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律逻辑学

蒋新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蒋新苗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边缘法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应用与发展规律的学科体系,边缘法学是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实验场。它将法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展了法律应用的疆域,扩大了法学研究的视野,增添了司法实践的方法,成为法律科学的新亮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法律逻辑学在法律思维中的定位 第一节 法律思维的涵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法律思维  二、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法律逻辑学在法律思维中地位与功能  一、法律逻辑学的涵义  二、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三、法律逻辑学的功能  四、研究与学习法律逻辑学的基本方法第二章 法律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第一节 法律逻辑思维规律的定性  一、法律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特征  二、法律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第二节 同一律在法律思维中的作用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二、同一律的基本要求  三、同一律在涉法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节 矛盾律在法律思维中的作用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二、矛盾律的基本要求 三、矛盾律在涉法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节 排中律在法律思维中的作用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二、排中律的基本要求  三、排中律在涉法工作中的作用 第五节 法律逻辑基本规律间的关系  一、法律逻辑基本规律问的联系  二、法律逻辑基本规律间的区别第三章 法律概念的种类与逻辑特征 第一节 法律概念的特征  一、概念的涵义与作用  二、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四、法律概念明确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法律概念的种类  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二、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三、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四、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第三节 法律概念间的关系  一、相容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  三、并列关系第四章 法律概念的界定方法 第一节 定义的方法 ……第五章 简单法律命题第六章 复合法律命题第七章 简单法律命题的推理第八章 复合法律命题的推理第九章 归纳法在法律思维中的运作机制第十章 侦查逻辑附录:法学学位论文基本元素的逻辑解构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法律逻辑学在法律思维中的定位第一节 法律思维的涵义与特征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不过,不同职业者,不同身份者,不同民族者,不同宗教信仰者对“理”持有不同见解。通常,在这些人之间可能对同一道理形成截然对立的立场和看法。政治家习惯用“稳定”来要求一切行为,以政治利益作为权衡标准进行思维,即政治思维;经济人看重的是效益,常依据效益原则来衡量行为的合理性,从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中进行思维,即经济思维;道学家通常依据善恶标准来评判行为,形成道德思维;法律人通常以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公平公正执行法律,作为衡量一切行为的准绳,形成法律思维。面临社会发生纠纷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有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例如,对在城区建造纸厂的问题,从经济思维角度看,因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得到认可;从道德思维角度看,因能安置大量就业者而可能被视为善举;从法律思维角度分析,因其造成环境污染,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因此,郑成良先生指出:“为保证中国法治健康发展,应呼吁社会接受和容忍法律思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推而广之,“没有法律理论武装,没有法律思维训练的法律人,是一群愚蠢的法律工作者”。如有律师曾对某法官确定的开庭时间有异议,提出:“您确定2007年12月31日上午8时开庭的法律根据是什么?”法官当时被问蒙了。实际上,我们确实找不到直接套上某案某日某时某分某秒可以开庭的“法律条文”,但这要依靠法律原则、法律精神,运用法律思维予以解决。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大法官指出:“法官的工作看起来是很平凡的,他们每天翻阅案卷,分析案情,开庭审理,处理实体事务、程序事务和审判管理事务;他们每天都在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对事实问题作出判断,解决一个个法律适用问题。”王泽鉴先生则认为:“法律知识、法律思维、解决争议三种能力使一个法律人能够依法律实现正义,担负起立法者、行政者、司法者或公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的任务,一个社会所贵于法律人者,即在于具备此等能力。”可见,法律思维对于法律人是如此重要,必须通过法律逻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来培养和提高。


编辑推荐

《法律逻辑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律逻辑学 PDF格式下载



体系老一套,内容还好,有些实际例子。


相关图书