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山少年传奇

赵燕翼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赵燕翼  

页数:

255  

前言

  我们乐于将这本《天山少年传奇》,推荐给亲爱的读者。这是一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短篇小说集。赵燕翼先生的小说,篇篇富有传奇性,读起来很有趣味。  收入本书的十三篇小说,一半写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区藏族牧民的生活,一半写新疆天山山区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作品的主人公,除一位是汉族小孩外,其余都是藏、哈两个民族的少年男女。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代的匈奴人,把“天”叫做“祁连”。那么,祁连山也就是天山。作者把甘肃的“天山”和新疆的天山联系在一起,取了个引人入胜的书名——《天山少年传奇》。  河西走廊,是作家赵燕翼的故乡。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人民,有着亲密的交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又有机会长时间深入抓喜秀龙滩“蹲点”,住在藏家牧人的牛毛帐篷里,就着明灭如豆的小油灯,就地取材,写下了多篇好看的小说——包括收入本卷的《浪哇牧歌》《银色的海螺》《红花》《桑金兰错》等等可以归属于少年儿童文学的作品。后来,作家将自己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出版了一本书,名叫《草原新传奇》。该书东传日本,住在东京的读者大桥重夫,给作家写来了热情洋溢的读后感。看来这是一位极普通的读者,他竟然把小说中创造的艺术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混为一谈了。他在信上首先赞美“就是画也画不出来的河西走廊”的美丽风光,接着指名道姓,逐一问候书中人物“您诸位好”。当提到《红花》一篇时,他为“永眠”于“绵亘千里祁连山”的曼豆玛热“祈”求“冥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个埋骨青山的异国女孩的深深悼念。大桥重夫与赵燕翼,建立了天涯远隔的友谊。这位日本友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写给中国作家朋友的一封信上,还没有忘记问候《银色的海螺》中的“十五岁阿桑,你有了儿女吗?”在他想来,六十年代十五岁的阿桑,到八十年代也已经年过三十了,他不能不关心这位没有被老熊咬死的冒失鬼藏族小伙子的婚姻和家庭了——真是个有趣的读者!  七十年代初期,赵燕翼利用剧团工作的机会,先后数次,去甘肃阿尔金山和新疆天山(此两山相连)的哈萨克族牧区体验生活。住毡房,喝马奶酒,吃包尔洒克,听冬不拉;记录民歌民俗,观察研究普通人——男人、女人、大人、巴郎子、开里亚、肯普尔……以及他们的转场搬家,药浴接羔,迎亲送葬,叼羊赛马,诸般生活琐事,种种情感变化。交了数百个朋友,记了几大本笔记……到后来,作家幽默地说:“自己几乎都变成半个哈萨克了!”  就在“文革”结束前后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赵燕翼写了不少取材于哈萨克牧区生活的作品收入本集、属于少儿题材的《在蓝色的原野上》等六个短篇小说,便是那一时期的部分成果。你一定能够体味到,当读着这些作品的时候,就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对收入本卷的《桑金兰错》一篇,需要做一点说明。本来,作者自己从来没有把这篇小说列入“儿童文学”之内。是此次编选本卷时,作者应我们的要求,才破例将《桑金兰错》入选。我们的理由有二:一是桑金兰错这个人物,虽以“新娘子”面目在作品中出现,但那一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结婚年龄并无严格限制,一般女孩子,不过十七八岁正是花季少女,也就可以做新娘了。以她为主人公写的小说,完全可视之为青春少年文学;其二是,《桑金兰错》是赵燕翼先生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艺术上非常有特色,曾被译为英、法、日、越南等国文本,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誉。因此,我们也想借编辑本书之机,将此篇精品力作,推荐给亲爱的小读者。想来,你一定乐于先睹为快吧!  编者  2002年1月·兰州

内容概要

  《赵燕翼儿童文学集:天山少年传奇》收入作者的十三篇小说,一半写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区藏族牧民的生活,一半写新疆天山山区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作品的主人公,除一位是汉族小孩外,其余都是藏、哈两个民族的少年男女。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代的匈奴人,把“天”叫做“祁连”。那么,祁连山也就是天山。作者把甘肃的“天山”和新疆的天山联系在一起,取了个引人入胜的书名——《赵燕翼儿童文学集:天山少年传奇》。

作者简介

  赵燕翼当代小说家,著名儿童文学家。前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27年出生于甘肃省古浪县。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地震》,发表于1947年上海开明书店征文集《忘不了的事》一书。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以流传在西北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学为素材,写出了多篇出色的童话故事。其作品语言优美、音节铿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曾得到老作家茅盾赞扬;之后,他不断开拓童话创作新领域,硕果累累。他的小说与童话多次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及全国童话名作家邀请赛金童奖。另有多篇作品在台湾地区出版,并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俄文、越南文……其儿童文学著作详细目录,被收入台湾“世界华文儿童文学资料馆”作家基本资料档案中。

书籍目录

白牛西琼渡口浪哇牧歌银色的海螺迷路的羊羔提灯武士红花在蓝色的原野上卡西木有一匹骏马远方少年塔塔尔汗三月风雪桑金兰错

章节摘录

  玛尔吉阿婆的牛群上,走失了一头白牦牛。  玛尔吉阿婆的白牦牛,是长岭山区最漂亮的一头白牦牛。  它全身雪白,眼睛赤红,长了一对弯弯的门楼角。那威猛、潇洒的姿态,啧啧,俨然是一匹雪狮子!  一个夏天,没有找到白牦牛!  一个秋天,没有找到白牦牛!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白牦牛仍然无影无踪!  白牦牛啊,你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其实,雄鹰牧场的乡亲们心里都很清楚:玛尔吉阿婆的白牦牛,十有八九是翻过长岭山去了。而前山的牲口跑到后山,那就休想活着回来。因为,住在长岭山前的甘肃人和住在长岭山后的青海人,就像一对儿恃强好斗的山羊,一旦在草原边界上相遇,就会激烈地冲突起来!  “唉唉!我可怜的白牦牛,它是永远也回不来了,回不来了!……”失去了白牛的女主人,常常站在帐房门口,望着横卧在草原尽头的那座巍峨而神秘的大山,伤心地说。  “老人家,别心急!”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娃娃,笑眯眯地走过来,安慰玛尔吉阿婆说,“你的白牦牛,是能够找回来的。”   “啊!是小贡嘎吗?”玛尔吉阿婆惊喜地说,“我亲爱的孩子!你难道对我那头白牦牛的下落,听到了一点儿风声了吗?”  “没有。”学生娃娃摇摇头,“但是,我不相信一头牛也会长出翅膀,飞上九霄云外去了!”  “可是,它要是真的跑到长岭山后呢?”  “长岭山前,长岭山后,不都是祖国山河,中华大地嘛!”学生娃娃理直气壮地说。  他的全名叫贡去乎扎西,小伙伴们都亲切地叫他贡嘎。今年十四岁,是雄鹰牧场小学六年级学生。  “可是,谁去帮我找啊?”  “阿婆!有一个人,倒愿意为您效劳,不知您老人家信不信得过?”  “谁?”  “我!”  “信得过,信得过,我的小宝贝!”玛尔吉阿婆兴奋地将贡嘎拉在怀里,在他那胖嘟嘟的红脸蛋上,狠狠地亲了几下。  草原七月天,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学校放假了,贡嘎自由了。他换了一身远行的服装,拎了个旧帆布书包,来到牧村站头等车。这是一条通往夏季牧场的简易公路,每天有一辆汽车驶来,为金强奶粉厂拉运鲜奶,司机毛朗木,是一个汽车运输专业户。  我们的小贡嘎,说话从来算数。他既然在玛尔吉阿婆面前夸了海口,那么,即使下龙潭,入虎穴,也要豁出条身子闯一闯。何况,他根本就不相信生活在后山的人们,个个都像大人们口里渲染的那样可怕。  毛朗木驾着他的东风牌四吨卡车,车上装满了丁零咣啷的空铁皮奶桶,大喘着粗气,驶过牧村来了。贡嘎满面笑容,连连打着文雅礼貌的手势,示意司机师傅把车停一下,这里有个乘客搭车哩。  可是,那个坐在驾驶楼里把着方向盘的家伙,却佯装没有看见,就呼隆一下子,开着车从贡嘎身边一溜烟跑了。  噢呀呀!好一个毛朗木,难道怕贡去乎扎西付不起车钱还是怎么的?瞧你那神气十足的样子,就好像自己驾驶着的不是一辆破“东风”,而是一架遨游太空的航天飞机似的!对不起,我可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向你第!次、第三次招手了。你不欢迎我上车,我自个儿也能爬上去。  贡嘎在心里批评着无礼的司机,立即采取行动,撒腿向扬起一股烟尘的汽车追去。他知道,前面正好是一段很陡的上行道,汽车在这里吃力地爬坡,走得比老牛还慢。  果然,他很快就追上了那辆傲慢的汽车。先把拎在手里的书包扔上车去,然后双手攀住车尾后栏板,“嗖的一个鹞子翻身,就轻捷地跳到车顶上了。汽车发出沉重的吼声,慢慢爬上陡坡。尽管毛朗木是个极精明的司机,也没有觉察到就在这眨眼工夫,已有一位“铁道游击队”式的不速之客,悄然登上了他的车子。  汽车沿着宽阔的金强河谷,向夏季高山牧场前进。车上面坐着一位小诗人。前两年,贡嘎曾经作过一首题名《白唇鹿》的小叙事诗,描写几位红领巾少年,在祁连山森林里和一个偷猎白唇鹿的人进行斗争的故事。这首诗,得到语文教员加样老师的赞赏,由他翻译成汉文,推荐给发行量高达百万份的《少年文史报》,竟然被编者加上花边,登在头版显著位置。于是,贡去乎扎西的诗歌作品,就为全国千千万万小读者阅读和传诵了。  清凌凌的金强河水,欢腾喧闹着向山外流去。河谷两边,是连绵起伏的丘陵。一眼望去,无尽碧绿草坡,}开满五彩缤纷鲜花。黄灿灿的金露梅,红艳艳的马先蒿,翠蓝的飞燕革,粉白的珠芽蓼。还有那点地梅、凤毛菊、紫云英、火绒花、高山龙胆、异叶青兰、唐古特铁线莲……这种种奇花异草,竞相用它们富丽鲜艳的色彩,将七月的高原大地,装点得一片花团锦簇!  忙碌的蜜蜂,亲吻着香甜温润的花朵……  悠闲的蝴蝶,寻访着美丽活泼的舞伴……  快乐的云雀,为蓝天红日婉转唱歌……  逍遥的大鹰,与白云清风结伴翱翔……  小诗人双手扶着汽车栏板,站立在车厢边上,呼吸着饱含浓烈花香的新鲜空气,欣赏着家乡夏日迷人的风光,心里洋溢着诗情画意,刚才搭车时的不愉快,早已烟消云散。要不是“咣当”一声,汽车来了个急刹车,一下子冲跑了他的灵感,准会有另一首妙诗产生。  汽车停在一条名叫楚麻浪哇的山沟口,司机长长地按了三声喇叭:  “嘀!——”  “嘀嘀!——”  “嘀嘀嘀!——”  贡嘎慌忙将身子蹲下一点,把自己隐藏在铁皮奶桶的空隙间。在这种时候,很需要耍一点儿花招,否则,要是叫毛朗木发现,把你从半路上赶下车来,那就非常之狼狈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天山少年传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