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慕克在十字路口
2009年10月第一版
上海三联书店
帕慕克,陈众议
268
无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到,过去的那个凹凸不平的文化全景,就是海明威的脉络;而在海明威之前,则是另一位作家——司汤达。“这并不是武断的选择,”他说,“而是曾对司汤达表示钦佩的海明威自己暗示的。”。司汤达的主人公大都处在理性主义的清醒与浪漫主义的激情之间。一百年后,海明威的主人公竟奇怪地来到了同样的十字路口,即从启蒙运动老树干长出的各种技术主义哲学和由浪漫主义树干派生的虚无主义思想的交叉路口。我今天斗胆替卡尔维诺的这一个家族增添两名成员,一名是他的老祖宗塞万提斯,另一名便是他的新成员帕慕克,尽管事实上帕慕克先生倾慕的托尔斯泰、福楼拜、博尔赫斯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 且说帕慕克先生在东西、古今之双重十字路口游走,却清醒地认识到,他是在进行一场战争;尽管他几乎一开始就已明白。
帕慕克先生在东西,古今之双重十字路口游走,却清醒地认识到,他是在进行一场战争,尽管他几乎一开始就已明白,他不可能赢,因为他是在进行一个人的战争。
帕慕克,1952年生,土耳其著名作家,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作品被译成50多种语言出版,在众多国家和地区畅销。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这本书确定了帕慕克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获得2003年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10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代序 帕慕克在十字路口——兼说怀旧 第一部分 帕慕克演讲录 我们究竟是谁? 我是一个书卷气的作家 隐含作者 你为谁而写作? 第二部分 解读帕慕克 《寂静的房子》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土耳其文学及帕慕克的作品 《寂静的房子》 《我的名字叫红》 意识形态的颜色 向死而生的写作 对《我的名字叫红》的一点理解 《我的名字叫红》:暴力美学的三重逻辑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法国文学——奥尔罕·帕慕克的呼愁之源 伊斯坦布尔的游历,《伊斯坦布尔》的亲历 忧伤的城市,忧伤的心灵 论帕慕克“呼愁”的实质 《雪》 好大一场雪 雪的概念结构 “失根忧伤”与“魂归何方” 《白色城堡》 永远无法抵达的白色城堡 《杰夫代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 我与《杰夫代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的缘分 《新人生》 《新人生》的多重解读 《黑书》 在卡夫山上追寻自我 综论 从帕慕克到伊斯坦布尔和他的文学世界 谈帕慕克作品与当代俄罗斯小说 帕慕克的低声细语 第三部分 对话帕慕克 作家的使命——大江健三郎与帕慕克的对谈 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穆宏燕对帕慕克的专访 写作·文学评论·图书排行榜——莫言与帕慕克、基兰·德赛的会谈 东西文化与文学想象——与帕慕克座谈 附录 奥尔罕·帕慕克访华行程
但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他的踟躇。自从凯末尔主义以来,土耳其一直明确地把自己确定为一个世俗社会。但由于近年来土耳其国内重返伊斯兰的呼声日高,世俗政权在屡遭欧盟拒绝之后也日益倾向于在伊斯兰世界寻求自己的文化亲缘,亨廷顿甚至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预言:“在未来某一时刻,土耳其可能乐于放弃它像乞丐一样恳求加入西方的令人沮丧和屈辱的角色,恢复它作为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主要对话者和对抗者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雅的历史角色。”。面对土耳其国内的意识形态压力,在表达坚定的世俗立场的同时,帕氏不得不为自己设立一些巧妙的辩解——这成就了文本的优雅而狡黠的含混——比如,他反复公开宣布该小说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向细密画——伟大的伊斯兰艺术致敬。但我们知道细密画其实不过是一层精巧的薄幕,它本身不能作为文本强大的目的和主题;又比如,在描写细密画派的大师对于安拉信仰的忠诚,和描述世俗的、令人激动的透视法带来的个人与世界关系的革新时,我们读到了同样的真诚。这种真诚,并非所谓的“对于两种文明调和之期待”——大部分调和的立场不是出于天真就是等于没有立场。这种真诚恰恰出于作者的意识形态面对土耳其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压力,而在笔下体现出艺术体操的柔韧,以一种转喻关系,将对伊斯兰文化的信仰与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含混置换。 再比如,也是借一本《历史》书之口,说到在伊斯兰地区频繁的征战中,战胜的国王,作为确立其统治的第一要务,总要立刻入主已故国王的图书馆和后宫。在图书馆里,“老练的装订师拆散了已故国王的书籍,将它们重新编排,开始着手装订新的书册。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