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

(澳)马宁 Shanghai Sanlian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出版时间:

2011-1-12  

出版社:

Shanghai Sanlian Culture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澳)马宁  

页数:

47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中国通俗剧电影的缘起与转变1897-1937》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大语境中运用各种有关现代性和主体性的理论以及西方学术界有关通俗剧是一种体现民主政治的跨文化形式和具有另类公共领域功能的社会想象模式的新观点来分析和阐释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戏剧和电影在清末民初的缘起和发展以及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国家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马宁,1954年生于上海,澳籍中国学者,1992年获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视觉艺术系影视学博士学位。他曾在格里菲斯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西悉尼大学担任讲师多年,现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他研究兴趣广泛,涉及影视艺术、国际政治和国际新闻、广告和跨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全球化语境中的通俗剧电影研究 一跨文化通俗剧研究的空间转向 二早期电影史研究中的范式转变 三都市通俗文化与多重现代性 四社会空间分析与现代民主政治 五微观权力政治与弱势通俗剧理论 第二章本土弱势通俗剧的缘起和发展 一惯习,场域,音乐与弱势文化生产 二神秘道德感知的弱势表达 三影戏、游戏与通俗剧电影 四早期电影中的国族想象 五乐音艺术,风气说与民主政治 第三章多重现代性的性别表征:从粉面女郎、盛装美眷到新女性 一弱势文化生产的多重性别表征 二鸳鸯蝴蝶派文学和电影中的性别政治 三阴阳通变思想与新旧民主革命 四白话现代主义的跨界女性形象 五左翼电影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第四章五四新文学中的弱势话语实践 一视觉现代性与阅读政治 二异质空间与域外思想 三皱褶作用与主体化过程 四中间物意识与连接式表达 五弱势话语实践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第五章新旧市民电影与都市反空间建构 一异质空间中的市民社会与教育电影 二体制空间内外的左翼电影 三新市民电影中的微观权力政治 四左翼艺术剧社与弱势电影实践 五弱势声音配置与左翼民主政治 第六章金本位,银本位与左翼电影的流通性 一全球文化经济中的金本位与银本位 二族裔人口与思想和意识形态景观 三文化翻译与秩序重建 四认知范式转变与新社会契约 五社会危机表征与另类公共领域建构 第七章感知反应场与情感结构 一通俗剧与传统美学感知体系 二情感结构的历史纬度 三视听情境解读与情感表达 四从诗意代言到互动对话 五集体救赎与共同文化建构 第八章反思现代性与开放诗学 一反思媒介与反思现代性 二社会危机与开放诗学 三动态结构与辩证意象 四移动表演与主体间性 五批判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第九章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 一白话,俗话与国语电影 二异质性叙事与想象共同体建构 三从银幕艳史到左翼集锦 四隐性集锦片与意义生产网络 五新星丛与新想象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早期电影在中国的放映还经常以影戏作为一种跨界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传播新的有关世界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西洋的知识的能力为号召。例如,1908年西班牙商人安东尼奥·雷玛斯在上海所建的虹口活动影戏园作为中国第一家专门电影院在其开张时的首映西片《龙巢》的广告宣传中将电影与其他跨文化形式如战争和戏剧相等同:“无论战争、滑稽、艳情歌舞、唱歌谈论、问答,均与生人无异,直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空前绝后,环球无匹之技能。使阅者爽心悦目,增充知识。此项影片现由各国环游,假途沪江,今本主人不惜巨资挽聘,假座本园试演。……伏希各界光临一观,幸勿失此机会。”75影戏作为新知识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早期中国电影中的社会问题片这一通俗剧类型电影的开拓者之一的侯曜有关影戏的理论话语中得到具体的体现。为中国早期影戏理论和创作实践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侯曜在1926出版的《影戏剧本作法》中,虽将影戏视为戏剧的一种,但也十分重视作为电影的影戏与戏剧的区别,以及电影作为社会通俗教育和社会舆论和风气导向的功能。他指出“人生社会中藏着无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取做影戏的材料”。他不仅详细列举各种问题如宗教,劳动,婚姻,妇女,军事,道德,思潮,家庭,教育,性欲,政治,法律,国际,职业,健康,人生等,而且将这些问题分解为各种可供公众讨论的议题如“宗教有无存在的必要?什么是宗教的真精神?”“怎样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怎样救济贫乏?”“女子应否参政?怎样才能解放?”“怎样打破不合时宜的旧道德?怎样建设适应现代的新道德?”等等。他还指出影戏作者在搜集材料和从事创作时要“写自己所知”和“自己所感”,“精细的正确的观察社会上一切实际的事实和问题,取其最重要的急待解决的,作为戏的材料”,“多浏览小说,杂志,报纸等借知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有意思的是侯曜在其于1926年出版的《影戏剧本作法》中所列举的问题和议题与商务印书馆二十年代所出版的类似法国启蒙时期的百科全书派的知识分类和传播方法的“东方文库”(1923—1924)和“万有文库”(1929—1934)中有关现代问题丛书中所关注的问题既重叠,但又有所不同。李欧梵对商务印书馆的百科全书式知识分类进行分析,指出其所列举的问题中“找不到某些基本的革命‘前提’”。这些前提却能在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中有关“怎样改善劳动者的生活?”和“怎样才能解放?”等问题的讨论中找到。


编辑推荐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中国通俗剧电影的缘起与转变(1897-1937)》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大语境中运用各种有关现代性和主体性的理论以及西方学术界有关通俗剧是一种体现民主政治的跨文化形式和具有另类公共领域功能的社会想象模式的新观点来分析和阐释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戏剧和电影在清末民初的缘起和发展以及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国家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