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手托一只空碗

姚育明 居士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年3月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姚育明 居士  

页数:

3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正见》一书的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佛教两千五百年传统的基础就是“四法印”。所谓“四法印”指的就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本书是一位佛教徒的心灵自白,通过对万事万物、一草一木的叙述,感受到作者对人类的潜在情谊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准确地说,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她的笔下,无论是乞丐还是神经不正常的病人,无论是磷火还是掘墓人,无论是调度员还是被杀的牛,都给予了巨大的悲悯情怀。  作者姚育明居士现居上海,是某文学杂志的资深编辑。本书受到了许多老作家的好评,堪称一部优秀的“独特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姚育明居士,现居上海,某文学杂志的资深编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们都是小孩子磷火妹妹妖怪弟弟鬼桥纸灰蝴蝶国民与强盗掘墓人白坟山老师牛菩萨黄金庙叫魂白鹭空碗飞翔十指庙里的女孩活着干吗呢手枪一房子的糖天子的视角游戏第二章 远离母亲的哭泣天生的伤口恰恰悲情终极之爱调度员之死黄豆时辰走出医院桔子心灵的孤儿鬼类捉弄蟛蜞的男孩病变的行为艺术杀心紫马莲海水囚禁油污人耳被杀的牛无名熊……第三章 自己建立的天堂第四章 一起来尝妙滋味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们都是小孩子  鬼桥  那回,和大妹妹去白坟山玩,一直疯到太阳西落。我们手搀着手回家,途经一座没有栏杆的花岗岩拼成的石桥,虽然很粗糙,但上面的麻点干干净净,黄的、黑的、紫的、白的,好像所有的沙子洗过后压在了一起。村民的脚千万次地踩在这座桥上,也记不清自己来回地走过了多少遍。  我们对这座桥充满了亲切之感。寒冬腊月,我还会跟着父亲用扫帚清除上面的浮雪,这时候的桥就和下过雨一样变得鲜艳,我会忍不住去摸那些好看的点点。  小石桥,小石桥,你是男还是女?你是乐还是苦?你干吗躺在人脚底?熟悉的桥突然变了脸,它在我的脚下旋转起来,我不由大惊:啊呀,原来这桥是鬼变的?  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身子腾了空,耳朵里咕隆隆一响,嗓子就呛了水,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泡在河中。抬头看这座诡异的桥,竟在两米开外,桥上空空如也。而桥的背面,哎呀,想不到的难看,几撮长短不一的青苔往下长,像鬼垂下的头发,水中的那根石柱也是湿漉漉的深青色,看上去也是阴惨惨的。  突然意识到握着妹妹的手变空了,吓得大叫,听到了吭哧吭哧的回音,只见她难看地往岸上爬着,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大哥哥向我们伸着手,我忙向着他的方向扑腾而去……  送走了好心的大哥哥,父亲取出了竹尺,他认定疼痛可以使孩子记住疯玩的代价。大妹妹畏惧惩罚,承认私下去了白坟山,并交待是姐姐把她拉下水的,而我的顽固不化使父亲气得眼睛冒火,桥怎么可能自转?  ……


编辑推荐

  用真情与智慧解读佛法,探索生命的无常与悲凉。  陈忠实、王蒙、冯骥才、史铁生、杨显惠,联合推荐。  生活和佛法的融合如此美妙,出世与入世的方法运用自如,方便和快乐的觉悟伴您永世。  ——阿色益西降措仁波切  王蒙/在这些文字里,佛法是那么美,那么动人心弦,那么单纯而且和悦与欢喜。法就是人,人就是法。  陈忠实/生动的艺术表达也是一种善行,它不仅关乎文字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世界、人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冯骥才/佛性与人性的关系是个大问题,这本书不是用理性而是用天性来回答。  史铁生/很多人生境遇,都不是道理可以说清。但它们深深地刻进记忆,等待着有一天与全部的爱愿汇合。  杨显惠/我在震惊之余又陷入愣怔。这些文章何以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力量?我看见“空碗”里装满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贝,还看到作者神奇的智慧和悟性。  在书中作者用她如水般柔弱的心回味着自己和他人的遥远而寂寞的童年。我们从中闻到童年田野里农作物的清香漫过岁月的堤坝向我们袭来。她在“远离母亲的哭泣”声中体会着人生的种种苦楚。她“用自己建立的天堂”,给生活添加亮色,重新点燃起生活的烛光。最后,她和我们一起分享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体悟升华人生的种种真谛。作者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所有,都有着他、她和它的生命。一个生灵、一株草、一棵树、一条河,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而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以一种老人所说的“菩萨心肠”去给予关爱。了以后,她仍在大昭寺前五体投地跪拜,直到完成自己内心定下的数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手托一只空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