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伊势物语图典

(日)无名氏 上海三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7-01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作者:

(日)无名氏  

页数:

208  

字数:

168000  

译者:

叶渭渠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编选的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的源泉,来自日本古典名著《枕草子》、《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平家物语》所具有的日本美的特质。换言之,在这些物语或草子的“绘卷”中,自然也明显地体现了日本文学之美。 《枕草子图典》,内容丰富,涉及四季的节令、情趣,宫中的礼仪、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鸟、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以及宫中主家各种人物形象,这些在“绘卷”画师笔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使冼炼的美达到了极致,展现了《枕草子》所表现的宫廷生活之美、作者所憧憬的理想之美。 《源氏物语图典》规模宏大,它不仅将各回的故事、主人公的微妙心理和人物相互间的纠葛,还有人物与自然的心灵交流,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面上,而且将《源氏物语》的“宿命轮回”思想和“物哀”精神融入绘画之中,将《源氏物语》文本审美的神髓出色地表现出来,颇具优美典雅的魅力与高度冼炼的艺术美。 《竹取物语图典》,在不同时代的“绘卷”中,共同展现了这部“物语文学”鼻祖的“伐竹”、“化生”、“求婚”、“升天”、“散花”等各个场面,联接天上与人间,跃动着各式人物,具现了一个构成物语中心画面的现实与幻梦交织的世界,一个幽玄美、幻想美的世界。 《伊势物语图典》,“绘卷”忠实地活现了物语中王朝贵族潇洒的恋爱故事,运用优雅的色与线,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浪漫的梦,充溢着丰富的抒情性之美。“词书”的和歌,表达了人物爱恋的心境和人物感情的交流,富含余情与余韵。“绘画”配以“词书”,合奏出一曲又一曲日本古典美的交响。 《平家物语图典》,形式多样,从物语绘、屏风绘、隔扇绘、扇面绘等,场面壮观,以表现作为武士英雄象征的人物群像为主,描写自然景物为辅。它们继承传统“绘卷”的雅致风格,追求场景的动的变化和场面的壮伟,具有一种感动的力量,一种震撼的力量。 本书将《枕草子》、《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平家物语》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一幅接连一幅地展现了日本古典美的世界,日本古代人感表的世界、日本古代历史画卷的世界。观赏者可以从中得到人生与美的对照!可以从中诱发出对日本古代的历史想象和历史激情! 本书集合了以上五部图典的精华,可以让你形象地观赏这几度彩虹的美,发现日本美的存在,得到至真至纯的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叶渭渠,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日本文学专家。曾任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别研究员,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著有《日本文学思潮史》、《日本文学史》、《樱园拾叶》等著作,并译有《雪国》、《伊豆的舞女》、《睡美人》等,主编有《川端康成文集》、《大江健三郎作品集》等。

书籍目录

导读伊势物语译文(全译)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第九段第十段第十一段第十二段第十三段第十四段第十五段第十六段第十七段第十八段第十九段第二十段第二十一段第二十二段第二十三段第二十四段第二十五段第二十六段第二十七段第二十八段第二十九段第三十段第三十一段第三十二段第三十三段第三十四段第三十五段……

章节摘录

书摘第一段 昔日有个男子,刚举行戴冠仪式[日本古时男子成年举行戴冠的仪式]。在都城奈良春日野附近的村庄里,他拥有自家的领地。他常到那里去打猎。这村庄住着一对文雅而又标致的姐妹。此男子无意中从篱笆缝隙里窥见她们。他没想到在这荒凉的村庄里,竟然住着看似无依无靠的两个美人,不由地心荡神驰。于是,此男子就将自己身披的信夫[今福岛县]产绢制的猎衣切下一小角,在上面写了一首歌,赠给姐妹俩。歌日: 春日野遇紫花草,激越恋心如潮骚。他虽年轻,说话却一派大人的口气。 两个女子大概也觉得如此咏歌相赠,颇富情趣吧。于是,借用古歌之意,答歌一首: 君心何故如潮骚,我心难免受纷扰。 昔日的人尽管年少,却已尝试即兴咏歌,以表达风流的情怀。P1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伊势物语》主人公在原业平是平安时代歌人,六歌仙、三十六歌仙之一。他是个有名的风流美男子,将热情倾注在众多的女子身上。据古注,在原业平共与3733个女子相交。此图为尾形光琳所绘《业平泥金画砚箱》,绘于江户时代中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伊势物语图典 PDF格式下载



伊势物语图典——日本古典名著图读书系,没有想象的好,奉劝犹豫的朋友就不要买了


只是几句简单的故事描述(不要对内容或遣词造句抱太大希望,连日本文学中常见的平实写法都算不上,只是陈述事实而已),加上一首和歌,基本上一页就完成,另一页则是图典。


看过一本绘本 爱不释手 但是这个里面的图片 有点生拉硬扯的味道


如果要买的话,最好买原版。内容太过于简单,随手翻翻可以。


对于想要了解日本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可能是还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是日语系的话文字未免失于粗疏了,读之韵味全无。我归结为翻译上很难跨越的一条垮。


买了至今没看过,呵呵,收藏用


对于伊势二字的解释,个人比较倾向于"男女".这本书大致是说一个平安时代的中将,一生与3733个女人交往时留下的情信.本书有很对关于这个故事的插图.说来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他将死之际说的:人终有死早闻见,未料瞬间踏黄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