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乡村记忆

刘家科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刘家科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

作者简介

.

书籍目录

骂街吹牛闹洞房出殡拜年下湾打赌抓阄儿打蛋儿落棚酒骂街补遗吹牛补遗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湾里的村庄收麦看青场院古槐与麦秸垛磨道里的驴老井老碾子地邻砍草卖菜老宅子年味元宵的烟花洗面筋蒸蜊蛄镟饼龙须面旋风雨魔看雨听雪蝈蝈儿结柳儿连绵雨枣树饭扑拉儿麦结柳蜂王大懒存善传九老根福来村生无名氏大水二水三水四水大算盘二算盘父亲饼嫂林秀贞采访手记跋

章节摘录

  没见过世面的庄稼人不会吹牛,而庄稼人一旦得见世面,吹牛的本事便  与之俱来。吹牛成了小码头村里人特殊的精神消费。因为这种消费是自给自  足的,所以生产的目的和消费的方式便多种多样,独具个性,千奇百怪。有  的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却是为了博得众人一乐;有的是一种  复杂情绪的释放,有的是一种非分之想的放纵;有的是为了有目的宣传和炫  耀,有的是为了骗人或唬人;有的是为了实现心灵的自我补偿,现实中得不  到的东西,以虚拟的形式得到;有的是为了实现精神的自我刺激,打消自卑  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气……  当吹牛处于原始状态自然生成、自由生长时,是村里人精神生活水乳交  融的组成部分,虚也罢,假也罢,俗也罢,劣也罢,但大概是于己无害,于  人无碍。不管怎么吹,这种行为总有几分可爱或别样的妩媚。但是,当那些  有心人要运用吹牛达到超出精神消费的其他目的时,吹牛就变得福祸参半了  。  一年秋天,康熙皇帝乘船沿大运河到京南一带农村私访。私访的目的是  体察民情,了解农耕现状。这一天康熙扮作商人带两名“管账先生”在小码  头下船之后,就察看了堤内堤外的庄稼,逢人便询问耕作收成的情况。当时  村里的族长闻讯便带了两个人去接待几位造访的客商,攀谈中康熙皇帝点拨  他讲讲当地农耕的天时地利和发展潜力,族长察觉来者不凡,便施展了吹牛  的本领:  “俺小码头村人均一亩地,河滩地就占三分,论地亩俺是邻村的一半儿  ,论收成俺是他们的一倍。你看俺这河滩地里的苞米,小垅内间种绿豆,大  垅内间种红薯,一亩地里,苞米收两担,绿豆收两担,红薯收五十担,俺这  一亩顶他们三亩;苞米随船南下,价钱比当地高一倍;绿豆做粉条,粉渣养  肥猪,收入又增加一倍;红薯藏在地窖里,来年春天到城里卖,一斤又顶五  斤的价钱,这样算下来一亩能顶六七亩的收入。你再看俺堤外的菜园子,开  春用草墙挡北风,用草衫遮寒流,韭菜菠菜茴香小葱比别村儿早下半个月,  夏天黄瓜西葫芦芹菜蕃茄比别村儿下得早、长得好、收得多,秋天冬瓜北瓜  茄子萝I、大白菜比哪个村儿的都抢眼,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在别处只是  口头上说说罢了,在俺村儿里真是能兑现。俺们村儿的菜顺着大运河,进京  下卫,城里青菜行家家都抢小码头的鲜菜……”  康熙皇帝听这一番话觉着眼前一阵豁亮,它虽然明白这番话大大地言过  其实,但也禁不住赞叹称奇,心里话,天下百姓都能像小码头一样,何愁国  富民强!于是顺口说了句:“真该鼓励啊,如若三年能兑现,你们村子可二  十年不纳皇粮国税。”


编辑推荐

  《乡村记忆》是河北作家刘家科最新创作的一组散文作品,曾在《人民文学》杂志公开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书荣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刘家科,河北故城人,长期从事散文创作,其散文题材以冀中民风、乡土故事和文化思考为主,文笔从容、细腻优美,已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并在文坛赢得较高赞誉,深受读者喜爱。冰心散文奖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属于全国性的专业评选活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乡村记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