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20世纪中国出版文化丛书

邹振环 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  

出版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邹振环  

页数:

488  

字数:

32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翻译本身,是沟通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体系,甚至不同的文明。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翻译家,关注的重点及热点之所以常常有很大差异,除去个人兴趣外,更多的是根源于文化自身的变迁。同一部著作,在不同的译者、不同的读者那里,解读可以完全不同,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误读、甚解,除去个人水平外,更多的是文化背景的相异。近代以来,从西方,从日本,引进了大量新的词汇,并使大量老的词汇具有了全新的内涵,但是,同一词汇,人们的理解或人们所作的意义诠释,差异却是如此惊人,便是明证。翻译出版史的研究,将引导我们从这种文化的对话、误解与正解,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考察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变迁。

作者简介

邹振环,1957年生,副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本人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2年6月获历史学学士,同年考入本校历史学专门史(中国文化史)专业攻读硕士。研究方向是“明清思想文化史”,1985年获史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晚清西书中译与文化界》。毕业后

书籍目录

序言绪论 一 “翻译出版”概念的释义 二 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 三 区域翻译出版与上海文化传统第一章 文化的挑战与应战——徐光启与上海翻译出版之源头 一 《几何原本》的译述与徐光启的翻译旨趣 二 墨海书馆与近代上海翻译出版史的开篇 三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清末科技的引进 四 教会的翻译出版与传统文化的叛逆者群体 五 小结 第二章 “求术”与“求方”——世纪初的民营翻译出版业 一 严译《天演论》与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 二 南洋公学译书院 三 商务印书馆早期的翻译出版 四 广智书局出版的译著 五 作新社、金粟斋与新学会社 六 会文学社与《普通百科全书》的译刊 七 《小说林》民小说林主的翻译 八 小结第三章 “窃火”者的足迹——“五四”时期的翻译出版 一 《新青年》的“易卜生号”与《娜拉》的译刊 二 《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与苏俄问题译者 三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译本和“天火”在中国的燃烧 四 中华书局的“新文化丛书”与商务印书馆的“共学社丛书” 五 上海出版界的“杜威热”、“罗素热”和“泰戈尔热” 六 女权、家庭、婚恋问题的译述与妇女解放运动 七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著作在上海的译刊 八 小结第四章 西书中译史上的“名著时代”——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译界第五章 “孤岛”的声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炉上翻译出版活动第六章 为“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和为新世界输入健康的血液第七章 潮起潮落——1949年至41966年的上海译坛第八章 荒芜年代的白皮书——“文革”时期上海的翻译出版第九章 新时期的译潮——1978年至1999年的上海翻译出版界简短的结语:翻译·会通·超胜——历久弥新的世纪课题附录:20世纪上海重要翻译出版机构一览表参考征引文献举要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20世纪中国出版文化丛书 PDF格式下载



要研究晚清西学东渐,邹振环先生的书肯定是不能不看的,当然相比于熊月之先生来说,少了份磅礴,但多了分力道。


   写共和国史的课程论文,偶遇此书。随手翻了几章,有几处看得我潸然泪下,包括文革间各翻译家遭受迫害,傅雷夫妇含冤自杀的一段。随手摘抄两段与那个时期的读者有关的段落(第319-320页,350-351页):
  
   1966年的夏季,上海历史上空前的无组织的群众性焚书运动开始了。上海都市的每个大大小小的废品回收站门口,都排满了卖旧书的长蛇阵。整套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精装的《圣经》被撕成碎片,垃圾箱里随处可以找到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托尔斯泰的小说。即使共和国诞生后问世的《安徒生童话》和《木偶奇遇记》也未能幸免。记得当时还不懂事的我也兴高采烈地投入了“扫四旧”的斗争,帮助父亲、哥哥将撕开的书页投进烧得滚烫的铁皮桶里,然后再倾入抽水马桶冲掉。父亲的脸在烟灰的飞舞中,变得越来越阴沉。这种与自己心爱的名著诀别时的痛苦,我是在若干年后才真正体会到的。曹雷写下过她当时的痛楚:“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一天,我咬着牙,把心爱的书,一捆一捆送去当废纸卖了!父亲写的书,也被撕成一片片点火烧了,连烧成的灰也倒在水沟里用水冲走了!回忆当时心情,一半出于恐惧,一半出于迷惘,那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了“文革”的终结,同年10月正式启动高等院校的招生,知识重新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南京路,淮海路等大大小小的新华书店外面,排起了长长的买书队伍,南京西路新华书店由于买书队伍太长,不得不提前开门售书。曹雷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我像个饿狠了的饕餮之士,生怕看到的珍馐一转眼又会给人抢走。有我这种心理的人竟是无数,于是书店前排起了空前的长龙,从书店门口起,能绕过一个街区排到后街上。人们耐心地等待着。无论哪本作品,只要放上书柜就会被人买走。那抱着一捧捧书走出书店的人,个个脸庞都被心中的喜悦照得发亮。挨到我时,我竟谎了神,说不出我要买什么。无论是我曾有过的,我曾读过的,或者没看过的,我都想买下,我还要为当时才两岁的儿子买下他以后要看的故事。这种恐慌的心理,几乎持续了两三年才慢慢淡却。”由于买书的队伍太长,新华书店的职工有时不得不加班晚上继续卖,于是就有了陈丹燕看到的那种情形:“淮海路新华书店外面,买书的队伍一直排到思南路上,简陋的木头门里面白炽灯放着淡灰色的光,灯下所有的人都面有菜色。重印的书,简朴而庄重,就像那时的人心。这情形曾把王元化感动得在街上流了泪。”这种万人空巷抢购世界文学名著的景观,至今回想仍然让人神往。


看到留言了,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