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村和农业经济学

焦必方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作者:

焦必方  

页数:

29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新视野本科教材系列的一个分册。全书共分10章,分别对当代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金融发展、农民的收入与消费、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农村社会保障、农业国际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本书既吸收了国内外学界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也积极反映有关农村与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书内容全面,难度适中,力求用有限的篇幅系统深入地介绍和农村与农业相关的经济理论。本书摆脱了传统教材的空洞理论,立足中国转轨经济的实际情况,结合比较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农业经济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供从事农村与农业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使用。焦必方,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农村经济学。

作者简介

焦必方,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农村经济学。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论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农村和农业概述 第2节 农村和农业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3节 当前农村和农业经济学研究概述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2章 当代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结构转换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当代农村经济体制的演变 第2节 农业产业化 第3节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4节 农村产业结构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3章 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2节 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农村土地非农化 第3节 产权与农地制度 第4节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权益维护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4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农村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第2节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第3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5章 农村金融支持与农业投资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农村金融支持与农业发展 第2节 我国农村信贷失衡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第3节 我国农村金融政策及金融体制改革 第4节 农产品期货市场 第5节 农业保险 第6节 农业投资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6章 农民的收入与消费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农村的发展与收入增长 第2节 农民消费与积累 第3节 农村公共消费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7章 农产品价格与流通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农产品价格与价格形成 第2节 农产品销售与流通 第3节 食品安全与信息保障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8章 新农村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21世纪初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第2节 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第3节 城乡一体化与都市农业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9章 农村社会保障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社会保障概述 第2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第3节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与现状 第4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第10章 WTO与农业国际化 [本章学习目标] 第1节 WTO农业协定 第2节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保护 第3节 农业国际化 [本章小结] [本章思考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2章 当代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结构转换  第1节 当代农村经济体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有可资总结的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教训。  一、土地改革与个体经济体制  在土地改革以前,我国农村70%到80%的土地集中于不到农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农手里,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劳动农民只占有20%到30%的土地。推行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是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土地改革首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行,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已经有1亿人口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建国后,我国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大加快了全国土地改革的进程,1952年除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成为农村经济的基础。由于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个体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在东北地区,70%的农民生产的粮食增多,牲畜、大车、衣物、房子均有增加。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村和农业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