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遇

哥们儿 四川文艺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四川文艺  

作者:

哥们儿  

页数:

31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这个匪里匪气的充满变数的时代,包括爱情在内的理想主义的一切都活得不耐烦起来。当外遇成为一种“必然”,我们要怎样收拾感情的残局?  安欣是个传统又多才情的女人,面对丈夫的感情背叛,面对一段突然苏醒的旧爱,面对周围世界的困扰与蛊惑,她看似平静的生活开始动摇… …凭什么那么多人都在犯错误,而只有她和她的家庭受到惩罚?  她只能安慰自己说:那是因为上天偏爱她的缘故,上天不想看到她走到不能回头的地方。

作者简介

  哥们儿:本名张春雷,一个喜欢码字的人,一个愿意倾听和分享的人。自2003年开始尝试长篇小说的写作,陆续以哥们儿、麦冬的笔名出版《背叛》《四面墙》《黑马甲》等作品。《外遇》是作者的首部情感类小说。

章节摘录

  1  除了大小便和洗脚水,生活里的任何丧失都可能是令人不安的。  千篇一律的登机预告响起来,从九河飞往广州的航班准备接客了。整个机场大厅窗明几净,就是空气里有股子不太自然的气息,而且不知为什么,接受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行的人们大都一脸肃穆,好像每个人都藏着违禁品,又好像大家是结伴去参加谁的葬礼似的,只有孩子们在不知深浅地笑着。  行李箱已经被传送带捎走,安检口外,安欣还半挽着高凡的胳膊,像跳累的青蛙攀着荷叶在打尖儿,只是她的眼睛没有青蛙那么饱满唐突,它们是月牙样的,温顺的,不嚣张的睫毛下,泄露出几分灵秀和宽厚,感觉上,这应该是个可以叫人放心去爱的女人吧。  俊朗的高凡回身笑着,在好多目光的关照下,用一只胳膊轻拥了她一下,仿佛爱怜,又像小学生列算式一般地在走形式:  “欣儿,我不过只去一年,中间还有假期啦。”  当着大伙儿的面,一声“欣儿”,甜丝丝的,橘子瓣儿似的汪出水来,听得她略微有些耳热。高凡总是这样子,像蘸了冰糖的绅士,要不那些姐妹怎么会羡慕她?可只有安欣知道,穿着这个糖葫芦的竹签并不卫生。  安欣抿了下只涂了防裂唇膏的双唇,没答茬儿,然后徐徐地出了口气,使自己充气娃娃一样放松了一下,同时心里默默地一空,挽着丈夫的手臂也软塌下去。  一年?一年意味着什么?独守空房,自己带孩子,自己扛米卸面,自己应付整个的生活——这都不打紧,本来他们“整个的生活”也没多少内容。生活一旦走上正轨发展为“过日子”,就变得课程表一样具体和物质化了,仿佛激战后的学生面对勉强及格的成绩单,难免不轻松并且惆怅着,又好像刚刚痊愈的痢疾患者,虚弱地有着食欲,却对什么美味都提不起神儿来——这样看来,应该说高凡的去与留对她的生活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影响。  她只是不愿孤独而已。  可能是从大学毕业开始的吧,不知怎么搞的,不论在多热闹的地方,充实着也好,浑噩着也罢,一旦静下来,被闲暇的时光一照,那种孤独感就影子一样抽冷子冒上来,让她每每若有所失。有时候她也承认自己这叫“穷酸”,但凡多读了几天书的人,偶尔都会犯一下这种毛病,不太好治。可更多时候,她以为那是她的宿命。即使爱情和家庭,也没能解救她,她总觉得生命里欠缺着一样东西,一样她默默期许着的完美的东西,是灰姑娘梦想的水晶鞋,还是小乞丐喜欢聆听的硬币碰撞破瓷碗的天籁?暂时没有万无一失的答案。那是她自己的秘密,甚至是连她自己也不易觉察的秘密。  只是,当年龄越来越大了,那些挺幼稚的梦想自己也不好意思来忽悠她了。曾经的梦还在,可是已经没有了去实现它们的冲动,这不是说你成熟了,你是老了——安欣承认这一点,她甚至喜欢这感觉背后的那股子挺浅薄的沧桑劲儿。  刚才,她所以近乎赖皮地挽着高凡的胳膊,只是觉得这姿态能使自己踏实下来,此外,并没有生离死别般可歌可泣的意义。孩子已经五岁了,所谓爱和爱的依恋,其实也老巴了许多,跟那种动不动就哭天抹泪的境界不挨着了,好比兑了太多水的麻酱,就算你用筷子怎么搅腾,也黏糊不起来了。现在这年代,瞬息万变,好东西都老得快。没有什么能永远灿烂,太阳都不能,何况爱情?在这点上,安欣倒不是钻牛角尖儿的女人,顺其自然的生活使她感觉坦然。只是,一下子要把朝夕相处的伴侣从日子里活生生拉走,她又不能马上适应,好比一个穿惯了高跟鞋的人突然换上松紧口布鞋会诧异一下,即使她很清楚那高跟鞋所凌驾起来的也不过是个空虚的高度。  并且,她清楚她表面的坚强都是假的,那是只有在她穿着安全外衣时才有的品质。高凡的远行,使她的安全感受到了挑战,她坚强的品质也显得模棱两可了。不过也没办法,高凡所在的公司每年都要选几个人作为轮派代表,去各地的办事处驻扎一年,而且据高凡说,没有培养前途的人还得不到这样的机会呢。在他们单位,外派就跟留洋或者支边一样,是个抛光或者镀金的过程,所以那些背井离乡的人要感觉荣幸才对,就像当年被敲锣打鼓送到广阔天地里的“知青”一样,一定要幸福得仰起向日葵一般的笑脸启程了,至于前面是什么,已经不是多么重要。  负责安检的工作人员在催促了,安欣还在踌躇着,旁边的密友程天爱笑道:  “安欣,演得差不离啦,别再装小姑娘啦,什么海誓山盟生离死别的,虚伪不?要是我,正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飞了一只鸟,笼子就是你自己的了,钥匙又在咱兜里揣着,想进就进,想出就出,颠倒晨昏没谁管,胡作非为鬼不知,还要多美?”  安欣一边看着高凡蹲下去狠狠地亲了一下女儿圆嘟嘟的脸蛋儿,然后起身大步向登机通道走去的背影,一边冲程天爱道:“得了吧,你才是个没心没肺的。”  “我知道,你们是两块秤砣,都把对方给吃到心里啦!”  “死疯子,捉弄我?”安欣伸手去打程天爱,程天爱鬼精,似乎早料到会有这一手儿,已经先一步向大厅外跑去,飘一头流瀑样的长发,一路放肆地大笑着,惹得几个陌生人也不由得侧目。  “这个疯子。”安欣苦笑着摇摇头,她心里明镜儿似的清楚,自己和丈夫的感情实在并没有程天爱说的那样“铁”,但也远不像有些夫妻一样同床异梦——仿佛疥疮之于皮肤,看上去亲密无间,当事者却痒在心头,在公众的目光里又不得不摆出坦然舒爽的面孔。  不论怎样,安欣觉得自己的家好歹也算幸福了吧,至少比那个结婚三十年才突然“痒”起来并且痒得活色生香的古津教授要美满得多。  古津教授讲美学,人也老来倜傥,风华不减,只可惜他的婚姻好像有些缺乏美感。古教授的夫人是校办印刷厂的出纳,很朴素的一个女人,从形象到性格都是粗线条的,大咧咧,像油画家勾勒在画布上的底稿,东一笔西一笔,只好歹给出个轮廓,把外行看得一愣一愣的。不过古夫人给人的直觉不赖,至少表面上显得淳朴,没那么多细枝末节的零碎儿。说起来,古夫人还是古教授的知遇恩人,安欣记得当年古教授给他们讲美学时,就不止一次地拿他跟夫人的爱情故事做例子。话说当年古教授被“下放”的时候,很苦,郁郁不得志的样子连狗都不待见,独独这个古夫人——当时是生产队长的女儿——把他当颗文曲星敬着、护着,古教授说他在广泛的歧视里,突然就在一个普通女子的关爱里感受到了“人的价值被重新确立”后的充实,同时,他洞见了那个表面粗糙的女人的内在美——不论什么时候,那种美,都是我生命里不败的花朵——这是古教授的原话,当初让安欣那一茬儿莘莘学子又感动又羡慕。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事情在起变化”。不再年轻的古教授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人生了,他好像突然发现与身边那个曾相约“执子之手、死生契阔”的人已经断裂了沟通的心路,通俗的说法是“没了共同语言”,就像歌里唱的:“就在一转眼,发现你的脸,已经陌生不会再像从前。”事情是一点点败露的,蛛丝马迹加上风言风语似乎是一种揭发隐私的传统模式,秘密就像手工毛衣,扯出一个头儿来,只要有闲工夫一下一下地抻起来看,就什么也保不住了。反正最后,大家都知道温文尔雅的古教授有了婚外情,对方是师大附中的音乐老师,离异无孩儿,联谊跳舞时认识的。古教授的毛衣一给拆成线团儿,慢慢地,他跟自己的一个研究生关系暧昧的传言也像屎壳郎翻过的干粪似的鼓噪起来了,有人说:古教授的流年真是冲了桃花了。


编辑推荐

  一本新浪读书频道连续6周排名第一的小说。 男人的越轨有一半是女人的错,是女人把背叛的资本塞进他们花心的钱包。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女人太娇惯男人,反而弄巧成拙地替别的女人把他们培养得魅力四射,这就是女人追求完美的得不偿失。从文笔到思想都最出惊人的才华,《四面墙》作者哥们儿创作的另类《围城》,展现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放逐之旅,墙内在继续,墙外已开始……  这不是一部寻常的婚外恋小说。小说里大量极端准确的女性心理描写,让我不敢相信这是出自男作家之手。  永远有多远  我不由地惊叹于哥们儿的才华,不论是对白还是心理描写,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真是令人称绝。而我更诧异的是他对女性心理的谙熟,他把女人对爱情的无边幻想、对情感的援摆不定等心理活动描摹得淋漓尽致。  卷帘人  如果婚姻是一座围城,现在的社会显然已不是钱仲书笔下的“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那样简单,现代人上演的更多的是“墙内在继续,墙外已开始”,小说中的男男女女大都生活在婚姻和外遇的夹缝之中、边比之上,剌激,矛盾,挣扎……  爱就一个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