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学生人文素养必读5

原荣 著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作者:

原荣 著  

页数:

126  

内容概要

  《小学生人文素养(必读5)》是新课程重视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加强了语文的人文性。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文素养的传承和弘扬,相关的教材编写工作也一直没有止步。但是,面向少年儿童的人文读物还是太少。从对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来看,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人文常识。《小学生人文素养必读》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少年儿童。这套丛书,从文本出发,编写认真,内容广泛,语言儿童化,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希望少年儿童认真阅读这套丛书,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的:  一、感受人文素养的丰富内涵,认识中华民族人文底蕴的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通过学习少年儿童可以了解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人文素养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文化的版图中,华夏文化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魅力独具,吸引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目光。无数外国人士热衷和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为一中国文化之瑰丽所折服。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要骄傲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民族精神。  这套丛书能引领少年儿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少年儿童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文素养之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是如此重要,我们的教育必须担当起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来。无论我们要建设怎样的先进文化,传统文化都应该是它的核心。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文素养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影响的结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民族精神越来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愿传统文化融进少年儿童的血液里,  让人文素养根植少年儿童的心灵中。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名人星空1.别、中山2.蔡元培3.梁启超4.秋瑾5.鲁迅6.竺可桢7.陶行知8.茅盾9.毛泽东10.宋庆龄11.周恩来12.闻一多语文趣事:鲁迅与书第二编 锦绣中华1.武夷山2.湄洲岛3.天柱山4.西湖5.千岛湖6.庐山7.滕王阁8.南京中山植物园9.孔望山风景区10.黄果树11.遵义会议会址语文趣事:断桥的典故第三编 科技之光1.墨海书馆2.江南机器制造局3.石油开采4.蒸汽机轮船5.哥德巴赫猜想6.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语文趣事: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第四编 风俗民情1.安徽琴书2.凤阳花鼓3.浙江瓯剧4.越剧5.黄梅戏6.春节7.拙政园的造园艺术8.泉州妇女的服饰9.苏绣10.徽州宅居习俗11.扬州木偶戏12.龙舟竞渡13.客家民风14.祈福消灾跳马灯15.景德镇的瓷器文化语文趣事:张灶王显灵说第五编 经典美文1.女神2.呐喊3.朝花夕拾4.繁星·春水5.再别康桥6.背影7.子夜8.家9.边城10.骆驼祥子语文趣事:沈从文知错就改第六编 优秀诗词(一)人间真情1.十五夜望月2.过故人庄3.红豆诗4.寒食5.峨眉山月歌6.春夜洛阳闻笛7.苏幕遮8.水仙子·夜雨9.水调歌头·中秋(二)劝学惜时10.金缕衣11.长歌行12.观书有感13.偶成诗(三)山光物态14.饮酒15.汉江临眺16.渡荆门送别17.终南望余雪18.山居秋暝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0.黄鹤楼21.浣溪沙22.春日偶成23.夜书所见24.村晚25.约客26.绝句27.如梦令2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9.临安春雨初霁30.桃花溪31.卜算子·咏梅(四)怀古伤今32.春望33.青玉案34.题都城南庄35.赤壁36.泊秦淮37.山坡羊·潼关怀古38.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39.论诗(五)述怀言志类40.蝉41.虞美人42.大风歌43.龟虽寿44.望岳45.虞美人46.江城子·密州出猎47.过零丁洋48.沁园春·雪语文趣事:苏东坡改诗第七编 汉语精粹1.俗语2.歇后语3.谚语4.名言警句5.名胜对联6.成语故事语文趣事:解缙戏对曹尚书

章节摘录

  第一编 名人星空  1.孙中山  【生平简介】  孙中山,原名孙文,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因而得名“中山”。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私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后来,孙中山领导了著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国父。  【名人轶事】  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着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历史影响】  孙中山是具有世界声誉和历史威望的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为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光辉代表。他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思想的结晶,是那个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优秀代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小学生人文素养必读5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