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数据分析
2011-8
上海世纪格致
诺瓦尔.D.格伦
329
309000
於嘉
无
许多社会科学学科都以“世代”研究为教学重心,例如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心理学、政治科学和社会学。格伦•埃尔德(GlenElder)曾在其重要著作《大萧条中的孩子们——社会变迁对人生的影响(ChildrenofGreatDepression—SocialChangeinLifeExperience)》一书中对“世代”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种种坎坷的经历,对他们而言,现代社会许多司空见惯的东西都是遥不可及、需要拼命争取才能拥有的。在本书的讨论中,我们以“迷惘的一代”(lostgeneration)为例,讲述他们怎样在战后努力向社会证明自己的能力。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造就了关于世代的研究。一般而言,世代分析属于定量研究范畴,研究者利用很多世代概念的估测方法对一些结果变量的效应进行研究,例如在大萧条时期中,经历过战争的社会群体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世代的成员都必须在特定时间段有同样经历。另一方面,同一年出生的人(或特定时期出生的人群)经历同样的社会变迁,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相似的性格特征。不同年龄的人有时也表现出这种群体特征,例如同一年开始实习的毕业生们。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世代指的是某一特定的出生人群。
诺瓦尔·D.格伦等著的《纵贯数据分析》由四种讨论纵贯研究的小册子组成,分别是《世代分析》、《纵向研究》、《分析重复调查数据》以及《多元时间序列模型》。纵贯研究相较截面研究而言,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考察社会发展趋势。《纵贯数据分析》分别对纵贯研究中极具代表性的几种分析进行了介绍,旨在使研究者对纵贯研究有一定的认识,并能以此方法进行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社会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和流动、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社会学、教育、社会人口学、统计学和定量研究方法。多篇论文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Social
Forces等国际著名专业杂志上。2006年获美国国家教育学院Spencer博士后研究奖学金;2007年“以精辟数据研究中国社会”获美国社会学亚洲人/亚裔美国人“青年学人”奖。目前担任多家英文学术期刊的编委和SSCI期刊(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CSR)的主编。
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CASER)成立于2009年12月。中心倡导以定量社会科学研究为主,兼容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学科视角,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人民生活福祉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涉及教育、就业、不平等、贫困、移民、健康等等。中心主持了“香港社会动态追踪调查”,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参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中心强调研究的科学性、独立性和社会意义,并期望通过讨论会和工作坊以激发讨论,将研究成果与更多的公众分享。中心网站:http://caser.ust.hk。
世代分析
序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估计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的策略
第3章 用世代分析理解变革
第4章 数据要求与数据可用性
第5章 未来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纵贯研究
序
第1章 概述
第2章 纵贯研究的目的
第3章 纵贯数据收集设计
第4章 纵贯研究问题
第5章 纵贯分析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分析重复调查数据
序
第1章 导论
第2章 区分年龄、时期及世代效应
第3章 总趋势
第4章 分解总趋势
第5章 分解总变化的一般模型
第6章 发掘个人层次关系的变化
第7章 总结:分析社会变迁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多元时间序列模型
序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对多元时间序列模型的介绍
第3章 基本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第4章 向量自回归分析范例
附录多元时间序列分析的软件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一般来说,研究者会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世代分析,虽然这两种情况的目的都非常明确,但还是引发不少人对研究的目的进行一些区分。在多数情况下,世代研究主要用于估测人类年龄变化产生的效应,有时也估测婚姻产生的效应。显然,随机实验(randomizedexperiment)最适合用来估测诱因,但不能用于研究年龄变化产生的效应;我们无法将一定数量的个体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法观测实验组个体年龄变化的过程,并保证对照组不受与年龄变化相关的刺激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年龄变化效应的学生们只能在一些非实验性方法和准实验(quasiexperiment)方法之中作选择,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世代分析有独特的优点。我将在本章的下一节中讨论几种主要的方法。而本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讨论与年龄变化相关的研究,但文中也经常出现世代用于分析其他情况的讨论。世代分析的第二大用途是能帮助研究者理解社会、文化及政治变革的根源和性质。这也是为什么世代分析在近几年中迅速成为关注焦点的原因之一。也许将来这种用途会比前一种更加普遍。当然,除了世代法,肯定还有其他分析方法能够在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定量研究中发挥作用,但是世代研究所能达到的深度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与之媲美。因此,我不会在本书中将世代研究和其他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比较。尽管本书中强调世代分析在研究年龄变化中的作用,但是我仍然会用一章的篇幅来讨论世代方法是怎样用于研究社会变迁的。……从国家层面上,纵向数据收集的历史已超过300年,它始于新法兰西(NewFrance)(加拿大)的定期人口普查,并从1665年至1754年在魁北克省继续进行。虽然它不是第一次人口普查,但是代表第一次的定期人口普查,而不是单一,独立没有规则的人口普查,后者早于公元前1491年的以色列就已有了(Thomlinson,1976)。其后,1749年瑞典、1769年挪威和丹麦、1790年美国也开始进行定期的普查。美国是非常特别的,因为它的纵向普查数据是从建国第一个十年一直到现在。从个人层面,早在1759年,巴尔泰什和纳西洛(Baltes&Nesselroade,1979)和沃尔和威廉姆斯(Wall&Williams,1970)最早使用了纵向数据集(主要是个案和履历资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开始了不同的长期儿童发展研究项目。1970年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行为科学的纵向研究。纵向研究的快速发展证明了无论研究人员还是主要研究经费机构都认同它的重要性。每当问起纵向研究的重要性,通常会着重于其研究设计和分析等质量方面。对许多人来说,纵向研究已被吹捧成灵丹妙药,它可用于建立时间顺序,测量变化大小,并提供因果解释的依据。虽然纵向研究的确有它的优势,但其成本昂贵并且存在其他困难。纵向研究并不是必要的,即使用来测试因果关系(Blalock,1962;Davis,1985),特别是预先已经知道变量的时间次序(例如生物或遗传特征,如性别、种族、年龄)。纵向数据绝不能解决差劣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的问题。
纵贯研究的执行往往必须建立在多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且研究的重复性较大。鉴于该研究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复杂性,《纵贯数据分析》一书分别对纵贯研究中极具代表性的几种分析——世代分析、纵向研究、重复调查以及多元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了介绍,旨在使研究者对纵贯研究有一定的认识,并能以此方法进行研究。《纵贯数据分析》一书中有大量的实例,能够使读者直观而又具体地了解纵贯研究的内容和分析方法。几位作者的文笔流畅、用词简洁、表达清楚,成功地将复杂难懂的纵贯研究问题转化为简单易懂的问题。
无
虽然个别地方翻译的有问题,但不影响阅读和思考。纵贯数据模型在社会科学各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工具。这本书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系统著作,值得推荐
绿皮书中有关纵贯数据的几本,非常有用,译出来是大好事。
属于提高级的书
值得推荐,经典
还不错,绿皮书的翻译。只是介绍,没有统计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