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性

斯图亚特·沃尔顿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4月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

斯图亚特·沃尔顿  

页数:

317  

字数:

272000  

译者:

王锦、刘建鸿、梁良、朱园  

Tag标签:

无  

前言

  1732年,伦敦的一位书籍装订商理查德·史密斯因破产而于家中自杀,同时自杀的还有他的妻子。他们窒息了自己的小女儿,留下了两封料理后事的信件。  1750年,斯莫里特在他包罗社会万象的《英国历史》一书中,提到了上述自杀事件。令斯莫里特惊讶的是,史密斯夫妇在信件中表现出了平静甚至还有幽默的情绪。他们选择自杀来结束贫困潦倒的生活,希望邻居可以在他们身后证明他们正直的为人。另外,尽管他们意识到窒息自己的亲生女儿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但感到如果留她一人在世上也只能是不幸。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基督教的信仰,但无论在死后的世界他们将受到怎样的惩罚,他们都仍然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会眷顾他的每一位无助的子民。  几个世纪过去了,当我们读到这桩事情时,我们仍然会和斯莫里特有着同样的感受——史密斯夫妇竟能如此理性地做出抉择。  斯莫里特对这一悲剧的公开讨论在英国之外引发了一些评论。其中就有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他认为这一自杀事件是英国精神生活的缩影,过于冷静和人情淡薄的英国风俗是导致这场悲剧的真正原因。狄德罗的论述似乎有些道理,但我们还是应该把情绪的问题限制在私人生活领域,不应把它过分扩大到公共领域。自杀主要是一个情绪引发的事件,当然它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书以达尔文的《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一书为基础。达尔文在这本书中说到,一旦某一位科学家想尝试研究情绪问题,他都会发现手头既无足够的材料又无合适的研究方法。他认为至少还要等上一个世纪才能使情绪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事实的确如此,达尔文的情绪理论从仅仅是一种有趣的观点到接受严格的实验验证之间的确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除了个别的小错误外,达尔文的情绪理论基本上都是正确的。达尔文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他提出进化、自然选择理论,即发现人类从更早的祖先演化而来。虽然这一理论在当时引发了教会的极力反对,但它为世人所接受的情况远远比一般人所认为的来得容易。相反,他的情绪理论却一直被人怀疑。  《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一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情绪是天生的,而且像骨骼系统一样是有系统、有规律的。借助于调节面部表情和调节躯体运动的两套肌肉系统,我们向他人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而这种表达又往往是无意识的,它是一种本能而非后天习得的行为。情绪的交流是基因决定的,当我们还在摇篮里时,就能识别成人的脸,还能通过解读他们脸上的表情来感知他们的态度。而且,在不同的种族之间,情绪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给生活在新几内亚巴布亚岛上的土著人出示一张板着脸的高加索人的照片,前者能毫不费力地指出后者在生气。从衣食住行到婚礼庆典,不同的文化在诸多细节上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地域差异,但我们却天生具有一套相同的、最为基本的心理结构。  尽管达尔文在书中讨论了人类的各种情绪,但他指出其中的六种是最基本的,而这六种基本情绪都能通过我们的面部表情流露出来,它们分别是:快乐、悲伤、气愤、恐惧、厌恶和惊奇。除这六种之外,人类的情绪还有罪恶、羞耻、尴尬、嫉妒、轻视、自豪、同情、崇敬、挫败、怀旧,以及更多涉及心理感受的,比如蔑视和困惑。此外,爱恨这种成对的情绪更是混杂了不同基本情绪的综合体。情绪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反应,它是我们精神世界中的爆发点,虽然它持续的时间很短,但它却能够使我们学习到一种有效的态度和策略,当遇到类似的刺激时,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反应,如何规避。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情绪都是负面的,除了惟一的一个——快乐以外。  在如今这个心理咨询十分流行的社会里,我们经常接触到心理自助以及控制愤怒情绪等问题,公众可能会问我们是否有可能摆脱情绪或者虽不一定要与情绪相对,但至少是能够不为其所扰。20世纪的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包括作家昆廷都曾尝试过一种没有情绪的生活。当被人问到没有情绪的生活是否会让人变得冷酷时,昆廷说,“十分冷酷,却也十分完美。”达尔文虽没讨论无情绪生活是否可能这一问题,但他曾提到,如果任情绪随意发泄,人们会很难从中平复,故必须对情绪有所控制:  自由的表达情绪反而会使情绪增强。但另一方面,表达也能缓解我们的情绪。采取武力的行为能够让人更加气愤;对恐惧不加以控制,人就会感受到更强烈的恐惧;然而,处在消极状态中的人可能会失去他摆脱这种状态的好机会。  达尔文著作的最后几页都是这样的谆谆教诲,尽管这些并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验证。控制情绪的观点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挑战,后者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于人们对情绪的压抑。压抑的后果并不是如昆廷和达尔文所认为的那样让情绪消失了,而是潜在地将它们聚集在一处,最终因无法宣泄而导致整个心理系统的紊乱,其结果就是各种精神病人的出现。弗洛伊德的观点战胜了达尔文的观点,而我们的情绪表露也越来越公开化。

内容概要

人的各种情绪——从欢喜、愤怒、恐惧等较原始的情感,到爱、恨、痛苦、嫉妒等更多的属于人类文明的情感,深深地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本书以达尔文的情绪理论为基础,挑选了十种基本的人类情绪(恐惧、愤怒、厌恶、沮丧、嫉妒、蔑视、羞耻、困窘、惊奇和快乐),把他们从心里机制开始逐一解读,带你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广阔空间里触摸真实的人性,了解和人类文明一起发展的人类情绪。

作者简介

Stuart Walton,英国文化历史学家,杂志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恐惧 1.恐惧 2.恐吓 3.害怕愤怒 4.愤怒 5.激怒 6.生气恶心 7.恶心 8.作呕 9.憎恶悲伤 10.悲伤 11.我让你难过 12.忧郁嫉妒 13.嫉妒 14.我让他嫉妒 15.我感到嫉妒蔑视 16.蔑视 17.我蔑视你 18.遭到鄙夷羞耻 19.羞耻 20.羞辱 21.羞愧尴尬 22.尴尬 23.我让你尴尬 24.我感到尴尬惊讶 25.惊讶 26.我使你感到震惊 27.你使我感到惊讶快乐 28.快乐  29.我能让你快乐 30.别人让我快乐

章节摘录

  羞耻  文学史上最了不起的诚实人莫过于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他跟着父亲一起去城市大道观摩盛大的皇家游行,在那些容易轻信的、对国王畏惧忌惮的人群中,惟有他指出国王什么都没穿的事实。两个为了钱财的骗子向愚蠢的国王谎称,他们可以用巧夺天工的手艺制作衣服,而衣服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所看不到的。因此,人们一开始都违心地赞叹衣服的华美绝伦。可一旦小男孩嘟囔着说国王什么都没穿时,一种觉醒的微澜迅速地在人群中扩散开来。然而游行队伍的中心人物,国王--我们必须假设他是一个自大傲慢的小丑--仍然坚持和他的贴身侍卫走下去,当然,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国王很可能已经知道人们说的是对的,但是继续用大无畏的精神完成这个壮观的游行是他惟一的选择。否则不就等于承认自己上当受骗吗?而这显然会严重地伤害他的自尊。于是,高傲的国王只能可怜地将游行进行到底,而所有围观的人也不得不看着他毫无体面地走来走去。  安徒生写作这则童话的目的是为了讽刺权贵们的自恋和虚伪,他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裸体让国王感到羞辱,因为这十分可笑。如今有一种应对压力的聪明方法,那就是建议人们在工作面试中或者在接受地方法官的审讯时,都要在心中设想对方没穿衣服。如此就能有效地免除因对方的身份地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这个策略所依据的原理就是,通过设想他人处于裸体状态来产生一种贬低他人的效果。贬低他人,让他人显得很荒谬、很羞耻,由此就会给当事人带来无比的优越感,从而缓解压力。  我们无需费太大力气就能找到把裸体视为羞耻的古老起源。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这也可追溯至《圣经》。通俗的观点认为当人类从荣耀的地位堕落,即当人类意识到自己是裸露的或者当人类失去快乐幸福的单纯和无知时,内心就产生了耻辱感,但实际上这与《圣经》中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描述并不特别吻合。  亚当和夏娃是在混沌无知的状态中过着天堂中的生活,“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创世记》2:25)。在蛇说服了夏娃,而夏娃又继之说服亚当吃下禁果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创世记》3:7)。他们将无花果树叶缝在一起,来遮盖自己的生殖器官。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詹姆斯英王钦定版《圣经》中的“裸体”与原文希伯来文字间的微妙差异。在《创世记》第二章里,当他们还不会为自己裸露的身体感到羞耻时,使用的希伯来文是arowm,表示一种没穿衣服的状态。反之,当他们意识到裸体时,使用的希伯来文变成了eyrom,指被处于或者使得变成裸露。换句话说,裸露已经不再是前面描述的那种自然状态,而是一种他们所要承受的结果。他们是裸露过程被动的目标或载体。让人感到荒谬的是,在吃禁果之前,他们虽然裸露,但是他们是如神般的美好个体,而现在,他们知道了善恶,就只能成为什么都没穿的人类了。由于他们已经明白自己目前的状况,他们现在必须遮盖自己的裸体。此时,一个更深含义的品质被用来描述那条也是神的创造物的蛇,说它非常地“灵巧”。因此,这个单词在希伯来原文中使用的是aruwm,几乎与arowm一样。通过一个小小的语言学上的改变,亚当和夏娃无罪的裸体也成了这条蛇用来攻破他俩的手腕和诡计。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没有使用虚伪或矫揉造作的做法,反而隐蔽了蛇心怀不轨的动机。的确,由于被蛇的花言巧语所欺骗,夏娃甚至还泄漏了神的话,说她和亚当不仅仅被禁止吃那个禁果,甚至连摸也不可以《旧约全书·创世记》2:17中,神对亚当、夏娃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译注,否则就会死。而当蛇告诉她,她并不一定会死的时候,蛇已经看到自己得手了。的确,夏娃并没有仅仅因为摸禁果而死,但是,人类的命运从此就开始依靠欺骗和谎言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有时是一种最终的保护姿态,而成为裸体也可能是一种最后的伪装。  由于这一致命的堕落,裸体成为了一件羞耻的事情。裸体与羞耻之间解不开的联系并不是全部身体的暴露,而是特指生殖器官。生殖器官必须特别地被遮盖起来。遮蔽之物“衣服”,在希伯来原文中是“le?bush”,它最初源自词根“buwsh”,意为“羞耻”,表明给某人穿衣服的动作是基于由来已久的罪恶感所导致的。在《可兰经》中,虽然关于创造的描述并不像犹太版《圣经》中那般如诗如画,但同样强调了羞耻即是放弃虔诚穆斯林所应遵循的正确的着装方式。在穆斯林文化中,有关男女怎样正确着装的规定非常严格。严守信仰的穆斯林妇女们,全身上下密实地裹着长袍,还得注意不得露出胸部的痕迹。不管男女,都必须把那些有性引诱意味的部位隐藏起来。从天堂中被驱逐出来的教训同时也是一个性唤醒的过程。在《可兰经》中,代表禁果的并非是苹果,而是一个香蕉。苹果并不是在《圣经》描述的土地中土生土长的,甚至在詹姆斯英王钦定版《圣经》中也没有特别指明禁果就是苹果。但香蕉这种水果却一直象征着性的萌发。甚至对于最粗心的读者而言,香蕉所代表的人的生理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在阿拉伯语中,“banan”这个单词代表一种对阴茎的很粗俗的描述。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清晰的信息,那就是裸体是很可耻的,因为它涉及到了性。  关于起源还有一些不是特别严谨的讨论,《圣经》中的诺亚《圣经》中讲到,由于人类败坏,所以用大洪水毁灭了世界,只留下诺亚一家,因为他是当时世界上惟一的义人。--译注在大洪水之后种了世界上的第一个葡萄园,之后喝了葡萄酒,并且因为酒醉而躺在那里懒洋洋地休息。他最小的儿子含偶然在父亲的帐篷中撞见了他,并且发现父亲的裸体。含就跑出去告诉了两个哥哥闪和亚弗,闪和亚弗按照当时以色列的规矩和礼节,当看到他们的父亲在酒醉之中,就倒着走进了帐篷,这样,就不会目睹父亲裸体的场景了,并且手里拿着衣服,用以掩盖那位老者的羞耻部位。这里用的单词并不是“le?buwsh”而是“simlah”。他们并不仅仅是将拿到手边的第一件东西扔给父亲,而是拿着父亲必须得穿的内衣物。有趣的是,代表衣服穿得过多的词“begged”还意为“背信弃义”或者“欺骗”。因此,穿衣服在道德堕落层面上的含义非常复杂。闪和亚弗用衣服立即遮盖了父亲裸体的羞耻。当诺亚清醒了以后,他对含进行了咒诅,让含的儿子迦南成为“奴仆中的奴仆”。不仅仅是裸体成为后代永远受咒诅的原因,而且,与之相关的令人喝醉的酒类也被永远地刻上了羞耻的记号。人们通常的解释是,含是非洲人种的祖先,他的孙子宁录成为巴比伦王国的创立者。在希伯来文中,含这个名字的另一个解释是“黑”。一些关于诺亚家族故事的犹太人评注中,也告诉了我们,含对自己父亲裸体的事情缺少义愤,而随着不同年代的推移,这也反映为非洲人对于赤裸身体并不是感到很羞耻,同时,也是因为非洲人生活在地球上最热的区域所致。含的名字还有一个意思是“热”或者“热度”。  我们产生羞耻的能力到底起源于哪里呢?而引起我们热辣辣脸红的内部机制又是如何运作的呢·以及那些因为裸体或者酒醉而引起的特殊的生理感觉在我们内部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在我们觉得羞耻感特别强烈的一个短短时段内,我们被一种想要从身体内逃出来的冲动所征服。这一点提醒我们,感情并不仅仅像达尔文说的那样,只从生理上的面部表情来解读,事实是,每种感情都有其主观的感受。羞耻比嫉妒更能让人感到想从身体内逃逸出去(而反之,恐惧则使我们希望退缩到身体里面)。这种想要逃开的心理是为了在世界宣判我们有罪之前,把自己和身体分离开来。  如果我们没有良知,我们可能就不会有羞耻的感觉。而良知本身又是由于触犯禁忌而产生的。康德提出,良知是一种规范我们行为的机制。就像一种“无条件或无理由的强制”,这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如果人们在行事之前会考虑一下如果所有的人都如此行事的后果,善或许能长久存在。虽然康德在哲学史上一直被视为神学传统的质疑者,但在他的很多表述中仍然可见基督教信仰的气息。  在西德蒙·弗洛伊德1913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图腾和禁忌》中,我们可以看到良知更细致的运作方式。他特别指出了在最早的文化表现中,图腾具有的一些相互矛盾的特征:既是神圣的,又是不洁净的。宗教图腾周围有诸神的保护,这样,那些会置人于死地的因素就不会接近他们。而疾病和污秽也是不得不逃避的东西,以免惹祸上身。在晚些时候的东方世界,我们还可以看到上述观点的影响。比如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食品卫生学方面的规定。弗洛伊德还指出,良知起源于由于冒犯和亵渎禁忌而产生的罪恶感。他说,人类对于禁忌的态度十分矛盾。我们对于诸神既感到崇敬,同时又很抗拒。对于所禁止的东西或者灵魂的冲突,我们也具有同样的态度。在那些头脑失衡的个体当中,他们就表现出笼罩心头、摆脱不了的神经症的症状。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往往非常小心地做大量净化或检查自己行为的工作,原因是害怕自己堕入令人矛盾的诱惑之中。这就好像用洗涤剂做没完没了的清洁,以此消除那些使自己变得污秽的引诱。尽管这些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其外表是狂热的自我控制,但他们的内心,却始终被一种摆脱不掉、混乱而激烈的焦虑所占据。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这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表明患者内心中的良知功能已经混乱。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这样的个体心中,同时存在着吸引力和抗拒力。这似乎提醒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所禁止的往往也是所需要的。在法律典籍中,没有必要禁止那些没人会犯的罪行。回溯到伊甸园,由于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人类有了性的意识。因此,性的出现具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需求力。性可以与繁衍生殖无关,而裸体则是它最具诱惑力的武器。性受到矛盾情绪和压抑情绪的双重支配。  1958年的夏天,罗特希尔德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康斯坦丝和安妮走在斯卡伯勒,意外撞见了令人尴尬的沐浴场景,这个场景类似于安格尔笔下的场景:  毫无衣物遮蔽,如同人类堕落以前的伊甸园。成百上千的妇女和绅士一旁观望,只见那些裸体的沐浴者跳入泛着泡沫的水中,或从水中冒出来。  罗特希尔德夫人的女儿记下了这令人吃惊的场景,她在日记中用维多利亚式的叹息说到:“我真的认为警察应该管一管了。”裸浴对于罗特希尔德家族的未婚小姐而言是很可耻的,特别是沐浴的人缺乏罪恶感这更加让人难以接受,但对于自然主义者来说,还有什么比不穿衣服跳入水中更自然的呢·他们会把日记看成诗意的描述。包括安格尔、瑟塞纳在内的许多19世纪晚期的画家都将裸浴作为绘画的主题。在罗特希尔德家的女士们尴尬地撞到裸浴场景的前几年,库尔贝库尔贝·古斯塔夫(1819-1877),法国画家,以其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日常景物而著名。作品包括《奥南的葬礼》(1850),《你好,库尔贝先生》(1854)和《艺术家的画室》(1855)。--译注就画了一对女沐浴者。画中的人物奥·岱莉拉赫在森林里的河岸边,将一条湿衣服拉起,环绕在充满诱惑力的臀部上。画家对于裸体美的赞扬是显而易见的。她的同伴仍然穿着衣服,但是极为兴奋地看着她,心醉神迷地向前伸出自己的胳膊,一只手抓在就近的枝条上,她没有戴农妇的头巾,而是陶醉地躺在一边。  在苏姗娜和教会的两个长老的故事中,裸体的羞耻也是要表现的主题。这个故事不知是真是假,大意是教堂的两个长老看到地方法官的妻子苏姗娜在花园漫步,便起了歹意,想趁她洗澡时前去骚扰。鲁本斯鲁本斯·彼得·保罗(1577-1640),法兰德斯画家,巴洛克艺术代表。他绘制了许多肖像画和以寓言、历史、宗教为主题的作品,包括《基督下十字架》(1611-1614)。--译注据此题材画了很多版本。画中既有作为观者在面对道德冲击时的愤慨,又有面对美丽的女性裸体所产生的诱惑。画家的朋友都得利·卡瑞腾,是英国驻荷兰的大使,他给画家写了封信,希望画家能画上引诱苏姗娜的场面。尽管大使对这个故事存有色情的态度,但是,这仍然是牵涉道德困扰和冲击的一个故事。两个长老经受不住兴奋,要求苏姗娜和他们发生性关系,并且威胁说如果她不从,就毁谤她是一个淫妇。在17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是伦布兰特伦布兰特(1609-1669), 荷兰画家。--译注的两个版本。较早的绘于1634年前后,画中苏姗娜准备穿上衣服,并且面孔朝向观众,脸上带着受伤的焦虑,脚笨拙地打算穿进拖鞋中,同时拉一旁的衣服遮住下体。在较晚的1647年的版本中,两个长老所做的举动更加过分,一个白胡子的老笨蛋在一旁观察着,而另一个年轻的同伙则试图强求这个贞洁的女子顺服他的要求。苏姗娜畏缩的姿势在后一个版本中仍然保留下来,但后期版本中,在闯入者打算把她的宽松衣服从身上扯下来的时候,她的右脚刚刚放入水中。这一次,苏姗娜惊愕的注视中带着请求,又带着指责,好像害怕我们打扰似的,而不似以前仅仅瞪大眼睛等待衣服掉在地上。  反之,米开朗基罗早在16世纪的作品中就描述了在比萨和佛罗伦萨战争的间隙,一些裸体的士兵于阿尔诺河中玩乐的情景。此举可说是对裸体快乐的一种庆贺。虽然这个作品被很多米开朗基罗同时代的人所研究和模仿,但却不幸被人毁掉未能流传至今。据瓦萨里瓦萨里·乔吉奥(1511-1574),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和艺术历史学家。--译注在1550年出版的《意大利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的生活》一书记载,这幅画极具热情和动感,画面上,士兵惊讶地得知要开始作战,于是,他们纷纷从水边的浅滩上冲过去。一些人匆忙穿上盔甲,一些人扣上护胸铁甲,还有些战士已经佩带好了自己的武器。一两个骑在马背上的先锋已经和敌人交上了手。一位年长者头上的常春藤花环映照着明亮的阳光,他拼命地把长袜从湿透的脚上脱下来,他的嘴唇因为使劲而扭绞在一起。成群的裸体士兵冲向战场。在画中,有你可以想像到的各种角度的透视画面:一些人跪着,一些人倒下并俯卧着,还有一些人被戏剧性地缩短了线条。有些人在细节上被准确地描绘出来,有些则被用鬼魅似的几笔炭画简单勾勒了紧张、歪曲的身体轮廓。此画堪称艺术瑰宝,特别是它并不借助任何宗教力量就让观者领略到了精神上的震撼。瓦萨里说,  艺术家们对画家的造诣大感震惊。一些人宣称,不可能有谁像米开朗基罗一样表达出如此神圣和尽善尽美的状态。1506年,在一片赞誉声中,完工的作品被搬入教皇的大厅。此后许多年间,各国艺术家纷至沓来,竞相研摹,不少人受此启发也小有成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诗人普林斯或许想到了米开朗基罗的创意,在1942年写下了《士兵的沐浴》,诗歌描述了一队战士脱去衣服,在海中嬉玩的情形。赤裸身体的自由让他们洗去战争的罪恶和人心的脆弱,在战争的间隙获得了暂时的休憩。  意识到他的需要和肉体的升起落下站在柔和的空气中,体味赤裸的甜蜜:让海浪缠绕他起沫的双脚,忘记了对战争的仇恨,战争是死亡和奴役的机器每个人奴役别人或者成为奴隶:却只发现在游戏中记起他远古的自由愚弄自己,并且模仿恐惧和羞耻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裸浴让战士们恢复了对战争的欲望。因此,他们带着肉体的疯狂从海浪中冲出来。有力地扣上铠甲并拿起武器。这个主题让我们想到种种以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为主题的画面,而此画面是对“这个景象的正面的描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图景描绘出造物主为他那些不可救药的、刚愎任性的子民所预备的令人敬畏的爱。不幸的是,沐浴后,战士们忘记了刚刚的静谧和温善,重新回到战争状态中,他们擦干身体,并且着装梳理头发,忘记了恐惧和赤裸的羞耻因为爱是令人恐惧的,我们宁愿选择犯罪的自由画中,西边天空有点红色,这个红色接近刺刀刺入弥赛亚身体时所流出的鲜血的颜色。当诗人冥思这种“奇特的乐趣”、“奇特的感恩”时,他想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毁灭的能力,就“如同魔鬼本身是漂亮的一样”。  如果士兵在海中溅起水花时能够忘记赤裸身体的耻辱,那么他们就克服了身体自远古以来就被封印上的咒诅。从19世纪40年代起,作为对公开沐浴的一种变通方式,水疗法在中产阶级中流行,使那些国会议员有机会从日常禁锢中释放出来。先是在蒸汽室中汗流浃背,然后跳入冰冷的水里沐浴。据说,这种治疗在男女中都非常流行。接受水疗法的人毫无避讳地承认治疗所带来的感官享受,“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反应,”一位上流社会的女士说,“高度的兴奋和活力就是水疗法所带给我们的一切。”让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是,似乎人们可以通过与水接触洗去裸体带来的耻辱和脆弱。在四元素理论中,水是最快能给人带来肉体感觉的,而水--正像我们从古生物学中知道的那样--也是我们自身的起源,如同地球上其他动物一样。  犹太法典《塔木德经》中有一段描述人类被从伊甸园赶出来的故事,书中计算亚当在伊甸园中待的时间,算起来总共不超过12个小时,而夏娃大概在时间过了一半的时候才与亚当结合。如果上帝只允许我们在伊甸园待半天,那么,我们可能就会由于离开太久而忘了伊甸园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起源于海洋,这使我们与水亲近,这种亲切会时而从我们的潜意识中涌现出来。我们宁愿自己的身体处于自由而不是羞耻之中。如果可以的话,只有在伊甸园的河中嬉戏之后,我们才可能再次回到陆地,并且再次快乐地拿起武器发起进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性 PDF格式下载



解读人性,做销售的可以看一看


这本书最早是在书店就看上了,所以就跑到当当网上找到了他。谈不上非常喜欢,但是偶尔出现的很有意思的语句倒是让我喜欢。


书的封面很旧,不过内容还是很不错的。推荐!!!


  发展心理学在讲到“情绪发展”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一边慷慨激昂地说到“人是情绪的奴隶”,一边还把这句话作为本章的副标题。
  我瞬间感到——做人真的很无助!啊,人类是如此渺小,有那么点理性与聪明如何了,拼死拼活地换来一点成就又怎么样,到头来,点点滴滴还不是乖乖要听情绪的话。它让你不爽,你花壹佰万,还是不爽;它让你冲动,你就像疯子一样不计后果;它让你快乐,却冷不丁地把你推入痛苦。更可怕的是,如果它让你抑郁,说不定你就一听话到了另一个国度。你跟它摆事实、讲道理,它拽都不拽你!
  郁闷吧,在情绪面前,人就没有人权了?因为,人是情绪的奴隶!
  哎,想着,想着,我很不服气。我就是沦落为奴隶,我好歹也要知道一下我的主人长啥模样吧!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在“知己”层面,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绪起伏,随着社会化的加深、心理的成熟,对情绪的控制也愈来愈能多变地控制和应对。如果心里面还有一些不平衡,买一些自助读物,学一些情绪平衡技巧,也是很好的方法。
  可是,隐隐还是觉得没底,我揣摩着我为什么会愤怒;就是再怎么努力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蔑视;我能控制嫉妒,但我无法消灭嫉妒;悲伤袭来的时候,我还是会有难以平息的伤痛……于是乎曰,人之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欲。
  那么,什么是“七情”呢?
  答曰,喜怒哀乐悲恐惊。
  那么,为什么这些情绪会亘古不变地缠绕在肉身上呢?是本能?是人性吗?是该放任,还是该抑制?
  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它,了解它才可能最小程度地不受制于它。
  本书围绕十种情绪(恐惧、愤怒、恶心、悲伤、嫉妒、蔑视、羞愧、尴尬、惊讶和快乐),加入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更方面的内容。其优点是,内容丰富、角度多变;然,也带来无法忽视的缺陷,就是蜻蜓点水、稍显零乱。
  人是不是情绪的奴隶?
  的确,情绪没有好坏,没有正负之分。也的确,我们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摆脱情绪的枷锁。
  了解情绪,做理性的奴隶;平衡情绪,看我们的心量。


  我是本书的主要译者,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翻译这本书,作者东拉西扯的本事着实让我很晕。删了很多无聊的文字,添了很多图,就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样子了。


  罗豫/文
  
  情绪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一直像个遭了后娘嫌的女孩。古希腊以来的英雄主义和唯智主义传统,将不当的情绪表达视作品格缺陷,而把自我克制看成至高的美德。中国的宋明理学也把“情”看做是流而为不善,需加约束的东西。情绪由此非但很少登上正统学术的大雅之堂,反倒常被冠以非理性、低等、没有教养等种种恶名。
  
  尽管如此,人们仍无法回避情绪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圣经》中上帝愤怒的次数并不比他施恩的次数少;阿喀琉斯的愤怒和他的脚踝一同成为传奇;美狄亚的妒忌酿成了文学史上最有名的杀夫事件;屈原的悲愤悒郁和《离骚》齐名;从古典戏剧到好莱坞电影,惊讶也一直是赢得观众屡试不爽的手段。
  
  虽然亚里士多德和蒙田都对人的常见情绪有过精辟论述,但真正赋予情绪以重要地位的人,却是“生物学家”达尔文。有意思的是,在被誉为完成人类自我认识史上三次革命的大师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中,达尔文和弗洛伊德又在情绪领域掀起了两次革命:前者在《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中译本又译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了情绪表达在生物生存和进化中的适应价值;后者则将情绪看做一种心理能量,如无恰当渠道宣泄,将导致心智的功能紊乱。
  
  到了二十世纪,情绪问题成为科学心理学领域一块又香又硬的大骨头,几十年间陆续提出的数十种情绪理论至今仍争论不休。而这一时代的探索者,后备箱里早已装备了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理学、遗传学等高技术含量的武器,他们对情绪的看法,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情绪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内相关科普读物却并不多见。倒是像《人性:情绪的历史》这样的趣书,显示出国外情绪心理学前沿研究之外,绝非一片沉默。
  
  该书的书名大约能够唤起读者的很多期待。毕竟比起大部头的思想史专著,恐怕一本情绪历史的书更益于展现人性的基本面貌,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教科书里列的那些奇思异想,但情绪却是人所共有的。学术大师相互之间的严辞厉语,和大杂院里光屁股小孩之间的厮打吵闹,或许只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总之,在一个注重知性的时代,大家渴望了解彼此内心的秘密,心理咨询和情绪控制术又方兴未艾,这样一本书出现在书店里,无疑是相当魅惑的。
  
  身为专栏作家的斯图亚特・沃尔顿驾驭起这样的话题,固然不如霍金写《时间简史》那样深入浅出、思路清晰,也不如莫里斯写《裸猿》和《裸女》那样左右逢源、妙趣横生,却也资料详实、细致入微,引证起来不惜笔墨,论述起来想象力纵横。该书选择了十种情绪,恐惧、愤怒、厌恶、沮丧、嫉妒、蔑视、羞耻、困窘、惊讶和快乐,每种情绪独列一章,每一章又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这种情绪的一般表现和前人对它的看法,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从该情绪施动者和受动者的角度,介绍历史上与之相关的众多事件。这样的结构清晰整齐,读来轻松明了,似有一种现代建筑的几何感。
  
  然而细读下来,这本书却让人屡屡皱眉。情绪历史这一话题大约可以用两种思路展开:一种是集体的情绪历史,某个时代出现了某种情绪,某个时代某种情绪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主导等等,为此需要梳理大量的文献;二是个人情绪的发展史,即一种人类学和心理学思路,这自然依赖于大量脚踏实地的调查实证。两种方法均须跳出个人视域的局限。
  
  然而本书在好看而冗长的历史或文学事件描绘之余,却插入了颇多主观色彩甚浓的评论,而只附上几个相关心理学理论的简述。这样的写作方式,至多算得上“历史上若干情绪问题之我见”。若要说“情绪历史”,沃尔顿恐怕尚不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来承载这一主题。
  
  沃尔顿在书中多次引用十六世纪法国大散文家蒙田的观点。但从蒙田到现在的四百多年间,人类对情绪的认识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情绪不仅是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激活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过程,也是生理和心理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今学界,恐怕没有哪一位在世的情绪研究学者胆敢仅用人性论来探讨情绪问题。本书如果写于十六世纪,倒可以作为蒙田情绪观点的一个补充读物。
  
  本书对于历史背景的篇幅安排,也是对读者耐心的一大挑战(当然喜欢八卦的人,可能着迷于沃尔顿的专栏写作功力):第一章“恐惧”第二部分开篇就说马基雅弗利和他的《君主论》。作者用了两页多的篇幅,从政权统治的一般技巧,说到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城邦的政治局势、马基雅弗利对权术的信仰以及他对某些具体政治问题的评价。
  
  等到读者沉浸在为期六十五年的意大利战争、被烧死的萨沃纳罗拉、投降的佛罗伦萨等历史细节中,几乎忘记这一部分的标题是“恐吓”时,作者终于点明,这些像意大利战争一样残忍而漫长的铺垫,是为了告诉读者,《君主论》当中,有通过恐吓来维护权力的观点。故事不可不谓生动,笔墨不能不说肆意,但对于论证这个命题,着实不如引《1984》一个例子来得明了到位。
  
  全书一个致命的问题,体现在作者探讨“快乐”时的自相矛盾。在前言中,他引述了达尔文的观点,即“人类的情绪是天生的,而且像骨骼系统一样是有系统、有规律的”。接着自己也说,“它(情绪)能够使我们学习到一种有效的态度和策略,当遇到类似的刺激时,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反应,如何规避。”
  
  但在用整本书探讨了历史上的情绪现象之后,作者在结尾处满怀憧憬地建构了一个情绪的乌托邦:“一个洋溢着快乐的世界是很容易生存的世界,在那里,没有恐惧,没有愤怒、厌恶、嫉妒。这样的世界,也是值得我们安然居住的乐土。”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没有恐惧,看到毒蛇恐怕不会逃跑(作者自己也坦承,“恐惧在进化方面是有意义的,它让我们避免危险”);没有厌恶,闻到有毒气体定然不会噘嘴皱眉屏住呼吸;至于羞耻和尴尬,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进程。负面情绪在人这一物种进化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便在物质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负面情绪仍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情感表达和信息传递作用。情绪的这种功能性,方是达尔文理论的要义所在。而在沃尔顿眼里,为了快乐可以牺牲情绪的多样性,因为一个洋溢着欢乐的世界才是“很容易生存的世界”!
  
  且不论这样和谐而美妙的新世界有否建成的可能,单就每个人因此可能被剥夺的自由人性而言,就足以令我忐忑不安。无神论者达尔文如果知道一个多次引用了他观点的作者,在著作末尾发出一声天堂乐土般的召唤,大约他的反应可以被同时归入“恐惧”、“愤怒”、“恶心”、“悲伤”、“蔑视”、“尴尬”、“惊讶”等多个门类罢。
  
  


假装自己是理性和情绪的主人嘛


我看的是电子版的 看不到图 :(


不容易啊译者


总体读下来,感觉译文很流畅啊。还能感受到作者思维的严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阅读的时候,还总在好奇,译者老师是如何做到这样顺畅的翻译的?


还是挺好的,缺乏系统性的论述,但这本身就不是学术类的书,文字很流畅的。里面很多名言都很有启发。 确实扯扯这儿扯扯那儿 到挺有意思的


赞一下能主动来和大家交流的译者!


译者也觉得你说的对:)


我觉得挺对的
情绪,包括负面情绪,都是属于人类自身的一部分。否定了负面情绪,就是否定自我。作者不应以一个过于理想发的个人梦想为这本貌似严肃的书结尾。


有些随笔性质,对一些问题论述不够深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