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治沉思录

郝铁川 上海三联文化(原上海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上海三联文化(原上海  

作者:

郝铁川  

页数:

27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徘徊于政界与学界,使我感到在政界要高扬反对法律虚无主义的大旗,在学界则要吹起抑制法律浪漫主义的号角。  权利追求一致,思想追求多样。历史上多少悲剧皆因忽略这两者的差异而发生,我们多么期盼学者能够“思想自由”,但“行为守法”;政界能够 “上下一致”,但“管理有度”。  真理是裸体的,毋需去遮盖。把真实的吾和吾思交给读者评说吧。顺录前时雨中行吟而成的一首小诗: 烟雨苍茫锁大江,万千峥嵘知何方?是非短长岂思量,不计身后自担当。

作者简介

  郝铁川: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著有《法治随想录》、《法律是一种生活艺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研究》、《秩序与渐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研究报告》等个人学术专著十一本,曾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金山区区长等,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比较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会长等,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宪法、行政法、法理学和法律史学。

书籍目录

真理是裸体的(代前言)2002年论说谎从“统治”到“治理”东方法律文化的转型独身女人是否享有生育权官场套话的背后激进民主与强人政治激情燃烧后的民主思考绝不放弃对实体公正的追求理论创新的体制、机制与法治良善优先于权利民主的局限民主的民族性贫穷无法治人格独立与财产权独立入世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数学与法律析“新上海人”中国语言思维与法律最低保障与差別服务2003年婚前检查是义务而非权利人大代表专职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一草一木总关情小说创作不能违反情理与法理SARS防治:合理与合法从大饼补贴看最低食品保障从李真案再看德治法治经济法、社会法与性恶论面对生育权:法律的能与不能民营企业现代化挑战家族主义民主:分散决策风险的制度人才与人权人权与生产力善待第一人权亿万遗产何以不留子女犹太人的法律文化(上)犹太人的法律文化(中)犹太人的法律文化(下)执政规律的共性和个性容忍与人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权宣言书做官的三种心态评析法律是行动科教兴市的历史借鉴家庭能搞“法人代表制”吗?法不禁止皆权利人权的基石是和平建立中国式的市民社会跹菇ê托成缁?br> 宽容人才的怪异诚信文化从差异中寻找答案2004年法律人生是什么法律是一种本土知识扶上马、送一程国人不仅仅缺乏权利意识回归人性 方有法治救助《救助管理办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拉近法学家与现实的距离拉美人为何宁要面包不要民主没有理性的自由是愚蠢的盲动评损害司法权威的几种错误观念人权的核心是人格权缩小人大代表城乡比例是一个渐进过程限制乞丐同样是一种文明寻求权利与权力的合作互助罪犯的隐私权保护我与一些朋友的学术分歧2005年从来就没有什么人权救世主关注现代法治的技术指标民间法治意识何以难产2006年法治二题法治也是生产力“建设法治社会”提法不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公民的劳动安全权恐怖手段对法制的破坏恐惧心理对法治的影响司法谦抑与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物权法(草案)》“违宪”问题之我见误判形势就难以依法执政现代公司法的一个两难问题学者与官员的不同点2007年让企业成为民主法治的摇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治沉思录 PDF格式下载



  
  
  
   对于任何的话语,只要一个事实即可证伪,所以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当你拥有说话的权利的时候,就发表你的意见吧,只要你这意见不伤害到别人。
  
  
  
   绝对真理不存在,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追求呢?追求绝对真理是否是他们生命中的信仰呢?
  
  
  
  
   以上这两段纯粹是我的痴人说梦,大伙可忽略。
  
  
  
   再说说这本书,可能是因为法律涉及到各方面,所以书中的文章也牵涉到了很多方面的法治现象,还是挺不错的,开拓一下自己的视野,在自己的脑子里加多一种观点。
  
  
  
  
   说说这本书存在的问题(个人见解):
   1.书中第167页,下面标着原载的时间是2004年,而文章中竟然引用了2005年的一则日报,这怎么解释额??
   2.P237关于“法治也是生产力”的那篇文章,看完之后,在那里想,为什么这么多事物都要扯到“经济”,“生产力”上额?难道这又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知识也是生产力了呵。(感觉那篇文章比较扯)
   3.P243最后一段的那些数据,列出了数据,但是没怎么讨论的,一段文字中,引用的数据就占了大部分,而其后又不详细分析这些数据,在文中的最后一句就写“愚昧造成事故悲剧”,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对于只引用数据,这应该大多数人都会的吧。
   4.P271,最后一段,直接的最后一句,“政治毕竟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怎么推出来的?能否给个解释额?没有给出解释,感觉很扯。潜台词是否为:政治是中心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