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族历史卷-贵州民族研究所建所50周年论文选编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编 贵州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01  

出版社:

贵州民族出版社  

作者: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编  

页数:

508  

内容概要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建所50周年论文选编:民族历史卷》主要内容包括:谈史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之我见,三苗考,略谈荆楚与祝融,魏晋南北朝时期苗族社会论述,再论南北朝时期的苗族社会等。

书籍目录

谈史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之我见三苗考略谈荆楚与祝融魏晋南北朝时期苗族社会论述再论南北朝时期的苗族社会论“九股苗”(一)论“九股苗”(二)从《山海经》窥索苗族族源试探侗族形成试议侗族为土著骆越说关于东爨乌蛮诸部的族源问题土家族族源论析骆、僚研究仡佬族古代史问题(上)仡佬族古代史问题(下)苗族历史概述试论布依族奴隶社会浅谈五溪蛮向氏与侗族的关系议佶伶分化为侗族说成汉政权及其族属“侗亦僚类”质疑从历史上看百越的涵义及其演变论述苗族古代史四个问题略论我国彝族古代社会及其发展焚人考贵州古代濮、僚、越族属关系初探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中的经验教训及其现实意义论苗族地区历史上的羁縻州制略论明代贵州建省与改土归流试论清朝前期贵州的土司制度清代雍正时期对贵州苗疆的开辟试论清代雍正时期贵州的改土归流土司制与贵州土司黎平锦屏从江长官司考略元代贵州地方行政机构考夜郎国疆域考古夜郎疆域考夜郎国与南越、巴蜀和滇国关系试析庄硚王滇与庄硚王夜郎新证秦汉焚道与开发夜郎彝族在贵州高原的古代历史变迁试论彝族古代氏族部落的形成彝族古代氏族部落与古代方国明代汉民族对贵州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明清时期贵州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化与发展浅析《徐霞客游记》记载明代贵州的汉族移民问题清初以来仡佬族居住区域的改变与民族融合论彝族古代的女土官奢香爱国思想的形成与实施清初回族迁入威宁考我国西南地区回族最早来源探讨贵州安顺古代彝族与安札古遗址《妥阿哲纪功碑》史实探证杨再思的史实及其族别初探苗族古代社会的氏族制和“议榔”制重视近代史中少数民族活动的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史上具有特殊情况的时期,过去史书由于立场、观点的局限,把它说成“五胡乱华”或“中原大乱”,也有的说是“黄河流域一次大破坏时期”。但是从民族关系来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关系大发展、大融合的时期。为了说明这一时期的特点,首先将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的迁徙及其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和南朝的情况作一概括的说明和分析,然后论证其中历史发展的几条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早在公元前30世纪前后,我国北方地区就已有较发达的文明社会。据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在辽宁西部发现约五千年前的文化遗址,其中有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以及大量珍贵文物出土,说明我国北方各族人民不仅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而且政治上已具有超越部落联盟的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  公元两千多年前,今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大沙漠以南地区,汉代称为漠北,已有荤粥的部落。传说黄帝曾北逐荤粥,可见北方人民与中原地区的交往由来已久。  汉时,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占有大漠南北广大地区,并曾建立奴隶制政权,它与汉初中原政权既有交往,也有战争。匈奴族政权中心在头曼城,即今五原县一带,经济主要是游牧。由于势力强大,从河套、阴山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曾达到河套以南的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秦始皇统一时期曾收复河南地及高阙(今临河西北)、阴山(即临河西北狼山)、北假(今河套以北大青山以南地区),并在这一地区迁移大量汉人进行屯垦。这是中原汉族北迁之始,从而促使匈奴族由游牧经济逐步转入农耕经济,考古资料发现匈奴墓葬中有铁制的兵器和生产工具镰、铧等可证。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民族历史卷-贵州民族研究所建所50周年论文选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