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案奇局

刘洪仁//王军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洪仁//王军  

页数:

278  

字数:

210000  

前言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文艺如“说话”、杂戏等大大兴盛起来,其中尤以“说话”最受市民欢迎。由于竞争激烈,因而刺激了说话技艺的提高。艺人们竞献一技之长,各说其熟悉的题材和故事。到了南宋,便出现了“说话四大家数”的说法。所谓“家数”,也就是门类。“四家”的划分,历来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小说”有讲有唱,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爱情、公案、英雄和神怪等故事;“讲史”只说不唱,讲长篇历史故事;“说经”演说宗教佛经故事;“合生”由两人表演,一问一答,伴以歌舞,近似于后代的相声。四家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和“讲史”。由于“说话”大受欢迎,精明的书商们看到了商机,将“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即话本,稍加润色整理,刻印出版,这就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话小说——话本小说。“小说家”的话本直接发展成为后来的短篇白话小说;“讲史家”的话本(在元代又称“平话”),至元末明初发展演变成为长篇章回小说。  宋代话本作为一种市民文学,它主要描写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市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话本小说摒弃了典雅的文言,采用白话口语,通俗、朴实、形象、生动。这些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都为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鲁迅先生说,话本小说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到了明代,“说话”艺术仍很发达,话本不仅由说话艺人继续讲说,而且成为案头阅读的作品,出现了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的拟话本。较之宋元话本,拟话本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描写更加细腻,情节也更加曲折丰富,艺术上更趋成熟。同时,明中叶以后,文人开始对长期以单篇形式流传的宋元话本加以收集、整理、刊印,出现了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专集和选集。伟大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就是三部话本和拟话本的合集。明末凌漾初编撰的《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则是凌氏个人创作的两部拟话本小说专集。“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此外,明末还有《石点头》《西湖二集》《醉醒石》《型世言》《鼓掌绝尘》《欢喜冤家》(又名《贪欢报》),清代又有《照世杯》《西湖佳话》《豆棚闲话》《五色石》《娱目醒心编》等等。这些小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应该采其精华而弃其糟粕。“三言”、“二拍”虽然也堪称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精粹,但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而言,篇目还是过多,一般读者难以也没有必要将其全部读完。  目前,坊间出现的古代小说选本已数不胜数,但大多不分题材,将各类作品混编在一起,分类编成套书的似不多见。为此,我们拟将历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传世经典之作遴选出来,按爱情婚恋、公案侠义、政治风云、神灵怪异、世情百态、史话新编等分类编排,以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因中国古代小说大多以“奇”取胜,人奇,事奇,因而又叫“传奇”。为体现中国古代小说的这一特点,本书各卷拟分别命名为“情爱奇缘”、“公案奇局”、“官场奇闻”、“神灵奇踪”、“市井奇话”、“名贤奇遇”。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更多的故事,我们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压缩,删除了正文前面的“入话”和一些与情节关系不大的诗词韵文。各篇作品的排列,能确定创作时间的按时间先后为序,不能确定创作时间的则按成书年代先后为序。对入选各篇作品,我们均据权威版本进行了认真的校勘,对底本中明显的误字径予改正,同时以括号括注原本误字。但为忠于古代作品原著风貌,也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感知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运用及其独特魅力,我们遵循古籍整理通例,对古人较常用的俗体字、异体字、通用字等,一般未作改动。同时因各篇作品选自不同作家的小说集,因而偶有同一字而异形的情况。这虽然使得全书用字似不规范、统一,明显地有悖于《现代汉语词典》的用法,但为保持原著风貌,也只好如此了。读者鉴之。  在时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图书市场,希望本套图书能以其新颖的视角、精彩的故事赢得您的喜爱与青睐。当然,套书选篇或有未精,归类或有未当,删节或有未妥,凡此种种,诚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是所愿也,亦所感也。  刘洪仁  2010年1月  干川教院不亦说斋

内容概要

选编者主要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古代诉讼官司题材的短篇小说17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在中国小说史很有影响的篇目,如《错斩崔宁》《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有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四川教育学院教授,明清文学研究博导

书籍目录

错斩崔宁简帖和尚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沈小官一鸟害七命苏知县罗衫再合况太守断死孩儿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姚滴珠避羞惹羞 郑月娥将错就错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张员外义抚螟蛉子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去和尚偷开月下门 来御史自鞫井中案

章节摘录

  却说(南宋)高宗时,建都临安,繁华富贵,不减那汴京故国。去那城中箭桥左侧,有个官人,姓刘名贵,字君荐,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荐手中,却是时乖运蹇。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买卖行中,一发不是本等伎俩,又把本钱消折去了。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问房子,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是陈卖糕的女儿,家中都呼为二姐。这也是先前不十分穷薄的时做下的勾当。至亲三口,并无闲杂人在家。那刘君荐极是为人和气,乡里见爱,都称他刘官人。“你是一时运眼不好,如此落莫,再过几时,定须有个亨通的日子。”说便是这般说,那得有些些好处?只是在家纳闷,无可奈何。  却说一日闲坐家中,只见丈人家里的老王——年近七旬——走来对刘官人说道:“家间老员外生日,特令老汉接取官人、娘子去走一遭。”刘官人便道:“便是我日逐愁闷过日子,连那泰山的寿诞也都忘了。”便同浑家王氏,收拾随身衣服,打叠个包儿,交与老王背了,分付二姐:“看守家中,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须索来家。”说了就去。离城二十馀里,到了丈人王员外家,叙了寒温。当日坐间客众,丈人、女婿不好十分叙述许多穷相。到得客散,留在客房里宿歇。  直至天明,丈人却来与女婿攀话,说道:“姐夫,你须不是这般算计。‘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咽喉深似海,日月快如梭。’你须计较一个常便。我女儿嫁了你,一生也指望丰衣足食,不成只是这等就罢了。”刘官人叹了一口气,道:“是。泰山在上,道不得个‘上山擒老虎易,开口告人难’。如今的时势,再有谁似泰山这般怜念我的?只索守困。若去求人,便是劳而无功。”丈人便道:“这也难怪你说。老汉却是看你们不过,今日赍助你些少本钱,胡乱去开个柴米店,撰得些利息来过日子,却不好么?”刘官人道:“感蒙泰山恩顾,可知是好。”  当下吃了午饭,丈人取出十五贯钱来,付与刘官人道:“姐夫,且将这些钱去,收拾起店面,开张有日,我便再应付你十贯。你妻子且留在此过几日,待有了开店日子,老汉亲送女儿到你家,就来与你作贺。意下如何?”刘官人谢了又谢,驮了钱一径出门。  到得城中,天色却早晚了,却撞着一个相识,顺路在他家门首经过。那人也要做经纪的人,就与他商量一会,可知是好。便去敲那人门时,里面有人应喏,出来相揖,便问:“老兄下顾,有何见教?”刘官人一一说知就里。那人便道:“小弟闲在家中,老兄用得着时,便来相帮。”刘官人道:“如此甚好。”当下说了些生意的勾当,那人便留刘官人在家,现成杯盘,吃了三杯两盏。刘官人酒量不济,便觉有些朦胧起来,抽身作别,便道:“今日相扰,明早就烦老兄过寒家,计议生理。”那人又送刘官人至路口,作别回家。不在话下。若是说话的同年生,并肩长,拦腰抱住,把臂拖回,也不见得受这般灾晦。却教刘官人死得不如《五代史》李存孝,《汉书》中彭越。  却说刘官人驮了钱,一步一步捱到家中敲门,已是点灯时分。小娘子二姐独自在家,没一些事做,守得天黑,闭了门,在灯下打瞌睡。刘官人打门,他那里便听见。敲了半晌,方才知觉,答应一声“来了”,起身开了门。刘官人进去,到了房中,二姐替刘官人接了钱,放在桌上,便问:“官人何处那移这项钱来,却是甚用?”那刘官人一来有了几分酒,二来怪他开得门迟了,且戏言吓他一吓,便道:“说出来,又恐你见怪;不说时,又须通你得知。只是我一时无奈,没计可施,只得把你典与一个客人。又因舍不得你,只典得十五贯钱。若是我有些好处,加利赎你回来;若是照前这般不顺溜,只索罢了。”  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疑狐不决,只得再问道:“虽然如此,也须通知我爹娘一声。”刘官人道:“若是通知你爹娘,此事断然不成。你明日且到了人家,我慢慢央人与你爹娘说通,他也须怪我不得。”小娘子又问:“官人今日在何处吃酒来?”刘官人道:“便是把你典与人,写了文书,吃他的酒,才来的。”小娘子又问:“大姐姐如何不来?”刘官人道:“他凶不忍见你分离,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这也是我没计奈何,一言为定。”说罢,暗地忍不住笑,不脱衣裳,睡在床上,不觉睡去了。那小娘子好生摆脱不下:“不知他卖我与甚色样人家?我须先去爹娘家里说知。就是他明日有人来要我,寻到我家,也须有个下落。”沉吟了一会,却把这十五贯钱,一垛儿堆在刘官人脚后边。趁他酒醉,轻轻的收拾了随身衣服,款款的开了’门出去,拽上了门。却去左边一个相熟的邻舍,叫做朱三老儿家里,与朱三妈宿了一夜,说道:“丈夫今日无端卖我,我须先去与爹娘说知。烦你明日对他说一声,既有了主顾,可同我丈夫到爹娘家中来讨个分晓,也须有个下落。”那邻舍道:“小娘子说得有理,你只顾自去,我便与刘官人说知就里。”过了一宵,小娘子作别去了,不题。  放下一头。却说这里刘官人一觉,直至三更方醒,见桌上灯犹未灭,小娘子不在身边,只道他还在厨下收拾家火,便唤二姐讨茶吃。叫了一回,没人答应,却待挣扎起来,酒尚未醒,不觉又睡了去。不想却有一个做不是的,日间赌输了钱,没处出豁,夜间出来掏摸些东西,却好到刘官人门首。因是小娘子出去了,门儿拽上不关,那贼略推一推,豁地开了。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到得床前,灯火尚明。周围看时,并无一物可取。摸到床上,见一人朝着里床睡去,脚后却有一堆青钱,便去取了几贯。不想惊觉了刘官人,起来喝道:“你须不近道理!我从丈人家借办得几贯钱来养身活命,不争你偷了我的去,却是怎的计结?”那人也不回话,照面一拳,刘官人侧身躲过,便起身与这人相持。那人见刘官人手脚活动,便拔步出房。刘官人不舍,抢出门来,一径赶到厨房里,恰待声张邻舍,起来捉贼。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也是人急计生,被他绰起,一斧正中刘官人面门,扑地倒了,又复一斧,斫倒一边。眼见得刘官人不活了,呜呼哀哉,伏惟尚飨!那人便道:“一不做,二不休!却是你来赶我,不是我来寻你。”索性翻身入房,取了十五贯钱,扯条单被,包裹得停当,拽扎得爽俐,出门,拽上了门就走,不题。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案奇局 PDF格式下载



书的质量很好,有许多小故事。


里面的文字差不多都是文言文,有点难懂,不过没事而且心情好的时候可以消磨一下时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