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欢

林清玄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林清玄  

页数:

161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不知多少秋声  如果你的心灵有通向神圣的完美阶梯,  你就像真理花园中的百合花,  无论你的芳香消失在空中,  或消失在人们身上,  它消失在何处,  就在何处永存。  ——纪伯伦  中秋夜,我们从岳阳赶往长沙,一路狂奔。  “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赶路呢?”我问帮我们开车的小廖。  司机小廖急着赶回长沙过节,因为他和爱人都是一胎化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娶了独生女,所有的节日都变成双倍的大事。  预计先到父母家过上半夜,再陪女方到岳父母家过下半夜,这使他心急如焚,飞奔在路况颠踬的公路。  一路上,小廖按着喇叭的手从未停过,我看着路两旁都是补胎、打气、修车的小店,真担心老旧的厢型车会突然抛锚在荒僻的省道上。  小廖一边狂按喇叭,一边从喇叭声中大声地说:“中秋夜,人人都在赶着团圆,是吗?林老师!”  “是呀!是呀!人人都在赶着团圆。”我说。  为了让他专心开车,我们一路无语地看着窗外,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光,远山与田原都笼罩在一片薄薄的雾气里,绿色的水田中错落着红砖小屋,夕阳使眼前的一切都滚了金边。  惊奇的是,日与月同时出现在天上,金红的夕阳与银白的月亮遥遥相望,原来是金光万道的夕阳与贴纸一样薄薄的月亮,突然有人按了开关,夕阳成为薄薄的剪纸沉落,满月亮了起来,饱满、圆润,有美丽的光晕。这美丽的湖南乡间,突然有着说不出的浪漫与柔情。  我轻轻地握着妻子的手,她给我一个轻轻的微笑。  不发一语,但我们的心在月光下的田原,互相应答。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离家数千里外过中秋,当我们遥望窗外盈盈的满月,思念就像月的光芒,弥漫了天地。我们思念着在台湾的三个孩子,他们在外婆家一定也看着月亮,思念着我们,也思念着正在美丽的乡下喝团圆酒的兄弟姊妹,那湖南乡间温暖的小房,多么像我们在南方的故居呀!  你思念那些在爱中降临的孩子,思念因缘深重、有缘重会的人,你会深深感受到一些美丽的花开。  你愿意永远为他献身,不会有丝毫怨言。  你在心里感觉最大的恩典,带来巨大的力量。  你在悲喜交集的时候,他使你哀乐协调。  你在无声的小溪边,也能听见婉转的歌唱。  你在喧腾的万蝉里,也能听见深情的咏叹。  你是春天,第一朵花开。  你是山间,飞来的彩虹。  你是翠绿,也是深蓝;你是清白,也是玄黑;你是田黄,也是珊红……你具足了一切的颜色,却是用尽世间的言语,也无法描绘。  你抬头看看远方吧!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是无言的,无言的时候则让我们最细膩地接近美好。  想了解辽阔,要观海。  想知道伟大,要看山。  想体会自由,要静静看云。  想感受无碍,要舞动春风。  这是为什么说,  佛陀开悟时是看见了遥远的星星,  苦修时坐在菩提树美丽的枝叶下,  说法时带着神秘的微笑,  教导比丘观想庭中的茉莉花,  阐明一株小草就是万佛的宝殿……  因为那树、那花、那草、那夜空的明星,不发一言,已万缘具足了。  这是为什么说,  一切净土里,都有遍满的莲花和鸟声的歌唱。  一切有智慧的人,犹如带着太阳行走,有太阳的观照、平等与圆满。  一切慈悲的菩萨,则是清凉的月色,有月亮的温柔、宁静与优美。  因为那莲花、那鸟声、那太阳、那温柔的月色,一  语不发,已吟咏万法的梵唱了。  说说这秋天吧!  每年都有秋天,生命中有感动、有启示、有觉察的秋天,又有几回呢?真的寻索到寥寥可数的深有所感的秋日、又能用什么言语加以叙述呢?  天上的明月,满山的枫红,一直在跳舞的菅芒花,美得比春天更动人的秋云秋霞,你抬起头来深深地感动,却是万语难及。  每一年都有美丽的秋天,在无可言诠的生命里,像是飞过天际的大雁,长啸一声,飞过去了,音声犹在耳际回旋,仰头一望,群雁已没入了长空。  这秋天的心情,就像是微步中年的心境吧!  中秋的时候,人人赶着团圆,在追赶团圆的路途中,珍惜此人、此心、此景、此境,却隐在月影的背面,很少被看见。  无言是很高的境界,但做为一个文学家,总想记录那种无言。  我想起曾在西安的古董市集,购得一方古印,不知是什么年代,不知是谁刻的,却是我收藏的古印中最宝爱的一方:  “不知多少秋声”  这是走过了生命的惊涛岁月与骇浪旅程的人才会有的心情,猛然回首,不知已过了多少个雾里的秋天了。  唯有这种秋天的心,才会悟到珍惜的可贵,珍惜秋天的每一个片刻、每一个刹那、每一声没入云天的雁鸣!  也是这样的心情,去年秋天我完成了《玄想》,现在接着写完《清欢》。  文学是一种清净的欢喜。这种清净的欢喜,使文学家自然成为富足的人。他的内心之树结满了果子,拿来与别人分享,希望能有甜蜜与清凉;他的内心之矿结满了宝石,用双手奉上,希望珠宝能妆点灰色的人生;他每天都在垦荒种地,身上带着泥土与溪水的芳香,因为一切都是珍贵无比的,希望人人都能品味芳香。  如同秋声,我也想向人说:你听见秋声了吗?  文学的欢喜,写的人欢喜,读的人也欢喜。  我们终于穿过重重的月光,抵达长沙,明月已到中天,小廖赶不及和父母、岳父母共度中秋。  他显得有些沮丧。  我说:“明天还是中秋,听说十六的月亮比十五还圆哩!”  他苦笑着,告辞。  我和淳珍在长沙街头漫步,大部分的店家已经打烊。  陪着我们的朋友小侠说:“大概吃不到中式的团圆饭了,我们去找西式的。”  找到一家西餐厅,来迎接我们的服务生竟是黑人,说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后来才知道他是来自非洲的肯尼亚,家乡正在闹饥荒。  我们点了菜,他说:“今天是中秋节,来一瓶长城干红吧!  ”  我们请他喝了一杯干红,举杯遥祝在远地的亲人。在他黑色的眼眸中,我仿佛看见了非洲草原上的月色。  我和淳珍举杯,祝福我们远在天边的三个孩子,我的心里突然浮现出一个句子: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  爱的最后是无限的穹苍。  林清玄  台北双溪清淳斋

内容概要

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的关怀、一点的善意、一点的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

作者简介

林清玄:从小喜欢爬高,身手矫捷,曾为了看风景,从树上、塔上、山顶上摔落,伤痕累累,幸得老天爱护,平安长大。好读书,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一定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与动物、植物特别相亲,中学时代,读到苏东坡诗句“钩帘归乳燕,开牖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感动得痛哭流涕。为了寻找更高的境界,曾追随上百位法师、禅师、宗师,对大乘八宗都有深入的体会与了解,不时有悟境。一日,攀天新峰,过永乐禅寺,见老法师在廊下分茶。问道:“师父为何分茶?”老法师说:“分出青叶与黄叶,黄叶自己饮用,青叶供养众生。”大受感动,发愿将生命中美好的青叶供养众生,苦涩的黄叶自烹自饮。

书籍目录

自序:不知多少秋声清欢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感伤之旅 突然袭来的钟声 温柔的一瞥 随从美的翅翼 三生石 沿溪行 一星如月看多时 沙漠红花 第四个诗人 完全纯粹地进入 圣哲云集的盛事 精神树 剪刀·石头·纸淳喜 送你一勺西湖水 梁实秋小鱼山故居 茶中香味,只有一时 喝茶是美好的事 玩物上智 黃豆加咸菜,不等于胡桃 龙树的睫毛与达摩的眼皮 冰河溶化 儿童沒有时间当儿童 化了装的神仙 一物全体与身土不二 水命人 梅花落在弦间 被囚禁的微风 不存隔夜之气 航行于创作之海 最后一泡茶

章节摘录

  三位诗人全闭起眼睛,伸手去触摸空中的香气。  第四位诗人拿起了酒瓶,喝到一滴不剩。  其他三位诗人张开眼睛,吃惊地望着他。  第四位诗人说:“我太迟钝了,没有那样的境界,我看不见酒的芬芳,听不见香的歌唱,也感觉不到翅膀的拍动,我只有用嘴喝它,希望我的感官可以更灵敏,把我提升到你们的境界。”  这是纪伯伦在《先驱》里的一则寓言,嘲讽沉醉于空想而不切实际的诗人。  诗人确实不是平常人,他们是“超凡之人”,使我想起青原惟信禅师说的话: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  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诗人与平常人相比,大约是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他们的见解、体会与众不同;他们繁复、瑰丽、文明,繁复能使简单的变为多姿,瑰丽能使平淡的变成多彩,文明能使素朴的化成优雅。  由于诗人的巧夺天工、创造奇境,善者使平常的本质益为华丽,恶者驱紫夺朱,使人忘记了本质。  喝葡萄酒,使用的是舌头与鼻子,虚华的诗人却用了眼睛、耳朵和手,那最后一饮而尽的诗人,才是懂得喝酒的人呀!  因为,他活在当下,活在美丽的当下。  不只喝一杯葡萄酒,实际的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在青春少年时代,依恃着单纯的意志,有着天真而远大的理想,鼓琴当歌、有酒当醉,在爱情与友情里都能刺血立誓,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热情与勇气。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然后我们掉入红尘的大河,受到波浪的撞击、瀑布的捶打,或载沉载浮,或随波逐流,或同流合污。我们知道:人生不是那么单纯!生活不是那么简易!情感不是那么清澈!我们穿着名牌的服饰,谈着不着边际的话题,与所有的人寒喧、擦身而过,再也没有什么热情了。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有一天,我们从漂流的河中醒来,惊觉到小舟穿行于两岸,如果抬眼看岸,会发现风景在移动;如果回观身处的小船,会知觉小舟在移动。不论是舟行岸移,在生命的河流里,不动乃不可能;在岁月的漂泊中,岸上的人看船,或船上的人观岸,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做自己吧!回到直朴、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别人怎么看!你管别人怎么想!你管别人怎么说!你只在乎自己的纯心,甚至连在乎也无。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我用眼睛看美丽的风景,我用耳朵听远方的鸟声,我用双手触摸清凉的河水,我用鼻子嗅闻幽微的花香。  我的舌头只用来,品尝生命的美好滋味。  我要做第四个诗人!  完全纯粹地进入  微不足道的东西,  也可以令我满足;  当大自然满足时,  我就得到了满足。  ——斯宾诺沙  童年的时候,我常坐在院子的一张长板条上看云。  有时候看累了,躺下来,专心而无为地继续看。  我感觉自己化为天上的云,清凉、松软、自由、无拘,在风里自在地来去。  我感觉自己是一朵云,在凉风中沉沉地睡去。  醒来的时候,感觉到全身舒畅。  我总是记得那些特别的时刻,纯一无杂,没有什么可烦忧的,也没有什么可担虑。进入那样的美好情境,好像不需要特别的技巧,需要的是一种习惯。  习惯于坐在一朵花前,忘我地进入花的香、花的色、花的形体,让自己非常非常的美丽。  习惯于坐在一条溪边,无染地进入溪的流动、溪的蜿蜒、溪的柔软,让自己非常非常的清澈。  习惯于跑入深山,对着大山呼喊自己的名字,静静地听从山里传来的回声,自己仿佛与山融为一体,气势非凡。  这种在意识上没有杂质,能与自然相契的习惯,使我在世俗的生活中,能不受限于现实;每每在困境来临时,只要对着一朵花、一棵树、一条河、一座山,困境就很快地得到转化。  不是大自然才有神奇之力,即使现实生活也能进入那种神奇、那种情境。  有人来问大珠慧海禅师:“师父修道还要用功吗?”  大珠说:“当然了,我很用功。”  “师父如何用功呢?”  大珠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一般人也是这样,肚子饿了就吃饭,累了就睡觉。照师父这样说,一般人也和师父一样用功了?”


编辑推荐

  《清欢》是一本描绘“创作心灵”的书。写过百馀部书的林清玄,打破一般教导写作书籍的传统,不以论说、教条的叙述方式,改用优美散文与说故事的轻松笔调,引领读者进入作家“妙想泉涌”的天地。创作是可以学习的!经由林清玄富文学气质与清新的文字,使每个读者都能够找到写作的诀窍,成为生活的文学家,进而开启创作的心灵,自在悠游的创作!这是所有喜爱文学、热爱写作,想学习创作之人都不容错过的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欢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一本描绘“创作心灵”的书。写过百馀部书的林清玄,打破一般教导写作书籍的传统,不以论说、教条的叙述方式,改用优美散文与说故事的轻松笔调,引领读者进入作家“妙想泉涌”的天地。创作是可以学习的!经由林清玄富文学气质与清新的文字,使每个读者都能够找到写作的诀窍,成为生活的文学家,进而开启创作的心灵,自在悠游的创作!这是所有喜爱文学、热爱写作,想学习创作之人都不容错过的好书。


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的关怀、一点的善意、一点的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这就是林清玄和他的作品


林清玄的散文总有着感悟和智慧。
因为散文这种载体本来就不好运用,要么是无聊絮叨,要么是光耀的词汇,这些是不入流的写法,当然入流的大师已经有了风格,可以把更多的表达运载于这个文体。
散文是最不好写的,因为爱看文的人一向重视自己的好奇人,而散文大多优美,没有故事吸引人的好奇。
有时候,品茶的人也一样,有了茶香就会对茶叶探究,要探究就会想到在一个不错环境里浅茗。
林的散文有名,如顶级的茶叶,味道已经很飘了很远,至于是浓是淡,主要看你的舌头习不习惯。
清欢的清和清玄的清一样,有水,有青。
只是水的摸样是婉转、柔软的,可以冲淡争议与烦恼,就想你在谷底的黑色、僵硬也可以顺着这流进心里的水一同柔软一般。
文里的感悟也缓慢的,欲说还休的道来,不要你记着评价,茶的香气丝丝入味,淡淡的陪着你,向你诉说,青莲会开在某个角落,不是神话中的西方,而是阳台上的某个花盆中。
清晨起来,阳光微微照耀,心里的阴霾还在,因为日子一如往常的不容易。在天朝呆久了,真的难以感受旧来文人的清闲,没有韵味,没有古朴的香气,繁闹的都市可以静坐着欣赏清欢的人更加的少。于是,我把这本书转增给了一位喜欢喝酒的领导。
这位豪情的老大哥,在机关给局长曾今当了十年秘书,改制后到部门又成了经理。一年中,他的年假总是爱全国各地到处自驾游,回来上班也是游记一篇接一篇的发在博客里,俨然是文学爱好者。既然如此,这样有文化有佛性,也有争议的清玄散文就十分适合他了。
果然,过了几天之后,他说书不错,散文很好。


这本书真是太好了!读林清玄的文字,总能让我们在繁重的事业、忙碌生活的还有种种压力之下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舒展。他是一个智慧的人,读他的书就仿佛是在和这位长者促膝长谈。愿更多的人能够领略这位文学大师的伟大情怀!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他的另外两本散文集《林泉》和《玄想》也都很不错,在当当上也基本都是半价,很实惠哦!非常感恩当当网一如既往的优质服务!


如果一个人内心的唉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的关怀、一点的善感、一点的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


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本《清欢》,内心感到无比的愉悦,喜欢林清玄,源于他对生活的挚爱和洒脱,他用一颗佛眼佛心来看这个芸芸世界,他总能看到生活的美来,语言清新活泼,意境深远悠长,让人读了以后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之感,确实不错。强力推荐!


从网上选书,无意中碰到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清欢》。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因为有友叫“清欢”,于是订了两本,送欢一本。
读这本书原想作为沉浸民国时期偶尔可以开小差的“道具”,亦可以称之为“小插曲”。---原本想当做“小插曲”的,现在看来要唱主旋的苗头。看一页,合上。不舍得看。又禁不住诱惑,又看,又合。这就是小时候有一块糖不舍得吃,但是又禁不住甜的诱惑的感觉。最后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
林清玄的文字能将优美的境界,佛学的禅意,生活中的感念用他聪慧睿智的大脑给一一串联起来,而后再用安静的文笔连接呈现。品来,是一盛事。继而又订了他的《林泉》与《玄想》以及《散文集》。


林清玄富文学气质与清新的文字,把内心的情感表达的细腻、清晰而深刻,值得一看。


先前买了一本《心美一切皆美》,觉得很好,是净化心灵的好书,这次就买了《清欢》,一直就很喜欢林清玄的文章,这本书还没读,一定也不会让读者失望。


今天刚收到的,150多页的书,我下午就迫不及待地看完了,一直很喜欢林清玄的散文,优美的文字中参禅着人生的哲理,每篇散文的开头都有一首小序,最爱胡适的那句,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他你不能成为我的诗,正如我不能成为你的梦,不仅如此,林清玄研究过茶道和佛学,所以散文中时刻透露着一股禅意,让人读着心绪宁静,总之,《清欢》是一本值得读的散文!


朋友向我推荐林清玄的书时说,他的书最适合每天晚上烫脚的时候看一看了,能帮助你平静心情,有利入眠…… 话说,真的有这样的功效。读了《平常茶非常道》之后就很喜欢他的散文了,这本《清欢》是我继《林泉》之后读的他的第三本书。难得他没有重复和堆砌,篇篇有益。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林清玄的这套散文,将 生活中德点滴感悟集汇成文。读后受益匪浅,除了能领悟大家的思想,还能接受写作上的指导。心情烦乱的时候,不妨读几篇他的散文,很快就能抚平内心的浮躁不安。书不是很厚,携带方便,旅途中,工作之余,睡觉前都可以翻翻


书的质量没得说,很好!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是我喜欢的类型。
不是长篇累牍,不是艰涩难懂,娓娓诉说,深刻的哲理就在身边。
清净心灵的好文字,值得反复回味!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限的穹苍。”多么动人的表达!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心生柔软的好文字,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非常喜欢!


林清玄的散文总是用一种特别澄澈的语言让我们经历一种心灵上的洗礼,这种精神上的洗礼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历过,体味过,但从来没有被表达的这么凝练过。
喜欢他的书,喜欢他的《清欢》


林清玄一直以一种清新的笔调讲述故事,
这本散文集主要介绍了他这么多年的写作感悟,
是我看过所有这类新的书里最好的。
第一次体会到写作是快乐的,写作是艺术,而不是考试作文中拼凑词句为高分的那种痛苦和挣扎。
值得一读再读


这个系列的三本都买了,林清玄的书不用评价,大家都知道。但是这系列的书其实是专门为那些请教他创作方法的人写的,道出他平时创作的内心状态,思想状态,创作的信念,都是开篇记录一件事,最后结尾转到创作上去,三本书下来,这个模式难免让人发困,但前面的文字都很喜欢


很喜欢林清玄的文章,起先是在书店买了他的《林泉》,看后知道这套介绍创作感悟的书共有三本,就又从当当买了《清欢》和《玄想》,质量很好。


林清玄说,文学是一种清净的欢喜。是的,一个人,安静的躺在沙发上,细细品味一本书,是欢喜的。这本清欢算是林的散文小集,优美而带有淡淡的伤感···


一直都很喜欢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觉得一个男子的心竟然可以温柔到那样的程度,他像是在讲禅,但我更想把这理解为生活的智慧,虽然领悟不了那么高深的层次,但总觉得心灵好像被清水洗涤,带给我无限的温柔与缠绵


读了林清玄这个系列的散文后,睡觉都香了。文思与禅意相结合。我最喜欢他这个阶段的散文。脱去浮华,自然清新。书很简朴,反而更好读。静静一本,灯下忘怀。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深深感受到林清玄的大家风范,以及他对生活、佛法的深刻理解,每一篇文章都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对写作的思考,受益匪浅!


非常不错的写作风格。值得一读的散文。读林清玄的散文,让人安静。跟随着他的文字,浮躁的心会慢慢沉浸在文字的优美意境之中。并且,他将禅的智慧赋予灵动的文字,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林清玄的文章就如一杯绿茶一样清新、自然。他的文章文字淡雅,却句句入理,虽简短精悍,却句句动人,让人如有所想,如有所悟。好文,好书让人爱不释手,作者的人生好境界更引人深思,让我们学会体察和关照生活,更让人学会经营享受精彩人生!


很喜欢林清玄的书,文字清新优美,荡涤和沉静人的心灵。


这是所有喜爱文学、热爱写作,想学习创作之人都不容错过的好书。


每次读林清玄先生的文章,都能让我的内心平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不能少却的作家!滋润读者的心灵。


林清玄的散文是养心的佳品,作家用心描画生活,点滴的小事信手捏来,皆有醇美之感.读来清新畅快,为美感人.


最爱读林清玄的文章,充满禅理,使人静心。书装帧很好。


喜欢林清玄的所有散文,这本里有一些是很早的作品了。记得自己很喜欢的一句是“人生有味是清欢”


学习一下林清玄的写作技巧。林清玄的文字寓意深刻,值得思考。清新的文笔。


这几篇散文虽然也很美,但不是我想的那种。原来林清玄不是有篇文章叫清欢吗,可能是误解了吧。这本书质量还不错。不像图片中的有褶皱的样子。


印刷简洁清晰,至于内容,林清玄的散文没话说。单是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足够好了,清欢,清欢。


林清玄的散文充满爱、指引、让人从善,发人深省,使人读来让人爱不释手!


林清玄的作品风格向来是古道仙风,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感,但能洗涤读者的心灵,让人醍醐灌顶。就是这种宁静淡泊的风格,令人感触颇深,非常值得一读


这是孩子看了林清玄的散文之后开始喜欢他的风格,之后就开始在当当网买了关于他的几本经典书,很受益,很清新。


林清玄的文字都很清楚明白,所说的感悟很深,但是又很浅。读过一些他写得文字,感觉平时深刻。他信仰佛教的许多东西,我觉得也开悟的很高。喜欢他的玄字,更喜欢他非玄的人生看法说法!
99分


一开始是以为是林清玄的散文,后来发现是林写自己写作的心路历程的,还是很喜欢的


林清玄的散文本来就很不错,看完很清新的感觉,挺好,值得一读


清欢:林清玄经典散文 不错


清欢:林清玄经典散文,看了让你平静许久久,心平气和


因为白落梅,忽然想看一些关于佛的文章,就找到了林清玄的这些书,我才发现,这一篇篇的小文却大有乾坤,因短小,可以放在包里,有点闲暇就去赏,一篇用时很短,却让你受益匪浅,好书好文!


一直很喜欢林清玄的文字,淡淡的透着人生的哲理。他说:即使做一个凡人,也不要俗气,而要做一个懂得爱与美的凡人。触动心灵,很是喜欢。


封面看起来特别有感觉!
古典啊
而且名字很好听啊
林清玄的散文写得很好
我喜欢的风格


之前一直只是零散地读过林清玄的散文,趁着折扣,这回终于买了一本,还没来得及阅读,但我想一定不会失望的。


超级喜欢林清玄的散文,记得自己的第一个网名就是 清欢 啊


喜欢读林清玄的文字,也喜欢“清欢”!


读林清玄的书,总能让人的心态很平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拥有一份内心的平静,这是不是一种值得艳羡的幸福。


看林清玄的书总会在字里行间的找到对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感悟,于是让我也学到了要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文学家的心,纯粹的去看待一些事情,让自己的心不会那么的浮躁~~很值得一读~~


当当买书总是会有优惠,真心很给力。林清玄的书,目前只是读了菩提系列,后来看到里面有关清欢的那一节内容,感触很深,想要更好的来体会,品读里面的那种意境。


林清玄的人生充满禅意,读本书的时候心情都很恬淡。能够感受生活的朴实和美好。


林清玄经典散文还没读,感觉不错,先赞一个


林清玄的散文一直都是清新而又富有禅意,总是能够读出那么一丝丝的宁静与感动,尘世喧嚣,心情低落的时候读一读会很有感悟的


同学说林清玄的散文写的特别好


林清玄的散文适合睡前看,净化心灵的感觉。


非常喜欢这一套三本散文林清玄不仅文笔美中国古典文化知识也丰富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又长知识


特喜欢林清玄的散文!!!对写作很有帮助!!!


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总是在淡淡的语气中,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台湾有人评论林清玄的散文是绝然的感性,富于韵味,也充满乡土。这句话道尽了林清玄散文的风格。


喜欢读林清玄的散文书籍,从中可以让我受益颇多。


买的是一套林清玄经典散文
感觉很书本身很适合用在作文中 一定是作文的亮点
而且每一章的题目也拟的很恰当 有新意
这本书适合高中生提高作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我还记得这一句林清玄的书真的很好,太有启发性了。他的文我觉得还需看上两三遍才能品出其中真意,倒不是说它难,而是很多道理真的是要慢慢品悟出来的。好评!


林清玄的字,清新而有深意,让人颇有意味深长的感觉。人生还如清欢。


一直都很喜欢林清玄的散文,书很好,喜欢。


当当的服务我觉得很好,包装也不错,送货的师傅服务态度也很好,我过几天还要再买一大批书。林清玄的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一如既往的喜欢林清玄,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清新、淡雅,宛如一个人的品质,书即为友,好友帮人一生。


林清玄的作品我都喜欢,读他的书总会有一股慈悲之心流淌在宇宙之间


拿到书,第一映像是很清秀。大大的两个字“清欢”,韵味悠长。虽然书还只看了一点,但是已经略有感触。犹记得作者的母亲寄信给他的一句话“天寒露重,望君保重。”这大概就是文章的魅力所在,可以不华丽,可以不优美,可以不轰轰烈烈,可以不细水长流。但是不能乏了生活。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者的母亲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继而又能联想到普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八个字,寄托半生的情怀。
一本散文集,容纳了太多东西需要去感悟。而我所说的只是小之又小的一点。


喜欢林清玄的散文,可以说首首经典。


都买了三本林清玄散文了,算是收集全了。的确是好书,写的文章很有禅意。令人受益匪浅啊。


林清玄老师的文章授人易懂,慰籍心灵 非常喜欢


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这些是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用作者名字中各一个字取名(三本书)的书,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形式。很喜欢林清玄的文章,平淡却富有哲理。推荐


清欢。林清玄的书,一如既往的那么清新清心倾心


以前买了玄想,。这次看到了 清欢 和 林泉。就一并买了下来,凑成一套,林清玄的散文很有深意,很美


玄想、清欢、林泉,刚好是“林清玄”,温婉的散文。。。虽然这个词很女性化,但是。。。这本散文的确散发这样的气息


林清玄的散文,极美,喜他的那种心境,佛的淡然,心的清雅,所谓落落清欢。


这是林清玄的一本很薄的清闲散文集,收录的作品很不错,适合夜深人静独自品茗细读!书虽然薄,但是拿在手感觉和舒服,纸质很好,排版就像散文诗类,到时很适合这本小书的风格!


林清玄的文字读罢使人感觉很温暖、沉静,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林清玄的文字,清新自然,说的道理通俗易懂且很巧妙,是很喜欢的作家的一本书。


我是因在这本书里看到“三生石”一词,才去了灵隐寺寻其东南麓的“三生石”,还爬了飞来峰。当然啦,我是杭州人,离灵隐寺不远。林清玄的文笔平实不华丽,却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也希望自己长大了以后可以像他一样,去周游很多地方,写下一些文字。


是林清玄一贯的写作风格,清新自然,于言语间彰显睿智与大气,非常喜欢


很喜欢这本书,林清玄也很有才,林泉,清欢,玄想,以林清玄之笔,写林清玄的人生心得,很值得一看。


喜欢林清玄的文字,总有一种能够沉淀生活的宁静,让人在嘈杂的城市里寻得一分超然世外的安逸。


春日里,捧着林清玄的《清欢》,只觉得口齿留香,心清气爽,平白的语言里流露出先生对生活的领悟和智慧,实在值得好好的品读!


林清玄的散文一直很经典,以后还打算继续买他的其他散文集


这书最好一套三本一起买,看的过瘾,有好多写作秘诀在书里,可以很好了解林清玄的心路历程。


喜欢林清玄的书,很久。人间有味是清欢。


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能触动我的内心,泡一杯淡淡的绿茶,细细的品位,回味无穷


送人了 因为林清玄是佛教的 我是基督教 有冲突 重点是里面书的内容很多设计佛教的东西 不然单纯是对生活美的描写 我会选择读下去的


一直都喜欢林清玄的散文,这本也一如既往的经典


女儿读了一本少儿散文之后让我再给她买林清玄的书。


给上初二的女儿买的,她很喜欢林清玄的散文。很好,又便宜。


人间有味是清欢,喜欢林清玄的的文字。


林清玄的散文一向是我的最爱,这是我多年以前买的一本散文集,从那时起我彻底爱上了他的散文。清新素雅的文风,富有哲理的语言,大爱!


林清玄的散文透着一种灵气,还有禅机,让人爱不释手,赞一个。


最喜欢席慕容和林清玄的散文,,,文中有画面,又能悟出生活的真理。


学习写作好帮手,我们老师推荐的。个人觉得真的很棒!对林清玄大赞!


买了送给别人的,说是写的还不错~林清玄比较经典的散文


林清玄的文字清新简朴,书中所记发人深省,十分值得细细品味!另外,若是高中生,作者叙说时旁征博引,可稍微“功利地”积累下素材~(可惜刚毕业)总之我是很喜欢此书。


一直很喜欢林清玄的文章,清新自然,好像一个老朋友在聊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