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

吴小龙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作者:

吴小龙  

页数:

280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出现的最重要的社团致意。在当时出现的诸多青年社团中,它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长、影响最大,聚集了青年学子和其他社团中的许多精英分子。  本书试图尽可能全面地对少年中国学会作一个分析和阐述。包括“少中”从筹备到成立的历程及其多方面的活动,“少中”会员们的理想追求和他们对社会改造问题的种种思考,以及这种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必然面对的最尖锐的问题:走什么道路、用什么方法来改造中国——“主义”之争就是由此而引发的。可以说,本书是迄今研究这一问题的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研究著作之一,值得相关的研究者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吴小龙,1955年4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文论专业文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思想史专业博士,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思想人物的研究,并已在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数十篇。著有《细节的警示》(上海三联书店,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少年中国学会的筹备和成立 第一节 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 第二节 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和筹备 第三节 少年中国学会及其分会的成立第二章 少年中国学会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 早期的理想认同和共同追求 第二节 使学会活动具体化的努力 第三节 社会活动的尝试——工读互助运动 第四节 少年中国学会的出版事业第三章 少年中国学会内的思想争论 第一节 “主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南京年会和“主义”争论的激化 第三节 《少年中国》月刊上对主义问题的讨论第四章 围绕“国家主义”进行的激烈斗争 第一节 “国家主义”派的兴起及其理论 第二节 “国家主义”的各项政策方针 第三节 “国家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分歧和斗争 第四节 “国家主义”的理论失误第五章 “少中”后期历届年会及学会的分裂结语后记附录: “少年中国”的追求和失落——简评少年中国学会 理性追求与非理性心态——20世纪20年代中国非基督教运动平议 卢作孚的思想遗产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这些日子以来,我的案头始终摆放着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书的封面设计素净而别致,排版和印刷也相当考究,作者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副教授吴小龙。我等候这本书足足已有五个年头,现在终于盼到了它。可惜书到作者手上的时候,他已身处弥留之中。大约七、八年前,我有了一些时间来搜集我祖父卢作孚的资料并开始对他的研究,第一次接触到“少年中国学会”。这个偶然发现,使我在与祖父有关的庞杂浩繁的生平资料中,找到一条首尾相接的线索,发现了在他传奇人生的背后蕴藏着的驱动力。“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运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这个极具“五四”特色的“少中”宗旨,不正是祖父一生所恪守的行动纲领吗?而“少中”的八字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朴”,则更是渗透到了他的骨髓之中。原本我还想沿着这条线索,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可是却苦于资料缺乏,无师可从,只好半途停顿。在2001年夏秋时分,我偶然从一本杂志上读到了署名为吴小龙的作者写的一篇文章《毛泽东与少年中国学会》,尽管其中仅在一段文字的末尾,出现过我祖父的名字,却仍然让我激动不已。这段文字,或许可以揭示吴小龙甘冒“一厢情愿”的风险,勇“向兴亡事里寻”,醉心于“少中”研究十余年的原始动因:这个学会是“五四”时期一个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布最广、时间最长的全国性青年社团,几乎积聚了全国各地、各青年社团的精英分子。它筹组于“五四”前一年,成立于“五四”后一个多月,发起人是王光祈、曾琦、李大钊、周太玄、陈淯、张梦九、雷宝菁七人。在它的会员中,为国人所熟悉的,还有后来成为***人的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沈泽民、高君宇、刘仁静、赵世炎、张闻天、黄日葵;成为青年党的有左舜生、李璜(这两人与曾琦并称青年党的曾、左、李)、余家菊、陈启天;先为中共,后为国民党的有周佛海;科学、教育、文化界的更多,著名的有:杨钟健、舒新城、朱自清、宗白华、田汉、张申府、许德珩、易君左、郑伯奇、李初梨、李劼人、方东美、周炳林、康白情、恽震等人,甚至还有四十年代的中国船王卢作孚。光是看到这样一些人,曾经聚在同一个学会里,就足以叫我们惊奇了,再想想他们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就更令人惊叹……以至于四十年代时就有一种说法:当今中国,已成“少年中国学会”的天下了。我在翻阅当时的书刊时见到这句话,不禁大吃一惊:这一段辉煌,后来可是给抹得干干净净、遮得严严实实的啊。也正是在这篇文章,我得知吴小龙在2001年5月15日,积其九年的研究成果,写完了《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但是,在我寻遍了北京、上海的大小书店,不仅找不到吴小龙的《少年中国学会研究》,甚至与“少年中国学会”这个关键词有关的任何书籍都没有!2002年初,作家出版社推出了上海作家金雨时、朱如月合著的卢作孚评传《紫雾》。该书的责任编辑潘婧,邀请几位专家学者为《紫雾》撰写评论文章,其中就有我在寻觅的吴小龙。从那以后,我们便因“少中”而建立了联系。2003年4月,我祖父的家乡重庆合川和他当年从事乡村建设试验的北碚,为纪念他110周年诞辰举行系列活动。小龙得知后,主动要求自费前往,参加了所有的活动。会后,他去了图书馆、档案馆;之后他只身去成都收集资料,一呆就是好几天。他曾对我感叹:“没想到‘少中’成员中有这么多四川人,几乎占了四分之一。”“在‘少中’的七位创始人中,四川人就有六个!”小龙平时说话不多,言行举止谦和低调。有一天大家一起吃饭,小龙征求我的意见,想挨着我的父亲坐,为的是“好向老人家请教一些问题。”席间,老少两代无拘无束相谈甚欢。直到现在,我将近米寿的父亲还记得这位颇有谦谦君子风度的青年学者。在那次纪念活动期间,我们一起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现改名为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举办的“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研讨会。吴小龙在会上侃侃而谈:“卢作孚先生对于中国的救国的根本道路,有着他独特的思考,他认为‘政治问题不是可以大刀阔斧解决的。因为政治上主要的是建设问题,是建设秩序问题’。”他还指出:“卢作孚在城乡关系、教育、卫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些相当超前的见解和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吴小龙的独特解读,得到了与会人士的普遍认同。后来他将这篇发言稿补充整理成一篇文章《卢作孚的思想遗产》,并把它作为“少中”会员的个案,附录于本书后。其实,活跃在吴小龙脑子里的“少中”人物又何止卢作孚一个。他曾打算为一批有代表性的“少中”人物谋篇立传,其中有七位创始人:《魂系中国,情寄音诗——少中学会的发起人王光祈》、《深思沉着、稳如泰山——少中学会的精神领袖李大钊》、《热忱的实干家——陈愚生》、《终生献身科学的周无》、《终生献身教育的张尚龄》、《东渡扶桑,赉志而没的雷宝菁》和《书生办党,回天无力——曾琦》。也有后来成为***领袖的《青年运动的先驱——恽代英》、《雄才大略的‘普通会员’毛泽东》、《从文学青年到党的‘总书记’——张闻天》、《从塞纳河到黄浦江——第三次上海工人起义的领导者赵世炎》,还有后来成为青年党领袖的《问学问政的“学钝室”——李璜》、《万竹楼上的史家——左舜生》;还有在教育、科学、文学、经济等不同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从五四青年到考试院长——杨亮功》、《历史风雨中的“三叶草”——宗白华、田汉、郭沫若》、《从土木工程学生到“首都市长”——沈怡》、《文章师表,气节楷模——朱自清》、《波澜壮阔的“大波”——文学家李劼人》以及《实业救国,力拯民生——中国“船王”卢作孚》等等。可惜的是,被教学和各种重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吴小龙,还来不及实现他的写作计划,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06年初,偶然得知小龙的书快要出版了,我也为这本待产五年、梦寐以求的书即将面世而感到格外高兴。直到最近读了他为这本书写的《跋》之后,我才知道该书迟迟未能出版,原来是受到出版经费的困扰和一位“南方先生”剽窃成果的双重牵制。小龙不愿给朋友添麻烦。而对于那位忘恩负义的“南方先生”,小龙既没诉诸法律,也没庭下索赔,而是选择了宽容:“大家混口饭也都不容易,委屈一日三餐要吃饭的人,莫如委屈一下学术吧。这么一想,我也释然,大可不必愤世嫉俗了。”如果经费问题早一点解决,如果那位“南方先生”良心未泯,小龙是可以亲眼看见这部书的啊,现在一切都晚了!然而,永远也不晚的,是小龙那颗与“少中”先贤们一样的闪亮的心。追悼会上,有五、六百人前来送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师生们含着眼泪说,吴老师讲课很有吸引力,大家都很怀念他。已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声名不菲的吴小龙,长年坚守冷门研究,收入不算宽裕,但对于亲戚朋友的经济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小龙生前来不及留下遗嘱,在《少年中国学会研究》的结尾处留下了他在人间最后的心愿:把这本书印出来,就算是我对‘少中’朋友们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吧。或许,我得离开这个题目一段时间了。此时此刻,不禁想起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王光祈《去国辞》里的几句:“山之崖,海之湄,与我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常相忆!……”也许,这个课题有它的局限性,“少年中国学会”有它的局限性,但,我对它倾注过感情,我对此永远不会忘记。小龙,现在你可以坦坦荡荡地,带着你的深情和厚意,去和“少中”朋友们相会了。他们都在天堂的门口迎接你呢,那其中一定也有我的祖父。


“奋斗”“实践”“坚忍”“俭朴”我对少中的认识是起于对光祈先生的敬佩,我是学音乐的,在书中无意间看到先生为了自己的祖国的未来那种舍身、那种奋斗全映了上面的那四个词。。。。。。少中的精神,我将尽心保持下去。。。我不善言辞,心中的尊敬实在无法表达。。。。真希望能结识到现今如少中人的朋友、老师。。。。在现在还能重建少中么?我的邮箱:tdcqzzy@163.comQQ:853439414少年中国学会的光辉将永耀于世!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