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美]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作者:

[美]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  

页数:

218  

译者:

王水雄 宋静 林虹 译,王水雄 校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是我穿越经济生活广袤平原之旅程的第二步。该旅程奔向的是社会性可变的市场模型-在多个层面上探讨社会关系和文化如何型塑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制度秩序。它发端于人寿保险市场的研究,然后是对儿童市场的研究,现在则研究多途径的货币的社会性使用。在《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Morals and Markets:The Development of Life Insurance the United States)(1979)中,我对经济生活的研究理路尚为初步阶段,证明的是非经济因素在美国主要经济制度发展中的作用。我选择人寿保险是因为它强有力地体现为货币利润与神圣关怀的交叉汇聚点。保险企业家是如何成功地确立起生命和死亡的货币等式的呢?对生命投保的历史进而也成为经济行为中非经济维度研究的一个案例。  《道德与市场》强调的是对人寿保险的文化反应,考察了人类生命的货币衡量态度的改变,以及在人寿保险发展过程中风险和投机的文化界定转变的影响。它还包括了结构因素的效应,考察了比如说,从丧失亲人之扶助的馈赠式体制到市场体制转变中的张力。人寿保险不仅仅革新了死亡的意义,也革新了对其进行的管理。朋友、邻里和亲戚,这些在18世纪缓解寡妇经济穷困的关系,被牟利的层级制所替代。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Pricting the Priceless Child)继续了《道德与市场》所开启的路径,更直接地考察了经济和非经济因素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市场或价格(被界定为经济价值)与人性及道德价值之间的互动。

内容概要

本书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浊: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无价性”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最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大于”市场?

作者简介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美国当代杰出的经济社会学家,现任美国经济社会学学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知名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关注经济的文化与道德维度。1985年因《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而获得美国社会学界的至高荣誉C.Wright Mill奖。

书籍目录

1994年版前言致谢导言第一章 从愤怒到纪念:儿童生命的神圣化第二章 从有用到无用:童工之上的道德冲突第三章 从童工到儿童工作:重新定义经济世界的儿童第四章 从体面的埋葬到恰当的教育:儿童保险的情况第五章 从意外残废到意外生育:对儿童的法律权衡的改变第六章 从儿童农场到儿童黑市:儿童市场的变迁第七章 从有用到无用再回到有用?儿童价值衡量的呈现模式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从愤怒到纪念:儿童生命的神圣化  孩子的死:从接受到义愤  在18世纪以前的英格兰和欧洲,一个婴儿和一个年幼孩子的死亡都是一件小事,对此的态度通常混杂着不关心和对事实的接受。正如蒙田所提及的那样,“我有两三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就死了,在此,没有过度的悲痛,也没有遗憾。”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在对英国家庭的调查中发现,在16、17世纪以及l8世纪的早期,当非常年幼的孩子死亡之时,没有证据表明人们会花钱办一个悼念会,甚至也不会戴黑纱。父母很少参加他们孩子的葬礼。根据菲利普·阿雷兹(Philippe Aries)的说法,在法国的一些地方,如果孩子死的“太早”,很可能就直接埋在后院里,正如人们今天埋葬猫和狗一样。死亡之后,即便是富人家庭的孩子也会被当作是乞丐一样来对待,他们的尸体“被缝进粗麻布做的裹尸袋中,扔进巨大的公共墓穴”。l5世纪至17世纪之间,欧洲的上层阶级选择埋葬在教堂里;公共墓地则提供给那些非常贫穷和非常年幼的死者,无论“他们自身或者家庭作为优雅的资产阶级或者小资产阶级是否选择教堂作为他们葬身之所”。  社会历史学家们指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父母从来不会冷漠地对待他们孩子的死亡,但是他们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对孩子的超然和分离状态。比如说,l8世纪的许多父母,将他们的新生儿指称为“它”或者“小陌生人”;年幼孩子特别是婴儿的死亡将被哀悼-但却被顺从地接受了,对孩子的悼念仪式是冷静而克制的。正如有人在1776年所说的那样,“失去一个新生儿的确是够难受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交的税”。另一个孩子会被生出来替代前一个失去的孩子。很明显,给新出生的孩子取前一个刚刚去世的哥哥或姐姐的名字,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但是到了19世纪,在悼念孩子的问题上产生了剧烈的变革。在英格兰、欧洲和美国社会的上层和中层的家庭中,孩子的死亡在所有的死亡中成为最令人痛苦和最不能宽恕的事情。在其颇有洞见的对美国文化的分析中,安·道格拉斯(Ann Douglas)描述了1820年到1875年之间“哀悼的扩大”,特别是有孩子过早死亡的中产阶级对该问题的关注浪潮。父母一向克制的传统让位给了悲伤的尽情发泄。丧失孩子的父母亲的情感伤痛成为一个新的文艺类型-安慰派作品的重要主题。哀悼者指南指导父母如何应对“摇篮空了”的人间惨剧,大量的故事和诗歌非常详细地描绘了丧失孩子的非常引人注目的伤痛。一个非常有名的纽约牧师,西尔杜·库易勒(Theodore Qer)牧师发表了《空了的婴儿床》作为纪念作品,以怀念他死去的孩子乔治亚(Georgie)。之后,他收到了来自同样丧子的父母数千封的同情信。安·道格拉斯引述了其中的一封:“亲爱的先生,如果你有空去看看阿莱干尼墓地,你将会看到‘一朵花’放置在三个小墓穴之前:安娜7岁;塞迪5岁;莉莉3岁。他们都是在六天之内去世的,都是因为猩红热病!老天有时候甚至会顺从我们的伤痛,让我们听到其中之一在别处正在成长。”到了1850年代中期,为了这些“家庭小圣徒”,特别的棺材被设计出来,它有着舒适的内层,里面还有标示牌。一把锁和钥匙替代了“冰冷的螺丝钉和起子”。  丧失孩子的新情感的产生部分地是因为对待死亡的文化反应发生了转变。菲利普·阿雷兹将其指称为19世纪的“情感革命”。在此,“他人的死亡”,特别是近亲的死亡被界定为是压倒性的人间惨剧:“面对死亡,其可怕性在自身面对的时候,还不如在面对他人之死亡的时候。”年幼孩子的死亡则是其中最为糟糕的事。劳伦斯·斯通注意到,在19世纪的英格兰,正如在美国一样,“孩子之死带来的极度悲伤,既是社会风俗,也是心理事实”。在意大利、法国和美国,大型都市墓场为小孩举办的丧礼迅速成为丧礼艺术中最受关注的项目。法国的父母通过在其孩子的坟墓上竖立精心制作的雕像来颂扬他们的孩子。阿雷兹说道,“如今我们来看它们的时候,正如我们阅读美国安慰派文学的诗歌一样,我们可以意识到面对这些孩子的死亡,人们变得多么痛苦。这些长期被忽视的小东西,被当作像远近闻名的大人物一样来对待了。”  到了19世纪后期,孩子悼念的革新进一步延展。社会历史学家认为,在那个时候,英格兰和欧洲较低的社会阶层家庭采纳了中产阶级家庭养育孩子的模式,他们对待孩子的死亡也同样变得情感脆化了。而这一改变甚至更为深刻和激烈。所有因丧子而产生的父母在家庭内的悲伤逐渐成为公共关注的对象。通过制作精美的雕像来悼念已然不够;无论贫富,所有孩子的死亡都被看作是一个无法容忍的损失。当维多利亚时代的情感主义者在颂扬孩子的时候,在20世纪之交,美国的社会活动者决定尽可能地避免孩子的死亡。正如一个改革者解释的那样:“孩子有权利获取生命的公平机会。如果父母不能够用这些机会装点他们的生活,显然政府就应该有责任介入。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粗暴地摧毁一个强健的生命而未感受到它作为主体的存在。”这样,对死去孩子的祭仪逐渐转变成保存孩子生命的公共行动。  拯救孩子的生命  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的行动开始于19世纪后期。一个新的医学领域和专门的机构被创建起来,以治疗儿童疾病,确保儿童身体健康。1881年,亚伯拉罕·雅各比(Abraham Jacobi)医生组建了美国医学联合会儿科部(the Pediatric Section of the Ainerican Medical Society)。6年之后,美国儿童医学联合会(the American Pediatric Society)成立,其宗旨是“发展有关婴幼儿的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学”。1890年代中期,大多数大城市至少有一家儿童医院。在内科医师发现了腐坏牛奶和儿童健康之间的关系之后,安全牛奶运动被一些慈善家和市政当局推行开来。牛奶站和供应网点建立起来,在此一些贫困的母亲可以以成本价购买,有时甚至可以免费获取巴氏灭菌牛奶。他们同时还可以从受过护理训练的服务人员那里获取有关孩子照顾和卫生学方面的知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泽利泽的研究令人过目难忘,她的分析意涵深刻,而行文却沉着简练。本书对一个重要的主题进行了极富想像力的大胆探索,相信在我们历史学家中一定会寻获知音。  ——Nancy Tomes 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g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PDF格式下载



十分同意作者的结论:孩子是无价的,只不过有的父母为其子女做了“降价处理”还不自知,可悲。我知道有一个人是这儿么做的:那就是我。


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有着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视角。其实很多相类似的事情已经在中国发生。借着儿童发财赚钱的产业越来越多,儿童的地位似乎很高却又很低,还是象面团一样被揉来揉去,很多说辞只不过是打着儿童的旗号。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乱烘烘的值得人类好好反省的世界。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商品吗?


导师推荐的书,觉得应该很不错,所以买来看。


  3.5星
  
  本书主旨是是从儿童相关的经济行为(童工,死亡赔偿,儿童交易与收养)中间接反映出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对儿童社会经济价值认识的变迁。角度很新颖,而且从很多个例中,以点带面,引出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为什么童工会从合理变得不合理?交通事故中死亡儿童的家长应该得到多少补偿?黑市中儿童交易存在怎样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价值在世纪之交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当我们的视角从个体的儿童上升到一整个群体,从社会演变的宏大场景中去勾勒整个社会儿童观变化时,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致。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9.1分是有些虚高了,优点很多,就不说了,说说白玉上的微瑕。
  
  翻译的问题。那个金光闪闪、多次出现的“乖谬的是...”反应出本书的翻译风格刻意求雅,故意的学术化显得胭脂太重。还是喜欢平实简易的翻译风格。尽量的用简单的词,语序通顺,才能阅读轻快,方便理解。本书整体翻译不影响阅读,但个别地方阅读的阻滞感很强。需要一次甚至多次回读才能搞清楚作者在讲什么。举两个例子:
  p5第二段:“儿童期的利益....不过是一种形式,是对更为一般性概念--家庭利益的特殊表达。”
  P6第二段最后一句:“它标志着家庭作为“无情世界避难所“的终结的开始”
  p203第三段:“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变,关于儿童的两种观点的边界,一直都不是清楚的也不是绝对的。”
  
  章节内容的逻辑线索不清楚。作者提出了很多好的问题,也列举了无数的报刊、著作、判例、以及统计数据。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但不得不说的是,作者的思路很飘逸,行文奔放。全书的章节结构简单,逻辑清楚,总分总。但当你在阅读其中一章的时候试图寻找一个逻辑线索去引导你的阅读,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第一章为例,开始讲了19世纪以前对儿童葬礼的态度变化,然后是儿童卫生运动的兴起,又回转到对待儿童死亡的态度,之后讲了车祸等事故中去世儿童的数据和原因,以及人们对交通事故肇事者的愤怒和此后的安全教育,再后来是分析了儿童在街道游戏变少的原因。大致是这样,肯定有疏漏。但是,这里面没有一个清晰的线索把这些内容连贯起来。比如可以按照如下的顺序组织内容:这一章讲的是对待儿童死亡的态度转变,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疾病,一类是事故,每一类下面有,1,事实。列举前后变化,突出差异。2,分析。剖析这种变化所折射出的儿童观念的转变。3,原因。结合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背景,探讨造成中变化的原因。这样读下来,就会很清楚。
  
  同质性的数据和例子没放在一起。本书一大特色是引用文字和数据很多,如第一章30页的篇幅有97条引用。旁征博引是好事情,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作品,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来了解一个事实。书中有很多文学性语言的引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和睿智的评论给全书语言增色不少。但是作者过多的引用造成了行文不连贯,而且相同类别的例子不组织在一起,而是散落在不同的地方,如第一章中关于儿童事故的统计数据。造成了内容的碎片化。
  
  儿童价值观念的变化原因分析不够。这本书总的来说描述性占主要内容。的确,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数据和案例,给我们描述了上个世纪之交,人们对儿童的社会经济价值的观念转变。当现象被描述出来的时候,读者自然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上个世纪之交美国的宏观政治经济变革,对于这样的观念转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其中一点是,家庭经济水平的变化,美国工业革命之前,经济落后,家庭可支配收入少,儿童作为劳动力就理所当然,死亡过后家庭也拿不出很多钱给孩子一个体面的葬礼。但是当美国20世纪初期,经济逐渐起步后,家庭的收入允许儿童不参与工作去挣取微薄的报酬,而是让他们穿上整洁的衣服去接受教育。父母都有工作后,生育的数量自然下降,生育数量减少导致对儿童情感的注入增多。如中国计划生育导致的小皇帝。作者也有提到这些背景,但都是一笔带过。个人觉得通过社会学的专业概念与分析模型,结合历史演变的宏观政治经济背景,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应该占到本书相当的份额。
  
  记一点琐碎读后感。读的比较粗糙,很多章节的结构在大脑里也比较模糊,加上对社会学了解很少,所以可能写的有些偏颇。


  
  大环境不好,人人开源节流。
  
  有一师兄,擅写博客,粉丝如云,最近接到一则求教信,来者是一线城市的所谓“夹心层”:白领房奴,加薪无望,还贷无期,年岁日长,对于是否要孩子颇为踌躇,乃至夜不能寐。师兄虽是经济学出身,尤其素来看衰经济前景,但他的回复却是富于人情味:“如果你还能再承受每年新增2万元左右的支出,我建议你要孩子,因为一个孩子对家庭和人生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村庄到地球
  
  师兄的态度尤其对于孩子价值的评价,其实是符合大多数人想法——养育一个孩子,需要经济支撑,但要一个孩子,也就等于“你的心在身体外面行走”。人情如此,即使一向铁腕出境的希拉里.克林顿谈到儿童问题亦变得温情脉脉,她大喊“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实现上帝赐予的潜能的机会,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她认为孩子生活在小家庭!同样也生活于大世界,虽然父母是对孩子有着最重要影响的人,但是没有一个家庭生活在真空,许多父母需要获得支持才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成为最棒的父母。对此,她甚至引用了一句非洲谚语“举全村之力”( It Takes a Village)作为书名,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理念: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地球之力。
  
  听其言,观其行。早在大学时,她特别多学了一年儿童发展,也为卡耐基儿童委员会和保护儿童基金会工作,参与创建了阿肯色维护儿童和家庭权益组织,三十年多年来推动了多项涉及儿童福利保护的立法。这本《举全村之力》的内容和它的封面一样明亮温暖,希拉里不仅分享了女儿切尔西的“育儿经”,而且还追忆了自己母亲被父母遗弃的不幸童年与克林顿早年丧父作为遗腹子的成长记忆。她的理念并不局限于在美国推销一个“美国梦”,更在于通过公民社会式的全球总动员,来改变我们共同的未来。
  
  有用到无用
  
  作为政治家,希拉里的立论在于孩子改造未来的重要性,但是孩子一直如此重要么?否,将儿童价值神圣化其实是最近一个世纪新鲜事,这是另外一个女人、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社会家维维安娜.泽利泽在《给无价的孩子定价》透露的秘密。工业化时代使得一切劳动力的价值都有兑换成为价格的可能,原本在经济上无用的孩子突然变得有用起来,十九世纪每个八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雇佣,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当时孩子往往是家庭的第二工资提供者。更早一些时候,受限于医疗条件,人们对于幼童的死亡多半习以为常,平淡处之。吊诡的是,直到20世纪头三个十年中,从儿童身上赚取利润是可耻的观念才急剧占领舆论中心,孩子也逐渐从“效用品”正是转向“情感品”,经历了无用到有用再到无用的蜕变。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并总谋求效益最大化,种种非理性行为背后往往存在各种隐性动机,养育孩子亦如此,有经济学家也早指出养儿防老并不理性,相反如果把钱放入银行作为养老更为切实,这说明拥有孩子已经日渐成为满足爱与情感的需求。冷峻地说,今天的孩子在经济上是“无用”,情感上“无价”,换言之,这说明孩子已经成为某种昂贵的消费。
  
  孩子社会价值的变化,最集中体现于诉讼中对儿童生命的赔偿,这是一个法律悖论:如何为没有价格的孩子定价?19世纪,一个孩子生命的赔偿金往往取决于他的经济价值。法庭定价的往往来自雇主的评价,一个7岁女孩埃特的意外死亡案件中,孩子的父亲表示需要孩子赚钱补贴家用,法官据此判决了1000美元;进入二十世纪,形势则发生巨大变化,孩子的价值由经济转向情感,“一个孩子的价格则取决于微笑、酒窝和卷发”,对孩子父母精神损害的赔偿金也不断创出天价,情感也开始论斤出售。
  
  在经济学大举入侵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之时,社会学家亦开始还击,维维安娜即是其中一种,她不仅借助经济学工具分析,而且也提出对市场局限的反思,文化、情感的因素被引入市场之后,儿童保险公司、儿童黑市等机构却借此不断牟利,她感受到一种非常明显的深刻对立:“一边是宣称儿童是无价的情感资产的文化体系,另一边是待他们如‘现金商品’的社会安排。”。
  
  价格还是价值?
  
  在这轮孩子生命神圣化的大潮中,看起来每个人都在谈论儿童价值,表面上孩子的价格在提高,20世纪无用的孩子价格超过了19世纪有用的孩子价格,但是这背后却是金钱对情感的入侵,正如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所言“无论何时,只要真正的个人价值被赋予货币的衡量,就会发现个体生命的松懈甚至丧失”,换言之,我们用儿童的生命赢得价格,也许却输了价值。
  
  与此同时,尽管儿童神圣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表态,但是事实上这样脉脉温情可能止步于自家门槛。即使在美国,研究表明,一方面家长在自己孩子身上非理性地浪掷千金,同时却在事关儿童的公共开支上畏葸不前,这也就是希拉里不得不费力呼吁的原因之一,她发现尽管“我们的国家声称儿童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但是我们正在浪费这些宝贵的生命!好像他们无足轻重似。儿童的议题被当作“软问题”,专属于那些软心肠的人(通常是女性)!总是位于我们的国家所面临的更宏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边缘。”
  
  从历史沿革与社会变迁角度来说,儿童的命运有点类似以前的女性,关于他们的话题,无论解放还是压制,他们自己的声音往往缺席,“他们不能言说,只能被他人言说”的命运从未更改,正是如此,我们更应该反思该如何救救孩子?关照美国,回顾自身,总感觉似乎我们还处于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的交接,一方面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支付高额择校费,甚至超过大学学费;另外一方面,黑童工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奶粉事件更是令人齿冷,学前教育更是一直没能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法庭诉讼涉及儿童生命的情感补偿也是鲜见。
  
  对于任何政府与政治家,无所作为也是一种选择,即使在对大政府存有疑虑的美国,对于儿童的公共开支亦一直被有序推进,如果在今天的中国,养育一个孩子需要父母如此忧虑,那么肯定不是父母的无能。孩子,不应该成为一般阶层望而却步的奢侈品,这样人为的鸿沟是任何开放社会无法接受的。请记住,儿童不仅仅是下一代成年人,而就像希拉里说的:“孩子也是公民!”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维维安娜.泽利泽 著 格致出版社 08年11月
  
  《举全村之力》希拉里.克林顿著 曾桂娥 09年4月 译 上海三联书店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597283/


如第一章30页的篇幅有97条引用。突然有一种认真得牙疼感。。。


不得不承认作者在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97条中包括少许注脚,而且作者还对部分引用的内容加了注。


真是太强了 这样的学术态度真是令人尊敬


孩子是无价的!


对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我来说,所谓的家庭概念仅仅停留在无尽的沉默、争吵上。应该来说,情感的素求只是针对一定的文化人士来说,比如大多数低层文人士,他们并不在乎有没有爱的付出与获得比,只是养育孩子看起来有利可图。


因为我国传统是家庭,是由父母+孩子+父母双亲+兄弟姐妹构成
是不是很多人生孩子的目的是出于国情?
另外有多少人支持丁克呢?


2009-06-05 17:01:55 遥远的天空  对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我来说,所谓的家庭概念仅仅停留在无尽的沉默、争吵上。应该来说,情感的素求只是针对一定的文化人士来说,比如大多数低层文人士,他们并不在乎有没有爱的付出与获得比,只是养育孩子看起来有利可图。
所以许多爱的缺失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遥远的天空,如果你愿意,从你开始,一切都可以变得不一样。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孩子时,你会发现“施比受更为有福”,你自己所收获的东西将是你父母曾亏负你的,你会得到补偿。


啊,原来你真的是个托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