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名画家全集(全10册)

何政广 主编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何政广 主编  

页数:

1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马塞尔·杜尚是20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者,也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他的艺术观念成为许多后来新生代艺术家创造新艺术的护身符。他生活在法国传统的艺术环境中,成长在一个艺术世家。但是他勇于参加新艺术运动,从未来派、达达主义到后来投入所谓“反艺术”的创作,在美国获得极高声誉。本书对其生平与艺术有详尽的解析,揭示了杜尚的奥秘世界。 杜尚利用现成物品标以奇特题目充作艺术作品,打破艺术的分类,使艺术成为一个整体。他说:“当‘裸体’的景象闪入我的眼帘时,我知道它要永远打破自然主义的奴役的锁链。”杜尚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过去的遗产,用全新之物取代传统艺术。他的艺术观念成为许多后来新生代艺术家创造新艺术的护身符。

书籍目录

现代艺术守护神——杜尚的生涯与艺术自由嬉玩艺术的一生成长于艺术世家,获双亲全力支持在巴黎:从野兽派、立体派到未来派自食其力开始新计划探索为艺术理论打开一条幽默的走廊从机缘性到现成物从《大玻璃》到《泉》纽约作品让人忆起达达反艺术本质杜尚的现成物是达达的最佳范例《蒙娜丽莎》与《给你们两颗睾丸》在达达运动中始终维持超然地位开始对电影及光学实验感兴趣采用女人姓名改变身份认同从达达主义跨越到超现实主义布鲁东推崇杜尚是最具智慧的艺术家观念较视觉现实更为重要超现实主义精神重新在纽约发扬杜尚的一人运动却是公开面对每一个人不愧是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杜尚与加泰隆尼亚(侯权珍译)杜尚素描作品欣赏杜尚年谱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毕沙罗搬离庞图瓦兹在奥尼住了一年,在1883年选定埃拉尼,在那里度过生命最后20年。厄普特河上的埃拉尼是接近诺曼底极小的村庄,离巴黎100公里,在通过村庄的大路上有几座毗邻的房屋。厄普特河是一条小河,也穿流过莫奈住的小村吉维尼。厄普特河把埃拉尼与邻村巴赞谷隔开。巴赞谷的房屋建在背向河流的小山上,在埃拉尼看不到,但是巴赞谷教堂顶尖在小山的树丛后隐约可见。庞图瓦兹的城镇是半农村半城市趣味。埃拉尼近数公里处则全无工业痕迹。牧草地和耕地绵延到视线之外。埃拉尼的乡野景象怡人,整整20年毕沙罗在这个白杨树、木栏栅和那条小河所围成的村庄上画了超过200幅的油画,外加100幅水彩和素描,如:《吉素新区》。在埃拉尼的1886年至1889年中毕沙罗以新印象的手法画了这里的景色。1890年后,回到了1877年到1883年发展出来的细碎点触与短斜线的画法,如1888年的《窗外景致》、1889年的《埃拉尼的晒草女工》,与新印象主义决裂,让毕沙罗与旧友莫奈和德加重新联系,毕沙罗称这两位画家为“老印象主义者”。1885年毕沙罗画《埃拉尼冬天的牧草地与大胡桃树》,同样的景,1892年他又画了一幅《埃拉尼的大胡桃树》。前者画冬日,以黄、草绿、浅褐色调为主;后者可能画黄昏,除黄绿草坡外,远山、近树、屋顶都是温暖的红紫色调,别有韵味。毕沙罗喜欢画胡桃树和苹果树。1895年一幅近景花树《在埃拉尼,胡桃树与苹果树开花》,满树的花叶直逼观者眼前。毕沙罗不喜“感情的”表现,但这幅画确实引人迷入纷繁的花叶中,不胜沉醉。另一幅1892年的《草地上的苹果树》画中有一女子匐地。草地苹果树、胡桃树和白杨树是埃拉尼的特色。

媒体关注与评论

法国印象主义画家毕沙罗,是唯一参加八次印象派画展的艺术家,也是印象主义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描绘田园风光与街景闻名。他发展出一种新的画法:由顿挫的笔触及细密的斜线布满全画,让画面有阳光闪动的感觉,画面稠密、缤纷。晚年经过分色主义实验,更进一步掌握到光影表现与绘画灵魂的结合。


编辑推荐

《印象派画家的师长•毕沙罗》是今日美术馆书库其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名画家全集(全10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