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楼梦忆

邓云乡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8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邓云乡  

页数:

33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红楼梦忆》《红楼诗草》《红楼零简》。邓云乡先生作为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指导,参与了整个拍摄过程,数年间他随剧组经过天南海北,亲历其中甘苦,往事浮跃,记忆翻涌,写下《红楼梦忆》作为纪念,也带领读者感受着红楼魅力。《红楼诗草》是先生在拍摄过程中随兴吟咏的诗词,部分尚未发表,书性诗心隐于其中,意兴自现。《红楼零简》是先生所写关于《红楼梦》小说和电视的文章,汇于一处奉献给读者。本文集收入云乡先生《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互相印证,必可收获至丰。

作者简介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勤于撰述。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著有:《燕山乡土记》、《北京的风土》、《红楼风俗谭》、《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还有散文集:《书情旧梦》、《秋水湖山》、《花鸟虫鱼》、《吾家祖屋》。

书籍目录

前言红楼梦忆 惜别词 白发“红”缘 姑苏岁暮 十里街·葫芦庙 开机典礼 记得祝愿词 开讲江南风俗 课内课外 春风夜话 曹雪芹纪念馆 首次小品练习 小谈服装 上海找“宝玉” “红楼西席” 化装小记 太平湖黛玉北上 黛玉的船 国庆晚会 “黄山情侣” “神仙洞”虚惊 黛玉北上诸景 风雨故人 重到苏州 香雪海落花流水 艺圃传情 万景山庄 耦园落花 寄畅园一日 杭州采景 绮园古藤 花与蝴蝶 滴翠亭诗 导演分身术 西子湖花絮 上海大观园 北京有了大观园 大观园建筑小谈 潇湘馆秋雨 “大观园”中怡红院 晴雯诸戏 花鸭子和仙鹤 准备大场面 “沁芳”拾趣 “后四十回”讨论会 冀中之行 泸成列车所见 二王庙现场 都江堰 拍摄“打醮” 打醮队伍 索桥情思 离堆导江楼 青城山“游湖” 崇庆古蜀州 罨画池亭子 罨画小桥看“厨娘” 片云何意傍琴台 草堂游罢别成都 上海大观园杂记 平伯师与红楼电视 移花接木 “体仁沐德”红白喜事 秦可卿灵堂 雨中谈趣 青浦招待所 水乡行吟 梨香院内外 宝玉情悟梨香院 淀山湖梅林 诗魂梅下定情时 闲话碧波楼 碧波“红楼”翰墨缘 夜战碧波楼 三月下扬州 扬州拍摄日程单 徐园薛蟠家 薛蟠家闹剧悲剧 凫庄、桥影、梦痕 柳堤“悲喜剧” 妆点瘦西湖 元妃登舟幸园 扬州“红楼”友谊 何园贾政书房 平山堂花圃 镇江半日 “瓜洲古渡” 再到杭州 阮公墩之晨 植物园池畔石榴裙 设计“红香圃” “仕女行乐图卷” 湘云醉卧“芍药圃” 湖山屐痕入梦痕 湖光夜色记友情 蓬莱爽约小述 文字因缘 决定性战役 正定“荣国府” 宁荣街 “更道”琐话 “元妃省亲”进府 “秦可卿之丧”出殡 “大场面”拍成了 黛玉进府 院落及其他 古郡、古寺 别了正定红楼诗草红楼零简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简介词

章节摘录

  惜别词《红楼梦》电视连续剧9月21日在河北省正定县新建“荣国府”“荣宁街”拍完最后一个大场面,外景基本上完成了。剧组大队人马撤回北京,再补拍一些零星影头,便将全部完成前期工作,转入后期制作。我提前一天回封北京,翌日即乘车回沪。  来去匆匆,思想上整天考虑的是如何安排好时间。赶回上海,一面忙于新学年开学,学生上课,一方面又因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纪念,园林局友人,文管会友人都曾委托一些事情要帮忙办理。  “俞樾故居”曲园前面春在堂、乐知堂部份已经修复,需参加开放盛会。这个时期,十分忙乱,忙得我似乎没有意识到“红楼”电视已经拍完了,大家要分手了,依依悄别之情,一时还未在我感情中浮现王扶林导演来了封信,我读着信中的词句:  陈希同市长不忘《红楼》在倡建大观园的功绩,二日中午在一家很有特色的饭店宴请剧组领导和演员,王蒙、艾知生二位部长也应邀参加今天下午三点在彩电中心大门口全体合影留念,并聚餐、联欢。三年来的创作生活,同志们共患难,同甘苦,到今天眼看分别在即,不免要动情。这三年,您是见证人,也是艺术创作的指导者、参加人。我想也会有不少感慨,若有诗兴,不妨来它一首。我想电视杂志一定会拍手欢迎的。  这时我忽然感到有些黯然了,“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我忙乱的思维忽然得到突破,惜别之情涌上心头了。我写了一首词,谱的是《水调歌头》:  三载月明夜,客里过中秋。新添华发双鬓,都是为红楼。记得黄山云海,多少锦城秀色,千古说悠悠。收拾荧屏上,滋味在心头。  访古郡,兴营造。拟公侯。荣宁府邸,深深庭院又勾留。宝黛痴情万种,阿凤繁华过眼,花落水东流。惜别情无限,“真假”似云浮。  在词前,我加了一段小引:  为红楼电视,甲子于黄山太平,乙丑于成都灌县,丙寅于正定古郡,客中三过中秋。重阳前,镜头均巴拍竣;导演王扶林兄来书索词。回思三年中为“红楼”同甘共苦,今幸而成功。唯分手在即,离情不兔继之。故谱小词赠之。  这样,用小词抒发了我的惜别之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楼梦忆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我看了好久了,终于下手了,同时买了邓云乡的红楼梦忆、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还有另外四本,共七本书,原以为还得两天才能收到货呢,今天上午就接到电话了,因为那会在上班,就让交给门岗了,我中午去取得时候着实惊喜了一番,居然还是用小箱子装着的,就是比较遗憾外面没有写名字。
这本书封面很好看,古朴的质感,非常舒服。原来还以为是小本很薄呢,没想到这么厚,太喜欢了。


这本《红楼梦忆》找了好久,没想到在这买到了。之前看电视剧总能在演职人员中看到民俗指导--邓云乡。上网一查才知道是位大师级的人物,而且还是位低调的大师。非常佩服!这本书非常值得收藏!


说不尽的红楼梦,听邓先生讲红楼旧事是一种享受。


邓云乡先生写的《红楼梦》方面的著作非常好,红学迷必备。


跟欧阳奋强的梦忆红楼差不多,要是对当年87红楼拍摄有兴趣的话一定要买啊


87版红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而这本书中所讲述的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正是汇成这部经典的涓涓细流


很好的书,非常推荐购买! 邓老先生学识渊博,作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指导,记忆红楼梦不仅更接近真实,文笔更是一流,如把酒小酌、闲言碎语般娓娓道来。

河北教育出版社这套书装帧典雅高致,定价低,重印或再版极有可能大幅度涨价!是爱好红楼梦及文学散文诗词爱好者收藏的佳品!


就是好啊!关于红楼87版本拍摄的回忆,不是那种浮夸的,有些实际


很好的书 对于87红楼来说 是为数不多的历史考证了 对于喜欢红楼的人来说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了解老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过程,增长了不少见识,喜欢。


特别喜欢邓云乡先生的书,这本书的装帧也不错!赞


邓老的这几本红楼系列,确实值得收藏。期待能够再次出版,让未能收集全集的人,完成愿望。


对87红楼梦电视剧感兴趣的,可以看,有些拍摄的小细节,其它地方没读到过。


邓云乡先生的书,将来一定要把全集收集了


邓老可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文化指导,红迷必读。


这是一本非常有质感的书,纸张好的不得了,封面上的图竟然是一张纸签,真是精致的不得了。这是87版红楼梦的拍摄花絮,喜欢87版的朋友强烈推荐。看书就是要看这种有感觉的书。大爱!


邓云乡集,这套书不错,五折时购买。


邓老的民俗书籍,是读红楼梦的必读辅助书籍。非常赞。


关于红楼梦的书。是当时的记忆。


书很好很厚实,对喜欢红楼梦的人来说很有价值


很怀念老版红楼梦,所有人都那么认真对待。看到这本书可以了解当初很多的花絮,以及那时人们的执着和坚守。跟新版鬼片一样的红雷梦比起来,就能看出什么是差距


经典永在观众的心中*红楼梦的魅力无穷!


尤其是对喜欢红楼梦的人


别的就不多说了,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87版红楼梦迷的话,请不要错过本书!


邓老这套关于红楼梦的研究集子,很早就放在收藏夹里虎视眈眈了~~河北教育看来算是出版界的黑马,这套集子做得挺用心,作为观者,当然也读得心旷神怡


喜欢邓先生的书。我在凑齐邓先生的这个集子


很喜欢邓先生的文字


配合电视剧,画里画外,重讲那段往事哦。


永恒的经典,记录和记忆


当当这次活动不错啊,买了好多收藏已久的书,赞一个


这套书都不错,慢慢收


非常不错的一个文集,里面的小故事都很别致耐读。


一本书封面有点破了,不过纸质什么的都还可以,而且这本书我真的超级喜欢,终于买到了,好开心,基本满意,看着非常有复古的感觉。还为朋友买了一本


特别稀罕,质量好!!!!!!!!!!!! 很喜欢,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么的好书呢!!


都是短文,偶尔翻翻


从不同视角看回顾一下87版……


这个不用多说,我也没有资格评价,呵呵


终于一套了


里面目前没有发现大的印刷质量问题,我比较满意。


装帧质朴的书本里折射的是邓老渊博的学识,需要用心细细品读的好书!


很早以前就看了红楼,随着年岁的不同,感触也越发的深刻。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因为高中的必读书目里,有着红楼梦。虽然定会有一些用于应试的答案灌输进我的脑海,但很难忘却时间刻下的记忆。新的红楼电视剧也播出了,再看老版的摄制回忆,虽然每个版本给人的感受不尽相同,看得出红楼的影响力和每个人的用心付出。邓云乡老师不愧是位大家,红楼梦里游,再回首,感动的人不只是我。


87版红楼民俗顾问、民俗学家邓云乡教授的回忆录,对着电视剧看,很有趣。不过没有图,是不是因为这是第二次印刷的缘故。


红楼梦太深奥了,光是各类典故就看的人头晕,幸亏有邓云乡的红楼梦研究著作,才能让我从全新视角阅读红楼梦。推荐。


内容让我有点小失望,就是很简短的说了一下87版红楼梦剧组的拍摄,走马观花,而且书送来的时候,封面上的小版画都翘了起来,这点不太满意。


属于87版红楼梦的幕后故事,是87红迷的首选!!


文章都很短少,就是回忆拍电视剧时的事。


之前看过电子版的,终于还是买了书,还是这种有形的东西翻起来有质感,喜欢书页中散发的淡淡的墨香


书是好书,我是指内容,但是书皮却撕坏了一点,希望下次不要有这样的失误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人物星散,弥不叹惋


87版电视剧红楼梦拍摄花絮,确实较之一般描述更有资料价值。不过文笔还是小小失望。


主要描述的是作者拍摄87版红楼梦时的回忆。


没有很多的收获,大部分是作者自己的见闻感受,本以为有写很多关于演员的


点点滴滴,拍摄的艰辛趣闻尽在其中,哈哈


只能说内容不错,还不错而已


是想看红楼梦剧组买得,结果所说甚少,只是作者一些感受,特别是封面那张图,还是单独粘上的,真是独树一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