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敦煌图像研究

贺世哲 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甘肃教育出版社  

作者:

贺世哲  

页数:

348  

字数:

3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所说的敦煌图像研究,含两层意思:一是敦煌石窟中绘塑些什么题材?二是为什么要绘塑这些题材? 本书第一、二章本可以合二为一,但考虑到北凉石窟的独创性,最终还是决定分开写。这两章的第一节都是写窟产生的历史背景,但在写法上不是从泛论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着手,而是通过摘录河西走廊大量禅僧习禅的文献记载,对照现存禅窟贵例,来证明“凿仙窟以居禅”,或“入定窟以澄神”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以大量的文字论述“入塔观像”。“塔”即窟内的中心塔柱,“像”指中心塔柱龛内的造像。第三章许千佛图像,研究对象由中心塔柱转向四壁。千佛图像系中国僧人的独创新,现存实物景最见于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绘,然后向东见于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向西见于武威天梯山、张掖金塔寺、酒泉文殊山、族煌莫高窟以及新疆地区诸石窟,最后又反馈到古代印度。第四章讲三世十方堵佛,这是对千佛图像的进一步分类研究。现在已经在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石窟内找到三世十方诸佛的造像题名,足以证明这些图像对于僧尼而言,主要是坐禅观像用的。第五章讲各种本生图,这在禅经中属于法身观。第六章讲佛传图。第七章讲因缘故事图。这两章在禅经中都属于生身观。加之北魏未西魏初主政敦煌的东阳王元荣,又十分迷帝释天与梵天,于是建于西魏的莫高窟第249窟窟顶北、南坡出现了帝释天与梵天巡游太空的图像。这种图像,一直延续到隋代。第八章就是专讲这个问题的。西魏时期,在儒、释、道三教融合思想的影响下,莫高窟出现一些新图像,形象是中国传统的神话人物或者禽灵兽,而反映的思想内容却是佛教的,例如供用伏羲、女娲形象表现佛教的宝应身菩萨与宝吉祥菩萨。第九章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北谅三窟图像研究 一 石窟与禅观 二 北京三窟及其主要造像 三 弥勒决疑 四 法身观——本生图 五 生身观——佛传图 六 关于“援释迦入弥勒”说第二章 北朝洞窟图像研究 一 一仍凿窟居禅 二 入塔观像 三 释迦多宝图像及相关问题 四 白衣佛——佛影问题 五 卢舍那佛 六 婆薮仙与鹿头梵志第三章 千佛图像研究 一 千佛形成史概述 二 早期石窟中的千佛图像 三 千佛图像定名 四 早期千佛图像盛行的原因 五 供养人与千佛造像第四章 三世十方佛图像研究 一 三世佛图像 二 十方佛图像 三 三世十方诸佛与禅观第五章 法身观——本生图 一 尸毗王本生图 二 萨埵太子本生图 三 九色鹿本生图 四 婆罗门施身闻偈本生图 五 须大拏太子本生图 六 睒子本生图 七 须阇提本生图 八 善事太子本生图 九 独角仙人本生图第六章 生身观——佛传图 一 乘象入胎与夜半逾城图 二 降魔图 三 鹿野苑初转法轮图 ……第七章 生身观——因缘故事图第八章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主要图像研究第九章 莫高窟第285窟图像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敦煌图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