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慢吞吞急诊室

吴斌荣 上海科教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上海科教  

作者:

吴斌荣  

页数:

134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慢吞吞急诊室》尚处于选题酝酿阶段时。就受到身边很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他们说:“赶快写吧,我们很需要!这本书什么时候能够出版?”透过这种“追捧”和“共鸣”。看得出父母深受孩子“慢吞吞”行为的折磨。于是我去做了一些了解,惊讶地发现:那些认为孩子的“慢吞吞”是个大问题,并为此担心不已、操心费神、沮丧无助的父母,占受访者的绝大多数,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问题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我的预计,最近,《新闻晨报》上刊登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最困扰如今父母的四件事,依次是孩子害羞、坏脾气、同伴压力和作业拖拉。其中,作业拖拉行为最令父母头痛,孩子一旦“遭遇”作业,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由此产生的对峙和斗争也就开始了,最后终结为一种痛苦,藤蔓般地缠绕在家中每一个人的心上。除了作业拖拉,父母还抱怨孩子动作慢、懒散、不听话、叫不动,教育了没有用。家里常为此类事情闹得鸡犬不宁,很难过太平日子。数落自己家的孩子如何“拖拉”,几乎成为父母之间交流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更是专家咨询时的热门话题,上述情况坚定了大家做这个选题的信心。认为《慢吞吞急诊室》受到“追捧”和引发“共鸣”,源于父母迫切需要获得这方面的帮助。

内容概要

数落自己家的孩子如何“拖拉”,几乎成为父母之间交流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更是专家咨询时的热门话题…… 本书以浅显的文字,告诉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慢吞吞,提升父母教育子女的智慧。 本书读起来很轻松,可以亲子共读。和你的孩子一起来面对慢吞吞这个所谓的大问题吧!

书籍目录

开诊公告 急诊室的功用就诊须知 须知一:不必沮丧,要宽心 须知二:不必排斥,要静心 须知三:不必急躁,要耐心办理预检 究竟谁应该来接受治疗 慢吞吞的三种典型症状 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免检挂号候诊 “慢”和“拖”的区别 催促的讲究 你是“暴君”父母吗诊断开方 望闻问切 认识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保证孩子有可支配的时间 做三项有意识的训练 开方配药 “一身正气”药丸 “有效说教”含片 “幽默调侃”冲剂 “能量均衡”药水 “满怀期待”胶囊 民间偏方 适度满足依恋,不过度关注 别人的经验,不要拿来就用 有些东西,不能作为进步的奖励 负面的情绪,不用回避预防和控制 给孩子表达内心的机会 容忍和赞许孩子从容地做事 培养孩子善解人意 和孩子一起过张弛有道的生活附录 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写在最后 我的慢吞吞故事 后记

章节摘录

这就是“暴君”父母的悲哀之处:简单的教育,肯定换来苍白的结果。教育是公平的,父母投入多少关注,倾注多少耐心,尝试过多少好办法,和孩子沟通过多少话题,有过多少约定,就能在孩子的成长中收成多少。简单的投入,自然颗粒无收。父母有责任为孩子提供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但是绝不能教条。父母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提出严格的要求。但是不能弄到孩子仅仅是因为惧怕你的“凶狠”才迎合你。而不是心悦诚服地跟随你的导引前进,自发、自律地努力。“暴君”父母的教条和粗鲁,会影响孩子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形成,会伤害孩子的一生。所以,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请一定要改变自己。要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习更多好的方法,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给予孩子耐心的引导。让孩子来监督你的改变,不要让情况更加糟糕下去了。

后记

从萨洛尼卡书展回来的飞机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希腊人生活的状态:人们踱着悠闲的步子,慢条斯理地说话,做着各自的事情,不紧不慢、气定神闲、悠然自得。我想,那里的父母们一定不会担心孩子的“慢吞吞”。由此。我不禁反省:每天有忙碌的工作和学习充电。工作之余要照顾孩子、料理家事,还想要给自己留出私人的时间和空间,所有这些常常使我们感到时间不够用。我们想要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就必须抓紧每分每秒,责任心、事业心、好胜心、紧迫感犹如永动的齿轮,吞噬着我们作为父母该有的耐心和冷静。它们使我们“强迫”自己前进,不容许自己慢下来、空下来。我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错,我们这个年纪最是应该奋斗和努力的。我们错就错在连带着不允许我们的孩子慢下来、空下来。


编辑推荐

《慢吞吞急诊室》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慢吞吞急诊室 PDF格式下载



我的孩子虽然现在还小,但是也有慢吞吞的习惯,学习如何耐心的知道孩子,一门不错的书。


孩子慢吞吞,让人着急,这下好了


还没有开始读,看上去还不错


毫无帮助,没有好的针对性的方法,不买也罢,别浪费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