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

〔美〕周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年9月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美〕周蕾  

页数:

261  

字数:

220000  

译者:

蔡青松  

Tag标签:

无  

前言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一书,1991年在美国出版,至今已经16年的光景。书中的第二章,谈及阅读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问题,这本来是我博士论文的主题,结果只成了全书讨论中国现代性的一部分。然而书的出发点跟论文的原意还是相近的。这就是在东西文化碰撞冲突的历史大气候下,主流文学文化与通俗文学文化的密切关系。  可能是受了张爱玲的影响,一直以来,对于所谓“低级趣味”或被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通俗作品都有一份好奇心。博士论文的本来目的,是以德国犹太裔批评家本雅明(Walter Benjarnin)对于传统叙事的论。

内容概要

1990年代以来,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人,不仅要认知文学作品,还要顾及理论上的种种问题。《妇女与中国现代性》即是用一些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方法,理论化地来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家熟悉的文本与问题。 本书通过可见的形象、文学的历史、叙事的结构和感情的接受这四种批评的途径,牵涉到中国现代性的各个方面:种族观众的构成、通俗文学中的传统的断裂、由叙事引发的一种新的“内部”现实的可疑结构以及性别、感伤主义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该书也从电影影像、大众文化、主流文学及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剖析女性主义理论的洞见与不见,并检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女性主体的建立与反挫。作者进一步对“妇女”、“中国”、“现代性”等既定观念的合理性及合法性提出质疑。 它并非对现代中国文学的概括性的研究,也不是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全书提供讨论的都是以现代中国在文本中的主体性为议题,并把作者本人的阅读方式作为这种主体性的一个例证。 这是一本在海内外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名著,尤其是在如何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现代文学文本方面,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作者简介

周蕾(Rey Chow),出生于香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现为美国布朗大学Andrew Mellon人文学讲座教授,为华裔文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研究领域为:现代中国文学,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国电影,后殖民理论,文化研究

书籍目录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中文简体版序言前言第一章 观看现代中国:迈向族裔观者理论的建立第二章 鸳鸯蝴蝶派:通俗文学阅读一例第三章 现代性与叙事——女性的细节之处第四章 爱(人的)女人:受虐、幻想与母亲的理想化

章节摘录

  《末代皇帝》刚开始的场景中,三岁大的溥仪被扶助登基,共中的一个场景显示出他日常生活中一些私密的细节。这个小男孩被一群亟欲奉承他的太监们所围绕,银幕中的他正在俯看着紫禁城的迷你模型。其中一位太监是他的玩伴,努力将这个迷你模型与“现实”相互配连起来,他强调皇帝在何处受到加冕、居住在何处、以及现在所在何处等等。因此,这个模型的功能如同是赋予这个小男孩:“方向感”的工具。以当代精神分析批评语汇来说,在这个场景之中我们见识到某种“镜像阶段”(mirror stage),在此镜像阶段之中,小孩得以透过一种再现结构(a representati.nal structure)而习得其“身份认同”(identity),此再现结构将观看当下的片刻与发生在小孩周遭之混乱的、动荡的事件相互连贯。如此深度的自我认知教育激起小溥仪阵阵的咯咯笑声,同时我们的注意力被另一个事件所取代——溥仪完成排便的过程。一名太监迅速地将锦织盖子覆盖于皇帝的便盆之上,随着他的动作,摄影镜头显示出他将此珍贵的盆器递交给御医,而御医掀开了盖子,注视着其中的排泄物,嗅了一番,然后针对皇帝的饮食提出建言。在此同时,溥仪正在沐浴,他同样被太监们所环绕,这些太监权充皇帝的仆役,娱乐皇帝,解答皇帝的问题,同时亦得忍受小男孩肛门一施虐狂式(analsadistic)的暴躁脾气。这一连串场景的高潮出现在溥仪乳娘出现在门口的时刻。溥仪一见到她,立即停下他的嬉戏而朝她奔去,哭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一名太监急忙从后头向前用块布包裹住溥仪娇小的裸体。整部电影里头,仆人如此关照、保护的举止重复出现好几次,而且总是出现在溥仪感觉被彻底遗弃的时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 PDF格式下载



周蕾,作为一名华人,能背靠西方文化,用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去审视中国现代性,并从电影文学等角度,具体剖析,尤其在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方面作了新的探索与解释,很有一定的参考性与指导性.建议阅读.


周蕾这本书很早就知道,著名汉学家李欧梵先生曾多次提到,评价很高。终于在当当网上买到此书眉,不仅对自己近期的论文写作有很在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周蕾的这种研究方法很值得国内学者学习,当然也是大多数汉学家共有的优势,那就是对对象文本的分析是理论与分析相结合,很深入,很细致,研究很扎实,没有过多的主观猜想,注重的是学理上的严谨,佩服!


名气很大的一本书,然而翻译得非常生涩,语句欧化不说,一些常用的概念如“灵光”、“能指”等故意翻新,对阅读形成阻碍;周蕾虽然声称重视“边缘”,但其实质不过是搬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作品和现象,行文中流露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时常用西方的、当下的眼光去检视文学史上的问题,喜欢用“讽刺的是”一类的表述,但我不觉得她所描述的对象身上有多具讽刺意味,这让人很不舒服。海外汉学的确为大陆的文学研究提供了补充视域,然而其中的偏见甚至敌意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终于不用再巴巴地去港台阅览室找这种书了,为何国内学界不能敏感一点、快捷一点,早日买到大陆版权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