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家精要·马斯洛

李强,汪洋 著 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李强,汪洋 著  

页数:

152  

内容概要

马斯洛(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纽约曼哈顿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的长子,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斯洛的一生怀揣对人性美好、乐观的态度,他对人类的潜能、创造力和意志的信念为世人所深知。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最主要的奠基人,他打破了长期以来心理学只研究人性阴暗、病态一面的模式,积极关注健康人格,自我实现理论更是对“最佳人类”的剖析,这股思想逐渐发展为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与神经分析、行为主义鼎足而立。马斯洛的学说就像是一场悄悄进行的意识革命,有人这样说道——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作者简介

李强,1963年生于天津市,毕业于南开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曾出版专著和教材(包括独立撰写和与他人合著)近二十部。汪洋,1986年生于天津市。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被保送攻读南开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马斯洛的早年生活 一、新大陆的移民 二、与母亲的关系 三、早期的知识探索 四、贝莎--从表妹到恋人第2章  成长于威斯康辛 一、“领路人”--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文化相对主义的人类学者 三、毕业成果 四、开创性的灵长目动物性行为理论 五、舍弃医学第3章 重返纽约 一、成为桑代克的助手 二、人类性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探索者 三、钟灵毓秀的纽约 四、与印第安人共度的夏天第4章 变革与转折 一、快乐的教书生活 二、开明而又传统的性观念 三、生物本源的倾向 四、使命感的激发第5章 自我实现理论的问世 一、自我实现理论的缘由 二、需求动机理论 三、自我实现的前期探索 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五、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自我实现呢 六、自我实现的途径第6章 布兰代斯的新启程 一、创立心-理学系 二、《动机与人格》的出版 三、困难重重的师生关系第7章 高峰体验的提出 一、高峰体验的调查研究 二、高峰体验的特征 三、高峰体验的意义第8章 自我实现理论的拓展第9章 墨西哥的休假与酝酿第10章 高峰体验的深化与超个人心理学的建立第11章 企事管理中的一面旗帜第12章 晚年生活第13章 陨落于阳光普照的加利福尼亚附

章节摘录

马斯洛在读高中期间,遇到了他的表妹贝莎·古德曼。她小马斯洛一岁,是1922年从俄国移居到纽约的。马斯洛几乎是初次见到贝莎就被她的美貌吸引了。在青少年时期马斯洛从来不和其他同龄的女孩交往,贝莎是唯一的例外。尽管马斯洛十分聪明,并且喜欢读书,但他仍保留着羞怯腼腆的性格,尤其是在女孩子面前。马斯洛在大学期间申请转学到康奈尔大学,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贝莎。当时马斯洛发现自己已经十分迷恋贝莎,甚至已经爱上了她。但此时他的父母已经开始阻止这段“兄妹恋”了,理由是贝莎是新移民,社会地位比马斯洛要低,而且还要冒着出现遗传缺陷的危险。“我想离开贝莎,因为我们太年轻,无论如何,我不能与她太亲密,这样的关系带给我们的一半是快乐,一半是痛苦。”到康奈尔大学可以在地缘上和感情上与贝莎拉开一段距离。但在康奈尔大学期间,马斯洛不仅在学业上感到失望,而且在感情上愈加思念贝莎。在那里,马斯洛没有与任何一位异性有过约会。有时在深夜里,他甚至点燃蜡烛,久久地凝视贝莎的照片。1927年6月,马斯洛怀着低落的情绪回到了纽约,他决定与贝莎进一步发展感情。但羞涩的马斯洛不敢邀请贝莎出来单独约会,只是经常到她的家中拜访,争取多一点与贝莎相处的时间。有一次,马斯洛像往常一样到贝莎的家中串门。


编辑推荐

《大家精要·马斯洛》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家精要·马斯洛 PDF格式下载



大家精要·马斯洛——值得精读


很喜欢马思洛,是个积极的人


单位买的,多读书,读好书


这本书的纸张真的是太差了,这一点是挺失望的,因为先前看过马斯洛的书,所以买这本书只是想看看他的传记。感觉不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