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活禅思

余惕君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作者:

余惕君  

页数:

1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余惕君因缘际会,在八年前接触佛法,渐渐深入,并将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感悟随笔的方式记录并出版。目前,已经有二十余本人生感悟随笔问世。《生活禅思》这本书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静下心来,与心灵对话的记录,不仅有助于读者提升自我修养和陶冶情操,也可大大丰富自己的生活。毕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和体会,也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生活禅思》分为“直面幸福”、“人情练达”、“入世如出”、“明心见性”、“即心即佛”五大内容,可谓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深入简出,醍醐灌顶。

作者简介

余惕君,上海铭源集团董事、常务副总裁。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上海市政府计委研究所主任,兼任国内数所大学EMBA、MBA客座教授。现为卫生邮“全国健康教育专家”、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企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健康教育协会企业分会副会长。
曾出版管理论著二十余部。
藉宦海履历、学海阅历、商海经历,近年来先后出版《俗世方圆》、《大智若“余”》、《字藏玄机》、《大道至简》、《快乐其实很容易》、《你可以活得更好》、《快乐书》、《凡尘悟道》、《知“余”常乐》、《寻觅一本“正”经》等“人生感悟”随笔。“字里人生》、《管理心语》、《快乐心经》、《圆满心法》、《妙言要道》、《情爱有道》系列图书,获星云大师推荐。

书籍目录

直面幸福
人情练达
人世如出
明心见性
即心即佛

章节摘录

  记得有部电视剧叫《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一剧名起得好,不仅有诗意,而且有哲理。幸福是结果,就像盛开的花朵;幸福是过程,就像片片缓缓伸展的花瓣。花儿之所以美,是因为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供有缘人观赏,给世人品尝它的芬芳。同样,人生之所以幸福,不在于独个儿“没事偷着乐”,而是因为时时与别人共享幸福,是“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脱离苦”。真正幸福的人一定能使别人幸福,和别人一起幸福,那才是真幸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幸福的人也常常感受到周围幸福的人,幸福总是被幸福包围。  人类一切努力的根本目的无外乎爱与生命,而财富只是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迷失,正在于错把工具当目的。仔细想想,倘若一个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心灵若因无休止的拼搏而麻木,情感因数不清的钱财而物化,并因此失去了爱与被爱,遗忘了友情、亲情和爱情,那他活着又有什么乐趣?!倘若一个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因此而失去了健康,那他的人生又有何意义?!人要有爱,要善待生命,要爱生命,要让生命充满爱,要以爱的名义善待生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小伙子登山游玩,忽然其中一个提议比赛,看谁跑得快,能最先登上山顶。于是,两个人就拼命跑,等到气喘吁吁爬上山顶,这才发现,一路上的美景全没看。若把人生喻为登山,道理也在于此。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整个生活节奏出现一个“快”字,火车不断提速,快速消费品流行,连爱情也流行“速配”。当你两小时就飞过半个中国与亲人相见,以往那种美妙的期盼与等待便不复存在。人类赢得了时间,但失去了空间。更为可怕的是,人类赢得了时间,失去了情感,失去了生活的浪漫。所谓“慢节奏”、“慢慢地陪着你走”,那不是用脚,而是用那颗“柔曼”的心。又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嫌挡他路的老大爷走路慢,老大爷转过头说:都往一个地方走,何必那么快!  “七”真是个奇妙的数字。“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千世界是七种色彩;“哆来咪发梭拉西”,音乐世界是七种韵律;人有七情,身有七窍;天上有北斗七星,地上有七大奇迹;文有七体,词有七律;世界有七大洲,开门有七件事;情人有七夕相会,夫妻有七年之痒;做善事胜造七级浮屠,超度亡灵要做七;中国神话有七仙女,外国神话有七个小矮人;产品有“七匹狼”,还有神奇特工“007”。  “七”是在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数字,人从呱呱落地到撒手西去,每七年都会如蛇蜕皮一样更新一次。“七上八下”,不仅是生理,还包括心灵。人要顺应自然,好好把握身体、心灵成长的七年之变。  所谓“财富”,即有“财”便能“富”,但财并不仅仅是金钱。“财”字,左右一个“贝”,右手一个“才”,“贝”是钱,那是外财,“才”是能力,那是“内财”。做人的品格、修养、内涵、自律、智慧,那都是“内财”,“内财”不仅决定“外财”的量,而且决定“外财”的质,更决定有了外财后的人生质量。佛教中把金银财宝称为外财,把善根、福德、智慧、因缘称为内财、外财,易得易失;内财难得,却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健康是幸福人生的根本。何为“健康”?体壮为健,心怡为康,健康既是健壮的身体,也是美好的心灵。每天我们都认真地洗脸、刷牙、洗澡;每天我们也要认真地反省自己的内心,打扫自己内心的污染、阴霾,清洗一切负面情绪。每天我们都会给自己增加各种营养,以增强自身对疾病的免疫力;每天我们也要通过各种学习,以增强自身心灵对“贪、嗔、痴”的免疫力。  “心为君主之官”,一个人的身体疾病实在是一个人的心态、情绪的外在反映。佛光普照,清风朗朗,健康的关键还在于“安守内心”。  丹麦是世界上人的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有幸作了近距离的考察,要论自然风光,远不如邻国瑞士、挪威,要论富裕程度,远不如美国、日本。但那里的人民普遍幸福,那是因为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普遍满足,除衣食无忧,同时享受着公民义务教育、全民免费医疗的待遇。一百多年前安徒生在丹麦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鞭笞了社会不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童话般的梦想”。而现在的丹麦,小女孩的梦想已经实现,人生来平等,幸福应当也可以被每个人拥有。丹麦人的幸福指数高,还因为那里的生活简单,无论是从酒店家具的配置、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还是早早就打烊的商店,甚至才十来个的电视频道,无不透露着一个幸福的基本元素:简约、自然。  随着中国人收入的提高,特别是人民币的升值,去欧洲购物的人如波浪般一浪一浪,汹涌不息。凡买名牌的商场都配备大量中国营业员。中国人买起名牌来毫不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欧洲”。  “疯”字乃是生了病的“风”,真应了那句革命口号:现在世界上是东风压倒西风。风,是需要的。大千世界无非地、水、火、风,但清风暖阳是人们所需要的,狂风、台风、暴风是残害人类的。中国有句古语,富不过三代。在中国,更多的是富人,我们现在顶多有那么些“富二代”,而在欧洲,更多的是贵族,已富了八代、十代。由富而贵,任重而道远,而在成为贵族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发“疯”。上帝要人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人为什么对名牌趋之若鹜?那是因为人的内心都有成名的渴望,要成为名人难,而成为拥有名牌的人相对简单。有人认为,名人约等于用名牌包装起来的人。所以,人们那么热衷于追求名牌也就理所当然。名牌是商品,不过是一种质量比一般商品好一倍,价格贵十倍的商品,但名牌又不仅仅是商品,其背后代表的是一种地位、身份、财富,是一种虚荣心的极大满足,是一种对成功的强烈渴望。说得直白点,对名牌的狂热追求,还是一种难以掩饰的自卑。名人如果戴的只是一块假表,人们还是以为那是名牌,穷人戴了一块真表,人们还是以为那是假冒产品。“真作假来假作真,假作真来真作假”,名牌折射的是大干人生。七彩世界,皆为虚妄。“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曾去过世界上生活最贫穷的非洲土著人部落,也曾去过世界上生活最富裕的北欧各国。尽管那里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天壤之别,但他们脸上流露的笑意却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幸福是物质,更是内在心情对外在物质的感受。幸福是一种比较,但这种比较一定是在自己能亲身感觉到的范围,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世世代代生活在非洲丛林中的土著若没有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是不会感受到不幸和失落。反之,生活在物质社会极为发达,生活极为便利的发达国家的人,若没有其他地区的比较,那也就感受不到满足和幸福。当然,这种比较不仅是空间上的,还是时间上的,而处于最贫穷和最富裕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若要感受幸福和痛苦都很容易,那就看你和谁在比较。  很羡慕欧洲人的幸福生活。仔细想想,羡慕的究竟是些什么呢?一是优美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秀山丽水、清新的空气、纯洁的水质;二是从容悠闲的生活态度和淡定的心境。人们在有了基本的物质生活后,从容地享受阳光、空气,悠闲地品味着生活。这种生活和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并无关联,倒是相反,正是对物质的过分追求,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加剧了人们的身心压力。生活就像围城,经历了喧嚣后,人们才会真正体会,宁静是美,简单是幸福。  徜徉于北欧的一些小镇,一切是那么的宁静、温馨、安逸。天空碧洗,蓝天自云,群山叠翠,湖面静谧,碎石铺就的小路上行人面色淡定、神态安宁、步履从容,说话也是那么的柔语轻声。时光仿佛倒流,与现代残酷的市场竞争毫无关联;生活仿佛凝固,凝固成一幅风轻云淡的风情画,凝固成一首柔曼婉转的小夜曲。  想起了被人们似久已遗忘并远离的“慢生活”。那个“慢”字,竖心旁,一个“曼”,那是对待生活的那颗柔曼之心。市场经济把人变成了快速运转的车轮,人在享用高科技文明的同时也被其奴役。扪心自问,人到底要什么呢?说到底,平和的心态、平安的身体、平静的生活,那就是幸福美满的全部目的。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日常生活,生活平常,若要得到真正持久的安乐,就不能迷失于欲乐,幸福是从简朴自由的生活而得到。  “生、老、病、死、苦离别、求不得、怨憎会”,人生充满着悲苦,因此人们又把离世称为“解脱”。然而,人又何必要等到离开人世才“解脱”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快乐在哪里,离苦便得乐。或许痛苦很强大,但我们不要等到没有痛苦的时候才允许自己快乐,快乐的选择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大干世界,有七彩、有七韵、有七味,并不是只有一种苦,不要逃避痛苦,更不要忘了快乐,千万别被自己的痛苦囚禁,而错过了当下生活的净土。  ……


编辑推荐

  禅,是真善,是智慧,是大美,是常乐我净,是真空妙有。禅,并不是佛教专用的名相,如达摩初祖言:见本性为禅。生活中有禅心、禅悦、禅悟、禅行、禅境、禅机、禅趣、禅意……如此,也就有了成语禅解。人间事事示禅,觉者处处能悟,悟者时时积慧,慧者件件能知,知者理理通明,明者法法澄清,清者样样澄净,净者分分解禅。  禅,是心悟,虽只一刻,但须经长期心持。“逐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禅宗虽有北渐南顿之分,但两者只是悟道前后之区别,顿悟植根于渐悟,“打破天下是一家”。日有所思、所悟,果上随缘,因上努力,自然“水到渠成”,终会“恍然大悟”。  读完余惕君编著的《生活禅思》,体悟动静一如,生死一体,有无一般,来去一致的人生真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活禅思 PDF格式下载



好书值得一看,细细品味


50岁知天命,好书!


运输过程中把书给弄脏了,不过书的纸质印刷还是不错的!勉强及格吧,希望下次不会这样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