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写给“小叶永烈”/21世纪中国原创科普佳作

叶永烈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

叶永烈  

页数:

42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家叶永烈有着丰富的写作经验。他从十一岁发表小诗开始,半个多世纪以来写了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他又是写作多面手,人称“两个叶永烈”,他在纪实文学和科普创作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赌的。本社企望培养众多年轻的科普作者——“小叶永烈”们,请叶永烈结合自己在科普创作方面的多样体会,写了这本《写给“小叶永烈”》。全书用“老叶”与“小叶”的对话写成,形式新颖活泼,内容生动丰富,且都是来自叶永烈自身的亲历,绝无教科书般的说教,这样的娓娓百谈,如同聊天,使人感到格外亲切。  全书三十万字,分为四部分,即序篇:这本书的由来;上篇:科普写作入门;中篇:叩开科幻之门;下篇:科学文艺之路。  本书不仅可作为有志于科普创作的年轻人的入门向导,也是大中学生、科技工作者值得一读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叶永烈,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一级作家。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自11岁起发表诗作。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著作等身(其实是超身了)。早年曾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业余科普作品为多,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科幻小说占了中国的半碧江山。1979年当选全国青联常委,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编导(科教电影《红绿灯下》)。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近年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主要新著为300万字的七卷本《叶永烈自选集》;120余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还写了150万字的长篇系列《“四人帮”传》--《王洪文传》、《张春桥传》、《江青传》、《姚文阮传》;还有《陈伯达传》、《陈云全传》、《胡乔木传》、《反右派始末》、《星条旗下的中国人》、《五七年的血泪》、《毛泽东的衣食住行》、《马思聪传》等大部头著作。作品曾获奖80 余次,作品曾在美、英、法、日、韩、德、意、泰、香港、台湾出版或发表。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书籍目录

序篇 这本书的由来 原本是一份“聊天记录” “两个叶永烈” 从作文不及格到写作“尖子” “县化验室叶永烈”的文章 出版平生第一本书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科普作家是“变电站”上篇 科普写作入门 一 从“小儿科”说起 如果有人看过《十万个为什么》 不该发生的故事 “科盲”们演出了人间悲剧 “知识就是力量” 二 科普作者的修养 不容易,也不神秘 一流的科学家写出一流的科普作品 做一个科学“杂家” “功夫在科学之外” 获取科学王国的最新信息 从《自然辩证法》中汲取营养 三 在下笔之前 心中要有读者 “一杯水”与“一缸水” 构思·谋篇 安排好层次 四 科普写作的技巧 书名是书的眼睛 “万事开头难” “叫人很乐意看下去” 剪裁得体 详略得当 简单明白 深入浅出 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富有趣味 生动活泼 语言明快 段落短小 五 不可疏忽的问题 提到科学家的时候 把“死”数字写“活” 不要写错科学名词 辩伪——谨防以讹传讹 正确对待名家之见 切勿以偏概全 六 科普作品的编辑 重视培养科普新作者 科普编辑的修养 建立深厚的编创友谊中篇 叩开科幻之门 一 世界科幻小说名著扫描 二 中国科幻小说历程 三 科幻小说的写作下篇 科学文艺之路 一 科学与文学的结合 二 科学小品 三 科学童话 四 科学诗 五 科学相声 六 科学杂文 七 科学家传记 八 科幻电影尾声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写给“小叶永烈”/21世纪中国原创科普佳作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