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季羡林谈佛

季羡林 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作者:

季羡林  

页数:

359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和佛教研究 我接触到佛教研究,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1935年,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算是我研究佛教的滥觞。从那以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的时间里,不管我的研究对象“杂”到什么程度,我对佛教研究始终锲而不舍,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也始终没有降低。 “你研究佛教是不是想当和尚呀?”有人曾半开玩笑地问过我。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而且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还要研究佛教呢?要想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解决对佛教评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评价是众所周知的,从本质上来看,也是正确的。佛教这个宗教当然也包括在里面。但是我感觉到,我们过去对佛教在中国所产生的影响的评价多少有点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著名的史学家几乎是用谩骂的口吻来谈论佛教。这不是一个好的学风。谩骂不等于战斗,也不等于革命性强,这个真理早为大家所承认,可惜并不为这位史学家所接受。平心而论,佛教既然是一个宗教,宗教的消极方面必然会有。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如果我们说佛教简直浑身是宝,完美无缺,那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但是佛教在中国产生的仅仅是消极的影响吗?这就需要我们平心静气仔细分析。从整个世界自古至今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个文化,不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得多么辉煌灿烂,如果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又没有外来的新成分注入,结果必然会销声匿迹,成为夏天夜空中的流星。打一个未必很恰当的比方,一种植物,必须随时嫁接,方能永葆青春;放任不管,时间一久,就会退化。中华民族创造了极其卓越的文化,至今仍然没有失去活力,历时之久,为世界各民族所仅见。原因当然是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认为,就是随时吸收外来的新成分,随时“拿来”,决不僵化。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传入中国以后,抛开消极的方面不讲,积极的方面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它几乎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发展、助其成长。这是公认的事实,用不着再细加阐述。 我们过去在评价佛教方面,不是没有问题的。一些史学家、哲学史家,除了谩骂者以外,评价也往往失之偏颇,不够全面。他们说,佛教是唯心主义,同唯心主义作斗争的过程,就是中国唯物主义发展的过程。用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佛教只是一个“反面教员”。我们过去习惯于这一套貌似辩证的说法,今天我们谁也不再满足于这样的认识了。我们必须对佛教重新估价。100年以前,恩格斯已经指出来过,佛教有辩证思想。我们过去有一些论者,言必称马?,其实往往是仅取所需的狭隘的实用主义。任何社会现象都是极其复杂的,佛教这个上层建筑更是如此。优点和缺点有时纠缠在一起,很难立即做出定性分析。我们一定要摒除一切先入之见,细致地、客观地、平心静气地对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再做出结论。只有这样的结论才真有说服力,因为它符合客观事实。 现在大家都承认,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公元前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变、渗透、融合许许多多阶段,最终成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至于在中国发展起来的禅宗,最终发展到诃佛骂祖的程度,几乎成为佛教的对立面,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的。佛教在中国产生了许多宗派,有的流传时间长,有的短。几乎要跟佛教“对着干”的禅宗流传的时间反而最长,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我还想在这里谈一谈整个宗教发展的问题。冯定同志在世时,我有一次同他谈到宗教前途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宗教先消灭呢,还是国家、阶级先消灭?最终我们两人的意见完全一?:国家、阶级先消灭,宗教后消灭。换句话说,即使人类进入大同之域共产主义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宗教或者类似宗教的想法,还会以某种形式存在着。这看起来似乎类似怪论,我却至今深信不疑。我记得,马克思讲过一句话,大意是:宗教是有宗教需要的人们所创造的。“宗教需要”有多种含义:真正的需要、虚幻的需要,甚至麻醉的需要,都属于“需要”的范畴,其性质大相径庭,其为需要则一也。否认这一点,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宣传唯物主义、宣传无神论了呢?不,不,决不。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宣传、坚持唯物主义是我们的天职,这一点决不能动摇。我们决不能宣传有神论,为宗教张目。但是,因为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就必须承认客观实际,一个是历史的客观实际,一个是眼前的客观实际。在历史上确实有宗教消灭的现象,消灭的原因异常复杂。总起来看,小的宗教,比如会道门一类,是容易消灭的。成为燎原之势的大宗教则几乎无法消灭。即使消灭,也必然有其他替代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佛教原产生于印度和尼泊尔,现在在印度它实际上几乎不存在了。现在的一些佛教组织是人为地创办起来的。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呢?印度史家、思想史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什么伊斯兰的侵入呀,什么印度教的复活呀。但是根据马克思的意见,我们只能说,真正原因在于印度人民已经不再需要它,他们已经有了代用品。佛教在印度的消逝决不是由于什么人,什么组织大力宣传,大力打击的结果。在人类历史上,靠行政命令的办法消灭宗教,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十分罕见。 再看一看眼前的客观实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国至今快70年了。对无神论的宣传可谓不遗余力,对宗教的批评也可谓雷厉风行。然而结果怎样呢?我们现在从许多刊物上都可以读到,在苏联,宗教并没有被消灭,而且还有一些抬头之势。“一边倒”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决不认为苏联什么都好,但是苏联的经验和教训,确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总之,我认为,对任何宗教,佛教当然也包括在内,我们一方面决不能去提倡;另一方面,我们也用不着故意去“消灭”。唯一的原因就是,这样做,毫无用处。如果有什么地方宗教势力抬头了,我们一不张皇失措,二不忧心忡忡。张皇无用,忧心白搭。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产生出来的,它也会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时消灭。操之过急,徒费气力。我们的职责是对人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至于宗教是否因之而逐渐消灭,我们可以不必过分地去考虑。 宗教会不会成为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呢?会的,但并非决定性的。研究宗教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宗教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而随时改造自己,改变自己。在欧洲,路德的宗教改革是一个例证。在亚洲,佛教小乘改为大乘,大小二乘在个别国家,比如说在日本,改为和尚能结婚,能成家立业,也是一个例证。 在日本,佛教不可谓不流行,但是生产力也不可谓不发达,其间的矛盾并不太突出。我刚从日本回来,在日本,佛教寺院和所谓神社,到处可见,只在京都一处,就有1700多所。中国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日本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我参观的几所寺庙占地都非常大。寺里绿树参天,净无纤尘,景色奇秀,幽静宜人,同外面的花花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人一走进去,恍如进入另一世界。日本人口众多,土地面积狭小,竟然留出这样多的土地供寺院使用,其中必有缘故吧。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非常有意义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佛教在日本,不管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一方面能满足人们对宗教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妨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才能在社会上仍然保持活力呢!我感觉到,我的这些议论颇有点怪论的味道。但是,我确实是这样想的,我不愿意欺骗别人,所以就如实地写了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话说得太远了,我们还是回头谈中国佛教吧。我个人研究佛教是从语言现象出发的。我对佛教教义,一无兴趣,二无认识。我一开始就是以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身份研究佛教的。我想通过原始佛典的语言现象来探讨最初佛教的传布与发展,找出其中演变的规律。让我来谈佛教教义,有点野狐谈禅的味道。但是,人类思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真正的内行视而不见的东西,一个外行反而一眼就能够看出。说自己对佛教完全是外行,那不是谦虚,而是虚伪,为我所不取。说自己对佛教教义也是内行,那就是狂妄,同样为我所不取。我懂一些佛教历史,也曾考虑过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问题。我总的感觉是,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落后。同日本比较起来,落后很远。我们现在应该急起直追,对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更要细致、具体、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以期能做出比较正确的论断。这一件工作,不管多么艰巨,是迟早非做不行的,而且早比迟要好,否则我们就无法写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再细分起来,更无法写中国绘画史、中国语言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总之,弄不清印度文化、印度佛教,就弄不清我们自己的家底。而且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决不仅限于汉族,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和蒙族,都受到深刻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更为落后,这种现象决不能让它继续下去了。 现在《文史知识》——一个非常优秀的刊物——筹组了这样一期类似专号的文章,我认为非常有意义,非常有见地。《文史知识》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不但对一般水平的广大读者有影响,而且对一些专家们也起作用。通过阅读本期的文章,一方面可以获得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可以获得灵感,获得启发,使我们在研究佛教的道路上前进一步,以此为契机,中国的佛教研究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深入,佛教研究的万紫千红的时期指日可待了。

内容概要

  释迦牟尼到底是什么人?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法显和玄奘西行求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中国佛教有倒流的现象?
  《季羡林谈佛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的论文集,在本书中,季羡林先生以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身份研究佛教,并通过原始佛典的语言現象来探讨佛教的传布与发展,找出了佛教演变的规律,是中国人研究佛教的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国语言,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和散文家,也是国内外极少数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学学者,对佛教研究、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书籍目录

代序:我和佛教研究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释迦牟尼
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印度佛教的发展与衍变
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
佛教的传入中国——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
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
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浮屠与佛
再谈浮屠与佛
法显
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
关于玄奘
关于《大唐西域记》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列子》与佛典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佛典中的“黑”与“白”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
作诗与参禅
禅趣人生
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佛教的倒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为了解决提婆达多问题,我想从分析佛典中关于他的记载入手。现存的佛典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和再传弟子们的一家之言。提婆达多是斗争的失败者,对于他根本不可能有真实的记载。既然不真实,就必然自相矛盾。这情况有点像印度古代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的著作(如果有的话)都已荡若云烟,今天要想了解他们,只能从他们那些胜利了的论敌的诬蔑不实之辞中去细心地爬罗剔抉。对于提婆达多,我们也只能利用现存的佛典,剔抉其矛盾之处,然后努力摄取真相。佛典中关于提婆达多的论述多如牛毛。想全面地介绍提婆达多,困难不在于材料太少,而在于材料太多。我经过反复考虑,决定以唐义净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基础来加以叙述(以下简称),于必要时采用一些其他佛典的说法。实际上类似一部佛传,我只选取其中与提婆达多关系密切的事件加以介绍。的梵文原文已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Gilgit)发现,但残缺不全,只剩下最后一段,对我们参考价值不大。 《破僧事》叙述提婆达多破僧的故事用的是典型的印度方式。几乎是从开天辟地讲起,讲人类的出现、人类的逐渐堕落、私欲渐增,出现了争夺土地的现象,因而产生了国王(地主),中间经过了无数年代,出现了释迦种,又经历了不同的国王统治,到了师子颊王。他生了四个儿子:净饭、自饭、斛饭、甘露饭。净饭王生二子,长子即佛祖释迦牟尼,次子是难陀。白饭生二子,斛饭生二子,甘露饭也生二子,长子是阿难(庆喜),次子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的堂兄弟。接着讲释迦牟尼的诞生,用的也完全是印度方式,从睹史多天宫讲起,佛典中所有的佛传几乎都是这样。在以下的叙述中,一方面竭力宣扬佛祖的神奇,另一方面又竭力渲染提婆达多的卑劣。提婆达多与佛祖一败一胜,这种情况是在意料中的。佛祖与提婆达多的矛盾从很早的时期就开始了。太子(佛祖)学习乘马射箭,有博士来教,他的阿舅就说:“唯提婆达多本自恶性,无有慈心,愿请博士勿教妙杀之法。”薜舍离城的居民向太子献宝象。提婆达多出于嫉妒,打死宝象,太子把大象尸体遥掷城外。太子挽弓射下大雁,提婆达多来抢。后来太子厌倦人世,出家修道。渡过弶伽(恒)河,到了王舍城附近的阁崛山旁野林中,修习苦行,同一群苦行者在一起。他翘一足至二更方休,他五热灸身至二更方休,实行严酷的苦行。但是,他不久就感觉到,这样苦行的结果仍然是天上人间轮回不息,“此是邪道,非清净道。”(《大正大藏经》24,119b)他便毅然舍弃这种苦行方法,另寻其他途径。他走到伽耶城南尼连禅河边,在这里实行另外一种苦行,想闭塞诸根,不令放逸,闭气不令喘息,结果身体忍受了极大的痛苦,仍然不得入于正定。只喝小豆大豆及牵牛子汁,结果身体赢弱,毫无所获。最后他认识到,“此非正道,非正智,非正见,非能到于无上等觉。”(《大正大藏经》24,121b)他决心舍弃苦行之道,吃了二村女献上的粥,恢复了体力。他来到了尼连禅河东金刚地,坐在菩提树下,终于证无上正智,他成了佛。


编辑推荐

《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是季羡林佛教作品白金珍藏版,收录季羡林大师长达半世纪的佛教论著。 《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诞辰100周年图文纪念版)》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的论文集,中国人研究佛教的必读图书,让您轻松读懂佛教。 季羡林之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独家发布季羡林生前珍贵照片。 数百幅精美插图,用图解的方式解读佛学大师的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季羡林谈佛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对我而言十分学术化的书籍。其中诸多专业术语以及文言文让我无法理解,更不可能理解整部书籍的精华,我只能谈谈我阅读后的一些收获和感悟。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早年曾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国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几十年来,季羡林先生克服种种困难,对中、印两国的文化及交流作了大量细致认真的研究,其著作等身,成就斐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和重视,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季羡林先生在此书中谈论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及语言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及佛教的本土化及中印在佛教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彼此的交流。随着中印两国形势的发展变化,两国人民更渴望对中印文化交流有更多的了解,其中也包括宗教。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著作,不仅有助于了解印度的“过去”,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印度的“现在”,对目前我们了解中印文化交流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下面谈谈我的阅读此书的一点感悟: (一)、初步了解佛教的产生、发展的简单历程; (二)、了解佛教的分派、宗部等; (三)、了解到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演变过程以及如何发扬光大,最后如何“倒流”回印度;“我认为,释迦牟尼确有其人,是一个历史人物。因此我就把释迦牟尼当成一个人,同世界上的其他历史人物一样,他是我的研究对象。” ——季羡林释迦牟尼就是佛教信徒的“如来佛”,是一个神仙,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季羡林先生将他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还原了其本来面目。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出生在王家,其父净饭王。母亲在他出生7天后去世,他的姨母爱她如子,后来也成为了佛教僧珈当中的第一个尼姑。释迦牟尼少年时期居于深宫,享尽奢华,成年后娶妻生子,儿子名叫罗睺罗。他29岁出家,根据季羡林先生分析,释迦牟尼出家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受到当时社会上的沙门思潮的影响,以出家作为一种解脱的形式,但是为何寻求解脱,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出家后,释迦牟尼原意为苦行,但是经过6年苦行,身体羸弱,竟毫无所得,难以涅槃解脱。于是他放弃苦行之路,寻求解脱之道,坐在菩提树下立誓:如不成佛,决不站起。最终顿悟,后广传佛法,宣扬佛道,80岁灭度(逝世)。“不知道”的对立面,就是“知道”。知道了,就是“大觉”,就是“佛”。——季羡林佛教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个主要的事件和历史时期,由最初的小乘发展到大乘,后期出现金刚宗(密宗),最后发展才在大乘的基础上出现了空宗和有宗,到如今小乘与大乘各分天下,均是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以及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的不同而在佛法的教义上有了发展。小乘是无神论,大乘是一神论;小乘靠自力解脱,不用救世主,大乘靠的是救世主;一切东西(诸法)无非是由于众多关系(因缘)凑集在一起而产生的,只有关系,没有物质性的东西存在,空宗是这样主张的。所谓有宗,也并不承认所有的东西,包括物质性的,即所谓“诸法”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坚持“真如”、“佛性”是真的“有”的。由最初的主张通过个人努力,积世功德,最后涅槃进入天国转变为只要一心向佛,积累功德也能成佛,最终“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印度佛教在公元前就已传入中国,南宋时菩提达摩来华,成为了中国禅宗的一世祖,后经历了与中国精神文化的撞击——吸收——改造——融合——同化的过程,印度佛演变成为了中国佛,成为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的一部分。中国高僧在几百上千年对佛教义的专研与学习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佛教的倒流”,这也是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共同进步。“宗教是由由身感宗教需要并了解群众宗教需要的人们建立起来的。”——恩格斯


我想成佛,但我不知道佛是谁。
有人说是天上的神,有人说是个人;有人说是如来,有人说是释迦牟尼;有人说是你,有人说是我;有人说是佛是—个,有人说是十方无量;我不知道到底谁是佛,佛又是谁?谁能告诉我!
我想寻佛,但我不知道佛在那里。
有人说在云里,有人说在水里,有人说在心里;有人说西方,有人说在四方;有人说本无佛,有人说佛无处不在。有人说在现在,有人说在过去,有人说在未来。不知道佛在哪里,哪里有佛?谁能告诉我!



佛教作为宗教是历史的产物,这一点和其它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包括中国的道教一样。佛教是佛陀——释迦牟尼,也就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也是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的队伍扩大后,支派也逐渐多了起来。由于“破僧”,释迦牟尼一派成为显流,而其唐弟提婆达多从其中分裂出来,成为潜流。经过再一次破僧,分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公元前2世纪经过“破部”进入部派时期,接着又开始了大乘和小乘的分野。龙树是中观空宗的代表,而后又发展到了瑜珈有宗,接下来的金刚乘的盛行,也就有了显密之分。总的来说,佛教理论从粗浅到精细,从口头到文字,由经、律、论三藏组成的《大藏经》从无到有,目前已是汗牛充栋。
生命无常,苦多乐少,千百亿的众生在佛教处得到心灵的安抚。这里既有虔诚的佛教徒,也有虽然不信,却在佛教当中找到某些契合的众生。
佛教理论虽然深奥难懂但有强烈的思辨性且有完整的因明学(类似于逻辑学)理论体系为基础,做到了以“理”(不是无理,是佛教之理。)服人,这些都深深吸引中国文人。所以体悟佛性,探讨佛理成了古代中国文人的嗜好。这些人和一些中国的高僧成为中国精英佛教的基础。
印度虽然是佛教的发源地,但是佛教将近十个世纪以前佛教就从印度消亡了。经过东传,中国已经成为佛教的第二故乡,而且有新的发展。中国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传播的源头、路线、内容和地区地理和文化环境不同,造就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特别是藏传佛教,其神秘性深深吸引了许多人。禅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相比特点鲜明,甚至走到的印度佛教的反面。
与佛教一块输到中国来的还有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以及医药等方面,可以说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佛教传播极大促进古代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冲突和融合当中发展,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营养,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中国本土文化也不断从佛当中吸取营养,呈显出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色。
但纵观佛教发展史,佛教产生及发展及其教主并不象佛教书说那样神奇。佛教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得不与当地的文化套近乎,甚至与政权结合,这是历史事实。为了取悦大众,成佛的道路越来越平坦,“用尽可能越来越小的努力或劳动达到尽可能越来越大的宗教需要满足”,是季羡林先生对所有宗教发展规律的总结。佛教从小乘大乘,从渐悟到顿悟,从证悟到净土,成佛和上天国难度越来越小,手续越来越简单,从而迎合大众,以求得生存和展,这也是事实。
佛教的确存在麻木人心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合理的因素,如因缘和合的器世界形成理论,再比如对意识分析是对心里学贡献,而成佛高的道德标准无疑对提高整个社会人口素质和稳定社会大有裨益,这一点也经常被统治阶级利用。
佛教有一些神秘的东西,那就是直觉证悟体验到底是什么,密教更为神秘。这些都让我好奇。
随笔。



佛是智慧的、神秘的,我亲近佛。

众生迷惑,万能的你却开悟不了,骗众生千辛万苦去自己证悟,让我疑惑。

我不了解佛,不能盲从,不能皈依佛。

佛是善良的,道德的,我尊敬佛。



谈几点不同看法:
  
  1、关于苦修。。。释迦牟尼未成佛前的确如当时印度一些教派僧侣一样采用苦修方法,时经几年无所成就,于是他知道苦修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于菩提树下静坐以求证悟。后来的佛教发展至今的确也有苦修的僧侣,但苦修并不能代表佛教的形象吧。况且以“既然无法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只好用更加痛苦的方法来减轻他们的痛苦”这样的言辞来解释佛教未免太简单了。如果用比痛苦更痛苦的方法就能减轻之前的痛苦,那我想世界上应该就没有什么痛苦了。另外,楼主眼里的苦修,在修行的人眼中未必是苦。楼主如果想和季老一样以一个中立的态度研究佛教,至少多站在真正修佛的人都立场也看看一些事物。
  
  2、关于佛教是这个世界上最彻底悲观的宗教。。。我不知道下过这个定论的人有没有站在一个修佛人的立场上去看待过一些问题。楼主说看过很多佛家法师的书,楼主身在上海,应该也有机会接触很多佛家信众,您真觉得他们很彻底的悲观?不知道楼主去过藏地没有。。。我们很多人觉得西藏穷困,人很可怜很可悲,但是其实他们自由有他们的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雪域佛国,不丹。今年3月以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还没进入民主制的佛国。那里的人民过着很知足的快乐小康生活。去年他们的年轻国王宣布要把权力让出来,让不丹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老百姓们统统都很不理解,国王为什么要把在周围其他国家已经证明是不好的制度引进来呢?我们有国王和神明保佑,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需要权利呢?——在我们看来,那是一个封闭的佛国,那里不先进,不文明。可是那片佛土下的人民非常快乐非常知足。他们知道周围其他国家在民主制度下道德渐渐败坏,他们不愿意要民主。国王花了一年时间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民主,教他们怎么投票,甚至要管一顿中午饭才能让老百姓从自家农活里抽时间来弄一个他们完全不喜欢的投票选举。
  
  06年,不丹引进了电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没有电视的国家终于有电视了。但仅仅1年时间,不丹开始有青少年犯罪了,人们也不再穿传统衣服了,而是学起西方世界的明星们穿着奇装异服。不丹人民开始有矛盾了,开始不快乐了。
  
  我不知道这样一个纯粹的佛教国家哪里有最彻底的悲观的影子了。。。反倒是当所谓的现代文明开始入侵后,他们才开始有了种种以前不会有大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丹人开始有了悲观的情绪,有了一种以前他们从来不会有的担心。
  
  3、关于季老。。。季老是人皆尊敬的当代大儒,这是无人能否的事实。但是还是要说,季老对佛的学术研究,也很大程度上适用于学术研究领域。实践意义不很大。对佛家理念的专著上,个人觉得南怀瑾的书会更好些。说两句可能不大敬的话,南先生对佛的研究让自身受益了,既没“沦落”成让现今一些人口称的“迷信之徒”,又能潇洒运行人生;而季老在病榻痛苦的日子里,却突然发现自己还没参透人生还没“自由自在”。。。同样的研究佛教,谁更“苦”?谁更“悲”?——这些话没有不敬季老的意思,只是不完全赞同楼主以季老的研究来佐证自己可能稍有偏颇的观点。
  
  
  最后。。。佛理表面悲观的“空论”背后是逍遥自在的通达。没有深入、没有相信就看不到这种通达,也就得不到这种通达所带给人的放松和愉悦。你看不到人家的快乐和积极,不代表人家不快乐。事实上,大乘佛教的“放下一切”首先是要求信众积极地“拎起一切”随身带责任,绝对不消极避世的。


季大师的这本书,最大的困扰在于,注释基本只是引文出处,看了还是不懂原文意思...... 原是本着学习佛法的心理来看这本书,谁知道季大师不是佛教信徒,只是对这个宗教非常有兴趣而已。所以传递的更多的信息,是佛教历史,以及这个宗教的一些特质。 才知道,真正沉下心来做研究的学者,竟可以从一个字的读音追究到一件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原来这才真的叫做“做学问”,”斤斤计较“,细致得不得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原来我们只能算是“非文盲”,如此而已。 很是纠结。季大师对佛教太过旁观,太理智,对逻辑的要求非常苛刻,让我对原本想要学习的这个宗教,也开始感到怀疑,进而纠结。也许从接触到了解一样事物,都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感到好奇,开始了解,怀疑,纠结,自我辩论,胜辩或败辨,胜辩了便有了一定程度的信服,然后继续了解,然后某一天开始新一轮的怀疑和纠结,如此反复。 可是呢,佛教最珍贵的特质,是海纳百川。就算是无神论者,也能从佛学得到许多他想要的智慧。仅凭着这个特质,就能让我很坚定的去对这个宗教保持兴趣。 书里面有一句话,是季大师对佛学的描述,大约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是因果的连结。乍读到这句,忽然觉得有种“四大皆空”的清明,似乎一切都是虚无。然而一分钟后,我又恢复六根不净的正常了,可惜可惜。


同样也是老师的推荐,自己也喜欢佛学。老师说,感性的人学佛,是崇仰佛的精神,理性的人学佛,是将佛的精神研究得透彻而非崇仰。我暂时停留在崇仰未入门的阶段,老师说,如果你看了季羡林的谈佛,你会明白,理性的学佛,已经没有了门里和门外的区别了,而是,你就在这里,佛就在那里。我表示,其实我还不懂。


谈佛,已经买了不少。再来看看国学大师是怎么解读佛教的。


这本书很详细的介绍了佛的起源发展,以及他的语言运用,还有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儒家之间的斗争等等,并且季老的语言朴实严谨,准确条理,对于一般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很可以了。不过读过这本书之后,佛的神秘感就完全没有了。


大师以详尽的史时,平实的语气,将佛教这一博大精深的话题娓娓道来,象一名智者开启了我关于佛佛教的心灵之窗,能够使我不偏不倚的学习佛教知识,受益匪浅。


季羡林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所以他从学术的角度来谈佛学,值得一看!


季羡林先生是国学大师,非常给力的作品,不能不看。


读了此书对佛教有一个新的认识,大师分析精辟


又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有理有据,文字浅显易懂,考证、典故、公案,引经据典,让你不知不觉中对高深的佛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不得不叹服大师学识的渊博,不愧为大师,好书,值得一看,值得收藏的好书。


大师就是大师,虽然是一本合集,内容绝对没问题。严谨的求知精神,开阔的眼界,这是一本对于客观看待佛教很有帮助的书。赞。


看了季老的《留德十年》《牛棚杂忆》,接着读这本和《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先生的书,推荐!


很不错,很喜欢这本书,季羡林老先生中国的骄傲


可以了解佛教的起源,让你真正了解佛教的发展和历史


季羡林老师是权威的专家,一定好好看


大学哲著作解析了解佛教发展史


佛教的发展史,正在阅读中


还没有来得及细看,看了介绍以及对季先生的了解,应该错不了,精通那么多种语言,对古印度文化有深入研究,对国学造诣颇深,想来学贯中西的老先生对佛学应有自己独到的研究


这次的物流很给力啊,一周就到了。讲解很详细很有说服力,让我更好的了解了佛教。


了解佛教历史的好书!


看了几篇文章,季老还是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佛教的问题,比如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这不失为对佛教的一种理解方法。。。


普及了佛教的知识,了解到了很多。很喜欢。印刷也不错哦。


很清楚的讲了有关佛教的历史和传播问题,很好~


本书中季老从中立的角度讲解了佛学的历史,不适合学佛的人看(本人认为)。


大师研究佛学很有年代,很有深度,读来非常震撼。


正在读这本书,把释迦牟尼当成真正的历史人物研究,推翻了对佛的迷信崇拜,挺值得一读


真正佛家在中国传承、发展、渊源,值得一读,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佛的渊源


从了解社会,了解文化历史的角度,此书讲的还是比较全面的,希望那些学佛的人,也看看,全面了解一下,至少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他们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了。书纸手感不错。字迹清晰,插图精美。


看过太多的学术著作,大多以生僻、晦涩难懂的语言来彰显自己多么有学问!而大师就是大师,看季先生的书,用词、语句如家常般的亲和!没有故作玄虚,只有平和的叙述与论述!这才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看的作品!


如今研究佛学,谈论佛学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佛学基础理论的估计不多,建议这些人可以好好研读此书。从研究佛学的动机和其历史说起,很生动易懂,当是入门书。值得一看……


刚刚收到季老的书,我单买了一本季老谈佛的书及季老谈人生的书,很受用,季老文笔有功力,看人生百态!希望能给我启发。非常尊敬季老,我家书香门第,奶奶也是一画家,所以从小饱受熏陶,也很爱文学艺术,推荐大家购买阅读。值得珍藏!


读这本书是想对佛有更多的了解,看一来。内容太深,并不适合我这种门外汉阅读。


读佛即拜佛,留有佛心,幸福人生!


不错的书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比较理性的看待佛学 值得一看


印刷质量超出想象,装订扎实,而且是双色印刷,很多图片资料。从季老写的佛学书,有出家人写的深刻,但多出了旁观者的冷静和客观。有了宗教史观和比较观,不愧是季老。


很便宜啊!厚厚的才卖38,打折后更便宜!内容也好,有之前未曾出版的图片。深入浅出,帮助哦我们接触了解佛!


大师谈宗教,受益多多喵


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次把触角伸向佛学领域,拜读季老的著作之后感慨他知识的广博,很好的一部书!


读此书,知何为国学大师。


大师作品,象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更快更清楚


与佛有关的书很少有看的懂得,这算一本!


佛的气息很浓,爱不释手


不亏是大师的著作。内容非常严谨。且引证很多。插图精美。值得收藏的好书


国学大师的作品,值得收藏和阅读!


非常值得买的一本书,如果你也喜欢佛学的话。这本书跟我在学校图书馆借的是一样的饿,所以应该是正品。O(∩_∩)O哈哈~


很好,对了解佛学很有帮助。


很专业的评论,喜欢佛学的一定要看看


国学大师之悟性


还没看,但是,大师的作品,错不了


在大师的引领下,学到很多知识。很好的一本书,非常值得拥有


大师之作,读读还是很有收获


不错的书,一直都挺喜欢大师的书


大师已仙逝,但精神与我们同在!


最后的一代大师都在逝去,可惜啊。


大师的著作,不一般


季大师治学之严谨,令人钦佩!无论是否赞同大师的观点,阅读此书都会有很高的收获。


大师的书,很好,极品了。


什么是大师,这就是大师。大师的角度,大师的文笔,大师的思辨,值得精读。


精美,插图版。以此书可以看到欧洲学术传统和中国人文精神的结合


季老的研究方法是不是武断了点?


还不错,插图也很精美


这是买的第二本季羡林老先生的书,不错。大师级别。
当当网也很给力,速度快,价格还公道。我很喜欢


有些说得比较深


书好,内容丰富,但字太小


一次在图书管里看见的 读了1小时 因为在外地就没有借走 这本书不是借来看看就够的 可以传世


季老的书精辟入理,是人油然生发敬意


看国学受益匪浅


蛮厚的一本书,好看,有插图,反正会有收获的,很大的收获


季老是我所崇拜的精神偶像,虽然说季老的作品没有拜读过很多,但是对于季老作为一个大家所具有的独立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格外地崇拜.


我还不舍得拆开,封面非常精美,我想内容一定也很好


后面还有季老对人生的感悟,有时没明说,但也能读出季老一生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好人坏人。


刚刚拿到手,包装挺好。读过季老的好几本书,一直觉得很棒。期待有个愉快的阅读旅程。btw,当当速度是越来越不敢恭维了。


比较满意,符合心理预期的效果。


真正的大家,极力推荐~


值得每个佛教徒一读的书


几年前在书店里读过的,这次买下了,以便再次拜读


书不错,很好,值得读


还未读,但很期待。


读了三遍了,受益


很喜欢读季老的文字。文字朴实,书的质量也好,值得购买、阅读和收藏!


躺在床上看的这本书 内心中情不自禁就静下来了 这种感觉很好哦


内容有点专业 一般人就不用看了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代人买的。自己没看


对季老无限敬佩!只是书中有些篇章过于专业化


值得深思的一本书!


很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书不错 老爷子很喜欢


好书,世代珍藏的书才值得买。


直指人心,醍醐灌顶!


不是很懂佛,看了这本书可以对佛有一些了解


本书很厚,内页纸质厚实,印刷精美。季羡林研究佛教,不以崇敬的角度出发,而是以史学家的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实证派立场出发。所以阅读季羡林研究佛教的书籍你会发现,他的书中,没有对佛教的艳羡、崇拜或者痴迷,而更多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考察态度。因此,若你仅想了解佛教历程,可买此书。若你是虔诚的佛教徒,深信佛门义理,崇拜笃信着六道十二因果等轮回转世、得道成佛之说之人,还是另辟他书较好,否则你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会因为书中过于客观的考察论断与自己的信仰相异而埋怨。


购季老的书就是一个字“值”


季大师真的是国宝级的大师!


是研究佛教发展的,学术性书籍


无量光,无量寿。心地光明。


季老谈佛有自己独特见解和认知,让我们年青人大长见识。


非常好,喜欢季老的风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