青年男子,深深地爱上了一位正在河心滩上摘野菜的“窈窕淑女”,认为这位女子是他最佳的配偶。他朝思暮想要娶她,但却“求之不得”。他痛苦得夜不能寐,发誓:一旦她同意婚事,一定“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生死相爱,使她幸福。  《静女》:以一个小伙子的口吻,说“静女”约他到城角幽会,却躲着不露面,急得他抓耳挠腮。见到面后,“静女”送给他一棵红色的管茎草,非常好看。之所以觉得好看,因为是“静女”送的。  《蒹葭》:描写主人公为了追求对岸的情人,沿着河水逆流而上,不畏道路艰难曲折、漫长,仿佛看到情人就在水的中央。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学名著快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