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宫廷政变

童超 编 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

童超 编  

页数:

238  

字数:

27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不论古代中国的王朝如何更迭,也不论是天下一统或者分裂割据,在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中,皇帝都是“总揽威权,柄不借下”的最高统治者,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而且过着“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奢靡生活。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天高皇帝远”,他像夏夜长空中的一颗巨星,可望而不可即。但在茫茫人海中总会有人怀揣可取而代之的美梦,觊觎着金光闪闪的宝座。  人的权欲是一个无底洞,于是,权欲的争夺战——宫廷政变也就层出不穷。仓皇出逃而又戴冠而归的周惠王,杀兄夺位、父死秘而不发的胡亥,幽杀汉帝的吕后,毒害亲子嫁祸于人的女皇武则天,杀父救母的拓跋绍,杀弟借机登帝位的拓跋嗣……上演了一幕幕充满惊心动魄与刀光剑影的宫廷悲喜剧。而引发这一幕幕悲喜剧的人,无疑都是权欲的狂热追求者。  天子至尊,君临四海,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真正地坐到这个宝座上,才明白开始了一段充满血泪的不归路。那个宝座下掩藏着太多别人看不见的野心,为此许许多多的人不惜杀妻弃子,杀父背兄,处心积虑,谋定策划,也有许多人小心翼翼,装疯致病,明哲保身,他们或者成者王侯败者寇,或者被清扫出历史,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几乎每一段历史都伴随着瞬息万变的如迷雾般的宫廷变化,有流血的,有不流血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里没有美好的理想,只有贪婪的野心。而那些想要打破所谓规矩、荣登大宝的人,往往拥有孤注一掷的冒险心理和淹没了理智的欲望,明明知道这个变化中要用生命作代价,但总是有人愿意成为那扑火的飞蛾,甘愿投身于哄斗的漩涡。而身处于这个漩涡里的人就像一匹匹失控的野马,兄弟斗狠,手足相残,父子结怨,上演着一部部惊心功魄的血泪史。至今,沙丘政变、巫蛊之祸、玄武门之变、陈桥兵变、夺门之变、祺祥政变依然在陈旧的历史魔镜中,散发着幽蓝深邃的光芒。  随着时光的远去,那段带着血腥气味的历史早已蒙上了灰尘,但当人们擦亮那面镜子后,窥见那早已逝去的历史,依然令人触目惊心……

内容概要

宫廷,是帝王权力的重心,那九五至尊的位子,不仅是显赫与尊严的代表,还是阴谋与血腥的产物。在宫廷这个小小的圈子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有之;骨肉分离、手足相残者有之;结党营私、见风使舵者有之;钩心斗角,落井下石者有之;顺之者昌,显赫一时,逆之者亡,喋血九族……宫廷政变成了政治阴谋的代名词。历史的尘埃将一切遮掩,但那斑斑血痕依然如故。

作者简介

童超,1938年生于江苏徐州,祖籍浙江绍兴。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4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史研究》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系主任,以及中国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

书籍目录

仓皇出逃的周惠王胡亥借刀杀扶苏万世皇帝成一梦吕后幽杀汉少帝周勃起兵诛吕汉文帝:纵容酿恶果七国之乱:祸起同姓王汉武帝:巫蛊害太子篡汉夺位“新”王莽为乱宫廷的外戚妇人的权欲之心汉质帝与跋扈将军梁冀外戚与宦官之战董卓坐收渔翁之利汉献帝“禅位”真相司马懿:高平陵政变孙■夜袭吴主孙亮兄弟内讧八王之乱刘聪弑兄篡位靳准弑君的意外结局凶残莫过石虎苻坚的致命一击白痴皇帝遭遇纨绔子弟后燕王国的覆亡之路天赐之变:父子兄弟相残一床棉被捂死晋恭帝弑父以图帝业王室相残的更迭萧宝卷杀人绝不落人后胡太后:虎毒也食子侯景:饿死梁帝萧衍由■政蜕变为皇帝外公当家做主人死于非命的杨坚父子喋血玄武门武则天的温柔一刀韦后的最后挣扎太平公主不太平泾原兵变:朱■粉墨登场宪宗之死玩乐皇帝命丧酒酣时皇宫变成屠宰场大唐的丧门星朱全忠 雄浑壮丽的唐代雕塑父子兄弟连环杀火神淀之变陈桥兵变完颜亮血刃金熙宗被赶下台的宋光宗养虎成患的卫绍王大宋出了个假皇帝海山:气盛者为王元英宗:斩草留根之祸臻于峰巅的元代天文学国破人无踪夺门之变:一朝见天日丧钟敲响:明末三大案祺祥政变慈禧得势光杆皇帝的变法梦

章节摘录

  仓皇出逃的周惠王  周惠王逃亡郑国  周惠王二年(前675)冬,周惠王正带领着狩猎队伍在寂静、广袤的林野中纵马驰骋,只听得一声大叫传来:“休要让周王逃跑!”话音未落,只见大夫边伯等人率领干余名兵士追来。惠王见此情景,心中大惊,急忙命令身边随从上前,护卫自己回城。就在他们快马加鞭地往回赶时,远远看见前方的都城洛邑的城墙上已改换了旗帜,惠王心感不妙,便立刻掉转马头,率领随从往周王室领地外逃去。  惠王一行人先逃到温地(今河南温县西南),稍事休整,怕后有追兵,又继续向前奔逃。就这样没头没恼地奔跑了一天,惠王一行人来到一座城邑前,立马停住,询问门前的卫兵:“这是何地?”卫兵答道:“这是郑国的鄢城(今河南鄢陵县)。”闻听此言,惠王知道已到了安全地带,不禁松了口气。顿时,惠王感到人困马乏,毕竟这一天跑下来,已跑出300里地。惠王命周公忌父、召伯廖两位大臣去向守城士兵表明身份,守城士兵见是周天子驾临,赶忙打开城门,迎他们进城。到此时,灰头土脸的惠王一行人才算安顿下来。  人们不禁要问,周王朝自开国以来,不是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吗?为何周惠王才跑出300里地就跑出了周王室的领地呢?这是因为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到了东周时期,出现了许多诸侯国,随着大国争霸,连年战乱,加之戎狄的不断侵袭,周天子所辖的“王畿”(即领地),不断地遭受蚕食,到最后仅剩下都城洛邑附近方圆200里的领地。周釐王三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称霸,周天子对诸侯和军事力量的掌控也日益衰微,空留天下“共主”的名号。  “子穨之乱”的真相  场史称“子穨之乱”的政变,表面上看是大夫边伯等人发动,但真正的指使者和受益者是周庄王的庶子秃贵。政变因何而起,还得从子穨的身世说起。子穨本是庄王姬佗的一个妾所生庶子,但深受庄王的宠爱,庄王也有意在日后将王子聩推上王位,并将此事嘱托大夫边伯等人。不想继承周庄王王位的周釐王姬胡齐死时,却将王位传给周惠王姬阆,大夫边伯等人十分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喜好游猎行乐的惠王即位不久,为扩张自己喂养野兽的猎场,就侵夺了大臣(艹为)国的园林。大夫边伯等人见时机已到,就串通怨恨惠王的(艹为)国,勾结王子穨准备发动一场针对惠王的宫廷政变。身为惠王叔父的子穨对自己没能如愿登上王位早就耿耿于怀,见大夫边伯等人找上门来,与他谋划如何驱赶惠王,心里自然是喜不自禁,只是不敢过多的流露。毕竟能不能成事,他心里没底。  时隔不久的一天夜里,子秃贵命大夫边伯等人带领百名甲兵,强行撞开王宫大门,准备捉拿睡梦中的惠王。可子穨他们没想到,惠王身边的周公忌父、召伯廖两位大臣早就注意到他们的异常举动,得知他们的阴谋,早早地派卫兵干人埋伏在王宫两侧,只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就在宫门被撞开的那一刻,埋伏的卫兵一拥而上,直击准备捉拿惠王的甲兵。边伯等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见对方人多势众,匆忙中丢下甲兵落荒而逃。边伯等人逃到城外,子穨商议下一步的打算。讨论了半天,觉得可以利用卫国与周王国之间的恩怨,说服卫国派兵攻打惠王,逼惠王让位。就这样,他们连夜往卫国逃去。


编辑推荐

  宫廷政变,通常指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夺权力而发动的一场斗争,有流血的,也有不流血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它与皇权相终始,而以人治为基础。宫廷政变的发动者,绝大部分为了个人或派系(集团)的权力,谈不上理想,只存在野心,往往具有孤注一掷的可怕的冒险性,欲望淹没了理智。但极少数也有正义性进步性,例如“戊戌变法”和后党发动的“戊戌政变”是两种概念,两种性质,但如果变法成功,后党下台、坐牢,实际也是一场政变,不过是良性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宫廷政变 PDF格式下载



写的真好 值得一读


这个系列的书还是不错的


内容挺好,就是有些简略


印刷好,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