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与美育

邹豪生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邹豪生  

页数:

463  

字数:

371000  

内容概要

从党的教育方针到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全国的教育工作会议到中央领导的有关讲话,都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其中的美育并非都很重视。这种现状绝不能长期维持。作为学校,不论组织何种内容的课堂教育,还是开展何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都不能忽视其审美教育。当然,在审美教育中要坚持一定的审美原则和处理好各种审美关系,但首先得正确处理美育与美学、美育与生活的关系,使美育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生活基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理论美学一般是以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主要研究美、美感和美的鉴赏与创造的一般规律,又叫基础美学;应用美学是美学在各门学科中的具体运用,以生活美学和艺术美学为主体,主要研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审美活动,又叫实用美学。美育研究的是审美教育,是美学的一门分支科学,既要以理论美学作为思想基础,又要以应用美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开展审美教育。应用美学涉猎面广,内容丰富,但主要以生活美和艺术美为审美对象来研究和实施美育,因为人对美的创造主要表现在生活美(自然和社会)和艺术美的创造上。 本书以美与美育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建构其理论体系与逻辑框架,紧紧扣住人们自身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诸如服饰、餐饮、建筑、旅游、商品、工艺、民俗、园林、人体等方方面面的美育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并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各自的审美特征、功能、效应以及原则。

作者简介

邹豪生,男,汉族,1938年生,湖南省双峰县人。1962年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任教于邵阳师专和邵阳学院中文系,历任系(科)主任、党总支书记、顾问。现为邵阳学院中文系教授;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湖南省美学学会、美育工作者协会、文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邵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美育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代的美育思想  二、近现代的美育思想 第二节 美育的性质和特征  一、美育的基本性质  二、美育的显著特征 第三节 美育的地位和功能  一、美育的重要地位  二、美育的独特功能 第四节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家庭是美育启蒙园地  二、学校是美育重要基地  三、社会是美育广阔天地第二章 服饰美育 第一节 服饰的审美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二、显著的习俗性  三、凸现的民族性 第二节 服饰的审美功能  一、美形塑身功能  二、怡神爽体功能  三、象征标识功能  四、护体防患功能 第三节 服饰的审美原则  一、整体的和谐原则  二、款式的适体原则  三、色彩的协调原则  四、妆饰的补短原则第三章 餐饮美育 第一节 餐饮的文化地位  一、餐饮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石  二、餐饮文化是人类审美的需求 第二节 餐饮的审美特征  一、追求“五味调和”的烹调美  二、讲究“要素统一”的和谐美  三、乐于“相与共食”的境界美 第三节 餐饮的审美功能  一、中国美味佳肴的审美属性  二、中国香茗美酒的审美特色第四章 建筑美育 第一节 建筑的审美特征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二、西方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三、西方现代建筑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建筑的审美对象  一、实用功能美  二、形态造型美  三、工程技术美  四、表现形式美  五、象征音乐美  六、独特风格关 第三节 建筑的审美功能  一、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二、建筑是一种“凝固了的音乐”  三、建筑是极富于象征性的艺术  四、建筑的和谐美和“不和谐”美第五章 旅游美育 第一节 旅游的审美类型  一、名胜旅游活动  二、艺术欣赏活动  三、环境品评活动  四、饮食宴乐活动  五、旅游购物活动  六、文化娱乐活动 第二节 旅游的审美特性  一、“游山如读史”的时间立体美  二、灵秀而雄伟的“南秀北雄”关  三、“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美 第三节 旅游的审美功能  一、自然景观旅游的审美功能  二、人文景观旅游的审美功能第六章 商品美育 第一节 商品的审美特征  一、形象的鲜明性  二、品种的丰富性  三、款式的新颖性  四、使用的优质性 第二节 商品形式美要素  一、材质关是物质基础  二、形体美是重要依托  三、色彩关是醒目标志  四、装潢关是凸现手段  五、包装美是图文展示 第三节 商品的审美功能  一、提高认识功能  二、鉴别美丑功能  三、感悟价值功能第七章 工艺美育 第一节 工艺的发展历程  一、陶瓷工艺品  二、金属工艺品  三、手工工艺品 第二节 工艺的审美特征  一、使用的材料关  二、表现的形式美  三、象征的形象关  四、深邃的意境美  五、精湛的技艺关 第三节 工艺的审美功能  一、表现形式所显示的技艺功能  二、民间工艺所展现的美化功能第八章 民俗美育 第一节 民俗的审美范畴  一、农林渔牧的生产民俗  二、衣食住行的生活民俗  三、节日礼仪的喜庆民俗  四、歌舞游艺的娱乐民俗  五、信念信仰的祭祀民俗 第二节 民俗的审美特征  一、客观社会性  二、共体一致性  三、鲜明历史性  四、民族地域性 第三节 民俗的审美功能  一、软控的调适功能  二、育人的感化功能  三、实用的美化功能  四、文体的娱乐功能  五、旅游的开发功能第九章 园林美育 第一节 园林的审美特征  一、精而合宜的借景关  二、变化巧妙的造景美  三、牵动全局的理水关  四、匠心独具的叠山美  五、绚丽多姿的建筑美  六、争芳斗妍的花木美 第二节 园林的审美功能  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品评园林综合艺术体的审审价值  三、提高鉴赏和创造园林艺术的水平 第三节 园林美美育举隅  一、颐和园  二、拙政园第十章 人体美育 第一节 人体的审美特征  一、人体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二、人体有均衡匀称的形态  三、人体是有思维的生命体 第二节 人体的审美功能  一、人体美的具体表现  二、人体关的审美功能 第三节 人体美美育举隅  一、米罗的《维纳斯》(希腊)  二、安格尔的《泉》(法国)  三、秦俑(中国)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美与美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