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讲的科学故事-汤姆森讲的干细胞的故事
2011-11
云南教育
黄新荣
115
吴荣华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拥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读者可以把干细胞想象为“种子”,用它可以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替换人体自身病变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假如某位老人能够用上自己或他人婴幼儿时期或青年时期保存起来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这位老人的寿命就可以延长了!
本书介绍了美国生物学家、“干细胞之父”汤姆森教授的研究成果,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生命科学——这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科学的神秘之门!
黄新荣,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师范学院科学教育系,现正在攻读东大学院博士学位,并在梨花女子大学担任讲师,曾著、译多种科普读物。
第—课 什么是细胞?
第二课 决定生物特征的因素
第三课 婴儿是怎么形成的
第四课 什么是干细胞?
第五课 各种干细胞的特征
第六课 干细胞的制造
第七课 干细胞的用途
第八课 干细胞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第九课 克隆人是怎么生成的?
第十课 由克隆人所引发的问题
附录
2020年干细胞研究的前景
科学家简介
科学年代表
核心内容测试
现代科学辞典
汤姆森把同学们带到一间挂有大屏幕的教室里。打开电视后,屏幕上映出了一部电影的画面。 同学们知道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是谁吗? ——是超人。 没错,就是超人。我想在座的同学恐怕没有一个不熟悉超人的。同学们都曾梦想过穿上超人的衣服飞檐走壁,当一个专门斩妖除魔的英雄,对不对? 然而,不幸的是,1995年,扮演超人的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遭遇了一场意外事故,他在一次骑马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脊椎遭受重创,导致下身瘫痪,只能依靠轮椅过日子。人的脊椎里有一种叫做神经细胞的组织,有了这一组织人才会有知觉,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这种神经细胞一旦受损,人便会失去知觉,从而失去活动能力。 神经细胞一旦受损就无法再生。可以说,一个人因为遭遇意外事故而伤到神经细胞,这一辈子就会瘫痪。现实中还有不少因意外事故导致脊椎受伤在这种痛苦中备受煎熬的事例。令人欣慰的是,干细胞可以给这些患者带来一线希望。也就是说,将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再把这些神经细胞移植到患者的脊椎里,患者就会渐渐恢复健康。 上面提到的超人的扮演者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坚信有朝一日利用干细胞可以治疗自己的腰伤,恢复往日的风采。然而,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他竟然死于心脏衰竭。对电影迷来说,这可真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除了脊椎瘫痪之外,老年痴呆症之类的疾病也可以借助干细胞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会突然想不起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或者忘记事先定好的约会。这时,我们常说:“你的健忘症不轻呀!” ……
这是一套优秀的科普读物,对培养中小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科学真理,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王乃彦(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 对于中小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这套书具有启发意义,而且深入浅出。这套书的写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对我国的科学推广有现实意义。 ——肖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药用植物学家)
韩国最受欢迎的科普读物 销量突破10000000册 两院院士+知名学者+特级教师重磅推荐
没太仔细看是适合成人还是孩子,和孩子一起看书也是一种成长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